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大同灵丘有哪些特产 大同灵丘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大同灵丘有哪些特产 大同灵丘最好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6 07:39:17

一.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大同张氏折纸

大同张氏折纸艺术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张氏家族超过百年历史的家族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属于民间美术类别。

张氏折纸艺术的主要特征为纯手工折叠,所有作品不剪不粘,一双手,一张纸,一折到底,靠的是真功夫. 不管多复杂多逼真的作品拆开后仍然是一张完整的纸张,周边没有裁剪粘贴的痕迹。包含于张氏折纸艺术中纸雕作品富含民间气息,它依然秉承了不剪不粘的本质,承前启后,创新中求发展,辨证地吸收了刻纸技法,折叠步骤完成后,在作品上雕刻出花纹图案,使作品更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张氏折纸艺术显示出小纸片,大创作;小作品,大智慧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理念。有的作品繁难复杂,却只由一张方纸折成,让人叹为观止,不可思议;有的作品看似简单,只有几个几何元素构成,折叠过程却暗含机巧,拆开后不能复原,让人想之不及。

第五代传承人的杰出代表张玉春,他可以出色的运用家传的折纸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折纸艺术水平。屡获大奖,影响很大。他的作品题材全面,涵概面广,人物动物植物,花鸟鱼虫,日常器物,军事题材......应有尽有,每种作品又造型不一,姿态各异,如百鸡图,百鸟图.......人物中有神话传说人物,古典文学人物,现代人物,1人物;动物包括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植物有四季花卉,松柏青竹;交通工具有车船飞机,自行车1车,兵器有1坦克等;日常用品有容器、笔、手表、灯笼等。

按照作品造型不同又分为半立体和立体折纸,半立体折纸是指作品整体或局部呈扁平状,多平面而少圆弧,几何元素单一,造型简单,给人一种扁、平、直的感觉,观赏角度只适合单一面;立体折纸其整体或局部呈三维状,造型多圆弧少平面,几何元素多样,造型复杂,给人以圆、空、透的感觉,如雕塑般。

在2005年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上,折纸作品《花龟》喜获银奖; 2007年4月在第42届国际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暨国际礼品和家庭用品展上,作品《年年有余》获得金凤凰创新设计大奖银奖;2008年11月,在杭州和平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作品《龙》获得2008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07年12月,张玉春被大同市人民政府授予“大同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这标志着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和对张玉春多年来辛勤耕耘的鼓励和对其艺术造诣的肯定。

2008年6月,张氏折纸艺术成为大同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2月,获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张氏折纸艺术是中国折纸文化的杰出代表,它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民间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拥有宝贵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非常值得抢救和保护。

现在张氏折纸艺术的第四、五、六代传承人怀着一种家族使命与文化责任,致力于张氏折纸艺术的整理、研究、创作、传承、保护和发展。

二.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塞北莜面

塞北莜面

莜面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食品,其他地方的人不仅没有吃过、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一个南方人问,什么是莜面,莜面是不是用油和成的面,闹出笑话。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土地长什么庄稼。东北有大豆高粱、山东有谷子、中原有小麦、江南有稻子、青藏高原有青稞。在西北和华北生长着耐寒的莜麦,盛夏时节一片青绿,风吹之下此起彼伏、蔚为大观。

莜面,含蛋白质高、热量高,含糖份很低、降糖减压、补气健脾、深受人们喜爱,远道而来的客人也赞不绝口。1984年秋,-同志视察内蒙古途经河北张北,就曾品尝过莜面。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真是丰富多彩,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饮食。山东的煎饼、陕西的羊肉泡馍、四川的麻婆豆腐、内蒙古的手抓羊肉、新疆的馕、河北的驴肉火烧、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子。每一种饮食都与当地的地理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山东过去很穷,只产小米,所以就只能吃用小米面做的煎饼。就连吕剧也这么唱,“听说包公要放粮,忙坏了娘娘和西宫。东宫娘娘摊煎饼,西宫娘娘卷大葱。”

莜面好吃,它的制作也很讲究,需要淘洗、阴干、焙炒、推碾子等,最好选择三九天加工。这样才可长久的存放,三年、两载不会霉变。

一种莜面可做多种饭样。推窝窝、搓条条、蒸饺子、做山药鱼子、打傀儡。仅傀儡就可以做好几种,如,锅打傀儡、油炒傀儡、山药傀儡、笼蒸傀儡。最有艺术品质的饭样应该是推窝窝。看姑娘和年轻的媳妇推窝窝,那真是一种享受。一点莜面掐在手上,在光滑的石板上一推就变成薄薄的一片,然后手指一动那么一卷就变成了一个小圆筒儿,不一会就摆满了一笼屉。蘸莜面吃的菜也很平常,有羊肉和蘑菇,白菜和山药,熬咸芥菜,熬酸菜,再配上辣椒、蒜、醋,那才叫好吃呢。

