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门土特产 台州三门特产必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门土特产 台州三门特产必买更新时间:2022-06-19 18:54:20

一. 河南省 三门峡市 卢氏 卢氏蜂蜜

卢氏蜂蜜有杂花蜜、槐花蜜两种。杂花蜜又名土蜂蜜,为土蜂(中国蜂)所酿,蜜较稠,味甜浓。因蜜源不同又有白蜜、红蜜之分

蜂蜜甜味醇厚而芳香,内含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糕点、饼干、保健饮料和蜜饯果品的优质原料。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高。记述:"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迁年"。历代中医都认为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明目、止咳、通便的功能。现代医学把它作为治疗肝炎、肝硬化、神经衰弱、胃溃疡、高血压、心脏病及胆囊炎的辅助药物

卢氏县林木、果树遍布,山花繁盛,蜜源丰富,山区农民多在房前屋后、庭院内外设置蜂箱收养土蜂,作为家庭副业,土蜂最多年份有两千箱左右。从70年代起,卢氏人工营造的槐林大面积突起,使槐花密产量 逐年大幅度上升,外地前来放蜂的日渐增多。1986年截止8月底,县土产部门蜂蜜收购量达27.5万余公斤。卢氏槐花蜜从1974年开始出口外销,最高年出口174.6万吨,远销日本,德国等。( 卢氏县)

二.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二仙坡苹果

仙坡苹果是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大营镇的。二仙坡苹果果品质优色润、保健养颜、绿色无公害品种有SOD苹果、富硒苹果等,产品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二仙坡”品牌。

陕县二仙坡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大营镇南部山区,豫西伏牛山麓,平均海拔1030米左右,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适宜,土壤肥沃,空气清新,具有生产优质苹果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

二仙坡绿色果业山庄始建于2000年。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经营土地15000余亩,其中已栽植苹果5000余亩。山庄致力于绿色功能苹果的生产与开发,注重品牌创建与产业化经营,坚持绿色苹果标准化生产,落实“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果园全部采用松塔树形、实施果园生草和覆草、施用酵素菌等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使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地膜反光以及滴水灌溉、果实套袋等先进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大力开发SOD苹果、富硒苹果等保健功能苹果,走特色发展之路。2005年10月,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测,获得绿色果品生产基地认证;2006年,取得国际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认证,获得苹果出口欧盟国家的通行证。2010年4月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苹果标准园”;在2011年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陕县“二仙坡”苹果再次荣获金奖。

三.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三门麻糍

三门麻糍

用糯米浸水沥干,蒸熟,放在石臼内捣粘,这个是很费力气的,一般由家中爸爸来执行这个任务,妈妈呢则在旁边粘点水,翻一下。弄好了,把它放在桌子上,压平,外面凃上松花,切成长条,铺上芝麻和糖的馅料,将另一头糍盖上压服,切成菱形,再放镬里烙熟装盘,就可以吃了。或是抄着吃,软软的,相信你不会忘了这种滋味。

四.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虢国羊肉汤

三门峡,地处豫西边陲,紧邻晋、陕,古称陕州。西周初年的姬姓封国“虢国”曾筑城建都于此,故也称“虢州”。

不论位于城市巷陌,还是地处乡郊山野,虢国羊肉汤馆都会迎着早行人的风尘开门营业。

厨房案板上羊肉、羊腰、羊血、羊肚已被快刀切成片丝,抹了羊油的吊炉烧饼也已被烤得通体金黄,将军炉上的大铁锅快活地吞云吐雾,炉中火舌0着锅底映红师傅们的脸膛。

门帘一挑,进来了食客。

老板麻利地招呼来人靠炉子坐下,叫人提了水壶倒上早茶,冲灶间嚷:“二两肉,多放粉条,要辣子。”

后厨里,大师傅取过炒瓢,搁进一把红薯粉条,移开锅盖,拿炒勺舀了羊骨汤。炉灶烧开,持海碗,右手快速抓搁羊肉、羊杂,又抄勺巡城一般点了精盐、味精、五香粉、胡椒粉等调料。移身灶前,碗中物件滑进炒瓢,拿勺轻扬几下,翻过几滚,打除油沫,碗底放葱花,加进羊油熬制的辣子块,盛进羊肉汤,撒上一撮香菜末,一碗地道的虢国羊肉汤眨眼即成。羊骨汤汤质乳白,醇浓鲜香,羊肉质地鲜嫩,软烂而香,葱花提味,咸淡适中,红油辣子、翠绿香菜相映抢眼,水汽蒸腾,肉香穿堂。

