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州吴中区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苏州特产哪里便宜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州吴中区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苏州特产哪里便宜正宗更新时间:2022-03-30 02:48:03

一. 山东省 济南 市中区 便宜坊锅贴

锅贴,早在清朝初年已经成为济南人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

便宜坊锅贴由天津人张月祥创办。张月祥自幼在天津便宜坊饭馆当伙计。1926年因天津发大水流落到济南,在纬四路云亭饭馆当伙计。1933年他联合戴长仁等6人,集资银元1200元,买下经营不善的治梅斋饭馆,在经三纬四路开设便宜坊饭馆。并选中锅贴作为饭馆的主要食品。锅贴,既可当主食、又可当菜吃,贫富皆宜;较大众化。

便宜坊的锅贴,制作讲究,皮薄、馅多,有:三鲜馅、猪肉馅、素馅三种馅料,都配有适合时令的应时蔬莱,春天配以韭菜、夏天配以蒲菜。制作时,按每市斤面出40个标准馅皮,包入馅料,左手托面皮,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起中间的面皮边缘,轻轻捏严,两端留口,微露馅料。包捏二三斤后,即向平鏊锅内摆放。摆锅贴前先在平鏊锅内淋一层花生油,再把锅贴紧紧摆放整齐,以便熟后锅贴之间相互粘连,再淋上清水(一斤锅贴二两水),然后盖上锅盖,焖煎约8分钟,揭开盖再淋一次花生油,再焖上山会,即可启锅。启锅时用长而平的锅铲顺底铲起,翻转锅贴,使其底面朝上装入盘内。这样制作的锅贴,底面深黄、酥脆,两端张口,馅料微露,色泽诱人,味美可口。

二. 四川省 内江 市中区 隆昌釉陶

内江、旅游工艺品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尤以隆昌釉陶、夏布;内江蔗糖、蜜饯;资中“丰源牌”冬尖;威远“威宝牌”酱萝卜、新店七星椒、复立茶叶;白马米花糖、大红袍红桔等为最,是到内江旅游不可不买的旅游商品。

三. 重庆市 渝中区 麻辣烤鱼

食材明细

材料:
草鱼1条(鲤鱼等其它鱼也可以,约1.5斤)、香芹菜50克、青笋1根、丝瓜1根(配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莲藕、豆干、黄瓜、土豆等都行)
姜20克、大蒜100克、干辣椒100克、泡椒20克、花椒15克、郫县豆瓣2大匙(30ml)、豆豉酱1汤匙(15ml)、酱油1大匙(15ml)、盐适量、糖1茶匙(5克)、鸡精少许、鲜汤250ml、油
腌鱼调料:葱、姜片、盐、料酒、辣椒面、花椒面、孜然粉、酱油、油

制作步骤

1、将宰杀干净的新鲜草鱼洗净,剪去鱼鳍,用刀在鱼身两侧开花刀,然后沿鱼骨将鱼部分分开,使鱼分成两半,鱼背相连,用葱段、姜片、1勺(5ml)料酒和1茶匙(5克)的盐抹匀鱼身,腌制10分钟。
2、将腌好的鱼放入铺好锡纸的烤盘,垫上葱段和姜片,鱼身刷上油和酱油,撒上辣椒面、花椒面、孜然粉,放入预热220度的烤箱上下火烤20分钟(中间可以取出再刷一次酱油和油)。
3、姜切姜末,蒜切成大块,芹菜去老叶洗净切段,豆瓣酱、泡椒剁碎,青笋去皮切滚刀块,丝瓜去皮切滚刀块。
4、炒锅内放入50克的油,烧至5成热,放入姜末蒜瓣炒香,放入剁碎的郫县豆瓣、泡椒和豆豉酱炒香。
5、放入干辣椒和花椒炒香,加入鲜汤烧开,加酱油、盐、糖、鸡精调味。
6、加入青笋和香芹菜同煮,断生后加入丝瓜即关火
7、将烤好的鱼去掉姜葱放入一个深盆中(其实也可以一开始就放入这个深盆中),将配菜倒在鱼身上
8、将加了配菜的鱼放入烤箱中200度烤5分钟。
9、炒锅洗净烧热,放入2大匙(30ml)的油烧至5成热,放入适量干辣椒花椒炒香(注意花椒和辣椒不要糊了),趁热浇在烤好的鱼身上,用香菜装饰即可上桌。

