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伦贝尔精品特产 呼伦贝尔本地人认可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伦贝尔精品特产 呼伦贝尔本地人认可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7 10:50:20

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扎兰屯 扎兰屯沙果

扎兰屯沙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扎兰屯市沙果栽培历史久远,是我国沙果的主产区,出产的黄太平、大秋果、海棠果等品种远近闻名,是当地招待贵宾、佳朋不可缺少的果品。扎兰屯沙果特定外观突出表现在:果形如乒乓球大小、色泽鲜艳、果面光滑且有光泽,果味酸甜、多汁、香气浓郁,果心肉质呈油浸状,风味独特,具有驱虫明目之功效。扎兰屯沙果饮品、沙果干食品已名扬海内外、享誉港澳台。扎兰屯沙果系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绿色食品。

(1)土壤地貌情况:扎兰屯沙果产区主要以山区丘陵漫岗为主,山区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9%,北部属雅鲁河谷平原,中部属架子山低山丘陵,南部属基尔果山中山丘陵。主产区土壤以暗棕壤土为主,椐测定有机质含量6.22%以上,全氮平均含量2.34g/kg,有效磷26mg/kg,速效钾大于65mg/kg,pH值4.9-7.7左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沙果的生长。

(2)水文情况:扎兰屯沙果产区内年平均降水量718.6毫米,水利条件配套齐全,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纯净,水资源保持良好。无污染,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河流分为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3个流域,年平均径流量25118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其中河川流量为21.25

亿立方米,地下资源5.02亿立方米。由于扎兰屯沙果产区河流众多,南北纵向山谷常年有河水流出,呈阶梯状分布,密度较大,流经沙果产区,水质清澈纯净,水资源保持良好,地下水矿物质含量丰富,为扎兰屯沙果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气候情况: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其特点: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夏季炎热多雨,降水充沛;秋季降温剧烈、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多雪。全年日照时数2411小时,年平均气温3.3C°,≥10°C的有效积温平均达2147°C,年降雨量在450-5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无霜期短,平均110-135天,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于生产优质沙果。

(4)人文历史情况:扎兰屯沙果栽植历史久远,是我国北方优质沙果的主产区,扎兰屯市出产的黄太平、大秋果、海棠果等沙果远近闻名。扎兰屯沙果又有冷金丹、林檎、无色来、联珠果等别称,在《医疗本草》、《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医林篡要》等文献中均有记载。从19世纪末就开始有零星种植,扎兰屯市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引进大秋、黄海棠等沙果进行栽植,1950年扎兰屯农业生产试验进行小规模果树示范栽培,取得了在高寒地区栽培果树的经验。此后又从黑龙江、吉林等地相继引进了太平果、大秋等小苹果苗木,同时开始用山丁子进行人工嫁接培育地产沙果树苗,并于1952年筹建扎兰屯河西果树园艺场,作为沙果栽培示范基地,先后从外省引入黄太平、大秋、黄海棠、紫太平、青太平、七月鲜等,经栽培试验,沙果耐寒冷、抗冻能力强,适合当地栽培。1958年部分乡村纷纷建立果园,共建哈拉苏公社花果山果园等200余处。至1959年,仅扎兰屯栽培沙果树就达1506亩,年产水果2.4万公斤。1981-1990年全市栽培沙果树4万亩,年均产沙果600万公斤。至2000年,沙果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采收量约在6万吨左右,年产值5.4亿元。2006年10月扎兰屯市长征饮料厂生产的绿色天然饮品沙果汁,取得了国家流通产品认证,填补了该项产品国家空白。目前,扎兰屯市沙果系列饮品扬名区外,远销北京、河北、上海等二十多个省市,“糖心儿”沙果系列饮品香飘京沪津。沙果产业带动当地果农实现年增收1140万元。目前全市已发展沙果基地1.6万公顷,深加工企业2家。扎兰