美食的世衍,远古和当今如出一辙。穿越历史的羁绊,每位食客身影相随,影影绰绰,如梦如幻。

信息来源: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五. 河南省 三门峡 卢氏 卢氏油桐

油桐也叫罂子桐,通称桐油树,落叶乔木,为经济林种之一。叶卵形,花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果实绿色,近似球形,顶端尖。木料轻软,可做床板、箱板等 。种子榨的油叫桐油,为重要的工业材料,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涂料,油漆家具不但美观,而且防腐、耐用

卢氏油桐种植已有近百年历史。全县现有油桐林近4万亩,年产桐油粉15万公斤,加工桐油4万公斤左右。1976年至1983年,卢氏桐油外售2.1万公斤,销往外省各地。( 卢氏县)

六.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故县黄桃

故县黄桃是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故县镇的。灵宝故县黄桃果肉金黄,肉质细韧,黄色果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膳食纤维、铁钙及多种微量元素。

近年来,故县镇坚持把特色农业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引导群众围绕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产出效益高的特色农产品,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以特色求发展,以规模增效益。黄桃发展始于2004年,至目前,总面积达1.2万亩,年产黄桃7000吨,年增加收入1500余万元,惠及2000余户近万人。

随着黄桃产业的发展,浙江、安徽、山东、湖南、湖北、焦作客商到我镇抢购黄桃,实现了黄桃产业产销两旺,确保果农增产增收,2010年黄桃收购价首次突破每公斤2元。今后3年内,全镇黄桃总规模将达到2万亩,总产量达到3万吨,真正成为中国黄桃第一镇。

七.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三门跳跳鱼

三门跳跳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门跳跳鱼是浙江省台州三门的。

跳跳鱼,又称弹涂鱼,是三门,也是台州市民餐桌上常见的美食。

弹涂鱼肉质鲜美细嫩,爽滑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因此日本人称其为“海上人参”,特别是冬令时节弹涂鱼肉肥腥轻,故又有“冬天跳鱼赛河鳗”的说法。

弹涂鱼烹调方法多样,可清炖、红烧、油炸、氽汤及制鱼干。中国宁波一带的人常以弹涂鱼配豆腐和笋片做汤,如是加入了火腿或香菇,其味更鲜美。“乌龙(弹涂鱼)铭白玉(豆腐)”是一道驰名的佳肴,制法类似泥鳅钻豆腐。

跳跳鱼上市的旺季为每年农历五月到九月,时间较短。虽然通过暂养可以在其他季节吃到,但鲜活跳跳鱼的存活期不过一星期,全国各地的朋友如果想吃到,将跳跳鱼制作成干,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就地采摘一些毛杆,去掉叶子,晒上一两天后,再水里浸泡五六个小时。湿润的毛杆将跳跳鱼一个个整齐的串起来,放到用砖头等物简易搭建的台子上烘烤,看似过家家的做法,却是当地最传统的制作跳跳鱼干的方法。

陈祖顺:“这个是活的,不把它压起来它就跳起来了。麦秆没有毒的,别的烧起来不好吃,颜色烤起来是黑色的,用别的烤起来黄色的也有,颜色不好看。二十分钟差不多,少一点十五分钟肯定好了。数量多一点时间长一点,数量少一点时间短一点。”

经过十几分钟的烘烤,跳跳鱼变成一条条黑色的碳状,再用手或器具将其轻轻压一下,将里面的刺和肉分离,最后放到空旷处晒两天,跳跳鱼干就算制成了。

陈师傅说,因为跳跳鱼价格较高,一般村民都会将吃不完的跳跳鱼晒干。这样的话能够存放一两年,而将跳跳鱼干放汤也是当地人餐桌上最常见的吃法。取三五根跟梅干菜咸菜等搭配一起,能让菜汤增鲜不少。

八.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台州三门青蟹

台州三门青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台州三门青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三门青蟹