四. 青海省 西宁 城中区 发菜蒸蛋

青海高原盛产的发菜是山珍之一,在封建社会作为供奉皇室 的一宗贡品,唐、宋时已远销国外。现在,由于“发菜”和“发财”的谐音,既讨吉利,又可寄托乡情,故而港澳及海外市场格外喜欢,声誉极高。成熟的发菜黑如漆,细如线,柔如锦丝,不 腐不变,可长期保存食用。它同时又是食疗的良好菜肴,经常食用 时对高血压、妇女病、腹泻、鼻衄等均有疗效和缓解作用。西宁 多用发菜作筵席的冷盘原料,凉拌发菜嫩脆滑口是凉盘中的上品。

青海人以发菜作主料烹调的发菜蒸蛋,有人雅称“黄金白银乌丝糕”,是西宁的特制菜。做法是鸡蛋黄白分离,搅打匀称, 并调精盐、姜粉、花椒等粉末佐料,以蛋白衬底,上覆盖洗净的 发菜,先上笼蒸到发菜和蛋白凝结,固定成形后,在上层倾入搅匀 的蛋黄继续蒸到熟透,在蒸碗中用刀划成方形或菱形,反扣汤盘 中心,上浇羊肉汤(牛肉汤、鸡汤均可),汤汁中放木耳、黄花、笋 片、香菜末等,最后撒几滴香油上桌。此菜顶层如雪,中层漆 黑呈蜂窝状,底层金黄,色彩分明,结构奇特,蛋层细嫩滑润,发层松脆可口,味道淡雅醇香。青海饭店、宾馆,接待外宾宴会 上的“金线发菜”、“金鱼发菜”等菜肴更是造型栩栩如生,味美汤鲜之作,可称得上一盘工艺美术作品哩。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五. 四川省 内江 市中区 虎皮尖椒

虎皮尖椒属于川菜,主要食材是尖椒,主要烹饪工艺是炒。成品外脆内软,辣味十足。

做法一

食材准备
尖椒、葱、姜、蒜、蚝油、盐、味精、糖、老抽等适量

特写(20张)制作步骤
1、先将尖椒洗净,去蒂去种。
2、锅内倒油烧至七成热,将原料放入热油中,迅速捞起,控油备用。
3、底油少许,葱姜蒜爆香,加入蚝油略炒,加入炸好的尖椒煸炒,加盐、味精、糖、老抽适量,待原料入味加入少许香油出锅即可。
注意事项
1、油要热,动作要快。
2、蚝油本身已经有滋味加入别的调料时要适当。
3、烧制时间不宜太长。

做法二

食材准备
肉厚的尖椒1斤,海鲜酱油适量,花生油1斤(实耗1两)

制作方法(12张)制作步骤
1.尖椒去蒂,稍微去多一点,以便入味,洗净,沥干水份;
2.烧热炒锅,花生油下锅,大热,放尖椒入内,慢慢翻动,至尖椒转色,外皮泛白,盛出沥干油份,放适量酱油即可。
注意事项
尖椒下锅时,千万注意油锅里会爆出油花,最好准备一个锅盖,挡住自己,手上穿上胶手套,以防烫伤。

做法三

食材准备
尖椒250克,香醋两汤匙,白糖一汤匙,酱油一汤匙,绍酒少许。 虎皮尖椒

制作步骤
1、将尖椒洗净,去蒂及籽,剖成两半;醋、糖、酱油、酒兑成汁。
2、锅烧热,不放油,投入尖椒用小火煎至表皮出现斑点时,放入色拉油煸炒一下,烹入勾兑好的汁,拌和均匀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尖椒要选用鲜嫩的,煸炒时应用小火,使芝麻大小的斑点密布于尖椒上。