莜面不仅有营养,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听听那些苍凉的民歌吧——“半斤莜面摆三摆,挨打受气为谁挨;半斤莜面推窝窝,挨打受气为哥哥”,“坝上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听了这些歌谣,吃过这些莜面做的面食,你会爱上这莜面,这生长莜面的土地,这些靠莜面为生的父老乡亲。

三.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大同煤炭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国内国外驰名,素有“煤都”之称。根据专家测定,几百万年之前,大同地区原属一片碧绿湖水,专家称之为“大同湖”。当时,大同湖畔,气候炎热,森林茂盛,蕨草丛生,野牛、野马、古象、披毛犀、大角鹿等动物成群追逐,剑齿虎、四不像、多刺鱼、丽蚌、蚬、螺等动物在湖泊、泥湾中游弋栖息。后来,由于印支运动后期的坳陷盆地和燕山、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地壳经过剧烈变动,这些动植物生长层均被掩埋在地下,经过长年积压便成为煤炭。大同地区现在开采的煤属于株罗纪和石炭二叠纪煤层,其煤层较厚,煤藏较浅,在开发和利用方面,条件很是优越。如今,大同地区所开采的煤炭共有三个种类:一、烟煤,它是主要煤种,几乎遍布全区,煤质优良,颜色墨亮,燃烧性强,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是冶金、动力、化工等工业的最好燃料,也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家庭用煤;二、无烟煤,也称镜煤,又称煨炭,颜色黑亮如镜,燃烧时间长,烟很小。因其燃烧时间长,有人又称它为“新媳妇住娘家炭’,,意思是说,有个新媳妇住娘家时,怕丈夫受冷冻,就在炕灶里加满了煤,等到任完娘家回来以后,发现灶火还未熄灭。当然这个故事含有夸张意思,但是能够说明,此煤具有燃烧时间长之特点。该煤主要产于广灵、蔚县一带;三、泥煤,也称散煤,形成年代较短,煤质较差,开采出来之后,一经震动,便会成为散碎小块,燃烧后煤灰呈黄褐色,如同泥土一般,故称泥煤。它的用途范围很小,只能做家庭用煤。该煤主要产于阳高县长城乡郭家坡一带。大同矿山位于市区西南方,地跨大同、左云、右玉、怀仁、山阴、朔州等地。在此区域之内,有国家办的煤矿,还有地市、区县、乡镇和街道办的煤矿。煤炭年总产量达一亿吨左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位,在世界享有盛名。为使煤炭及时地运往全国各地,境内的同蒲铁路、京包铁路、大秦铁路、口泉支线铁路、云冈支线铁路以及境内的网状公路,全都夜以继日地肩负着晋煤外运的光荣使命。综览大同矿山,大小煤矿众多,犹如星罗棋布,井架机械林立,乌金堆积如山,百货商店繁荣,住宅大楼成片,福利设施齐全,职工笑语欢颜,火车穿越山谷,汽车飞奔如电。特别是199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来到矿山视察工作,为矿山写了“勇于奉献,争创一流”题词,这题词凝结着党中央对大同矿山的深情一片,这题词鼓舞了煤海健儿勇于奉献。他们为多出煤,出好煤日夜奋战,快马加鞭,你追我赶,奋勇争先,人声鼎沸,机器鸣喧,莺歌燕舞,欢腾一片,整个矿山都在沸腾。( 大同)

四.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大同煤雕

煤雕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工艺美术品,产于大同。大同煤雕以大同煤层深处树化石为原料,精心磨制而成。作品纹理清晰,石质细腻,真正赋予了煤艺术生命。煤雕作品早在我国东汉时期即有记载。

一块块被丢弃的煤矸石,经山西大同民间艺人施玉平精雕细刻后,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云冈大佛、伟人、妈祖,一件件影雕作品,同黑白摄影作品一样逼真,在今年第一届云冈旅游节期间向中外游人展出后,令游客爱不释手,成为中外游客赠送亲友和收藏的精品。如今,煤雕已被大同人以一种骄傲的态势推向国际市场,各类工艺品远销到国内外,成为中外游客书香墨宝之中的收藏品。

大同是闻名全国的煤乡,这里孕育着大量晶莹的煤炭。煤炭除了燃烧带给我们温暖之外,一种存在久远却鲜为人知的艺术形式又悄悄地绽现在了世人的眼前——“煤雕”,当煤炭被赋予千姿百态的形象时,这种超自然的艺术生命力也卓然显现。

