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特产大米直播 在山西哪里能买到大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特产大米直播 在山西哪里能买到大米更新时间:2022-03-30 09:19:21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阿城 阿城大米

阿城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黑龙江省·阿城市阿什河乡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23公里处的阿什河畔,东部山区峰峦起伏,西部平原坦荡如砥。全市幅员面积2900平方公里,下辖8乡11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6万,其中市区人口22万。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62亿元。阿城水源充足,土质肥沃,盛产大米,远近闻名,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及中国农学会委命名为“中国大米之乡”,水稻主产区阿什河乡水稻生产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1999年被哈市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特色产品高级免淘米是利用优良水稻品种,通过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产出的水稻进行精加工的绿色食品,具有颗粒饱满,色泽光润、口感鲜美及营养丰富、干净免淘等特点。已经注册的“阿什河牌”高级免淘米远销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阿城大米产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中部,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上游,属于北中温带,位于阿什河及其支流域两岸的河谷川地和松花江南岸的江沼低洼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种植水稻。阿城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为阿城区五个乡镇12个村,有阿什河城建村;双丰镇东光村、双兰村、爱民村、椴树村;料甸满族乡红新村、联胜村、西华村、新建村;红星乡海东村、海兴村;亚沟镇新光村。水稻种植面积达8000公顷,年产大米48000吨左右。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阿城大米生产地域地势平坦,远离市中心,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土质肥沃,为黑粘土、沙壤土质,地势低洼,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6%,自然肥力较高,特别适合水稻生长。

(2)水文情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境内红星水库或西泉眼水库水系浇灌的水田,该基地位于灌溉区上游,上无任何污染下至松花江全程进行地表水灌溉,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在31%,雨热同季,无霜期136天左右。降水均匀,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

(3)气候情况:该地区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属于寒

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常受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和蒙古高原的寒流影响,夏季短促、温热湿润。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春季多大风而少雨,秋夏多暴雨,亦有阴雨连绵之时,春秋气温变化剧烈,四季分明。

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盛行西北风,气候严寒干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具有明显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地区。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3.3℃。一月份平均气温-18.8℃,七月份平均气温23℃,日平均温度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2800℃。

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42毫米;无霜期短,初霜在9月25日,终霜5月3日,约156天。全年日照总时数2700小时。

该地区气候虽然适合于一年一熟的作物生长,但经常发生灾害性天气,连续阴雨,长期干旱、早霜冻等常给作物生长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风、低温、雹、霜灾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阿城大米早在1197年就进行生产,到今有800多年的历史,1996年3月获得“中国大米之乡”称号。是“上京贡米”基地的。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好使农作物质量更加好,阿城区产地生产的阿城大米有自己独特的品质。

阿城大米处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非常适合水适合水稻的生长,而且独有的地理气候和适宜的降雨创造阿城大米独有的品质。自1997年起,阿城区农民相继自发组建了阿什河稻米协会等30余家水稻专业协会,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在为改良水稻品种,提高种植技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2007年8月阿城区稻农自发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水稻已有40多年历史。1969-1990年10个鲜族屯自发成立了“朝鲜族水稻种植协会”开辟了鲜族水稻种植基地。1993年基地内实行旱育稀植和超稀植栽培,巧施农药、化肥、按《国家无公害农产

品生产标准》生产,开辟了一条施用无公害肥生产无公害大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新路。1995年协会吸纳汉族种植大户,改名成立了“城建村水稻种植协会”。1999年生产出了无公害优质“免淘”大米。2001年生产的大米又被哈尔滨市农业局、环保局检测为A级绿色食品大米。2002年申请了“阿什河”牌大米商标,并被评为“中国大米之乡”。2007年成立了水田农机合作社和哈尔滨市阿城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单产在600-650公斤,产品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由哈尔滨市阿城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申报认证为无公害大米。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阿城大米选择在位于阿城区中部,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上游的阿什河及其支流域两岸的河谷川地和松花江南岸的江沼低洼地带生产。该地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种植水稻。阿城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为阿城区五个乡镇12个村,有阿什河城建村;双丰镇东光村、双兰村、爱民村、椴树村;料甸满族乡红新村、联胜村、西华村、新建村;红星乡海东村、海兴村;亚沟镇新光村。全保护区耕地面积25096.7公顷。专业合作社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达8000公顷,年产大米48000吨左右,有社员1108人,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根据该地域生态条件和无公害食品水稻对品种的要求,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分蘖力强、熟期适宜的优良品种,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一积温区选用五优稻1号、松梗6号类型的品种;二积温区选用垦稻10、松粳10类型的品种;三积温区选用绥粳4号、龙粳14类型的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的特殊使用规定:阿城大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阿城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六项管理制度,即: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服务体系

