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保山十大特产 保山特产可以送人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保山十大特产 保山特产可以送人的更新时间:2022-03-30 04:10:45

一.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施甸茶叶

施甸茶叶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施甸县茶叶以万兴碧毫、万兴雀舌、台山云毫,姚关龙银尖和酒房银风驰名。

施甸县茶叶13个乡镇均有分布,涉及106个村2万多户农户,茶农近8万人。茶园面积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姚关、酒房、万兴三乡镇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70%以上,产量占80%以上。2008年以来,我县按照市人民政府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要求,狠抓良种茶园建设,加大低产茶园改造,两年共改造低产茶园1.5万亩,新植茶园1.2万亩,全县茶园总面积达4.6万亩,采摘面积3.2万亩,通过认定的无公害茶园1.2万亩、有机茶园1310亩。现有茶叶初制所18座,有重点茶叶生产企业3户,其中:万兴茶叶公司和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绿茶,永年茶叶公司生产普洱茶。茶叶品牌主要有“万兴碧毫”、“将军绿”、“香蕊”、“永年普洱”。2009年,全县干茶产量达186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产值预计超过3000万元,其中,绿茶产量1010吨,较上年增14.4%,产值1600万元。

二.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鸡棕

鸡棕,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又名鸡脚蘑菇、伞把菇、蚁棕等。在我国以云南省出产最多,最好,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也有出产。鸡棕生长在每年的秋季前后。以味道鲜美似鸡香而倍受人们喜爱。可用鸡棕单独做汤或炒吃,也可炸、腌、拌、烩、烤、焖、清蒸其味都鲜美无比。《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记载鸡棕的“益味、清神、治痔”。传说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非常受鸡棕的美味。在每年鸡棕上市时,都要让驿站飞骑传递进京。现在昆明市各大百货店、副食品店都有鸡棕罐头,或鸡棕的干货卖,一年中无论什么季节里都能买到。

三. 云南省 保山 龙陵县 龙陵黄龙玉

龙陵黄龙玉

黄龙玉又名玉髓,色呈鸡血红、黄。自、绿等,质晶莹剔透,集天地之灵气而成,可与田黄媲美,产于滇西边城——龙陵。大自然的神奇造就了龙陵这块灵秀之地,这更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拥有奇水神汤——邦腊掌。千古抗战遗迹——松山、动植物基因宝库——小黑山自然保护区。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23个民族创造厂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彝族香堂人士巴拉器乐演奏,傈僳族女子上刀杆、下火海,阿昌族蹬窝乐,傣族花棍等享誉四方。

龙陵素有“滇画画屏”。“翠绿之都”的美誉。登高望远,—条条山脊好似巨龙凌空飞舞,在这条条巨龙之下.蕴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瑰宝。2004年商人李氏在小黑山偶惜一方质地晶莹之宝石,请专家鉴别,结果得之,此石为上等好玉,可与田黄媲美。因宝石大多为黄色,古人以黄为至尊,此玉为龙陵所独有,世人因此起名“黄龙玉”。此后,龙陵产好玉的消息不径而飞,一时间,到龙陵淘宝之人络绎不绝,“黄龙玉”因而名声鹊起。经化验,黄尾玉主要由二氧化硅等成份及众多微量元素组成,硬度为6—7,为玉中之上品.短期内,龙陵已拥有黄龙玉开发、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形成了黄龙玉加共销售一条街。腾冲、瑞丽部分翡翠加工名师也纷纷迁往龙陵,龙陵县城商铺林立,交易活跃。

黄龙玉最初人称黄蜡石。在当地人看来,它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与和田玉等软玉相比,硬度更好、透度更高、色彩更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黄色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龙玉。

四.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下村豆粉

下村地处保山城北近郊,昔时村里半数以上农户为“豆粉世家”,堪称老字号的“豆粉专业村”去了,但仍有上百户人家继承祖业,既家且商,担儿悠悠地定时定点出现在城街村巷。他们各有各的主顾和“地盘”,很少相互较劲,虽发不了大财,小日子倒也不愁过。

