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坝州特产广告语 四川土特产广告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坝州特产广告语 四川土特产广告词更新时间:2022-03-30 22:23:56

一. 四川省 阿坝州 九寨沟 九寨沟虫草

九寨沟虫草是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的。九寨沟冬虫夏草含有脂肪、蛋白质、虫草酸、冬虫夏草素等成分,除了对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病症有奇特疗效外,还对久病体弱、贫血等有良好的补益作用。

初夏时节,九寨沟一带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上,一根根形刀鞘、色呈紫红的小小植物,顶破雪被,抖荣誉称号出春的信息。它就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据现代药理分析,虫草含有脂肪、蛋白质、虫草酸、冬虫夏草素等成分,除了对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病症有奇特疗效外,还对久病体弱、贫血等有良好的补益作用。

进入5月,对于去九寨沟旅游的游客来说,是个不错的时机,这段时间也是九寨沟冬虫夏草的采收季节,鲜活的虫草与超低的价格,让你爱不释手。与干虫草比起来,新鲜虫草更容易分辨真假,营养与药用价值更高。虫草采收时间较短,如果您想去买些真资格的虫草,现在起身去九寨沟是最好时机。

九寨沟藏胞们用虫草做成的虫草鸭,味极鲜美,还是上等补品。它的做法是,将活鸭杀后放尽血,将虫草10至20根,用考察的刀工将其均匀地斜插在鸭背上,加上盐、姜等 料,然后放入沙锅中文火炖熟。

二.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燕窝饼

燕窝饼,面食,特点:形如燕窝,松软香甜。烹制法:蒸。

中发面扎正碱,放白糖、猪油适量揉匀,擀成长方形面皮。

猪板油绎成泥,铺于面皮上,撒上蜜饯卷成筒,切成筷子粗根条,拉长缠成燕窝状,入笼蒸熟,按上一蜜樱桃装盘即成。

操作要领:面不宜老。

三. 四川省 阿坝 松潘县 松贝

松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贝是川贝母的一种。在我国,贝母品种有十多种,其中最有名的有川贝、青贝和浙贝,川贝中又以松贝为最优。

产地

松贝主产于“松潘草地”,即阿坝州松潘、红原、若尔盖的大片草地上。因过去松潘为川、甘、青土品集散地,这一带的贝母都运到松州城里来做交易,故得名松贝。

特征

松贝的特征之一是“怀中抱月”,即一片较大的弧形贝母瓣抱着一片较瘦小的贝母瓣。松贝的另一特征是“嘴巴尖,0圆”。因其“嘴”小,所以也有人叫它为尖贝;因其“0”圆,有人验证松贝真伪时,抓一把贝母撒在桌面上,如果十有八九能稳坐不动,准是松贝无疑。

习性

松贝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的鳞茎。种子入土后,第一年冒出一匹叶,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一匹叶”;第二年抽出主杆,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树儿子”;第三年开出灯笼状的花,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灯笼花”(暗紫贝母的花,其花瓣为暗紫色,上面有黄色斑点,花蕊为桔黄色,非常好看)。

药用价值

松贝是润肺消炎、镇咳化痰的名贵药材,因此是馈赠友人的高级礼品。由于松贝的采挖季节在每年的6至9月间,因而松贝商品也在这时候上市。购买松贝时,以颗粒小而饱满,色白,嘴尖,0圆者为上品,尤以豌豆大小的为最佳,俗称“珍珠贝”。

松贝(松潘产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松潘县现辖行政区域。

四. 四川省 阿坝 茂县 茂县野生沙棘

茂县野生沙棘品种、面积及分布地点:茂县有野生沙棘20万余亩,品种主要有中国沙棘和卧龙沙棘两种,中国沙棘主要分布在维城乡、雅都香、曲谷乡、三龙乡、洼底乡、黑虎乡、沟口乡、渭门乡。卧龙沙棘主要分布在太平乡、松坪沟乡、叠溪镇、石大关乡、永和乡、石鼓乡、南新镇等乡镇。根据目前野生沙棘的结果情况调查,其亩产沙棘枝果可达150公斤,能采摘利用50公斤/亩,枝果按测算年产可达1000万公斤。

五. 四川省 阿坝 黑水县 绿豌豆

黑水县土质肥沃,降雨充足,所产绿豌豆质优、粒大、皮薄、蛋白质含量高四大特点。近几年针对市场需求,黑水县加大了绿豌豆的种植面积每年净增1500多亩,年产鲜豆三四百吨,干果三百多吨,并出口到东南亚。

六. 四川省 阿坝州 小金县 藏民奶渣

藏族人的传统的饼干小吃,由奶渣和酥油制成。奶渣与酥油相伴而生,从牛奶奶中提制而成。把牛奶打制分离出酥油以后,剩下奶水用火煮沸后冷却即成酸奶水,把它倒入竹制斗形滤水留在竹斗滤器中的就是奶渣。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极强的助消作用,外出藏民常带奶渣以防水土不适。

