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抚松县抚松镇小马土特产行 抚松县抚松镇金盛源土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抚松县抚松镇小马土特产行 抚松县抚松镇金盛源土特产店更新时间:2022-04-05 08:48:57

一. 四川省 遂宁 安居区 西眉镇油酥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眉镇油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眉镇油酥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早在三百多年前,一次大移民,湖广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到潼川府(现遂宁市),在西眉镇插占落户圈地自耕自食,移民中带来了此小食,俗名狼颈子砣砣,以麦粉为主料,植物油倒入平锅底内,炸制而成,熟后吃起来很有韵味,后被传入饮食业,命名为今天的“油酥”。此民间工艺只有西眉独有,上到成都,下至重庆城,及周边地区都无人做得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西眉就是它的原生地。油酥形如蘑菇云,吃起来外皮酥脆芳香,又绵扎,不粘牙,不粘天膛,酥松可口,撕开类似藕孔眼,由底端直通顶端,非常独特。解放前后,人民群众最喜爱吃此食,它可摆盘下酒作为佐餐,切成片炒回锅肉更是独具风味,也可川汤煮肉。在2007年首届安居区饮食文化节上,由西眉镇西黄村人蒋明喜制作的油酥获特等奖。

二. 吉林省 白山 抚松 抚松林下山参

抚松林下山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人参之乡——— 抚松县,大力发展林下山参产业,开展林下山参质量体系研究,开全国之先河制定林下参地方标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全国率先迈出中国人参突破的历史性一步。

林下山参,又称籽海,也许是因为在山林中洒下百颗参籽,只能有一株发芽生长数年而作货,成为比肩野山参的人参珍品,始得籽海其名。

抚松县是中国的“人参之乡”,园参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而在林下山参发展领域,抚松也一马当先,有50多年的林下山参护育、发展历史。特别是近几年,这个县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突出产业升级、力促转型发展,大力实施围栏护育林下山参。目前林下参保护基地已经达到340多处,今年末的留存面积达32万亩,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不管是林下山参发展壮大,还是提升其国际竞争力,都离不开标准化。于是,作为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拥有良好产业发展基础的抚松县,集中力量联合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完善林下山参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抚松以及周边地区的林下山参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县从2009年开始着手“林下山参质量体系研究”项目准备工作,拨付专项研究经费80余万元,组建专家组,开展“抚松林下山参质量体系研究”,并通过该项研究,制定“抚松林下山参质量标准”。

抚松林下山参

抚松县人参协会

9685101

人参

三. 吉林省 白山 抚松 万良镇人参

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地处长白山脚下,松花江畔。以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为支柱产业。林下参栽培面积近120万平方米,并拥有亚洲第一、全国最大的人参专业市场——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

万良镇人参加工业户数达1100户、长年人参制品加工户536户、人参经销户2980户、人参包装厂127家、国家级及省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产品销往长春、沈阳、深圳、上海、广州等30多个省市和地区,有50多种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台湾、越南、朝鲜、韩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万良镇通过树立质量意识,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并要求参产品分等分级、包装销售。现在的万良镇参业正逐渐由原来的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向提供中间及优质产品方面转变,从分散和粗放管理向“精优参业”的集约化方向转变。

四. 山西省 临汾 汾西县 勍香镇蘑菇

勍香镇:木耳、蘑菇

五. 山西省 运城 稷山县 西社镇柿饼

西社镇柿饼

六. 河北省 唐山市 曹妃甸区 恒行河蟹

河北唐山市唐海县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河蟹之乡”称号,取得了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权,注册了“恒行”品牌,被河北省质量奖审定委员会、省质监局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全县河蟹养殖面积平均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增长。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大罗镇黄花

  巴州区大罗镇黄花产业成为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该镇黄花协会与重庆、成都、南充、香港等地签订90.3万公斤的产销合同22份。2000年开始大罗镇发展黄花2000亩,产花50.2万公斤,产值301.2万元,创利税210.84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50.8%;尝到甜头后,该镇黄花发展到2002年5100亩,产花86.7万公斤,产值520.2万元,创利税312.12万元,占财政收入的80.3%;2003年他们又新植黄花2000亩,全镇预计产花120.4万公斤,收入722.4万元。经过川农大黄花专家多年培选,大罗镇育出“七根针”优质黄花品牌,为农民提供了名特优新品种。大罗镇一个黄花专业生产乡已经形成,并闻名省内外。

八.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枣树行玉铃铛枣

枣树行玉铃铛枣是安徽阜阳颍泉的。

北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初夏时节欧阳修第二次来到颍州顺泉河西行,其间有一野渡,清香浮动,欧阳修很是好奇,问一农夫,方知前方有一处枣树林,时值枣树花开。行数里,见枣树数十行,四周散落两三户人家。枣树古朴苍劲,枣花正旺,俨然世外桃源。主人热情好客,云此枣来历颇久,因其个大,且清脆甘甜,形似铃铛,当地人称“铁铃铛枣。宾主言谈甚欢并相约八月枣熟时品尝。 数月,枣熟之际,欧阳修忆起前约,欣然而往。只见枣树果实累累,个头较一般枣子大,甘甜可口。欧阳修满心欢喜:“观此枣珠圆玉润,赏其色青红相间,品其味香甜如蜜。应叫玉铃铛。”欧阳修想,何不上供给圣上品尝呢?于是精选果品献与仁宗皇帝言颍州无名村落,有枣树数十行,其味鲜美,名曰玉铃铛,特献与圣上。仁宗尝后也觉甚妙.欣然道“无名村落,枣树数行,赐名御用枣树行吧"欧阳修听闻仁宗亲赐村名便在颍州―带寻能工巧匠,择良辰吉日立碑,书“御用枣树行”。 枣树行位于泉河与沙河之间,两河环绕,形成罕见的沙土、河图、黄土层叠土质,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甘美。独特的地里环境造就了枣树行玉铃铛枣的上乘品质。新中国成立后,有过方面曾在阜阳地区寻找土地肥沃之处种植中药作物,遍寻之后,地址就选择在宁老庄镇枣树行的附近。

