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州特产加盟店怎么加盟 福州特产加盟店如何加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州特产加盟店怎么加盟 福州特产加盟店如何加盟更新时间:2022-03-30 23:18:32

一.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连江缢蛏

连江缢蛏:通称“蛏子”由壳顶至腹缘近中央处,有一道倾斜的内陷沟,称内缢沟,故名。个大壳薄,肉质肥满,汤汁清甜醇美。闽东沿海人工养殖缢蛏已有400余年历史,《潮州府志》载:“闽粤以田种之,谓之蛏田”。有滋补、清热、除烦之功效,亦属妇女产后滋补良品。

二. 福建省 福州 永泰 茶树香菇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茶菇、据《中国通志》记载:“闽产录异云,茶菇生油茶树上,其菇薄而柄长,茶菇味在柄,浓郁中得清气,尤胜香菇。所产不多,不堪装载。”自古以来,客家民间称为“神菇”。茶树菇适合烹饪各种佳肴。干品用清水快速冲洗后,放入适量温浸泡十分钟左右,将菇放入,肉类中煲汤,也可炒烩,凉拌等,味美,柄脆,味极鲜,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丰富营养元素,是宾馆、家宴营养价值性极高的超天然保健食品。

三.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平潭鱼丸

平潭鱼丸是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的。平潭鱼丸保留了鱼肉朴素的质地,没有包馅,是实心的,吃起来滑爽嫩脆。

鱼丸为现代人桌上便菜,平潭鱼丸因注重选料和制作工艺而名闻遐迩。平潭鱼丸多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入沸汤煮熟。

平潭马鲛鱼丸色如瓷,富有弾性,脆而不腻,入口鲜香,闻之既已饱肚,稍加咀嚼,鲜美汤汁溢满口腔,鲜美触动每一根神经,即想一口气吃个肚饱为止。

四. 福建省 福州 仓山区 福州角梳

在福州的手工艺品中,如今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依然保持平民本色”的惟有角梳了。走进寻常一家工艺品店,大都有角梳卖,价格也不贵,20元上下,让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种享受。不知是生活好了要求便高了,还是商家的促销策略,人们说,用角梳梳头,可以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温润而不挂发,还有加速头皮血液循环,能增强免疫力,清炎凉血,镇痛止痒,防止静电,不脱发,祛屑护发,舒筋活血,安神健脑,促进头发生长等独特的保健作用。


一把寻常的梳子,福州人把它精雕细琢,竟创出达数十个品种,有半月形的京梳,有一端齿间宽、一端齿间窄的鸳鸯梳,带柄的烫发梳,还有广式的、西式的、英雄少年式的等等,名目繁多。更有一种成套的梳子,它以穿山甲、狗、猫、虎等动物形状配套,或以古琴、琵琶等乐器形式配套,浑然一体,画工精巧,形象逼真,有些人甚至将它作为室内的陈设品,以供观赏,外省外乡人更是慕名前来购买。


福州角梳的选料和制作工艺更是十分讲究,选料只选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的“南 牛”(南方水牛、黄牛)和 “北羊” (新疆、内蒙古绵羊)的角,选蹄也只选取生性水牛蹄,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等工序制成初坯,再经过改、办、复、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这还不算完,还要按照梳势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等,贴上金银箔方为成品。


1976年在福州新店出土的南宋贵族王升墓中,发现牛角制的黑色半圆形角梳六个,可见福州角梳至少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19世纪30年代,福州的角梳业进入鼎盛时期,大小店号达一百五十家,邹振记角梳庄的“飞鹰牌” 、“ 李厚记角梳庄”的“航海牌” ,“润光厚角梳庄”的“童牛牌”角梳最负盛名。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童牛牌”角梳与脱胎漆器、纸伞同获金奖,被并称为“福州三宝”。1935年前后,邹振记角梳庄的创办者邹元华研制成功第一台“ 电动锯角机 ”,重金聘请漆画工艺师朱庄,运用漆画工艺技法,在角梳齿路上方绘制虎、豹、狮、象和古典人物、山水景色,在国际性工艺品“小吕宋赛会”上获金奖,据说巨商胡文虎曾出价半斤黄金购买获奖的“牛角虎梳”(不上3两重),角梳价比黄金,一时被传为佳话。


俗话说 “ 千过梳头,头不白 ”。用角梳,连梳头的 “仪式” 也不同了起来:每天早晚用牛角 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要用力平均,据说长年用角梳梳头,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长白发、黄发和脱发。有此宝物,福州女子便格外的标致起来,要不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怎会如此赞叹??福州女子美的水准竟高 过苏杭女子数倍,个个“像是希腊古代的雕塑人形了”呢!