七. 四川省 阿坝 汶川县 酸菜汤

到藏胞家作客,一般都要请你吃酸菜汤。酸菜汤味道好,还可以调节口味,增大食欲,增加胃酸的分泌,起到改善消化的作用。除此而外,吃酸菜还可以多排汗,有的人吃过便汗流浃背,可防治感冒。

酸菜的做法很简单,把一般的蔬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木桶里,再加一点冷水,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大约一星期左右就成酸菜了。藏胞们一般在春暖花开时开始忙于做酸菜,夏秋季做得最多。

八. 四川省 阿坝州 九寨沟 九寨酸菜

九寨酸菜是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的。酸菜是九寨沟家喻户晓的,家中户户都有,人人爱吃,成了九寨沟人们吃菜的标志。

当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忙于做酸菜,夏、秋季节是最多的,在冬天会少些。酸菜的做法很是简单,原料主要是蔬菜(大白菜、大头菜、十个菜、拉拉菜等),将蔬菜剁成碎块放入大锅里,倒些水将蔬菜淹没,在安蔬菜的比例放些玉米面粉一同煮,将蔬菜煮道三分熟后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者木头里,再加些冷水,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大约一星期左右就成了可口劲脆的酸菜了。在九寨沟,尤其是在藏族同胞人人都会做酸菜,而且做的很好。

在九寨沟尤其到藏家做客,主人家一般都请你吃酸菜汤,因为它既方便,又省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上桌了,如果有红白喜事时丰盛的席上,最后上桌的便是酸菜汤。

酸菜不仅是九寨沟人人爱吃的美食,对人体也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1)可以调节口味,增大食欲;

(2)可以增强体液循环,起排汗的作用,许多人吃了热酸菜汤以后,有的红光满面,有的汗流浃背,可以防治感冒;

(3)可以增强胃酸的分泌,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

(4)对于爱喝酒的朋友来讲酸菜可是醒酒、护肝的良药的。

九. 四川省 阿坝 阿坝县 和尚包子

和尚包子馅种类繁多、颇具特色。肉包子有牦牛肉馅,“素”包子有人参果馅、酥油糌粑馅、杂菌馅、蕨苔馅、元根馅、混合型包子:有猪肉蘑菇馅、猪肉木耳馅、猪肉白菜馅、猪肉菲菜馅。其次,包子的形状千姿百态,大放异彩。樱桃嘴包子是较常见的一种,这种形状的包子不但容易制作,而且大方好看。尤其包子中心张着的圆圆小嘴,能够刺激用膳者敞开胃口美食一顿。

在矮脚藏桌上虽然少不了什么手抓肉、油炸果、各种糕点和牛奶饮料等;但要说菜肴主角,则和“和尚”包子。这种包子大小和小笼包子差不多,特点是包子内有汤,包子皮为死面。因寺院里的和尚爱做这种包子,所以人们称它为“和尚”包子。

食用包子时,须注意的是咬开一个口子后,小心别让味鲜质优的“包子汤”白白地流走。正确的方式是,拿起一个包子,先小心地在其上咬出一个小洞,然后噘起嘴,将里面的“汤”辍饮完,再食用包子。

十.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红原牦牛奶粉

红原牦牛奶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原牦牛奶粉是四川阿坝红原县的。

高原纯净的空气和水源、天然的动植物,成为食品品质的第一道保障。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来自高原的产品就以天然、纯净的品质备受国人爱戴喜爱。同样在高原上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州的红原县,就因出产纯天然牦牛奶粉而名声在外。

红原县出产的牦牛奶粉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是国内奶粉市场中最畅销、最受欢迎产品。由于产量有限,质量把控严格,产品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由政府出面定量供应“红原牦牛奶粉”的局面。

“红原牦牛奶粉是从红原县农牧民家中自养的牦牛奶里提炼出来的”,柳白清说,“这里的奶源来自放养牦牛。这些牦牛在红原县3500米的高原上,吃的是纯天然的草,挤出来的也是纯天然的奶。”

奶源控制只是第一步,优质的牦牛奶品还需要严格的生产过程和检验,才能保证到消费者手里的是真正的好产品。

在红原全县的70多个采奶站中,有很多专业的采奶人员。他们到农户家中收集最新鲜的牦牛奶,再经过检验筛选,最后,只有达到9个检验标准合格的牦牛奶才会被收集到厂区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来自高原的牦牛,是大自然的馈赠。温热的奶汁哺育了高原人,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内地、走出了国门。 红原牦牛奶粉的低调走红,是人们对高原食品认可的体现,也是藏区农牧民的经济生活向现代化产业靠拢的成果。

红原牦牛奶粉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现辖邛溪镇、刷经寺镇、瓦切镇、安曲镇、色地镇、壤口乡、江茸乡、查尔玛乡、龙日乡、阿木乡、麦洼乡11个乡镇

《红原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红原牦牛奶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图的函》,红府函〔2013〕127号

红原县(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233/T002-2014《红原牦牛奶粉生产技术规范》

信息来源:中国阿坝州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中国阿坝州门户网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