屯市卧牛河镇以沙果“数量多、品质优”素有“沙果之乡”美誉。扎兰屯生产的纯天然沙果汁,2007年荣获中国(齐齐哈尔)第七届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奖。2008年11月,在呼和浩特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扎兰屯市长征饮料厂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沙爽牌沙果汁”受到全国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约15000名国内外专业采购商的青睐;目前,扎兰屯市积极培育、扶持发展地方绿色、特色产业,利用当地特有的气候条件和资源、区位优势,瞅准沙果系列产品这一市场空白,引导农户发展沙果林下间作、庭院种植,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专业化林果产业基地,真正实现农林特色产业良性循环和产品保鲜、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域范围

扎兰屯沙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8′-123°17′,北纬47°35′-48°06′,南北长145㎞、东西宽86㎞,主要涉及扎兰屯市的哈拉苏办事处、卧牛河镇、高台子办事处、中和办事处、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蘑菇气镇、关门山办事处、色吉拉呼办事处、洼堤镇9个乡、镇(办事处),共计74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1.6万公顷,年产量24万吨,年产值达13.5亿元。

二.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陈巴尔虎旗 陈旗鲫

陈旗鲫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由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实施,陈巴尔虎旗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所申请,农业部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陈旗鲫”顺利通过评审答辩、全国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示[2016]第3号)。申请材料通过市、旗两级农牧业部门审核确认和自治区农牧业厅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初审合格,并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保护条件,农业部拟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

划定的产地保护范围为陈巴尔虎旗所辖鄂温克苏木、巴彦哈达苏木、东乌珠尔苏木、西乌珠尔苏木、哈达图牧场共4个苏木和1个牧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2′46.16〃~119°20′07.76〃,北纬49°46′57.65〃~50°12′50.26〃。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6-03-1951。

2016年第三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68号)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陈巴尔虎旗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所申请对“陈旗鲫”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准予登记,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三.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阿荣旗 阿荣大豆

阿荣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阿荣旗大豆品质好,出油率高,脂肪含量大于21%,蛋白质含量大于36%,产品获得了国家A级和AA级绿标,是生产食用油、豆粕、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铜的上乘原料。阿荣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阿荣大豆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的。阿荣旗大豆品质好,出油率高,脂肪含量大于21%,蛋白质含量大于36%,产品获得了国家A级和AA级绿标,是生产食用油、豆粕、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铜的上乘原料。阿荣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阿荣旗地处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背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东以扎格敦山为界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邻,西与扎兰屯市隔音河相望,南以金界壕为界与黑龙江省甘南县毗邻,北部以毕拉河为界和鄂伦春旗相连,西北与牙克石市接壤,是呼伦贝尔连接东北三省的岭东副中心。全旗耕地面积470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马铃薯、葵花、水稻、白瓜籽、甜菜、小杂粮等,粮食生产能力30亿斤。境内有天然优质草牧场300多万亩,林地面积845万亩,是全国441个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和自治区5个大豆主产区之一,素有“粮豆之乡”、“肉乳故里”、“绿色宝库”的美誉。

阿荣旗大豆总播种面积150万亩,年产量4亿斤,品质好,出油率高,脂肪含量大于21%,蛋白质含量大于36%,产品获得了国家A级和AA级绿标,是生产食用油、豆粕、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铜的上乘原料,深度开发还可以生产浓缩磷脂、卵磷脂等高级营养滋补胶囊,长期服用具有良好的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的医疗作用。目前全旗仅有两家油脂初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不足产量的1/3,开发大豆精深加工项目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阿荣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所在地域:内蒙古

申请人: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2012年

地域范围

阿荣大豆主要产自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那吉镇、-镇、亚东镇、霍尔奇镇、三岔河镇、复兴镇、向阳峪镇、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查巴奇鄂温克族乡、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族乡、新发朝鲜族乡等7个镇、4个民族乡。西部与扎兰屯市隔河相望,东部与扎格敦山岭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邻,北部和鄂伦春旗相连,西北部与牙克石市接壤,南以金界壕为界与黑龙江省甘南县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22°02′30″-124°05′40″,北纬47°56′54″-49°19′35″,总面积13600平方千米,大豆保护规模150万亩,年产量2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阿荣大豆是豆科油料作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呈圆形、颗粒饱满、色泽明黄。 2、内在品质:每100g干籽粒中蛋白质≥30g、磷脂(以脂肪计)≥5g,大豆异黄酮≥150mg,天门冬氨酸≥3.70g,苏氨酸≥1.30g,丝氨酸1.55g、谷氨酸≥5.40g、脯氨酸≥3.00g、甘氨酸≥1.40g、丙氨酸≥1.45g、胱氨酸≥0.40g、缬氨酸≥1.50g,蛋氨酸≥0.15g,异亮氨酸≥1.50g、亮氨酸≥2.50g、酪氨酸≥1.00g、苯丙氨酸≥1.70g、赖氨酸≥2.45g,组氨酸≥0.90g,精氨酸≥2.20g、氨基酸总量≥32.00g。 3、安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产地环境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标准规定等规定进行生产。贮藏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1056-2006)等相关规定。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根河 红烧牛头