正宗的下村豆粉系用豌豆磨浆熬制,曰“澄浆豆粉”,其特点是筋骨好、色泽亮、口感柔韧鲜爽。如人人称道的“驼子豆粉”及“董叫雀”、“一撮毛”等诸家所制豆粉,划出的粉线细可绕筷,质地、刀工均在同行中传为美谈。下村豆粉最考究的是作料:鲜红的辣椒漂油、斑白的芝麻油、焦黄的花椒油、翠绿的芫荽、乳白的蒜泥、乌黑的酱油、棕色的米醋……五彩纷呈,香气扑鼻。据说,每一碗豆粉的成本之中,作料即点了半数。下村豆粉之为一风味美食,也就不足不奇了。

五. 云南省 保山 腾冲 腾冲红茶

腾冲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腾冲红茶

腾冲县茶叶协会

腾冲红茶因其独特的生长条件,富含各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可谓是养生佳品。腾冲茶首次出现于史料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的州志,而到了道光年间,人工种植茶叶形成了规模,民间也开始了茶叶交易。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资本家引进了印度阿萨姆变种,广泛种植茶叶替代罂粟种植,茶山代替烟山,茶叶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六.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保山绿蚕豆

保山绿蚕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山绿豆是蚕豆的一个变种,因其富含花青素、叶绿素等物质而呈现出“白皮绿子”的特点。

简单说就是保山绿豆的心是绿色的,而别的地区生产的蚕豆心是白色的,所以叫保山绿豆又称透心绿豆。该品种富含叶绿素、钾、铁等多种物质,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在保山地区有独特的生存条件,是保山特有的品种。

这种蚕豆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较一般蚕豆高,且有纯香回甜的特殊口感。小绿豆主要分布在保山坝区的金鸡、河图、汉庄等乡镇的部分村社,年播种面积在3000亩左右,一般单产每亩150公斤,年总产量在450吨左右。

保山透心绿蚕豆属蚕豆中的稀有名贵品种,于云南保山地区,被誉为“云南高原特种绿蚕豆”。

因其富含叶绿素、花青素等物质而呈现出白皮绿子的状态(皮白,豆瓣天然碧绿),是高蛋白(33%)、富淀粉(46%)、低脂肪(0.8%)的豆类作物,具有纯香回甜的特殊口感。

经云南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对营养成份分析化验,该豆含有8种氨基酸及维生素a、b、c、d,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以赖氨酸和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保山绿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瘦牛肉、鸡蛋、猪肉、牛奶的2倍、3倍、5倍和12倍;其豆制品所含蛋白质在人体的消化率可达90%以上。其中:水分及干物质92.09%,粗纤维11%,粗蛋40.86%,粗脂肪8.2%,粗灰粉4.10%;每千克含铁246.07毫克,铜21.18毫克,锌37.30毫克,硒0.28毫克

七.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棕包米

棕包米又称小米,为棕包树上长出的未露头开放的花穗。冬委孕育,初春时节于树上剥去外层棕皮即可取得。


棕包米吃法主要有炒吃和煮吃两种。炒吃法是将棕包米洗净切碎,配以瘦肉丁和胡萝卜丝、腊腌菜一并炒熟,其色鲜艳,其叶醇香可口。煮吃法是将洗净的棕包米切碎放放清汤里煮熟,佐以干腌菜、糊辣椒和捣姜块、葱白、芫荽,其味酸中有苦,苦中回甜,有解表驱寒、泻热去暑之功效,食后浑身松爽。还可与龙江白鱼并煮,制成棕鱼包白汤,其味真是美妙绝伦,为腾冲美食中的上品。


棕包有着严格把关的地域界限,虽然挨临腾冲的周边地区也有出产,但其叶苦涩难食,唯腾冲棕包苦中有甜,苦得恰到好处。腾冲棕包又有金竹棕和苦竹棕两种,苦竹棕苦味太重,一般不味食用,但其药用功效去较金竹棕高许多。高血压患者和肝火旺盛的人常吃苦竹棕,可起到降压平肝的作用。

八.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清炒甜笋

云南甜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属牡竹属大型丛生竹类,秆高达15-20米,直径达10-15米以上,分布云南西部至南部地壳及东南亚,其笋品质超群无苦味,盛夏发笋,笋体肥壮,鲜脆香甜,最宜鲜食,无论炖炒都是宴上佳品,也是制作保鲜笋和调味笋产品的最佳原料,其品质远超过外省出口的大宗产品毛竹笋和麻竹笋。笋质优、产量大,是国内外品质一流的、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特优笋用竹种。

