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沂特产哪里买 山东临沂土特产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沂特产哪里买 山东临沂土特产哪里买更新时间:2022-03-30 06:07:54

一.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沂水苹果

沂水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沂水苹果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2010年11月沂水县崔家峪镇林果技术人员下村进行夏季果园管理指导时,在五口村发现4000多棵中国古老苹果品种。后经果农专家考察,发现有斑紫、林檎、海棠、大小花红和苹婆等12个中国古老苹果品种。据五口村果农介绍,这些品种虽有上百年了树龄,但依然能产果,而且大部分是中早熟品种。.目前沂水县栽培的苹果品种主要有红嘎啦,黄金帅,乔纳金,红星,美国八号,红富士等。山东沂水县四十里镇是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基地,盛产嘎啦,红富士品种,每年的8月份到9月份正式上市, 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是各大超市、鲜果批发市场的首选供应。

沂水苹果得到专家指导

2007年以来,沂水县委、县0把果品业规模化发展确定为县绩效考核重点工作之一,把推广苹果“垂柳式”整形修剪技术作为提高果品产量、增加农民效益的重要工作来抓,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推广5000亩。通过外出参观、邀请专家讲课等形式,积极宣传该项新技术,先后8次邀请苹果“垂柳式”整形修剪技术发明者—沂源县王春祯来我县举办培训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全县共举办专题培训班25期,参加培训人员2000余人。同时,各乡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搞好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180个示范户、建立了2000亩示范园,整形修剪工作已全面展开。“垂柳式” 整形主要是对原来的主干疏层形或纺锤形等树形进行改造,逐年逐渐疏除过渡枝,加大树体层间距,逐年去除侧枝,促发、保留利用长枝,通过缓放后,进行拿枝、拉枝、别枝等方法,最后整成“垂柳式”形状。该整形方法,充分利用了红富士苹果长枝缓放后易成花,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强的特点,减少枝条浪费,增加结果部位,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利用了地球引力作用,使果形高桩端正;通过改变枝条生产方向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大大提高了全红果比例。.

最新品种

仲秋富士(暂定)系沂水县从富士栽培园中发现的优良变种。该品种9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54克,最大果重615克,果实扁圆形,果型指数0.87,果面全面浓红,色泽艳丽,果肉乳黄色,肉质细腻多汁,脆甜可口,完全成熟后有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4%。该品种为短枝型,结果能力强,栽植后第二年就开始结果,第三年亩产1000公斤左右。叶片绒毛多,抗病虫,尤其蚜虫、红蜘蛛常年不发生,为该品种一大特殊优点。由于该品种成熟期正值国庆节、仲秋节两大节日,此时市场上绝大多数是普通苹果品种,档次不高,该品种不但具有富士的内在品质,且色泽艳丽,外观好,是供应两大节日的高档礼品果。.

地域范围

沂水苹果产于山东省临沂市辖区的沂水县高庄镇、夏蔚镇、沂水镇、院东头乡、崔家峪镇、泉庄乡、诸葛镇、沙沟镇、马站镇,总面积约13533公顷。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沂山南麓,临沂地区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3′00″~119°03′00″,北纬35°36′00″~36°13′00″。最高点为县境北部的沂山南侧的泰薄顶山,海拔916.1米。最低点为县境东北部的朱双村东,海拔101.1米。全年一月份气候最低,平均-3℃,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5.5℃。极端最高气温为39.2℃,极端最低气温为-24.9℃,年均气温12.3℃,年均降水量782.1毫米,无霜期205.2天,年有效积温5183.7℃。8-9月份昼夜平均温差为9.8℃,最大温差为14.2℃,最小温差为3.5℃,10月份平均温差为10.5℃,最大温差为15.6℃,最小温差为4℃,海拔高度在101.1-916.1米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产品具有各类无公害苹果的自然特征,品质正常、无劣变,产品果个均匀,平均单果重198克,最大果重460克,色泽鲜艳,果肉致密,含糖量高,汁多味好,香味浓郁,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1%;硬度(N/平方厘米)≥5.5;总酸量≤0.4%;总糖含量≤13%。 3、安全要求:沂水苹果执行《无公害食品苹果》(NY5012-2002)标准。

二. 山东省 临沂 蒙阴县 蒙阴蜜桃

蒙阴蜜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阴蜜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阴县蜜桃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达到9.5亿公斤,产值28亿元。全县80%的山地丘陵种植了蜜桃,80%的果农收入来源于蜜桃,70%的村是蜜桃生产专业村,果农人均果品收入5500元。从早春到初冬都有蜜桃上市,果品销往大半个中国,蜜桃占了南方市场60%的份额。蒙阴蜜桃被评定为“中华名果”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阴县成为“中国优质桃基地县”,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

