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夹江县土特产山货礼品店 夹江特产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夹江县土特产山货礼品店 夹江特产哪里买更新时间:2022-03-30 06:54:35

一.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澂江藕

澂江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荷藕在澂江县栽培历史悠久,在滇中享有盛名。

《本草经疏》中记载:“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淤血、吐血、口鼻出血,产后血闷,署金疮伤折热、霍乱、烦闷、解酒等功。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实下焦,消食,止泻,生肌,久服令人心欢止怒也。”《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若阴虚,肝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症,日熬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除了食用和药用外,荷藕还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将荷叶、荷花描写得惟妙惟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荷花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之君子”,花期较长,花色各异,有白色、粉红、深红、淡紫等多种。荷藕也以花和叶艳丽多姿、高雅清香,在中国园林中常作为水景布置的重要植物材料。 澂江藕种植历史悠久,据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八册卷文十二“物产考五”中记载:“藕:名莲根,乃莲之地下茎部实非直根,属睡莲花(即荷花),供观赏外莲叶可入药,根茎部即藕可作蔬食,内含淀粉可制藕粉,以永昌澂江产者最佳”。《 澂江县地誌资料清册》和《澂江县文史资料》中记载:“藕产于境内烂田各地,属于地茎植物,长二三尺,肥大有节,中空有丝,色白,年约产七万余斤,生熟均可供食”。据《澂江府志》记载:“康熙五十八年,澂江暖于云(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极热,雨即凉,霜雪严寒,一晴即湿,有四时皆春之谣,盛产稻藕”。 澂江藕常年种植面积在1—1.2万亩之间,按资料来推算,有300年以上种植历史。 随着本县旅游业的发展,澂江藕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创新,澂江藕迎来发展的机遇。由于澂江藕生态、优质、安全、保健、医用等作用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区域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如:澂江“仙湖”牌藕粉和“德春”牌藕粉等系列加工产品)。澂江藕种植方法简单,中耕管理历史习惯粗放。2011年12月,仙湖牌藕粉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11年6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1年12月德春牌旅游藕粉被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澂江藕销往广西、广东、北京、江西、香港、缅甸、泰国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申请人:澂江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办公室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澂江藕产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境内,产地区域范围涉及澂江县的凤麓街道办事处、龙街街道办事处、右所镇、海口镇四个街道办(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7′—103°04′,北纬24°29′—24°47′,南北长39.6km,东西宽26km,种植总面积36730公顷,年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澂江藕植株高160—190cm,叶为圆形、绿色,叶茎65—80cm,藕花初开时为红色,开放为粉红色,落花时为白色,落花无莲子。主藕4—6节,长100—120cm,茎粗5—6cm,横断面呈椭圆形,洗干净表皮白色,单支重3—5kg,入泥深30—50cm,带泥卖藕。澂江藕较其它荷藕多生了一个孔,人称“七孔八眼”。 (2)内在品质指标:澂江藕炖肉易熟,汤为白色、味鲜,鲜藕炒食脆而香并带甜味。具有开胃消热、营养丰富、益血生肌,其中,总淀粉≥11.5%,支链淀粉≥7.5%,直链淀粉≥3.9%,蛋白质含量≥2.8%。 (3)质量安全要求:澂江藕产地环境按照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达到NY5331—2006《无公害水生蔬菜》质量标准。

二. 黑龙江省 黑河 嫩江县 东北野生蘑菇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大豆”之乡嫩江县境内,辖区地势辽阔,土质肥沃、粮源丰富、品质优良,交通便利,是理想的粮食仓储、购销基地。元蘑、榛蘑、猴头蘑被人们称做东北“三大蘑菇”。东北野生蘑菇均在林区野生成长,为纯绿色食物。做为野生食用菌,野生蘑菇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蘑菇中具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蘑菇不仅具有补充营养、增强体制的功能外,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癌症等都具有治疗作用。采用东北—野生蘑菇为原料做成的小鸡炖蘑菇更是东北菜肴的代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非常丰富。

三.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云南红茶

云南省西南部,在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之间。这一带群山联叠,峰峦环峙,气候温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量充沛,每到雨季,睛雨无定,云雾朦胧;土质深厚湿润而肥沃,为“云南红茶”品质优异提供了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云南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采摘回的鲜茶要要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红毛茶,再经过定级分堆加工精制成各级成品茶。云南红茶以红碎茶为主,其次是工夫红茶。在红碎茶中,又以“花碎橙毫”最著名,其色泽乌红而光润,颗粒紧结重实,冲泡后汤色红亮,气味浓烈,富有刺激性,如加牛奶饮用最为适合。云南工夫红茶外形条索肥大,色泽乌润,冲泡后滋味浓厚,香气浓郁。

四. 云南省 昭通 绥江县 绥江米线

米线,是云南著名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正宗且味美。口味独特,物美价廉,浓香的热气与鲜美的味道,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佐料做成,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佳佳香开发研制的新产品一品香米线具有集美味、鲜美、清香、爽口、软糯于一体,色香味俱全,同时具有滋阴补阳和补血的食疗功能。来往行人,即购即吃,甚为方便。其特点突出:原料制作上和工艺上有区别于其他品种米线。不含任何添加剂。食用起来口感细腻,入口绵滑,嚼之筋骨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采用祖传秘方,味道鲜美的高汤与众不同,看着油花微澜,肥而不腻。汤中配有大枣、枸杞等三十余味中草药,辅以上等大骨熬制,浓香四溢。具有补气、滋补、健身之功效。