五.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主产地。清咸丰年间,茉莉花茶就成为皇家贡茶,后大量出口海外,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茶”。2009年,福州茉莉花茶获地理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茉莉花茶清香馥郁,滋味甘醇,清新爽口,经常饮用可以清肝明目,延年益寿。

追溯历史

茉莉花几乎与古城福州相伴而生。

有史可考,在西汉时,八闽之地的山光良景里就可追溯出茉莉花存在的蛛丝马迹,那时花为花,并不与其他物质掺合配搭。然而深受土地滋养的人们,在精耕细作的劳动中领会了自然无私的馈赠,到了宋朝,聪慧灵敏的福州人开始将茉莉花与茶相融,制作出茉莉花茶。

曾经福州北郊的新店、战坂,南郊的盖山、城门,西郊的洪山、洪塘,以及闽侯的上街、侯官,都是著名的“花乡”。

六.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八珍炒糕

采用精白薯粉搅成糊状,放入油锅煸炒,再加入虾仁、咸肉丁、蟹肉、蟹黄、酥花生片、鱼丁、黄花菜、葱花等佐料及调味品,经温火搅炒成胶状即成,色晶莹有似玛瑙,爽滑嫩软,清香可口。怎一个美味了得!

七. 福建省 福州 仓山区 福州拌面

福州拌面。这个小时候常吃的下午点心,随着沙县扁肉拌面的入侵,有那么一段时间从本地小店消失了。但,念旧的福州人,随着闽侯尚干拌面店的开张,于是乎福州拌面又开始席卷而来,滚开的水,手起面落,翻滚间已被大笊篱抄起,腕底一沉一抖,即倾入碗中;碗底早伏着花生酱、酱油、猪油和味精少许;一筷子两三下拌匀了,一碗喷香好味的拌面就出来了。拌面的面条和馄饨皮差不多厚薄,所以极容易熟,拌上自家磨的花生酱,还有自制的猪油。(猪油可是必杀绝技——呵呵,少了猪油,福州拌面就没了感觉)。曾几时很多人戏称拌面扁肉为情侣套餐,只要3元钱的套餐哦,(不过现在也涨价到了6元了)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有人将它们当早餐;有人用来做午餐;还有些人用它们当晚餐,甚至是宵夜。。。。吃福州拌面,更多的是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吧。在舞家的楼下有家沙县小吃店,隔壁的就是尚干拌面店,和YB分别尝过后,依然觉得福州拌面更美味,于是舞自告奋勇地告诉他:以后我们家自己做,以后每个周末我都给你们父子俩来上一份,咱们在家回味童年那碗面的味道哦。

福州拌面----本土早晚通吃的传统面

材料:福州拌面 猪油 花生酱 酱油 味精 葱花

福州拌面做法:

1、非常的简单,将花生酱用少许凉水搅拌至顺滑,加入酱油、味精、猪油待用

2、锅内烧开水,放入面条,待一开锅立刻捞起装入花生酱盘中

3、撒上葱花,赶紧着就要拌一拌,开吃

舞语:

面条的做法都差不多,只是福州拌面更细薄些,所以很容易熟,一开锅就好

猪油是这碗正宗福州拌面美味的重要食材,嗯,还有花生酱,千万别忽略哦

还有还有哦,一定要马上拌,马上吃哦,不然就粘成一团了,哈哈哈

八.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福州捞化

老福州人对捞化的印象恐怕最为深刻,小时候,捞化是街边摊头的一碗捞化汤,烫上福州人最爱的细长米线,沾点福州人独爱的虾油,高汤中网罗猪血、花肠、黄喉、罗汉肉等猪杂内脏,让味道变得浓厚香醇。寒冬的早晨,一碗捞化热气扑腾而来,陪伴了食客整个冬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捞化的内容从最初的仅仅只有米粉演变得更加丰富,眼下福州人更喜欢用各种贝类、海鲜或猪腰鸭腱作为捞化的原料,鲜嫩甘美,再淋上古早味的虾油,就是一份地道的福州捞化。

九.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平潭紫菜

平潭紫菜是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的。平潭是我国坛紫菜的原产地,同时也是坛紫菜养殖的发祥地。平潭水质好、无污染因此紫菜质量比其他地方好。

坛紫菜味美价廉,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是品位极高的营养保健食品。目前平潭坛紫菜种植面积超过万亩,主要集中在敖东、苏澳、南海、北厝等乡镇。

平潭的紫菜以牛山岛、塘屿的紫菜最为出名,采用最原始的人工采割、手工生产,除了保留自然的香味,更能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平潭坛紫菜营养丰富,味道甜美,生长于浅海礁石上。尤以“海坛天神”处所产的为最,“海坛天神”为平潭一个绝美景点,五官兼备,比例匀称,头枕沙滩,足伸东海,幻化神奇。也许是此处生长的坛紫菜沾染了仙人之气,因此不仅风味独佳,更具有清热消烦、健胃益脾、化痰利水、补肾养心之功用。特别是用紫菜炖肉最为滋补。

十.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连江鲍鱼

连江鲍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江鲍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连江鲍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连江鲍鱼