产品产地:台州三门

产品特性:壳薄、膏黄、肉嫩、味美。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

产品功效:清热、滋补、消肿等功效。

产品简介:三门锯缘青蟹就产自美丽富饶的三门湾畔,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大型名贵水产品,所产青蟹以“壳薄、膏黄、肉嫩、味美”而驰名闽浙沪。清朝诗人鲍谦有诗为证“何物可供郎下酒,糖颓青蟹砺江蚝。”浙江省副省长章猛进先生曾赞为“精品蟹”。2000年以来,我县多次在上海、杭州等地举办青蟹推介会,三门青蟹逐渐为人们所熟悉。2002年三门举办了首届青蟹节,在青蟹节上单个三门锯缘青蟹拍出40万元的天价,《人民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中国海洋报》相继作了报道,三门青蟹从此蜚声海内外,好评如潮。2001年三门锯缘青蟹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命名为名牌产品,2001-2003年连续三年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2001年获浙江省渔博会金奖,2002年获浙江省名牌产品。2003年12月“三门湾”牌锯缘青蟹还通过了无公害食品认证,产品远销大江南北,2003年实现出口新加坡、日本等国际市场,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三门锯缘青蟹独特品质和品牌的形成源自于: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三门县地处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理坐标为东径121°12′00″-121°56′36″,北纬28°50′18″-29°11′48″,三门湾为半封闭型港湾,岸线曲折,全长227公里,湾口岛屿星罗棋布,有力地阻挡和减缓风浪、潮流的动力作用,湾内风平浪静,滩涂广阔,沿岸群山环抱,溪流众多,港内水体处于不断更新之中,雨季夹带大量养分入海,水质肥沃,据全国海水普查,三门湾每升水体含硝酸盐15.8微克,磷酸盐1.0微克,硝酸盐25.7微克,每立方米海水有浮游生物668克,为全国之最。同时,港湾退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沙很少沉积,使港湾稳定,盐度适中,饵料生物丰富,近海无工业污染,水质清晰。据监测表明湾内海水符合一、二类海水标准,使青蟹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产品历史:三门青蟹,产自浙江省三门湾畔三门县境内。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邻临海市,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六敖镇尖坑山和亭旁镇上坟墩一带已有人类居住。县以三门湾而得名,湾以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而享誉,素有“陆有林矿之饶,水有鱼盐之利”的美称。早在民国5年(1916年),孙中山先生称三门湾为实业之要港,列入《建国方略》。1949年2月17日,三门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人民政权县域,改革开放以后,在勤劳勇敢的三门人民的共同建设下,我县日益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滨海新城。

九.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缢蛏

产品名称:缢蛏

产品产地: 台州三门

产品别名:蛏子、青子

产品特性:食物拌炒,鲜美可口,

产品成分:每百克鲜蛏肉含蛋白质7。2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灰粉1。3克,钙133毫克,磷114毫克,铁277毫克。

产品功效:有滋补作用。

产品简介:缢蛏是海生贝壳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沿海各地,以闽浙为最。它喜生长在有淡水注入,盐度较低,涂质柔软,硅藻丰富的港湾潮间带,潮退时居穴,潮涨时出穴摄食饵料。三门湾海涂平坦辽阔,海水中生物质含量很高,涂质肥沃,污染较少,是放养缢蛏的"天然牧场"。用蛏苗人工放养,一年就可起捕,较之各地多年生缢蛏鲜嫩得多。80年代以来,随着三门湾海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虾,缢蛏等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从1985年至今,三门县海水养殖产量年年居全省首位。三门湾缢蛏,生长快,个体大,壳薄,肉嫩肥壮,色白味鲜,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每百克鲜蛏肉含蛋白质7、2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灰粉1、3克,钙133毫克,磷114毫克,铁277毫克。有滋补作用。群众誉为"唐僧肉"。蛏子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生炒,蛏肉也可与蛋,肉等食物拌炒,鲜美可口,还可制成蛏油作调味佳品。运销宁波,绍兴,杭州,上海等处,三门湾联合开发总公司精制小包装鲜蛏,销往国际市场。

十.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三门峡麻花

这种麻花长有尺余,色泽柿红透亮,有棱角,香甜可口,黄焦酥脆,久放而不干,是一种老少咸宜的风味小吃。

三门峡麻花,源于陕县大营麻花。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蝎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麻花。麻花以含水量多少,又可分为软、硬两种。初期,大营制作的麻花全属"软面型"。十九世纪中叶,大营村又创制了"硬面"麻花。解放后,大营麻花经三门峡市饮食服务公司厨师蔡天贵改进,制作技术和配料工艺大为提高,形成独具一格的"三门峡麻花"。这种麻花长尺许,色泽柿红透亮,有棱角,香甜可口,黄焦酥脆,久放而不干,营养价值较高;1960年,-总理视察三门峡,品尝后风趣地说:"这麻花没有牙的人也可以吃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