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瓜子湖南特产 湖南年货必备之一西瓜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瓜子湖南特产 湖南年货必备之一西瓜子更新时间:2024-01-20 21:03:36

一. 湖南省 邵阳市 邵东 邵东无籽西瓜

邵东无籽西瓜是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的。所产西瓜果圆形好,无病黄斑,瓜瓤鲜艳、果皮薄个头大、不空心、无籽性能良好,汁多味甜、含糖量均在12%以上,质细性凉、食之爽口。

湖南省邵东县简家陇乡三都村谭家组种植无籽西瓜已经有十余年历史,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村”,年产40万斤。

二.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下湾西瓜

下湾,是昌邑岞山镇的一个村庄,约有五六百户人家。村前就是胶济铁路的岞山车站,交通方便。西临潍河二里许,潍河沿岸全是沙土地。就以下湾为界,村东是肥沃的黑土地,村西就是靠河的一片黄沙地。

因土壤成分的不同,黄沙地适宜种瓜果、花生、地瓜等,不适宜种五谷杂粮。因此,沿河两岸的人们大都种植些水果树或花生。唯独下湾村的村民以种瓜类为主,其它为辅。

蔓生的瓜类,是开了春种的,可按月份收成不同口味的瓜。早熟的是捎瓜,鲜翠可口。继有香瓜,皮黄色,天生长不大,个儿像拳头大小,摆在房内香味四溢,约一周不褪。接着就有面瓜、甜瓜、西瓜相应上市。其中以西瓜为大宗,它的特色是香醇甜脆,为其他地区所不及,因而闻名。

三.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黄河乡西瓜

黄河乡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章丘黄河乡“鲁汇佳”西瓜采摘节开园迎客,从今日起,黄河乡西瓜开始上市。其中“华欣”、“金蜜童”、“双色冰淇淋”等主打品种,曾多次获得济南市优质西瓜金奖、西瓜瓜王等称号,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我们鲁汇佳品牌的西瓜都是用矿物肥浇灌的,是全国首创!”当地瓜农向记者介绍,独特的沙土质和黄河水灌溉,让黄河乡“鲁汇佳”西瓜肉质酥脆、细嫩多汁、甘甜爽口。

四.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陵阳西瓜

陵阳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陵阳西瓜

莒县陵阳镇西瓜协会

莒县陵阳镇被称为瓜菜之乡,全镇有3.6万亩的瓜菜种植面积,仅西瓜就有5千余亩。近日,早春的礼品西瓜已经上市,每斤5元的价格让瓜农心里乐开了花,仅这一茬西瓜一亩大棚就能收入近2万元,而今年还能收获两茬西瓜和一茬蔬菜。因为土地是沙土,适合种植西瓜,有40多年西瓜种植历史的陵阳镇成立了西瓜合作社,不管西瓜多贵田间地头都能销售一空。

五.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东明西瓜

东明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明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东明县是山东省西瓜生产基地之一,素负盛名。1959年,产一特大西瓜,状如石滚,重51.5公斤,在河南省农业展览馆展出后,名扬全国;1968年,又产1只53公斤的特大西瓜,被称为全国"西瓜之王"。1981年,李六屯村农民种出一株"龙凤西瓜",单株结瓜14个,总重量80余公斤,创全国单株西瓜之最。1986年,山东省首次西瓜展评会评出的3个特优产品中,东明县的"郑州三号"名列第一,"中育六号"名列第三。1987年,在全省第二届西瓜展评会上,东明的"中育六号"再次被评为"特优产品","中育一号"、"伊选"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东明种植西瓜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近年来又引进不少优良品种,采用了科学的栽培技术,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成熟期由过去的7月中旬提前到5月中旬,供瓜时间可持续到11月底。30多个传统品种中,柳条青(又名"三异")、核桃纹、三白、双白、手巾条等具有个大、味甜、耐储运的特点。新引进的中育六号、佳丽、郑州三号、洛菲林、伊选、新红宝、新澄等10多个优良品种,瓜瓢细、纤维少,含糖量达10~132%,均为西瓜之上乘。

1986年、1987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均达8万亩,年总产量35亿斤,平均亩产2000公斤,最高亩产超过0.65万公斤。除满足本地需要外,大批西瓜运销北京、上海、济南等地。

山东菏泽市东明县马头镇苏寨村及周边是著名的西瓜基地,基地位于东明县南23公里,山东省东明县是95年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西瓜之乡”,常年种植面积达40万亩,总产12亿公斤,销售收入5亿多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近千元。山东菏泽市东明县西瓜品种主要有,黑皮有籽大果型西瓜,有汴杂系列品种、预艺2000、中华拳王、黑巨霸、东研八号、开杂十八、东明黑大个等。特点是高圆形黑皮西瓜,单瓜重10斤以上,优质安全,皮韧性强耐贮运,含糖12度左右。7月至8月底集中上市,重点西瓜乡镇:马头、小井、大屯、三春等。