连江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全县海岸线长238公里,海域面积为3112平方公里,海岸线曲折,港湾和岛屿众多,近海地形平坦开阔,潮流通畅,为连江渔业生产尤其是鲍鱼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在同一海区养殖来自不同地理带和不同国家鲍种的最适宜地区。2009年全县渔业总产量达64万吨,居县级渔业产量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其中,鲍鱼养殖量达10亿只,年产量为1.2万吨,占福建全省产量的62.8%,全国总产量的28.3%,已经成为中国鲍鱼养殖的第一大县。2010年5月,经专家现场考察和评审后,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鲍鱼之乡”的称号。

连江县鲍鱼养殖始于1989年,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黄岐半岛的后才里、后湾、罗源湾、可门口以及靠外洋的东洛岛近岸与浅海水域等处,品种以皱纹盘鲍、北方皱纹盘鲍杂交子一代与日本盘鲍原种以及杂交子一代所杂交的杂交种为主(当地俗称黑鲍)。通过二十余年的实践探索,连江县已突破了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养鲍方法与技术,形成了鲍鱼海上筏式和陆上工厂化两种养殖方式互补的良好局面。由于养殖品种适宜、方法得当、技术先进,养鲍业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县有鲍鱼育苗场119家,年育苗能力6~8亿只,养鲍数量达到12.2亿只,其中鱼排网箱式养鲍15.2万箱,养鲍10亿只,海带筏式养鲍2亿只,工厂化养鲍0.2亿只。预计2010年鲍鱼产量将超过1.5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成为连江县水产养殖业的第一大产业。

地域范围

连江鲍鱼保护区范围位于连江县现辖行政区部分海域,范围包括下宫乡东部海域、筱埕镇、安凯乡、黄岐镇和苔菉镇周边海域,即 如下 A→B→C→D→E→F→G 与连江县陆域所围之海域:A.(北纬 26°24′49.55″,东经 119°50′44.86″)、B.(北纬 26°26′21.78″,东经 119°55′4.15″)、C.(北纬 26°22′15.68″,东经 119°58′24.12″)、D.(北纬 26°16′54.72″,东经 119°58′7.57″)、E.(北纬 26°15′6.30″,东经 119°49′32.68″)、F.(北纬 26°14′33.33″,东经 119°43′18.23″)G.(北纬 26°16′38.11″,东经 119°43′19.26″)全县海域面积 3112.02 平方公里。保护区域位于台湾海峡南北寒暖交汇海域,面积约 26000 公顷,214年全县养殖鲍鱼面积13440亩,养殖鲍鱼量约25亿只,产量3.2293万吨。

连江鲍鱼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连江海域适应性驯养2年以上的皱纹盘鲍与盘鲍杂交选育的后代。

二、生长环境

水温15℃至26℃,盐度28至32,pH值7.8至8.4,溶解氧≥5mg/L,流速1m/s 至2m/s,海水透明度≥1 m。海水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渔业水质标准规定。

三、养殖管理

1.苗种:壳长1.3cm以上、形态规则、色泽鲜艳、纹理清晰、无病害、无药残、活力强的苗种。

2.饵料:海带、江蓠、紫菜等新鲜大型藻类,当新鲜饵料缺乏时,可适当投喂盐渍海带、干海带等。

3.密度:壳长1.5cm至2.5cm的鲍鱼,投放量不超过200粒/㎡;壳长2.5cm至4.5cm的鲍鱼,投放量不超过100粒/㎡,壳长4.5cm以上的鲍鱼,投放量不超过50粒/㎡。

4.水层:水深范围3m至5m,遇高温、低温和赤潮季节,养殖水层可适当调深。

5.捕获:壳长达到6.5cm以上即可捕获上市。

6.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干制鲍鱼加工关键技术

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去壳去内脏→腌渍→清洗→水煮→水冷→干燥→包装。

2.关键工艺:

(1)原料选择:鲜活、形态完整、肥满度好。

(2)腌渍:10%食盐溶液20℃盐渍24 小时。

(3)水煮:50℃至0℃的热水中定型20分钟,然后在100℃的沸水中煮透3 至5 分钟。

(4)干燥: 风速3m/s、温度16℃、湿度70%干燥28 至30 天,至水分含量≤10%。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连江鲍鱼:鲍壳质地坚硬;软体部分比例高,肉质肥厚,呈黄白色,富有弹性;腹足吸附力强。

(2)干制连江鲍鱼:形态完整,外观呈不透明状麦芽糖色,肉质肥厚且有韧性,外表稍有白霜,有碳烤的清香。

2.理化指标:

(1)活体连江鲍鱼:蛋白质含量≥14%、脂肪含量≤0.7%、精氨酸≥14.0 g/kg、天冬氨酸≥12.8 g/kg、谷氨酸≥19.5 g/kg、丝氨酸≥6.0 g/kg、β-胡萝卜素≥20 ug/100 g。

(2)干制连江鲍鱼:蛋白质含量≥52%、脂肪含量≤3.0%、水分含量≤10%、氯化钠≤6.0%、灰分≤7.0%。

3.安全和其他质量技术要求:饵料和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