地域范围

蒙阴县属纯山区,平均海拔315.8米。年日照时数为22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2%;年总辐射量为115.8千卡/厘米2,早熟品种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和东北三省;中、晚熟品种主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

特定品质

产自蒙阴的水蜜桃品种很多,因“色泽艳丽,果肉细腻,汁甜如蜜,个大味香”而得名。

文化典故

新中国成立后,蒙阴蜜桃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其中1995-2007年是蒙阴桃大面积快速发展的时期,栽培面积由1995年的11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50万亩,其中1995-2002年6年发展了24万亩桃树,目前已处于盛果期;2003-2007年新发展的15万亩桃树,有5万亩进入盛果期,其余10万亩桃树也将在2-3年后达到最高产量。预计2010年该县桃总产量将突破1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蜜桃之都”。

地域范围

蒙阴蜜桃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蒙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5′-117°45′,北纬35°27′-36°02′,南北长64.9㎞、东西宽45,8㎞,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58753公顷,生产面积33300公顷,年产量125万吨,产值130000万元,主要涉及蒙阴县的蒙阴、联城、常路、高都、野店、岱崮、坦埠、旧寨、桃墟、界牌、垛庄等乡镇,共计464个行政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蒙阴县境内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4%,南部属蒙山中山丘陵,中部属沂蒙河谷平原,北部属沂蒙低山丘陵。主产区土壤以棕壤类为主,椐测定有机质含量1.0%以上,水解氮75mg/kg,有效磷22mg/kg,速效钾大于60mg/kg,pH值6左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果树生长。

(2)水文情况:区内水利条件配套齐全,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无污染,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

(3)气候情况: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有利果树的生长发育。

光照:本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和作

用,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82.9小时,占全年可照时间的56%。

温度:年积温4855.5℃,平均气温12.8℃,7月份最高32.1℃,1月份最低气温-3.2℃。无霜期210天左右,自然农耕期长达290天左右。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树养分积累。

水:平均降水量600-1000mm。多集中在7-8月份。

(4)人文历史情况:蒙阴蜜桃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据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沂州志》将桃列为果属第一位。康熙十一年(1672)《蒙阴县志》将桃列为所属境内的重要产物之一。沂蒙山区桃树资源十分丰富,建于唐朝的蒙阴桃墟,建于明朝的蒙阴迎仙桥已有寿桃石雕,都能反映出桃树栽培历史。蒙阴蜜桃优质高产、经久不衰,与其久远的历史根源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蒙阴蜜桃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中期。处于缓慢发展的时期,主要品种为四月半、五月红、上海蜜等,蒙阴县引进寒露蜜桃,在岱崮、旧寨形成规模,成为蒙阴县蜜桃快速发展的起源品种。第二个时期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是快速发展的时期。面积由1980年的67公顷发展到1995年的1900公顷。第三个时期是90年代后期至今,是大面积快速发展的时期。1995年蒙阴县成为临沂市第一产桃大县,到2003年面积增加了570.3%,产量提高了425.6%。面积达到3.3万公顷,产量达到8.4亿公斤,遥居全国产桃县区之首。

2002年蒙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创建了30万亩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其中蜜桃面积15万亩。2004年11月份顺利通过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县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检查验收,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蒙阴蜜桃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蒙阴”、“沂蒙六姐妹”、“蒙园”牌蜜桃畅销全国各地果品市场,“蒙荫”、“沂蒙六姐妹”等品牌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蒙阴蜜桃的产地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壤、灌溉水无污染,远离厂矿企业,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蒙阴蜜桃栽培品种有100多个,形成规模产

量的近30余个,代表性的品种:早中熟品种以砂子早生、早白风、早久保、仓方早生、新川中岛为主;中熟品种以朝晖、秋风蜜、莱山蜜为主;晚熟品种以寒露蜜、北京九号、中华寿桃为主。水蜜桃占总产量的95%以上,随着加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加工类黄桃品种栽植规模逐步扩大。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管理。

土壤管理:冬季深翻,使活土层达到60公分以上,夏季勤锄,保持土壤疏松;果园生草、覆草、埋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

科学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按照1斤果2斤肥施入。追肥分三次,发芽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前一个月追施化肥,以磷钾肥为主,亩用量15公斤。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和氯化物肥料。

适时灌水及时排涝:根据季节和土壤含水量确定灌水时间,萌芽前、花后、硬核期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水,初冬要灌封冻水,晚熟品种采前尽量少灌水,防止裂果。桃树根系怕涝,要注意雨季及时排水。

合理整形修剪:树性多采用自然开心型、延迟开心型、Y型等树型。冬剪以疏枝、长放为主,适当回缩、短截复壮树势,夏季疏除密集枝和徒长枝,改善通风透光,使果实着色。

花果管理:花期进行人工授粉,座果率低的品种如仓方早生、早久保、川中岛等品种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花前疏花蕾,花后两周疏果,生理落果后定果,大型果果间距15-20公分,小型果果间距15公分左右。中晚熟品种要全部套袋,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套袋,采收前20天左右摘袋。