云南省昌宁县气候适宜、生态优越,是甜龙竹分布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云南甜笋在滇西至滇南地区多为房前屋后和村寨周围零星种植,而在昌宁县的勐统、湾甸、卡斯、柯街等热区,以甜龙竹为主的竹林栽培面积达数万亩,形成了一项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生物资源。由西南林学院竹类研究所无偿提供帮助,目前已完成以云南甜竹为龙头的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将加快建设集旅游、休闲、观赏和科研、示范、环保为一体的“昌宁竹苑”,把昌宁县建成美好的“中国甜笋之乡”。

九.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保山豆粉

“保山的豆粉筋骨又好、又糯、又细,辣子、大蒜、花椒作料样样齐,那股味道老远闻着口水就滴,吃饱了回家打个嗝、喘口气还透出满口的香气。”这是一首流传在保山夸赞当地小吃豆粉的民谣,足以看出保山人对豆粉的情有独钟。

色泽美

传统而正宗的保山豆粉为下村豆粉,用当地老品种豌豆磨面打成浆,煮至一定稠度,然后舀入一个长方形木制托盘,让其自然凉冻几小时后便凝结成型。豆粉表面呈浅黄色,内部色泽稍淡,浅黄中泛白,颜色十分均匀。

切豆粉用的刀是一把长约二十多厘米,宽约二三厘米的轻薄小刀。切时先在刀刃两面抹点凉水,割成方块,取出一块端抬于左手掌上,右手则快速划动,动作极像艺术表演。豆粉条长三四厘米,身子方方的,如竹筷般粗细,片片光滑柔糯,互不粘连,长短一致,粗细均匀,老食客一看就知是上佳之品。

作料多

据保山城假姨妈豆粉店的老板介绍,保山豆粉所放的作料最初只有一两种,后来慢慢地增加到了今天的十余种:油红辣椒、麻油、舂花生、花椒油、芫荽、蒜泥、炒芝麻、盐巴、味精、酱油……拌均匀后即可食用。吃起来有麻辣的畅快提神,有花生芝麻的脆香味道,有酸辣的开胃增食,有生菜的凉嫩爽口,还有其他各种作料的混香醇美,真是妙不可言。

吃法爽

保山豆粉的吃法很多,有煎豆粉、炸豆粉、烩豆粉等,既可作为风味小吃解馋,也可成菜上桌,热吃凉拌,咸吃辣吃,或荤或素,根据各人口味,做不同的选择,让人随心所欲,大饱口福。还可以拌米线、豆芽、韭菜、肉丝或其他菜,也可干拌而食,或倒入卤汁或加入酸水,吃起来各有千秋。

除了吃丝丝豆粉外,许多人还喜欢吃锅巴豆粉。在熬浆时沉底的部分因稍稍有点煳,就把它单独制做,软软的锅巴豆粉里掺和着些皮特别好吃。还有一种特别的吃法就是先放其他作料拌吃,等豆粉吃完,再往碗里倒入人工酿制的米醋,直接喝下去,有点辣、又有点酸和甜,畅快淋漓。

老字号

正宗的下村豆粉叫做“澄浆豆粉”,看着就非常温润,口感柔韧鲜爽。下村豆粉有几家老字号,其中人人称道的是“驼子豆粉”、“假姨妈”、“一撮毛”三家,他们的店名可不是自己起的,而是老百姓叫出名的。这些老字号的豆粉丝细可绕筷,质地、刀工堪称一流,作料搭配绝妙。“驼子豆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保山城内小北门街卖。现在驼子已经60多岁了,做豆粉、卖豆粉劳碌了40多年,早已赋闲在家。“一撮毛”家的豆粉有时还能吃到,“假姨妈”原来在正阳南路百货大楼一小巷内设摊,如今搬到了正阳北路,开了专营店。

十. 云南省 保山 施甸县 姚关火腿

姚关火腿是施甸县出名的火腿。它选用新鲜猪肉后腿,用米酒、草果、盐巴等调味品,在冬季精制加工,反复重压10天后晒干而成。姚关火腿香味独特、色泽美观、风格别具,食用时可煎、炒、煮、炖都可,香味浓郁、引人入胜。是馈赠亲友和来客进餐的佳品。畅销于全省内外和缅甸,深受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