做法四

食材准备
红辣椒400克,猪瘦肉50克、生姜、大蒜、葱、生粉、生抽、醋、芝麻油各少许;
制作步骤
1.红辣椒去蒂洗净后用刀背拍扁,剥去辣椒籽,瘦肉剁成肉末后加入适量的盐与生 虎皮尖椒

粉抓匀,生姜切丝,大蒜拍松切粒,葱切花;
2.热锅放油,放入红辣椒,用锅铲稍稍将辣椒压一压,使之更好地与锅子接触;
3.将红辣椒煸软后加入适量的盐、大蒜与姜丝,继续煸炒至辣椒全熟;
4.放入肉末,炒至肉末变色熟后加入葱花、生抽、醋,再滴入几滴芝麻油炒匀即可。

做法五

食材准备
主料:尖椒6个
配料:油、盐、生抽、白糖、辣酱、醋
制作步骤
1、尖椒6个,洗净后去籽去蒂 虎皮尖椒

2、锅内放油,然后后将尖椒一个个摆进去。开小火,慢慢煎至尖椒软透。
3、翻面煎另一面。火候要掌握好。两面都煎好后,先将尖椒盛出
4、勺白糖、2勺醋、1勺生抽、适量盐调个汁儿。
5、用锅内余下的油,将汁烧开,浇在尖椒上即可。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苏州慈姑

慈姑,也是苏州“水八仙”之一。这个名字真好听。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慈姑一根岁产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其叶像燕尾分叉,故有此名也。 ”就是说在慈姑每株的根部都会生长出十二个果实来,就像一位年轻的妈妈慈爱地哺育着自己众多的孩子,多么慈祥呵。慈姑又称茨菇、茨菰、白地栗、燕尾草。

苏州娄葑一带种植慈姑历史悠久,原分布在群力、葑红、葑塘、团结、金厍、二一四、金湖等村,斜塘、车坊水网地区也有种植。娄葑种植的慈姑主打品种为“苏州黄”。慈姑首推“苏州黄”,“苏州黄”慈姑特色是黄衣、果大、肉白、质地香糯,属于江苏省著名高产优质慈姑品种。

宋代学者苏颂曾这样描写慈姑:剪刀草茎干,其色深青,每丛十余茎,上分枝,开四瓣小白花,蕊深黄色,球茎大者如杏、小者如栗。食用部分为底下匍匐茎先端膨大的球茎,每株球茎可达10余个。球茎原有微毒,后经人们长期栽培改良,成为可食之物,用做蔬菜。据老农说,慈姑产果数有一定规律,常年一般一株慈姑产果12个,闰年就会得产13个。此现象在古籍《尔雅翼》中也有记载:“慈姑岁有闰,则生十三子。 ”这么说闰年必定是慈姑的大年了。

慈姑种植为单作或套种,一般在清明后将慈姑顶芽连同慈姑肉切下,用湿草铺盖催芽,10-15天出芽,然后插扦秧田育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或套种至大田。慈姑生育期为190-200天,立冬至翌年3月均可挖收,亩产量可达800公斤。慈姑耐贮耐运,所以是冬春两季应市的主要水生蔬菜。

慈姑富有营养,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B、维生素C、胆碱、甜菜碱等。慈姑常作蔬菜食用,能烹调出“大蒜炒慈姑片”、“慈姑炒肉片”、“慈姑炒鸡丁”、“慈姑菌菇老鸭煲”等多种美味可口的菜肴。因慈姑略带苦味,烧出来的菜肴别有风味。慈姑一上市就有许多食品单位收购,有加工成时令小吃食品“油氽慈姑片”,金黄香脆,赢得人们的青睐。煮熟后的慈姑,剥皮后蘸糖当闲食点心,吃起来另有一番滋味。