病虫综合防治:采用人工、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减少化学农药用药次数,充分保护天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生长季节喷药次数控制在5次左右。

适时采收、分级包装、保鲜运输:根据品种特性适时采收,分级包装后上市或冷库预冷后上市。包装材料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注明品种、产地、商标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后进行外销。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

新鲜度:新鲜、清洁,无不正常外来水分

果形:具有本品种的基本特性

色泽: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固有的色泽,着色程度达到本品种应有着色面积25%以上。

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无异常气味

果面缺陷:雹伤、磨伤等机械伤总面积不大于2CM2

腐烂:无

果肉褐变:无

整齐度:果重差异不超过果重平均值的5%

(2)内在品质指标:

蒙阴蜜桃富含多种营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2-17.5%。经检测每100克桃果含糖9-10克,有机酸0.45毫克,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磷39.9毫克,钾157.5毫克,钙6.6毫克,镁14.8毫克,铁0.5毫克,维生素C5毫克,维生素A0.06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故美其名曰“寿桃”。

(3)安全要求:

蒙阴蜜桃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桃”的卫生指标(详见下表)。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桃采后立即按标准规定的质量条件挑选分级,包装验收。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必须注明“蒙阴蜜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

三. 山东省 临沂 蒙阴县 沂蒙绿茶

沂蒙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沂蒙绿茶产于山东省临沂市,俗称沂蒙山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常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30C,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无霜期200多天,境内有众多丘陵、水库。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土壤质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致使生产的沂蒙绿茶具有“芽叶肥厚、栗香高爽、滋味醇浓、极耐冲泡”等品质,饮誉中外。据测定,沂蒙绿茶中所含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等指标都较南方茶含量高,是一种理想的健康饮品。

沂蒙茶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临沂市的山茶历史悠久,《蒙阴县志》、《重修莒志》都有记载。明朝兵部尚书王越任山东按察使期间,曾作诗《咏蒙山茶》,以“冰绡碎剪春先叶,石髓香粘绝品花”;“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高度赞赏了蒙山茶的色泽、品质和清香。沂蒙茶具有叶片肥厚、肉质优良、滋味醇、香气浓、耐冲泡等特点。据测定,其主要成分高于南方茶叶。由于沂蒙茶品质好,在国外深受欢迎。

地域范围

沂蒙绿茶产于山东省临沂市,俗称沂蒙山区,山东省所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4′-119°11′、北纬34°22′-36°22′,素有“鲁东南大门”之称。它东与日照市接壤,西连泰安、济宁和枣庄三市,南邻江苏省连云港市,北靠潍坊、淄博两市,为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交往的重要通道。临沂市现辖3区(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9县(费县、平邑县、苍山县、郯城县、临沭县、莒南县,沂水县、沂南县、蒙阴县),南北最大距离228千米,东西最大距离161千米,总面积17257、52平方千米,是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中面积和人口最大的市。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1)卷曲形茶外形:条索卷曲、紧结、匀整;不同级别茶叶色泽从翠绿到墨绿,但不得枯黄、断碎。内质:香气高,从嫩栗香到纯正;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明亮,不浑浊;滋味浓醇、无异味;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绿明亮。(2)扁形茶外形:光扁平直,不同级别茶叶从光滑到扁平;色泽从嫩绿到黄绿,匀整洁净。内质:栗香浓郁,从嫩香到纯正;滋味醇厚,无异味;汤色从嫩绿明亮到黄绿明亮;叶底从嫩绿明亮到黄亮。(3)针形茶。外形:扁平挺直,绿润匀齐。内质:栗香高而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均匀。 2、内在品质指标:沂蒙绿茶具有叶片肥厚、香气高、滋味鲜爽醇和、耐冲泡、汤色嫩绿明亮、并带有独特的板栗香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其特有的鲜叶形态与内在营养成分是分不开的,具体指标为:水浸出物40-45%、氨基酸4.0-4.5%、茶多酚28.0-32.0%、咖啡碱4.0-4.5%,而南方茶的水浸出物为38.9%、氨基酸为2.39%、茶多酚为24.61%、咖啡碱为3.8%。由此可知,沂蒙绿茶中所含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三项指标较南方茶含量分别高出155.2%、46.3%、21.9%,而且茶多酚与氨基酸比值小于10,为绿茶品质最佳比例,能使茶汤清香甘醇,耐冲泡;同时由于沂蒙山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沂蒙绿茶含丰富有益矿物质,因此,沂蒙绿茶是一种理想的健康饮品。 3、安全要求:沂蒙绿茶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茶叶”的卫生指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四.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煎饼

