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乌兰浩特十大特产 乌兰察布十大必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乌兰浩特十大特产 乌兰察布十大必买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8 04:56:04

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红食

蒙古族称肉类食品为“乌兰伊德”,即红色食品的意思。肉食品是养育蒙古族的主要食品。据《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的肉食品主要来自狩猎产品和家养牲畜。狩猎得来的动物包括野兔、鹿、黄羊等等。而平常食用的主要是家养的牲畜,以羊为主,牛次之,不是大型宴会,一般是不杀马的,因为在他们认为马是比较尊贵的动物。《绥远通志稿》云:“其俗最忌食马肉,盖早年人皆隶军籍,汗马立功,用其力不食其肉也。”。当然这与蒙古族传统的爱马观念也有关系。这种饮食习惯延续近千年,不但形成了本民族的特有习俗,而且对其他的游猎民族也有一定的影响。

蒙古族的肉食结构中以食小畜为主,主要食羊,因为羊是主要的家畜,其他是由狩猎获得,蒙古族人民认为,食热性畜类对人体有益,因为牛马是体积比较大的牲畜,宰杀也不如羊方便,而且担负交通的要职,所以马一般是在祭祀时候才宰杀的。羊肉是牧民们最喜欢吃的肉食,在长期的生活中,牧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制作出了烤全羊、手扒肉等一系列羊肉美食。

二.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商都县 商都西芹

商都西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都是乌兰察布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县,保护地面积3000亩,露地面积8万亩,其中有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万亩。年产各类蔬菜10亿斤。西芹种植面积2.5万亩,被誉为“内蒙古西芹第一村”,年产量达5亿斤。

西芹又称洋芹、美芹,是从欧洲引进的芹菜品种,植株紧凑粗大,叶柄宽厚,实心。质地脆嫩,有芳香气味。可以分黄色种、绿色种和杂色种群三种。

商都西芹种植(蔬菜)

地域范围

商都县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是乌兰察布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县,商都县小海子镇被誉为“内蒙古自治区西芹第一镇”,地理座标为东径113°08′—114°15′北纬41°18′—42°29′之间。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县境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和镶黄旗接壤,南部与兴和县相邻,西依察哈尔右翼后旗,东靠化德县和河北省的康保,张北,尚义县。行政划分为6镇4乡,213个村民委员会,694个村民小组。商都西芹保护地域分布在七台镇、小海子镇、十八顷镇、大黑沙土镇、玻璃忽镜乡、屯垦队镇、三大顷乡、卯都乡八个乡镇,52个自然村范围内,保护规模为年产量31万吨。

三.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商都县 乌兰察布荞麦

乌兰察布莜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乌兰察布莜麦外观完整,大小均匀,坚实饱满,富有光泽,品质优良。乌兰察布莜麦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参考范围值:每100g产品含蛋白质10.06~17.60%,脂肪5%~10%,维生素B10.1~0.8mg,维生素B20.05~0.21mg, 维生素E0.50~0.82mg,钙50~110mg, 磷200~300mg, 镁60~90mg,铁5.0~11.0mg,锌10~30mg。

莜麦是乌兰察布市的传统粮食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乌兰察布市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年均种植总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产量约6200万公斤,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金属般的铃铛挂在秀杆上,如轻雾罩地,绿纱遮野,清爽爽,凉阴阴,这就是被称为乌兰察布市“三件宝”之一的莜麦。莜麦是高营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等,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所以乌兰察布的莜麦以营养丰富、口感尚佳而被当地人民称为“一宝”,产品远销北京、山西、河北等地。

内蒙古

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心

乌兰察布市所辖集宁区、察右前旗、卓资县、丰镇市、兴和县、凉城县、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四子王旗共11个旗县市区50个乡镇苏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6′~114°49′,北纬 40°10′~43°28′

四. 内蒙古 乌兰察布 集宁区 集宁皮件

集宁皮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较好。1960年由上海援建集宁皮件厂,“熊猫”牌皮衣成为全国知名品牌。2012年正式开业的集宁国际皮革城总占地3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米,可容纳2000多家皮革专业商户入驻,主营“六大品类”,涵盖皮衣、裘皮、箱包、皮鞋、饰品、毛绒,及配套的仓储、展示、餐饮、办公等设施,辐射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近2亿的消费人群,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最专业的皮革销售集散地,华北地区单体量最大的皮革购物中心,中国北方皮革时尚风尚标,国家4A级购物景区,已被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旅游局批准为唯一一家商业旅游购物中心。集宁国际皮革城以自身精深的专业经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力掀全民投资皮革产业,创皮革产业的时代热潮,完成集宁皮革产业的辉煌使命。集宁国际皮革城势必将成为中国皮革业的航母,实现中国皮革城“南有海宁,北有集宁”的完美态势。