慈姑也是药用植物。 《本草纲目》记载:“慈姑味甘、性寒。主治百毒,难产胎盘不出,捣汁服。叶,主治诸多疮肿,小儿丹毒,捣烂涂于患处即可消退。又可治蛇、虫咬伤,捣烂擦患处。调蚌粉,可去痒消痱。 ”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苏州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其代表作品有二胡、阮、古筝、琵琶与恢复失传的箜篌、编钟,还有冠以“苏”字的“苏笛”、“苏箫”“苏锣”、“苏鼓”等。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的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为青铜乐器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1964年江苏陆合程桥东周墓出土了“臧孙”编钟九枚。正面有铭文,其中有“攻吾欠”两字,据考证“攻吾欠”即“勾吴”。这组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吴地乐器。

从1991年在苏州市吴县长桥镇长桥村的一处战国墓葬中首次出土的一件在国内也极为罕见的木漆古琴(七弦琴)来看,早在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就有着自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造型优美、简练,结构合理、不繁琐,做工精巧、一丝不苟,格调典雅、不落俗套,音色甜美、纯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了苏州民族乐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而这种内涵和风格乃是中国民族乐器的精粹和灵魂。

八. 山东省 枣庄 市中区 黄金梨

黄金梨是把现代医学融入现代生物遗传学之中,经过精心培育而选育出的一个梨新品种。该梨经过特定立地条件(鲁南低山丘陵地貌区)栽培,故具有独特的医用价值。据科学测定,黄金梨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比其它梨含量高出30-50%,被消费者誉为神奇的生命之果。黄金梨果个中等,因其生长在特定的地貌区,故而其有果皮金黄而稍厚,果肉硬而脆,石细胞稍多,耐贮运的特点,食之清脆香甜,口感适中,后味浓香绵长。黄金梨具有润肺、化痰、止咳、退热、降火、清心、解毒、抗癌、减肥、美容之药效。据临床验证,黄金梨对肥胖症、肝炎、高血压、食道癌、肺炎、肺结核、哮喘病均具有显著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漆器雕刻

漆器雕刻采用天然涂料(大漆)罗甸片,各色寿、青田石,经过髹饰,精雕细刻制作而成的日用家具和工艺品,具有耐磨、耐酸、光亮平整、牢固耐用的特点。苏州漆器雕刻选料精细,造型别致,线条流畅,绘画精美,色泽曲雅,独具姑苏传统园林之风格。主要制品有屏风、挂屏、圆台、方台、凳、椅、几成套家具和各种小件旅游纪念品,并分刻漆、平磨罗甸、骨面镶嵌三个大类,产品行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 在苏州建城2500年之际,北寺塔内曾展出苏州漆器雕刻厂制作的巨型漆雕屏风《姑苏繁华图》,作品由十块画面组成,高1、8米、长26米。这幅漆雕作品,采用传统的黑漆作底面,运用铲底的特殊手段,镂刻出种物体的外框,仿佛国画中的白描线条一样,然后再填入各种颜色,这样较好地发挥了雕的工艺特长,使画面更加鲜丽夺目、富有层次,从而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姑苏历史上结婚喜庆、耕织渔牧、演戏卖艺、贸易兴旺的社会风情的繁华景象。

推荐地点: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地址:苏州西北街88号

电话:0512——67535273

十. 四川省 乐山市 市中区 嘉州荔枝

嘉州荔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嘉州荔枝是四川乐山市中区的。嘉州荔枝主要分布在市中区悦来、棉竹等乡镇。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因素,其品质上乘,尤以市中区悦来乡“官荔枝”最为突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乐山荔枝栽培的代表,产品具有肉质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点。

嘉州荔枝是嘉州名果之首,早在唐代,才女薛涛就有《忆荔枝》诗首加称赞:“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其后有嘉州剌使薛能作《荔枝》诗附和:“果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当时荔枝常见于城内,古城会江门也有荔枝树,所以有楼因之名“荔枝楼”,一时为唐代嘉州名楼之冠。