内蒙古传统佳肴。以黄牛头为主料烧制而成。将牛头用火烧焦皮面,刮、洗干净。锅内加清水,入牛头煮至肉、骨能分离捞出,取其肉加葱、姜、料酒汆煮两次捞出,切成小方块。另起锅,添入鸡汤、净猪肘、热火腿烧开,撇去浮沫,投入用纱布包好的干贝、白胡椒、大料、桂皮、姜片,煮至汤浓,放入牛头块,用小火靠制,待牛头块软烂时捞出,皮朝下整齐码入碗内,加葱段、姜片、精盐等上笼蒸透,扣在盘中。勺内添清水,加白糖、盐、味素烧开,用水淀粉勾芡、淋明油浇在主料上。另起锅添料加油,用葱花泡香味,添鸡汤、盐、味素烧开,投入尤菜心烧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芡,点香油出锅,围摆在牛头周围即可。特点是肉质软烂,口味醇香,营养丰富,色泽美观。被誉为菜之上品。

五.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根河 美味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达斡尔蒙古考》中载道:“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即烤全扬)者”。烤全羊蒙语称“昭木”。据史料记载,它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也是元朝宫廷御宴“诈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蒙古族这种传统而古老的风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只供蒙古贵族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现如今,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中一枚璀璨绚烂的明珠。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烤全羊的方法也随之演变。原始的烤全羊,是将开膛去皮的整羊架于火上烘烤。烧烤时要用杏木疙瘩烧旺的红火,须火旺而无烟方可。不时将白条羊在火上左右翻转,一直烤到表面金红油亮,香味喷发,外焦里嫩为止。烤熟后从架子上卸下,用刀割而食之,不加油盐,不加任何作料,却有纯朴天然的香味。

现在,内蒙古的一些饭店和旅游景点为使烤全羊的肉质更鲜美,在制作工艺上都融入了自家的小秘方,所以烤全羊的制法各色纷呈,但大体上基本一致:烤全羊要选择膘肥体壮的4齿3岁绵羊作原料,宰杀后用80度的热水浇烫羊的全身,趁热煺去羊毛;挖除内脏,用水洗净胸腔、腹腔,再用碱水洗净全身羊皮。在腹腔和后腿、五叉等肉层较厚的部位,用刀割开小口,然后填进各种佐料腌渍入味,外皮涂抹适量麻油和酒。

用铁扦从羊尾向内别到腹部,并加以巩固,再用铁链钩住羊的四肢,背部朝下放入炉内烘烤,砖砌而成的烤炉似穹庐状。烤全羊入炉之前,先用一种叫梭梭的柴禾将炉膛烧红,撤去燃料后,将全羊从烤炉的天窗吊入,并关闭天窗和炉门。将羊肉烤至半熟后,再打开炉门,用长柄勺舀上梭梭柴的火块对羊身进行烤炙,直到羊全身烤成焦黄色为止。用这种慢火烤炙的全羊外皮焦脆,金红油亮,而皮下的肉鲜嫩酥香,油而不腻。

烤好的全羊出炉后,倒掉腹腔和填入皮肉的佐料,将全羊以跪卧姿势摆入直径约1米的大盘内,在羊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带,先摆上桌让客人欣赏,待客人过目赞美后,由专人在客人面前将烤全羊割成小块。