辅料在传统基础上又特别研制了酸菜、辣椒油、肉馅等十几种调料,使其汤味鲜甜,肉质香嫩,同时也可按个人爱好不同添加调料。

五.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魔芋

南江魔芋,又名鬼芋,属单子叶植物纲,多年生草本状球茎植物。南江魔芋营养丰富,使用价值高,是魔芋之珍品,尤其在南江独特的气候、地质、土壤和无工业污染的环境中,更具色白、沙细、肉包边、葡甘露聚糖高的特点。南江魔芋始种于20世纪30年代,早已闻名全国。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测定,南江魔芋与国内其他生产的魔芋相比较,晒干率高出1倍,所含葡甘露聚糖高出30~40%,出粉率高出20~30%,被外商誉为国际魔芋“王牌”。南江魔芋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天府国际食品博览会“名、优、特、新”金银奖。在2005年12月10日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南江推出的南江魔芋系列产品中,南江魔芋精粉荣获金奖,魔芋角荣获银奖,魔芋丝获优质奖。在国际市场上,以南江魔芋为本源生产的系列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东南亚国。

六.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麦酱

麦酱

麦酱是德江千百年来的传统民间食品加工工艺,妇孺皆知,其操作过程为:精选上等到小麦洗净煮熟至麦粒开裂,用黄金丫覆盖发酵至麦粒成团,然后凉晒散开成散粒之后麻成面末,再用几种香料煎水,过滤后站滤液冷却,然后再将冷却滤液揉和粉末,晾洒至浆糊状,后分装成品,麦酱,口感醇和,香气持久,让人不厌其食。

七. 四川省 乐山 夹江 夹江苦笋

夹江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苦竹生长。苦竹四季常青,挺拔秀丽,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尤其是苦竹笋,味鲜嫩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蛋白质,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是优质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夹江县现有苦笋基地3万多亩,亩产达3000斤,其栽培技术处于全国一流水平。

八.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酥食

酥食

酥食是由土家人传承祖艺,选用当地上等糯米,加本地纯蜂糖精制而成,因不用气蒸而有别于其他酥食,其产品形状有各种花、鸟、鱼等,栩栩如生;其味香甜酥口,是客商非常喜爱的特色小食品。

九.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梅花鸡

通江梅花鸡形成历史大约有两千年,从清代至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因经济封闭,交通不便,通江县农户饲养的土种鸡,采取以户为单位的小型分散的半舍饲半放牧饲养方式。通江梅花鸡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中,经自然选育而形成的。通江梅花鸡体格中等、头颈高举、尾羽上翘、体格结实,属蛋肉兼用型(其中的梅花羽系体型接近肉用型)。通江梅花鸡因长期自然放养,活动空间大,放养地生态环境好等优势,具有适应性好、觅食力强、体质结实、反应灵活、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驯、产蛋和产肉性能良好、蛋较大、肉质鲜美等优点。

十. 四川省 乐山 夹江 夹江叠鞘石斛

夹江叠鞘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夹江叠鞘石斛 四川省夹江县歇马乡、麻柳乡、华头镇共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夹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夹江叠鞘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夹府函〔2013〕14号 夹江县柳溪石斛专业合作社技术规范:JJLQSH001-2010《夹江叠鞘石斛生产技术规范》

夹江叠鞘石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叠(迭)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 Kerr.)。

二、立地条件

野生或仿野生环境状态,模仿野生环境状态选择距离交通主干道100m以外,降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生态环境良好的生产区域,海拔400m至1300m米,选择沙质岩石、石壁或乱石之处栽培,土壤pH值7.0至9.0,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 繁殖方法:选取3年生生长健壮的植株,用分株繁殖和高芽繁殖法进行繁殖。

2. 栽培方法:主要选用贴石栽培法。

3. 种植规格:合理密植,每667㎡(亩)400丛以下。

4. 灌溉和排水:

(1)灌溉:夏秋高温期,应在早晨和傍晚时喷灌,春冬时,应在温度稍高的中午前后喷灌,以种植基质适当湿润与润透为度。

(2)排水:经常清理排水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5. 除草:每年5至8月份进行人工除草,除草次数不少于3次。

6. 施肥:石斛栽培成活后,一年内可追肥2次。早春施肥一般在2至3月份;早秋施肥在9至10月份进行,以腐熟的农家肥上清液或多元复合肥溶液15000 kg/h㎡。施肥水时间在清晨露水干后进行。

7.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加工

1. 采收:每年秋季至来年春季可采收,11月至12月为最佳采收期。采收方式包括采旧留新和全草采收。采用采旧留新方式的应采收18个月以上生长期的植株地上部分。

2. 初加工: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稍搓净,65℃以下干燥至含水量≤12%;也可将将干燥茎扭曲成螺旋形或弹簧形成枫斗;还可将干燥茎切成段(节)。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鲜品:本品茎呈圆柱形,长约20cm至60cm,直径0.5cm至1.5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沟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2)干品:本品茎呈细长圆柱形,不分枝,上下近等粗,上部通常略弯曲,长约20cm至45cm,直径0.2cm至1.2cm,节间长1.5cm至5.5cm,表面黄绿色,具光泽,光滑或有纵沟纹;节明显,稍膨大,色较深。质坚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褐色,有短纤维状维管束外露。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3)枫斗:本品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3至6个旋纹,茎拉直后长5cm至10cm,直径0.2cm至1.2cm。表面黄绿色,具光泽,光滑或有纵沟纹;节明显,稍膨大,色较深。质坚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褐色,有短纤维状维管束外露。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4)饮片:本品圆柱形,长约5至15mm,直径0.2至1.2cm,表面黄绿色,具光泽,光滑或有纵沟纹;节明显,稍膨大,色较深。质坚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褐色,有短纤维状维管束外露。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2. 理化指标:鲜品水分≤85.0%,干品、枫斗和饮片水分≤12.0%;总灰分≤4.0%,浸出物≥10.0%(50%1为溶剂),多糖含量≥8.0%(以葡萄糖计)。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