新引进培育的杂交西瓜品种品质更优,自1986年的山东省首届西瓜展评会、1991年全国首届西瓜评优会以来,每次参加评比均获殊荣,先后4次摘取桂冠,6次夺得第二、第三名,8个品种获得部省级优质产品称号。1998年8月12日,国家绿色食品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东明西瓜为a级绿色食品(lb-07-980115211)。1999年,东明西瓜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0年,注册了“东明红”西瓜商标。东明西瓜已形成了以黑皮有籽大果型西瓜为主,花皮西瓜、无籽西瓜为辅的特色优良品种体系,以夏季种植,七、八月份集中上市为主,早春,秋延迟、冬季反季节栽培为辅,全年供应鲜瓜的生产格局,规模大、品质优、品牌强、销路好已成为东明西瓜的四大显著优势和特点。目前,全县占地百亩以上的西瓜中心批发市场6处,峰期日上市量近五千万斤。

由于属黄河冲积平原,广袤的沙质壤土,优质的黄河水浇灌,优越的所候条件,优良的西瓜品种,一千多年栽培史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的不断引进推广,培育了东明西瓜沙甜爽口,风味纯正、外观亮丽,商品性好的综合品质,使东明西瓜素以优质著称,享“甲天下”美誉。传统地方西瓜品种因个大扬名。1994年马头镇农民种植的一株西瓜,结瓜28个,总重量167.8公斤(1994年8月30日,《大众日报》以东明发现一株“西瓜王”为题进行了报道),创造了单瓜个最大,单株结瓜最多,单株产量最高的三个“全国之最”。

地域范围

“东明西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4°58'-115°15',北纬34°59'-35°11'之间包括大屯镇、马头镇、小井乡所辖的行政区域,地形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为54.5-66.5米。总生产面积6667公顷,年总产量300000吨,年收入20000万元。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东明西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区域,属于历史上的黄河故道、黄河泛滥区域,形成了以沙质壤土为主的、黄河冲积平原独特的地域地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十分适宜于西瓜的生长发育:地势平坦(平均坡降约1/5000),土层深厚,沙质土壤,沙质壤土,透气、透水性良好,利于根系向纵深发展,可显著提高西瓜的抗旱能力和吸收水平。沙质土壤热容量小,白天吸热快,春季回暖早,夜间散热迅速,昼夜温差大,不仅有利于西瓜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对矿质肥料的吸收运转,而且还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能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利于高产优质。土壤肥沃,土壤含钾量高,区域内土壤养分平均状况:有机质0.62%;全N0.051%、碱解N54ppm;速效P4ppm、速效K112ppm,含K丰富,极有利于西瓜风味和含糖量的提高,为东明县优质西瓜生产奠定了土壤基础。

(2)水文情况:水资源丰富,潜水埋深浅。地下水质为弱化矿水,特别

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引黄灌溉优势(沿黄线长达124华里)。由于黄河水中富含的营养物质,灌溉效果优于普通地下井水,对西瓜优良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区域内潜水埋深平均1.5-2米,西瓜根系发达可深入土层1.5米左右。能直接利用地下水,满足西瓜生长发育需要。因而即使不灌溉也可以基本保证西瓜对水分的需求,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3)气候情况:气候条件优越。西瓜是喜光喜温作物,特别喜欢光照强、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东明县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3.6℃,总积温为5136℃,大于10℃的有效积温4584.9℃,平均无霜期达222天,平均3月24日断霜保证率在80%以上。春季回暖快,2月19日平均温度可稳定通过0℃,4月5日平均温度可稳定通过10℃,比本省兄弟县可早3-15天。日较差大,年平均日较差为10.3℃。晚春、初夏4、5、6三个月,日较差大于10℃的日数平均63天,占总日数的69.2%;日较差大于15℃的日数长达24天,占总日数的26.4%,极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44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5%,光照充足,特别是5、6、7三个月,月平均总日照数累计达739小时,每月平均在250小时左右,最多可达270小时,充足的光照可以保证西瓜良好的生长发育和优良的品质。