所在地域: 安徽

申请人: 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枣树行枣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枣树行玉铃铛枣地域保护的范围为宁老庄镇所辖许庄村、老庄村、新农村、富民村、陈集村、曹寨村、兴隆村、椿树村、和盛村、马窝村、大田村、姜堂村、长营村、申庄村、唐营村、新街村、锦湖村、虹桥村、梅寨村、枣树行20个村和行流镇柳河闸、牛寨村、冯杨村、行流村四个村。范围在东经115°35’7〞~115°45’13〞,北纬32°2’40〞~32°56’21〞。地域保护规模2800公顷,枣树行玉玲铛枣的常年种植范围是16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近圆形,皮薄,果点小,果实美观,如美玉一般。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多汁、酥脆、酸甜可口,脆熟期果实可溶性糖19g/100g ~21g/100g,可溶性固形物21g/100g ~22g/100g,维生素 C255 mg/100g ~257mg/100g,钾422mg/100g~424 mg/100g,钠1.4 mg/100g~1.6mg/100g,钙23 mg/100g~25 mg/100g,镁272 mg/kg~274mg/kg ,锰3.8 mg/kg~4.0 mg/kg ,锌16 mg/kg~18 mg/kg,平均单果重18g~20g,核重0.3g~0.4g。 (3)安全要求: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按照如下技术标准执行 GB/T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 844 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登记产品的分级、包装、标识、贮藏、运输等严格执行以下技术标准: GB/T 22345 鲜枣质量等级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九.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沙镇呱嗒

沙镇呱嗒,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聊城传统名吃。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已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个头很大,有肉馅和鸡蛋馅,香酥可口,价格实惠.制作技术精巧,味道鲜美。其馅料有肉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在包制时,先用烫面和面,随季节变化,按不同比例调制,卷以配好馅料,两端捏实,轧成椭圆饼型,后放入油锅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可口,加之有馅有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胃口自由选择肉馅或蛋馅,备受普通百姓的欢迎。在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常年有设摊者供应。搭配小米粥、吊炉烧饼可谓丰盛早餐。

关于呱嗒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呱嗒形似艺人说快板的道具“呱嗒板”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取名叫呱嗒是因为将其吃在嘴里,会发出“呱嗒”的声音;还有一种可能是,在制作呱嗒的时候,制作工人把面团制作成呱嗒型时,擀面杖与面团在案板上结合,会发出“呱嗒呱嗒”的拟声声音,尤其是制作完毕最后一下的响声最大,也最为清脆,顾名曰“呱嗒”。

众多呱嗒中,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而沙镇呱嗒又以“杨家呱嗒”最为有名。沙镇东街的杨氏家族,从山西老家带来祖传煎肉饼的绝活,郑板桥到范县做县官时经过沙镇,便前去亲眼看看。郑板桥正对着一个生肉饼专心致志地看时,被身后的人撞了一下,他的一只手正好把一个生肉饼压扁了。主人舍不得扔掉,便把这个被压扁的肉饼煎熟吃了,顿感味道特别,照此又煎了几个,照样很香。后来,主人根据当时郑板桥压生饼的声音和形状,取名为呱嗒。

历经200多年的传承,连杨氏家族的传人们目前也无法断定,他们的先人到底是基于什么原因取了“呱嗒”这个名字。近几年,呱嗒走出乡土,流传到了各地。很多在外上学的学生,离开聊城时,通常都会带上几个呱嗒送人,有的被带到深圳、香港、澳门,还有的被带到了新加坡。有到沙镇不吃呱嗒,等于到泰山没看日出一说。很多来聊出差、旅游的,都慕名前来吃呱嗒。

十.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边院镇有机蔬菜

肥城市边院镇地处“汶阳田”,土肥水丰,环境清洁,经国家环保局监测,全镇9万亩耕地符合有机蔬菜栽培条件。于1997年建成了全国首家经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颁证的2000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目前有机蔬菜面积已达3万亩,分别获得了国际OCIA、欧盟BCS和日本JONA等有机食品机构的认证。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日本大叶菠菜、绿菜花、荷兰豆、青刀豆、胡萝卜、毛豆、牛蒡等,有“三绿源”和“济河堂”两个商标。 2001年4月该镇与山东龙大集团合作建设了大型有机蔬菜加工企业《泰安绿龙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占地2万平方米,有高级管理人员32名,专业技术人员48名,职工650名,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加工生产线3条,德国生产流水线1条,5000吨位冷库1座,加工生产的有机蔬菜获得了国际OCIA、欧盟BCS和日本JONA等国际机构的认证,年生产能力5000吨,全部出口到国际市场。目前该公司已成为集有机蔬菜的速冻、保鲜、脱水、腌制、生产调理食品于一体,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有机蔬菜综合加工企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