宋代,嘉州荔枝名声日著。《方舆胜览》载:“土产:荔枝和橘柚。”列之为土之首。苏东坡兄弟均有吟咏,苏辙《奉同子瞻荔枝叹一首》诗云:“蜀中荔枝出嘉州,余波及眉半有不。”认为嘉州是四川荔枝的主产地。同时,荔枝又因是名在宋代又成了嘉州百姓的负担。如《舆地纪胜》载犍为县令吴中复诗道:“莫爱荔枝红,岁作嘉州孽。”注云:“吴中复知犍为县令,作诗三章以闵嘉州民而荔枝居其首。”当时,嘉州荔枝遍布城内城郊,而凌云山、城内老霄顶山麓最盛。陆游有文载:“一见荔枝熟时,凌云山、安乐园皆盛处。”安乐园就在老霄顶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也载:“尤多荔枝,以九顶寺殿前 核者为最,每岁,宪司专之。”所谓“宪司”即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司,天圣年间移治嘉州。宪司兼管农桑,凌云山荔枝便为其专营。

明代,嘉州荔枝成为蜀王贡品。王士桢《汉嘉竹枝词》诗云:“侧生一树会江门,水递年年进大藩。”便指嘉州荔枝每年通过岷江船运往成都以供蜀王。当时嘉州荔枝有“绿扶苞”、“并头欢”等名品。《嘉定府志》载:“又有一种开并蒂花,结并头果,一囊双核,名并头欢,乃川中绝品也。”是为书证。悦来乡荔枝湾在当时为荔枝主要产地,专供蜀王,荔枝也因之俗称“官荔枝”。《四川通志·舆地志》载:“荔枝,嘉定今生两株,旧属蜀藩。”正指此。清代,陶澍到荔枝湾考察,后在《蜀游日记》载:“有荔树大数抱,旁枝拱矗,皆数百年物。其叶有青绿碧白,每开花结果则东南西北四年而一周,亦一异也。”《嘉定府志》爱乡及物,特写道:“空江古岸,殆亦灵光岿然,为此邦硕果矣。” 名气一大,在民间便产生了杨贵妃所食荔枝来于荔枝湾的传说,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一说法最早产生于宋代,宋人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记》:“荔枝出嘉、戎等州,此去长安差近,疑即为妃所取。”认为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但并不全信。到后人眼中,就全以为真。如清人刘署《荔枝湾》诗道:“何事湾名尚荔枝,红尘一骑恨交驰。自从进御华清后,冷落江边人未知。”

民国时,凌云山上荔枝犹存,东坡楼下栖鸾、朝霞、兑悦三峰间小湾因之称“荔枝湾”。郭沫若“海棠香国荔枝湾,苏子当年寓此间”诗句中的荔枝湾就指此地。当时乌尤山上也有荔枝,马浮有《荔枝楼示来学诸子》诗道:“明窗好与安排定,要与南人识荔枝。”树旁有楼,也名荔枝楼,即寺之前殿。

据了解,嘉州荔枝主要分布在市中区悦来、棉竹等乡镇。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环境因素,其品质上乘,尤以市中区悦来乡“官荔枝”最为突出,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乐山荔枝栽培的代表,产品具有肉质爽脆、口感滑嫩、清香、核小等特点。近年来,市中区为保护嘉州荔枝品种资源,划定特定保护区域12万亩,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带动基地,形成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成功打造了“乐山市南亚热带作物荔枝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核心区示范面积3000余亩,辐射带动面积10000多亩,年产量达到5000吨。如今,嘉州荔枝经过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改造,更加注重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品牌,已成为目前我市唯一的南亚热带作物标志性。

2014年,乐山市市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嘉州荔枝”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嘉州荔枝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乐山市市中区悦来乡、关庙乡、牟子镇、棉竹镇、杨湾乡、苏稽镇、剑峰乡、童家镇、通江办事处等9个乡(镇、办事处),95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6′-103°58′,北纬29°33′-29°45′。保护面积8000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品质:嘉州荔枝果实中等大小、心形,果肩平;龟裂片明显,峰突起;果皮薄、鲜红色;果肉蜡白,肉质厚、脆嫩,有透明感;味浓甜,有微香,果汁中等;果核中等大小,长椭圆形。 (2)内在品质指标:嘉州荔枝可溶性固形物≥17%,总糖≥14.5%,维生素C≥30m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嘉州荔枝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