(4)人文历史情况:据史料记载:约在2000年前的汉朝,西瓜从伊朗传入我国新疆。从新疆传入内地,大约是五代时期(907-960年),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西瓜传入内地以后,当时种植最早、面积最大、最好的当数“东陵”。有诗句为证:“趁雨锄瓜二亩余,东陵野老较何如,绝奇觅得西洋种,皮色斑青蝌蚪书。”东陵在什么地方?据考证,东陵应该在当时(北宋)国都东京(今河南开封)的东边,黄河泛滥形成的沙丘或沙质土壤上。因为这样的地形地貌具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便于西瓜的易地栽培。而东明正处在这种地形的中心,所以,东陵应该在以东明为中心的沿黄一带。东明种植西瓜始于宋金,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依据就在于此。

千百年来,东明人民把种植西瓜当作实现美好生活的象征,辛勤耕耘,

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西瓜栽培经验,培育了柳条青、手巾条、十八天糙、三白、黑仁青等30多个优秀地方品种,培养了一大批种瓜好手。20世纪70年代前后,东明每年都有3000余名瓜匠前往外地从事西瓜种植,东至黑龙江、西到新疆、北到内蒙古、南达海南岛,都有东明瓜农留下的足迹。以西瓜扬名的北京大兴庞各庄乡,就有东明县著名瓜匠戴会典及其徒弟们在那里从事西瓜的早期开发。东明人民为全国西瓜生产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发展西瓜经济的文明史。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西瓜栽培宜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忌用花生、豆类作为前茬。要求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黑钙土,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土壤pH值在7左右。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抗逆性强、高产、品质优良的品种,如8424、红凤等;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为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

(3)生产过程管理:一般在小拱棚内培育壮苗,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棚温升到25℃时播种。播种至出苗时要密封保温,床温保持在30℃-35℃;出苗50%以上时降低温度,白天温度20℃-25℃,夜间15℃-17℃。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后,床温白天25℃-30℃,夜间17℃-20℃;4片-5片真叶到定植前一周降温,锻炼幼苗,加大通风量。采用高垄栽培,一般垄距为70cm,垄高15cm-20cm。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13℃开始移栽,早栽培5月上旬小拱棚内定植;中栽培5月中下旬定植;延后栽培,7月15日-7月20日移栽。移栽规格是:单行栽培,采用小高垄裁培,垄高15cm-20cm,垄宽70cm,垄面宽15cm,株行距0.5m×1.4m,采取1.1栽培方式(种1垄空1垄);双行栽培,采用小高畦栽培,畦高15cm-20cm,上宽50cm,底宽60cm-80cm,株行距0.5m×1.4m,两行西瓜向相反方向爬蔓,采取2:2栽培方式(种2垄空2垄)。种植密度为每亩种植800-1000株。植株伸蔓以后,需肥量增加,结合中耕亩施腐熟饼肥600kg,冲施生物菌肥20kg,生物菌肥含有芽孢杆菌、

放线菌、附凝聚短状杆菌、迪茨氏菌、藤黄短杆菌、微球状菌等。伸蔓后期至坐果前每亩页面喷施食用高钙奶粉2kg。幼瓜膨大时,每亩追施食用豆油8kg,另外每亩进行叶面喷施硫酸钾肥15kg。采用双蔓整枝,植株保留主、侧两蔓,选主蔓上的第2个雌花留瓜,在瓜前留10片叶掐尖,主蔓和所保留侧蔓上叶腋内萌发的枝芽要及时打掉,坐瓜后及时压蔓。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坐瓜率。每天上午6:00-9:00摘下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将花粉轻涂在雌花柱头上。在主蔓第二雌花节位留瓜,及时垫瓜、翻瓜,保证瓜型端正和皮色美观。综合防治病虫害,提倡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化学防治严禁使用高毒剧毒农药,轮换使用高效低毒的规定农药品种,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当西瓜出现该品种固有特征时适时采摘。一般有籽西瓜于授粉后35-40天、无籽西瓜于授粉后42-45天采摘。采摘前对药肥残留及糖度进行抽样检验。采摘时进行分级包装,需暂存时宜选择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5)生产记录要求:如实记录生产投入品,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发育正常、完整,无任何外伤,新鲜洁净;具有本品种应有的果形、色泽和条纹;无霉变、腐烂、异味、病虫害。

(2)内在品质指标:大型瓜皮厚小于1厘米,小型瓜皮厚小于0.3厚米。大型瓜(单瓜重大于5公斤)中心糖度大于10.5度,小型瓜(单瓜重小于2.5公斤)中心糖度大于11.5度。

(3)安全要求:入市西瓜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5)的卫生指标(详见下表)。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无公害食品西瓜的卫生指标

序号有害物质名称指标/(mg/kg)