五.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抿八股儿

晋北地区的名吃,磨成泥的土豆和莜面加水混合(为了筋道也可加少许淀粉),把面糊铲到抿床子上,右手拿着抿子挤压,抿出一截截儿抿八股儿,煮约一分钟,捞出,根据个人喜好,配制调料(盐葱花椒辣椒香菜,还有栽栽面花儿或哨子,就着酸咸菜吃,口感爽滑,易于消化。

六. 山西省 大同 灵丘 玉米皮编

是用玉米棒子皮编制的一种新兴的工艺产品,有茶垫、汽车座垫、地席等十多个品种。产品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光洁舒展,富有弹性,透气性好,远销日、美、英等18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于灵丘县。( 大同)

七. 山西省 大同 灵丘 灵丘花椒

花椒树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上有刺。花椒果实为球形,果壳两半儿扣结结构,成熟后自动暴烈,呈暗红色。籽儿为黑色。

花椒是很好的调味香料,也是一味中药。

灵丘的花椒品种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伏椒”(伏天成熟),因颗粒较小,人们常称“小花椒”,呈暗红色。第二种是“秋椒”(秋天成熟),颗粒较大,呈红色,所以灵丘人们又称“大花椒”或“大红袍”。两种花椒相比,第一种的味道较浓。

灵丘境内南山地区山峦重叠,气候温和,很适宜花椒生长。因此,灵丘的花椒树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下关、上寨、独峪、红石塄等乡镇农村的沟坡、河谷向阳背风的地方。1958年,县委、县政府专门拨款扶持花椒种植业的发展,当年办起了很多处小苗圃,大力种植花椒树。从此以后,年年陆续种植,成活率很高。树苗一般三年开始结果,七、八年进入盛果期。到1990年全县年产花椒2.57吨。到2007年累计种植面积六千亩,全县年产花椒5万斤左右。

八. 山西省 大同 浑源 恒山山蘑

恒山山蘑生长于恒山自然林区,是一种野生食用菌,也是浑源当地的土产之一。它吸收恒山灵气,生长在山脉阴坡茂密的树林中。每当大雨过后,各种蘑菇就如春笋般挤出地面。恒山山蘑有二十多种,有大的如西瓜的,有特别纤弱而单薄的,有看上去油腻腻让人讨厌的,有感觉柔嫩娇美的,有的形状像鸡冠簇簇,有的则类阳根一箭,大多数蘑菇则更像一把把灵巧的五颜六色的小伞。特别是“灰羊眼蘑”、“香薰蘑”、“水皮菇”是恒山山蘑里最常食用的种类。恒山山蘑的气味独特,浓香沁骨,当地人用来烧汤、炒菜、炖鸡、炖肉、打卤、做火锅等。特别是小鸡炖蘑菇,把蘑菇的味道与鸡蛋的鲜嫩相结合,是浑源民间传统的一道美食。

九. 山西省 大同 平城区 大同刀削面

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同的刀削面。大同刀削面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独特的大同风格。很多外地朋友来到大同,在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可称“面食王中王”。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十. 山西省 大同 云冈区 云岗啤酒

云岗啤酒是大同市的地方名产,产于大同市酒厂。1987年云岗啤酒、特制云岗啤酒双双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并畅销北京、河北、陕西、内蒙等省、市、自治区。大同是著名的历史名城。在秦代为全国36郡之一的“云中郡”,北魏曾建都于此,后改称大同府。《山西通志》中载有“大同府风俗初伏造酒”,明、清文人诗句有“柳岸青遮卖酒垆”“尚有名兰酒满瓯”“杯酒淋漓话古今”等佳句。据《山西轻工业志》考证,1926年工商资本家创办了大同兴农化学工业社股份有限公司,兼营酒精、面粉。1935年被西北实业公司接办,改名大同兴农酒精厂,年产酒精22 3万公斤,1938年改产白酒和威士忌,1946年该厂毁于战火之中。1952年在大同兴农酒精厂的旧址上兴建了大同市酒厂,恢复了白酒生产。1973年开发了啤酒产品,并以大同名胜古迹云岗石窟为背景,取名云岗啤酒。几经扩建,目前年产量已达15000吨。云岗啤酒系淡爽型啤酒,它采用优质麦芽、大米为原料,经糊化、糖化、过滤,加酵母发酵、过滤、装瓶、杀菌等工序酿制而成。其原麦芽计浓度为12度。酒质呈浅黄色,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挂杯持久,麦芽香明显,酒花香鲜,醇厚爽口,有明显的二氧化碳刺激感。( 大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