五.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大炸羊

内蒙古传统菜。以羊肉为主料,经挂糊炸制而成。因在制作时所用主料大而得名。将熟羊腰窝肉切成适度厚的大片,放入以鲜汤、小茴香、葱段、姜片、蒜瓣、酱油、精盐、味素等对成为调味汁锅中加热,待靠至入味。捞出沥干水分。鸡蛋加水淀粉及芝麻油调成稠糊。勺内添植物油烧至7成熟,将羊肉逐片蘸勾糊下勺,炸成金黄色捞出,切成长条码入盘内,淋少许芝麻油即成。食时随带胡椒盐。成品色金黄,肉酥烂,味胡香,皮焦脆。此菜在内蒙古地区广为流传。

六.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兴和县 兴和石墨

和石墨矿区是全国三大石墨生产基地之一,矿体位于24平方公里范围之内,矿体共30余处,现拥有储量6365万吨,矿的品位4.33%。由于鳞片石墨性质优良,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抗磨、抗压,并且具有导电性,所以兴和石墨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冶炼、耐火材料、化工、新型电子工业等行业,兴和石墨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优质显晶质石墨,以片大质优闻名世界,尤其适合开发石墨深加工产品,因此广泛销往国内几十个省市及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巴西、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七.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丰镇市 乌盟玉米

乌盟玉米

玉米生产和乌兰察布,这似乎是一对没有关系的概念。然而,近年来玉米生产在乌兰察布这块被视为“0”的土地上已逐渐被摆上农业之正席,成为全盟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可说玉米生产的推广,拉开了乌兰察布盟农业变革的序幕。地膜覆盖玉米技术在乌兰察布从示范到推广,从水地到旱地,从前山地区到后山地区,已经历了十几个年头,是市场经济为这项新技术的推广注入了催化剂。目前,玉米生产已成为全盟发展粮食生产,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实现民富、政富等连台戏幕中极为重要的一出。

乌兰察布盟地区积温偏低,年降水量平均40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在应用地膜之前,全盟玉米种植面积仅2。53万亩,亩产量175公斤。1986年进行玉米覆膜试验成功后,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下,玉米覆膜面积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全盟技术人员重视覆膜玉米的深度挖掘,形成了间套作的立体农业新格局。近年来,全盟上下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措施,加强项目管理,玉米种植成效十分显著。大面积种植覆膜玉米,首先加快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速度,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充分利用了乌兰察布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特点,使玉米产量大幅度增加,创出了新的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玉米新技术带给乌兰察布盟的不仅仅是今天的一切,它的长远意义更在于明天,覆膜玉米,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念,而这恰恰是市场经济中全盟通向富裕的锁孔,这一无形动力已经逐渐射到农业的其它领域。“围绕市场种田,调整结构挣钱”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响亮口号在乌兰察布盟的特色农业产品在本地的广泛推广,预示着农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乌兰察布盟农业的明天和未来。

八.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商都县 商都莜麦

商都莜麦

莜麦金属般的铃铛挂在秀杆上,如轻雾罩地,

绿纱遮野,清爽爽,凉阴阴,这就是被称为内蒙古“三件宝”之一的莜麦。主要产在乌兰察布盟,年产量15亿公斤。莜麦是高营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等,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也被西部地区人民称为一“宝”,销往北京、山西、河北等地。

九.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兴和县 猪肉炖酸菜

猪肉炖酸菜

菜式来源于河套的猪肉烩酸菜。菜里除了酸菜和猪肉,还有土豆和粉条,菜式看上去很不起眼,酸菜早已蔫得看不出水嫩时的形状,猪肉和土豆也灰头土脸。也许你第一眼并没有看见它,可那香香酸酸的味道会把你的眼光吸引过去,土豆泥的浓香,还有猪肉的鲜嫩、粉条的软滑让你停不了手中的筷子。

十.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酱牛肉

酱牛肉,是内蒙古呼和浩特著名的特色名菜。它始于清代中期,由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族经营者刘禄所创制。他原在归化城推车经营酱牛肉,后开设了“万盛永”,专营酱牛肉。由于他选料精细,重用各种调味烹制,酱牛肉鲜味浓厚,因而在清代晚期已驰名全国。如今,它仍然盛名不衰。特点:用牛肉加各种调味料煮制而成。成菜色泽深红,香味浓郁,滋味鲜美。工艺:将牛肉若干大块,用清水洗净,入清水锅煮至半熟,加用纱布裹包的大茴香、丁香、橘皮、姜片、砂仁、肉桂的香料包和酱油、白糖、盐适量,及煮肉老汤,烧沸后,转用小火焖4小时左右,至牛肉成熟、入味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