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培训制度,无公害农产品档案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十户联保”制度。

在农业投入品方面采取了四监管:一是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大对投入品

的监管力度搞好源头控制,在投入品的管理上,坚持经营许可证制度,禁限用投入品定期公开制度(电视公告、信息发布投入品禁限用清单),绿办与农业执法大队配合给经营生资业户把禁限用投入品清单张贴上墙,让生产者明明白白的使用。二是执法监管。由农业执法大队对生资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进行全面检查监管。三是技术监管。由技术部门对生产者进行培训,对生产的投入进行具体指导和服务。四是网络监管。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对生产过程、基地、企业、生资业户、投入品清单等建立电子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

严格控制种子来源;种子生产单位必需具备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单位必需具备营业执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从国外或外省市进口的种子必需有检疫证明;设有专门的种子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应核对种子的数量、品种和相关证件后,方可入库;种子应有详细的进库、出库记录;过期的种子应及时清理。

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执行;在生产中不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文规定不得使用的农药;设有专门的农药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核对农药的数量、品种和“三证”后,方可入库;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使用生物农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或有关技术部门的病虫情报,指导用药,做到适期防治,对病下药,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利于提高药效;严格掌握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时做好农药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

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无公害肥及配合施用配比合理的无机复合肥。施肥原则:以无公害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施用;最后一次追施化肥在收获前30天进行;及时做好肥料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肥料按种类不同分开堆放于干燥、阴凉

的仓库等场所;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肥力损失和环境污染;外来肥料必须是

“三证”(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标准检验合格证)俱全的产品。

(4)生产记录要求: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负责农时操作记录;农药使用记

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并按作物分别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肥料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内容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及时做好各类农时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需妥善保存1年,以利可追溯性检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阿城大米米粒粗长饱满,千粒重50克。

(2)内在品质指标:米质晶莹、蒸饭口感醇香、营养丰富、有益健康,是馈赠亲友的理想选择。

(3)安全要求:阿城大米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NY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NY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标准等国家强制性规定。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阿城大米分为三个等级,为一级大米,二级大米、三级大米。

(2)包装:编织袋包装,规格25公斤/袋,纸袋包装,每袋1kg,每箱4袋。包装材料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包装材料应坚固、清洁、干燥、无任何昆虫传播、真菌污染及不良气味。

(3)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阿城大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贮藏: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处贮存。原料按指定堆场贮库内贮存,存足数量,执行管理规定。贮存库房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无虫害及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成品贮存要按品种、标号、编号、生产日期分别存放,不得混杂和受潮。

(5)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二. 吉林省 通化 柳河 姜家店大米

姜家店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姜家店大米,是指生产于吉林省柳河县境内姜家店朝鲜族乡及周边相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水稻生产的大米产品。该产品选用优良的水稻品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使产地的土壤、农田灌溉用水和空气质量分析测量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再加上特定的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姜家店大米的感官、理化、卫生等质量特色优于其它地区的大米,食味品质极佳,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产品远销上海、天津、大连、宁波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08年,被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姜家店朝鲜族乡位于吉林省柳河县东南部的三统河畔,素有“水稻之乡”的美誉。姜家店具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渊源,丰富的水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姜家店朝鲜族乡所属的柳河县水稻土和冲积土3339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0.4%,保水保肥,宜栽植水稻。全县耕地面积63294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8.9%,其中水田22732公顷。柳河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湿润多雨,秋季温和凉爽。1986~2000年年均气温5.5℃,6月~8月月均气温19.5℃、22.5℃、21.1℃,年均日照2 479小时,年均降水量736毫米。水资源方面,柳河县境内有一统河、三统河、哈泥河、窝集河4条主要河流,总长389.8公里,流域面积3348.3平方公里,地表水径流年均总量11.07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49 450千瓦。全县有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9座,小(Ⅱ)型水库78座,塘坝1444个,自然泡泽109处。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丰富的灌溉用水,促进了水稻生产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8年3月14日起对姜家店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8年第24号).