1乐果≤1.0

2辛硫磷≤0.05

3抗蚜威≤1.0

4氰戊菊酯≤0.2

5溴氰菊酯≤0.2

6百菊清≤1.0

7多菌灵≤0.5

8砷(以As计)≤0.5

9氟(以F计)≤0.5

10亚硝酸盐和硝酸盐≤4.0

注1:出口产品按进口国的要求检测。

注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得在西瓜生产中使用,不得检出。

注3:西瓜生产者在其西瓜被检测时,应向有关的检测部门自报农药使用种类。拒报、瞒报、谎报,其产品被视为不合格产品。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同一品种、果形周正、大小一致的西瓜为合格品。果形小、畸形或有机械损伤、病虫伤的不合格另行处理。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前每个西瓜套袋,然后装入包装袋或包装箱。包装上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东明西瓜”字样。

六.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西瓜

始兴大面积种植西瓜始于二十世纪,目前已发展至10000多亩,主要产区分布在顿岗、太平、城南、沈所平原地区。始兴西瓜具有皮薄、肉厚、鲜红、爽脆、多汁、清甜、核少等特点,品种有日本蜜瓜、台湾“新红宝”、花皮、黑皮和黑美人等。

七. 安徽省 蚌埠 怀远 沙沟西瓜

沙沟西瓜

八.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同州西瓜

同州西瓜盛产于大荔县,因于古同州时种植,故得名。以个大、皮薄、甘甜而名传遐迩。

大荔西瓜,有“同州大西瓜”之称。走进古城西安,只要是吃过西瓜的人,提起“大荔西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大荔县志》中所记“西瓜出沙苑,味甘美,甲于秦中。”

为此,自古就有西瓜摊主真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豪情吆喝:“看看看,来来来,同洲西瓜甜的太。刀切哩,水流哩。吃一口,流一手。车拉哩,我卖哩。你不吃,见怪哩……”

1981年后,大荔县加强西瓜的技术指导,培训技术力量,进行品种更新,先后引进新澄杂交一代、早花、湘蜜、中育等27年良种。并采塑料薄膜进行地面覆盖,把成熟期提前一个多月。

1984年又引进新红宝、优红、郑杂等品种,面积发展到3万多亩,种植地区由洛南发展到洛惠灌区。在栽培技术上由部分地膜覆盖发展为全部覆盖,部分面积还采用地膜和拱棚双层覆盖。使商品西瓜从5月上市始,至7月底,前后三个月,源源不断。既调剂了人民生活,增加了农民收入。

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境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种植西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属栽培西瓜的最佳优生区。大荔群众历来就有种植西瓜的作务习惯。长期以来,西瓜成为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同州西瓜闻名遐迩,久负盛名。近两年来,随着西瓜品种结构的调优和种植模式的转变,全县西瓜种植规模持续扩张,呈现出抢季节以早取胜、创品牌以优取胜和出新招以特取胜的竞争态势,西瓜产业一路走红,实现了产销两旺。

九.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砀山西瓜

砀山西瓜是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砀山县西瓜种植20万亩,品种有20多个系列,每年五一节大量上市,产品以个大,皮薄、沙脆、甜度高、耐储运,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地处安徽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回温早,温差大,这里气候良好,土质肥沃,交通发达,区位优先,是省部级认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县,沙壤面积大,富含钾,具有生产高产优瓜的良好自然条件,砀山素有“西瓜之乡”之美誉,砀山西瓜素以皮薄汁多、甘甜爽口而闻名。砀山西瓜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早熟、皮薄、瓤脆、味甜而闻名省内外,被列为安徽省瓜果之一,砀山西瓜种植面积数十万亩。

砀山西瓜上市期:每年的5月1日起,各大棚类西瓜将开园上市,6--7月份上市量直达高峰,所产西瓜个大、味美,优良的品质深受南北客商的青睐。砀山西瓜主要品种有:特小凤、早春红玉、金小兰、黑美人、京欣、冰糖麒麟、冠龙、无籽、九道沟及伊丽莎白甜瓜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狠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大力倡导种植“绿色瓜”,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取了优化配方施肥,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使砀山西瓜达到无公害、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标准,而且含糖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砀山西瓜产业近年来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种植面积每年递增,全县涌现出多个优质西瓜的专业乡镇及品种专业村。

十.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两湖牌西瓜

   石首市新厂镇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荆江北岸,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陆交通要塞之一。全镇国土面积9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人口4.8万。近年来,新厂 镇委、镇政府以“兴镇富民”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了万亩棉套瓜、万亩棉套椒、万口网箱养鳝、5000个蔬菜大棚等四大主导产业,年产甜瓜2万吨、早椒3万吨、秋椒5000吨、尖椒6000吨、黄鳝400吨。其瓜椒享誉 鄂南湘北,“楚禾”牌甜瓜已注册商标,无公害农产品 基地正逐步形成“荆州市十万亩瓜椒生产基地”。 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甜瓜第一大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