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食品。莒南煎饼主要采用当地优质小麦、玉米、小米、芝麻等当地杂粮,拌四季野菜、蔬菜精工制作,薄如纸,色如锦,形如月,味如酥,营养丰富,倍受人们喜爱,是食用和馈赠宾朋的佳品。莒南宏昔石磨手工煎饼、孙家庄户铺子、三品农园、乡村味之树

五.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费县板栗

费县板栗,以栗果均匀整齐、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糯性强等特点,国内外颇负盛名,是山东的名贵土。

费县栽培板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栗树主要分布在马头崖、南张庄、大田庄、水连峪等乡镇,全县栽培总面积为15万亩,年总产量1000万公斤,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少量内销。

费县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上等食品,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板栗含蛋白质10.7%、脂肪7.4%、 淀粉70%。此外,还含丰富的胡萝卜素、 抗坏血酸和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天然活酶,以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自古以来,板栗被人们视为上等食品。《礼记》记载:’子事父母,妇事舅姑,枣栗饴蜜,以甘之。’意思是说:子女孝敬父母,媳妇孝敬 公婆,把栗子和枣作为最佳的食品。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与莲媲美,说栗子’其仁如老莲肉’。

六.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费县羊肉汤

梁邱镇驻地梁邱街,系回民居住集中地,他们对牛羊肉食品的制作非常精工,烧制的羊肉汤尤佳,色白、肉嫩、味香而不腻,成为地方名吃。城里及外地出差人员到此,都要品尝为快。

七. 山东省 临沂 郯城县 临沂油茶

油茶是临沂人民的传统小吃,尤以郯城马头人对其特别钟爱。宋朝末年油茶从西部回族传到沂州之地,为半流汁食品,宜早食。马头供销食品厂生产的油茶质量上乘,畅销国内外。

制法:面粉炒熟呈浅黄色,花生仁、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炒酥碾碎,葱姜切丝用花生油炸酥;炒面加葱姜丝、花生油、香油搓匀再下其它各料拌匀即成。

食法:油茶放碗,加入白糖,沸水冲拌成稠粥状即成。

特点:质地松散、不干不燥、色泽淡黄、香甜可口。

八.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石雕石刻

莒南县具有石雕石刻生产的传统。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石雕艺术之乡”。以县外贸石刻为龙头,重点培育了以坊前、坪上、相邸、涝坡等乡镇为主的石雕石刻基地,产品主要出口,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6家。

近几年,产品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花色品种不断翻新,已开发出花岗岩大小石刻、板材、墓碑、雕塑等八大系列1万多个规格品种,销往54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出口创汇2010万美元,创利税 1850万元。目前,全县从事石雕石刻加工业的农民已发展到3万多人,年产值3亿多元。

九.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咸豆粥

咸豆粥是临沂大众化粥食,多为早餐供应。此粥制作细腻、口味香美、消渴利尿、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喝此粥配食热油条口味尤佳。

制法:黄豆和小米用水泡开,分别磨成豆浆和米浆,各自过滤出渣;锅加水烧开,下豆浆烧开后,再下米浆,开锅盛入粥碗内。另取少量黄豆放锅中炒熟后加水和盐煮至皮起皱,撒在碗中粥面上即成。

十. 山东省 临沂 郯城县 郯城杞柳

郯城杞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郯城杞柳

杞柳,俗称白柳条,又称条子。郯城白柳条具有白润光亮,白中含亮,亮而映白,有柔、韧、坚的特点。郯城县是著名的白柳之乡,白柳的种植和编制工艺品生产,主要分布在沂、沭河两岸的李庄、黄山、沙墩、庙山、高峰头等乡镇。这里的农民有着种植白柳的习惯,据沙墩乡朱佰村、黄山镇柳行村的民间传说,他们种柳、编柳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传统柳编制品,主要编织簸箕、针线筐、条箱等农家日常生活必需品,当地生产柳,当地加工,当地销售。

自1972年郯城县工艺美术总厂开始生产柳编工艺品,

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研究,大胆革新创制新产品,同年就使白柳编制新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畅销不衰。1986年产值580万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1988年根据市场需求,

柳制品第二次进行了改革创新,其柳制工艺品,工艺精湛,

样式新颖,造型优美,色调和谐,美观大方,具有实用和观赏价值,深受客商赞赏。

出口产品种类,有提篮,果盘,洗衣篓,婴儿篮,洗菜筐,吊花篮,狗窝等采取编制、喷漆、

烘干包装一条线生产。

到2001年全县柳编工艺品发展到16大系列,500多个花色品种,年社会总产值达到1亿多元。郯城柳编工艺品质量高,款式新颖,造型优美,

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产品先后畅销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县种植白柳条5万多亩,年产白柳条近3000万斤,

为农业创汇和进一步开发柳编工艺品生产打下了坚强基础。郯城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柳编工艺品出口生产基地,1999年3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