保护范围

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柳河县 《关于确定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柳政文〔2007〕2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柳河县姜家店乡、柳河镇、三源浦镇、驼腰岭镇、向阳镇、安口镇、圣水镇、红石镇、亨通镇、孤山子镇、五道沟镇、凉水镇、罗通山镇、时家店乡、柳南乡等1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三. 黑龙江省 绥化 北林区 双河大米

双河大米

双河,绥化市北林区水稻最佳生产区,自流灌溉。

双河大米,色泽玉白,清香爽口,人称“米中茅台”。

双河大米,曾辉煌市场,省内外消费者心中的首选品牌。但好景不长,渐渐与市场、与百姓疏远。

农民自产自销,消费“部落”有限,久而久之,靓女“身居”深闺。

袁宪忠上任双河镇镇长,看准了先天的水稻优势,做活大米这篇文章,他要干出点名堂。

重树大米品牌,袁宪忠南下考察,保品牌,打特色。9月份,绿色食品双河牌大米经国家工商局注册,优质特种米、优质精洁米、优质结构米三大系列10余个品种闪亮登场。随之,6万多亩稻田被国家确认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秋去春来,又是一年春种时,镇水稻加工厂与斗胜村、兴和村、西北村、向阳村稻农签订了产销合同。今秋,4个村稻农交售优质水稻1600万公斤,镇里以每公斤高于市场0.10元的价格回收,加工优质大米1250万公斤,农民增收250万元。

提高产品知名度,袁宪忠带着双河大米走南闯北进会展。

金秋十月,北京绿色食品展、黑龙江绿色食品周,双河大米一炮打响,叫响京城,慕名求购者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

抢占市场,双河大米成了佼佼者。袁宪忠看到了双河大米的未来之路,更看到了名牌被冷落的内因,销售一环是“短腿”。

展览会闭幕,即刻返回家乡,筹建双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绥化经销处,半月有余,开仓放米,市民在市区内就近买米。10天后,又有3个经销处相继开张。

黑米、香米、黏米、香黏米丰富了百姓餐桌;富士光、彩米、沙沙泥、莹光1号、莹光2号晶莹剔透,饭香浓郁;多元珍稀保健米、三宝粥带着天然、绿色、营养的特色,日渐亮丽。双河大米,卖到了居民家门。分析市场,袁宪忠带领公司一班人马不停蹄,搜集信息反馈,包装大米,编织袋、食品袋、纸袋包装,满足不同消费层需求,25公斤、12.5公斤、5公斤、2.5公斤、1公斤、0.5公斤可随时带回品尝。

寒冬里,双河大米犹如一把火,火红了市场,北京、天津、秦皇岛、大连、大庆经销处货源告急,求购电话接连不断,公司加班加点打包,送米远行。一个多月来,已销售大米55万多公斤,袁宪忠成竹在胸,正加紧开辟新阵地,进军张家港、海伦、安达、肇东、绥棱、望奎等地。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延寿 延寿大米

延寿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延寿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延寿大米生产地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松花江南岸的蚂蜒河中游。东经127°54′20″-129°04′30″,北纬45°10'10″-45°45'25″,西部、南部与尚志市为邻,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65公里,幅员面积3149.55平方公里。全县有5镇4乡10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61万亩。地理标志区域包括延寿镇(部分)、六团镇、中和镇、加信镇、安山乡、寿山乡(部分)、玉河乡、延河镇8个乡镇,70个行政村的水稻田。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延寿大米生产地域地势平坦,远离市中心,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土质肥沃,为黑粘土、沙壤土质,地势低洼,土壤有机质含量3%-6%,自然肥力较高,特别适合水稻生长。

(2)水文情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境内蚂蜒河、亮珠河、部分地下水浇灌的水田,该基地位于灌溉区上游,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在46.9%。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5座,万亩以上灌区10处,提水灌溉站点617处,塘坝1600座。

(3)延寿县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侧,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6℃。历年最低气温为-42.6℃,历年最高气温为35℃,多年

平均积温蚂蜒河两岸为2493.5℃,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丘陵漫岗区为2300℃左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22-129天。县境内年平均降水量为570.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90.1小时,延寿县的气候特点是典型的水旱兼作农业气候区。