六. 内蒙古 呼伦贝尔 牙克石 呼伦贝尔小麦

“呼伦贝尔小麦”是旱作春小麦,产区集中在大兴安岭以及大兴安岭以西的高寒地区。这里无霜期90-120天,日照丰富,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小麦的光合作用,明显缩短了生长期,提高了品质。“呼伦贝尔小麦”已被列为国家优质春小麦(强筋小麦)种植区。

七.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额尔古纳 手抓饭

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钏后,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视为上等美餐。



材料:A、糙米1000克,土豆100克,洋葱100克,胡萝卜100克 B、盐少许,菜味香2克



制作方法



1、糙米洗净泡二小时,放入22公分的高压锅中,水高出糙米200毫升,煮熟备用。土豆,洋葱,胡萝卜切丁。



2、锅中加水200毫升,土豆,胡萝卜,洋葱在锅中翻炒,再把糙米饭铺在上面,盖好锅盖,用小火煮20分钟,就成了香喷喷的手抓饭。

八.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海拉尔 呼伦贝尔烤全羊

蒙古族肉食品之二是烤全羊。这是从元代宫廷燕飨继承下来的一种整羊宴。在清代颇受清廷青睐并称“诈马宴”,常招待蒙古王公。清乾隆帝曾大发诗兴,作诗赞美此宴。“诈马”即蒙古语“珠马”或“招木”的异译,指的是用蒙古族传统的屠宰法杀之后,热水煺毛,去掉内脏,收拾干净的白条绵羊烤制的一道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蒙古肉食中最讲究烹调技艺的上乘大菜。
据《元史》记载,十二世纪时蒙古人“掘地为坎以燎肉”。到了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肉食方法和饮膳都有了很大改进。《朴通事·柳蒸羊》对烤羊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元代有柳蒸羊,于地作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芭盛羊,上用柳枝盖覆土封,以熟为度。”这说明不但制作复杂讲究,而且用专门的烤炉。在清代各地蒙古王公府第几乎都用烤全羊招待贵宾,是高规格的礼遇。 清代初康乾年间,北京“罗王府”(即阿拉善王府)的烤全羊,名气就很大,其蒙古族厨师嘎如迪名满京城。从清末明初到新中国成立初,各地蒙古王府中虽有烤全羊,唯有阿拉善王府的烤全羊最有名,因为该王府有一批以胡六十三烤全羊师为首的名厨掌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民政府对蒙古族传统名菜的重视,不但恢复了这道名菜,而且有了许多改进。现在我区财经学院已将烤全羊列为蒙餐课烹调技术中的重要一章。
烤全羊的制作法简单说来,即把“珠马”白条绵羊带头蹄用特备的装置吊好,再将各种调味品放入预先切好的切口和腹腔内,然后在表皮上涂一层食用油,再装入特制烤炉中烤制。大约烘烤三个多小时,便是一只外皮酥香,味美肉嫩的烤全羊了。按照一般规矩,宴席上五道菜后,才把烤全羊置于大盘端来,请宾客观赏之后,再把它端回去,按皮和肉分别切成片或块重新上桌供食用。吃时可随意用合叶饼,夹着肉和大葱、甜面酱等佐料吃,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九. 湖南省 郴州市 苏仙区 穗丰精品茶油

穗丰精品茶油选用郴州茶之乡区岗脚乡的优质茶籽精制而成。不含芥酸和嵛酸,色泽鲜黄透明,香味浓郁醇正,能除腥保鲜,养颜美容,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有一定防治作用。曾荣获郴州市首届展会金奖。

十.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额尔古纳 列巴

“列巴”是俄文译音,是俄语里面的大面包,它是极富特色的欧式食品。在哈尔滨,很多食品的名称都沿用了俄文译名,小的俄式面包叫“沙克”,面包干叫“苏克立”等等。



大列巴个头很大,直径最大时可达1尺(33厘米),重达三四千克,和半个篮球差不多大小,外壳硬硬的,其味道是甜中有酸,外焦里软。吃的时候要切片就着黄油、苏波汤才有味道。



大列巴是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俄罗斯传统的加工方法是以酒花酵母发酵好的面团,加入适量的盐,放在很大的立式烤炉里用东北森林里的椴木或桦木等硬杂木烤制。酥脆暄软,咸味可口。烤制好的大面包,夏季可存放一周,冬季可存放一个月左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