(4)人文历史情况:延寿县种植水稻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据《延寿县志》记载,民国12年(1923年)入境的朝鲜族农民开始在洼地种植水稻,到民国16年(1927年),水稻面积已达8345亩。到1934年,全县水稻面积达到148380亩,出现了水稻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到1989年,全县水田面积发展到29.7万亩。并从1989年开始试验示范并推广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逐步结束水稻满撒种的传统种植技术。实行扣塑料棚旱育稀植插秧栽培技术。水稻产量有原来的亩产100-150公斤,一跃提升到300-350公斤,实现翻番增产。在肥料使用上,结合有机肥逐步增施化肥用量,在除草方面结合人工中耕除草逐步推行化学除草,减轻农民劳动量。到1995年,由于高效经济作物的迅速发展,部分农民实行水改旱,水田面积下降到21.4万亩。水稻产量11.4万吨。亩产达到532公斤。到1999年,水稻面积发展到23.7万亩,水稻产量14.7万吨。从2002年开始水稻面积逐年增加,到2007年水稻面积发展到66.3万亩,产量33万吨。全面整合水稻品种,按区域布局和积温区划,全县主推五优稻3号、松粳10号、龙粳14、绥粳7号和垦稻12号等5个核心品种,良种化率达到98%以上。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大中棚育苗技术、机械插秧技术。自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研究推广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全省示范推广。延寿县水稻栽培技术在全省占有领先地位,已成为全省优质水稻重点产区之一。2008年,延寿县被黑龙江省绿办批准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水稻生产基地县”。自2006年开始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打造“亮珠”品牌,使延寿大米走出省门打入南方市场,其品牌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五. 上海市 松江区 松江大米

松江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江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松江人世世代代以大米作为主食。松江水稻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松江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水稻栽培经验。唐宋以后,松江一直是全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水稻产量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同时,松江大米以品佳质优闻名全国,成为历代进贡朝廷的贡品。

松江大米

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泖港镇、石湖荡镇、新浜镇、小昆山镇、佘山镇共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松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沪松府〔2013〕127号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企业标准:Q/VGAT1-2013《松江大米》

六. 宁夏 吴忠 青铜峡市 青铜峡大米

青铜峡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铜峡大米

青铜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在粮食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青铜峡市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引导稻米产业走差异化发展路子,主动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着力打造宁夏富硒有机大米核心区和滨河高端大米产业带,富硒有机水稻、稻蟹种养水稻等高端大米产量占稻米总产量的40%,塞外香、法福来、五朵梅等一批品牌迅速崛起。研发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其中,“宁粳43号”以四项指标高于日本“越光米”4分的优势,在天津农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每公斤售价达200元;“1388珍珠香米”在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上荣膺“中国十大好吃米饭”;“农科843”香米等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有机大米金奖”等13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七.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宁化大米

宁化大米地域特色鲜明、历史影响深远。其中,河龙贡米尤为有名。河龙贡米因产自宁化县河龙乡而闻名,米粒长,色泽洁白,透明润泽,清香营养,宋朝时被列为贡米。这次入选的宁化大米,被推荐为生产单位的是宁化县河龙贡米米业有限公司。

八. 新疆 阿克苏 温宿县 温宿大米

温宿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温宿盛产大米,其香稻历史源远流长,素有南疆“稻乡”之美誉。在历史上,温宿种植的香稻“纯系贡品”,且“庶民不得尝”,其香气纯正、浓郁,有“一地开花香满坡,一家做饭四邻香”的赞誉。

中国作为水稻生产的故乡,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稻”字的痕迹,而在汉代已将其种植传入西域。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统治西域诸国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附汉朝,役属于匈奴的姑墨国亦随之归附汉朝。又记载公元前39年西汉元帝永光五年右部后曲候屯田姑墨,说明西汉时姑墨等国归附汉朝后,已有屯工在温宿(原地名阿克苏)从事种植业。

以后的“晋书”、“北史”、“隋书”等西域传中均有“姑墨有稻、粟、菽麦”的记载。唐初,玄奘赴印度求学,路经姑墨(时称跋逯迦国),也看到有水稻种植,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姑墨国宜糜、麦、有粳稻”,到了清朝,水稻种植更为普遍,林则徐遣戌新疆,赴南疆阿克苏(今温宿)勘田,记述当地维吾尔群众生活习俗说:“稻粱蔬果成抓饭”。

《新唐书•西域传》记述姑墨、温宿“风俗文字与龟兹同”、“地宜麻、麦、梗、稻”。温宿稻屯始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屯兵15名,由游击、把总管理,种植水稻150亩,以其米质优良而声名远扬。

清代有关阿克苏稻屯记载甚详,“始建于清代乾隆27年(1762年)屯兵皆来自关内陕西甘肃名绿营提标”,说明清代已有专一种稻之“军垦农场”雏形,亦是清朝南疆片唯一的稻屯。至于阿克苏大米品质,流传民谣“阿克苏的大米好,天天吃抓饭”是很好的说明。“米产阿克苏者良,粒长色白,味甘而糯,精凿于东南杭米之上”,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编修的《温宿县乡土志》载:温宿大米“较各城所产米质量最佳”。“阿克苏泉甘气和,果谷丰登,牲畜繁昌,春夏之季稻穗吐香,杨柳垂荫风景如画,为新疆省省米最良之地,物产有米、麦、黍等,其中的白米最为有名。”《新疆史地大纲》载“阿克苏及玛纳斯两处兼有水田,利于种稻白米之佳比于江南,尤为全省特色”,“颗粒白净肥硕如同皖省,糯米亦有但产量不高,价均较内地廉”。

历史上温宿种植的香稻,则是水稻中的精品,亦是进奉朝廷的贡品。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温宿便开始种植水稻,清朝时温宿的香稻即进贡朝廷,但在民国期间失传。196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专家丁颖曾来阿寻觅香稻踪迹未果,至于阿克苏香稻是否真有其品种还是因特定环境所造成,即目前流行的两种说法,一说是基因型,现已分离为现存农家品种群体,另一说是环境型,此说认为香稻即现存黑白芒稻种,只是种植在温宿县托乎拉乡托乎拉村附近才有更浓郁的香味,据当地老农说过去的贡米就出在这里。在米质鉴定会上,该地之米的确比别地种植黑白芒更显清香。据多方了解,该地以前种稻全仰泉水灌溉,而泉水温度甚高。据当地老人回忆,他们小时候(三十年代)常到水渠洗澡,那时水温很烫,像洗脸水,现在没有什么温度了,可以认为香稻就出在这特定的水土条件,后因条件变迁香稻不复存在。

香稻之所以有香气,主要在于它的种子和叶片中含有一种挥发性的有机物质“古马林”,这种有机物的形成与湿热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水稻0现这种变异,是经过人们长期选育才发展而成的。据此理论在百年前托乎拉乡托乎拉村有较高温度的泉水灌溉而出产香稻是合乎情理的,后来泉水温度降低改变了湿热的气候条件,香稻失传也不足为怪了。

1984年,温宿县水稻原种场为恢复失传已久的香稻生产,从湖南引进“涟香1号”获得成功,1986年又培育出糯香稻,自此, 温宿香稻带着醇正的香味,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食,“一地开花香满坡,一家做饭四邻香”的赞誉百年之后又回到了温宿。

90年代以来,温宿县对水稻品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更新,将原来的水稻品种全都更换为产量高、品质好、口感鲜、市场价格高、销售畅的“秋田小町”、“越光”、“香米”等优质品种,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总产量达8万吨,1998年被命名为“中国大米之乡”。

近 些年,温宿优质大米更是声誉鹊起,“昆托”牌系列优质米产品,成为新疆农产品中的名牌绿色食品,并且是新疆唯一获得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的大米。温宿县凭借“昆托”系列大米米色洁白透明、米粒整齐无杂,米饭清香柔软,无污染等优势挤进北京、上海、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和700多家商场、超市,产品供不应求,年销售量已经突破6万吨。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方正大米

方正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方正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方正县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发源地,是我省经国家和省绿色食品中心批准的第三家获得种植、加工及销售绿色水稻的县份。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水稻产量大、质量高,具有营养丰富、晶莹剔透、绵软适口等特点,深受国内消费者欢迎。方正县已被农业部授予“绿色富硒大米”之乡称号并获得“中国原产地大米保护”标识。

方正县作为黑龙江省东北大米主产区之一,在1818年(清嘉庆二十二年)就有农民种植“红毛稻”。方正县水田占耕地面积比例、水田人均收入两项指标,位居黑龙江省第一。据2010年统计,该县有耕地102万亩,其中水田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到2010年,方正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认证有机水稻达到8万亩,水稻优质品种率达到100%,绿色食品稻米的售价高于普通稻米的20%以上,带动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

特定品质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先进的栽培技术,造就了方正大米独特的优良品质,以“秋然”、“绿宝石”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方正大米以其营养安全、品质优良、米粒整齐透明、米饭口感好、香味浓厚等特点,赢得广泛赞誉,深受市场欢迎。

十. 山东省 德州 齐河 黄河大米

齐河黄河大米是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的。齐河黄河大米产品冰清玉洁,晶莹透亮,蒸之煮之芳香四溢,粘香适口,回味甘醇,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完全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

黄河大米产于县境内的黄河之滨,自明清时期就大面积种植,历史悠久。属地方,传统名吃,有“一家做饭,十里闻香”之说。 黄河大米灌之以黄河之水,施之以农家之肥,纳自然之真气,吸宇宙之精华,其产品冰清玉洁,晶莹透亮,蒸之煮之芳香四溢,粘香适口,回味甘醇,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完全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齐河黄河大米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并配以真空包装,品种规格齐全,保鲜防蛀,包装精美,内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