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泉州土特产海鲜是什么品种 福建泉州有什么海鲜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泉州土特产海鲜是什么品种 福建泉州有什么海鲜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8 13:30:35

一.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菜头酸

闽南人所称的菜头,即萝卜,在泉州,菜头酸是妇孺皆知的小吃。现在菜头酸也名声在外,网上一搜,发现一些吃过菜头酸的外地人都在大叫想念菜头酸。可见,菜头酸也走出闽南了。早年,闽南乡下人家家家都会做菜头酸给小孩当零食。

菜头酸口感酸酸甜甜,清脆可口,清凉败火。其主料为萝卜、白醋、糖,将萝卜切片,稍腌去掉苦水,加入适量的盐和糖(现在有些人以糖精代替糖),制成后,有的按斤卖,有的将菜头酸串成串,按串卖,一串几毛钱。

闽南人一年四季都吃菜头酸,只是各人制作的配方手法不同,口味也稍有差别,但酸甜清脆的口感是不变的。在清源山上,到处可见卖菜头酸的小摊,把菜头酸装在透明的玻璃罐里,一串5毛。

早报讯(记者蔡绍坤)昨天,对于菜头酸的翻译,不少读者不约而同地翻译为―――pickledwhiteradish或pickleturnip。提供这种翻译结果的读者一致认为:菜头酸的主要材料是腌白萝卜,所以直接加pickled(腌制的)作为定语,直接翻译。

从事软件设计的读者小范,在对菜头酸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解后,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翻译方式:菜头酸,其实是“吃醋的萝卜”(jealousradish)。另外,其他读者提供的翻译方式如下:

1.Radishacid“菜头”是萝卜的闽南语说法,所以菜头是radish,菜头酸=萝卜酸,既然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词,那就直接叫Radishacid.

2.caitouacid虽然菜头是萝卜,但是菜头是闽南的口味,直接翻译caitou,有闽南味直接叫caitouacid挺好。

3.honeysoupofpickledradish菜头酸,在泉州本地,应该是指菜头酸汤吧,卖的时候还加蜂蜜的那种,既不只是汤,又不只是萝卜干,确切讲是固液混合物,还是甜的。这个翻译既能指出它的味道,又能指出它的原料。

4.thejuiceofpickceturnips菜头酸是泉州民间的传统果饮(juice)。通常别人都用turnips为菜头(白萝卜),因为指称是白萝卜,而radish如果用来翻译菜头的话,就要加上whiteradish了。

5.Radishwithsweetandacid就是萝卜里面有酸有甜。

6.Sourradish酸菜头,酸萝卜

7.Choppedsourandsweetradish切成条的酸甜菜头

8.Sourradishaddedsugar加糖的酸菜头(来源:泉州网)

二. 海南省 东方 海鲜瓜盅

海南时令菜,又称“毛瓜”、“水影瓜”,属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变种,其食用、药用均同冬瓜。海南盛产于夏季,做菜制汤皆宜。此菜讲究工艺造形,汤清味鲜,为清热补凉佳馔。

三. 福建省 泉州 鲤城区 泉州木偶

泉州木偶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因产地福建泉州而得名。系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泉州木偶艺术饮誉环球。木偶头的雕刻以江加走大师的制品为极品,其遗作二百八十多种,被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管。艺术名师辈出,现有面谱达三百多种,造型优美,彩绘生动,性格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地方色彩。

典型的花园派木偶头雕制过程是:选材,粗坯(刻划出五官等),精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上粉,开脸(绘脸谱),盖腊,等十几道工序。男的木偶角色或是采用真发或是直接用樟木刻成发髻,有的还要植须,就是加上胡子,胡子的颜色有四种,黑色、红色、灰色、白色,胡子的式样有长的、短的、八字等,根据不同的角色搭配。女旦头都是采用真发做为发髻。

泉州木偶分为提线木偶(头像较大,叫做“傀儡戏”)和掌中木偶(头像较小,叫“布袋戏”)二种;表现者以提线的方法或以手指拨弄,使木偶活动如生。

四. 福建省 泉州 鲤城区 泉州刺绣

泉州刺绣

泉州专业刺绣肇始何时,史无明载,难于确断。但知有一种精巧的“高浮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可见泉州刺绣工艺很早就有相当高的水平。宋代,泉州城内东隅有个“衮绣铺”,传说就是因为刺绣业集中于此而得名。衮绣者,绣制朝服之缩称。这与南宋时南外宗正司迁来泉州,皇亲集中泉州居住不无关系。

明清,泉州地方戏曲繁盛,绣制戏服、道具需求量大,推动了刺绣业的进一步发展。清末民初,绣铺已有数十家。最著名的是承天巷内的“得春堂”绣铺,开设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创始人林的。清末民初泉州城内的刺绣工约有数百人。

刺绣品大致分为金线绣(朝服、戏服、佛服、龙蟒桌裙、道场绣品、凉伞、大纛、喜庆绣幛、幢幡等)和绒线类(戏服宫装女帔、木偶戏服、被面、帐眉、手帕、妇女衣裙等)。抗日战争前,产品远销东南亚及香港、台湾等地。1942年太平洋事变后,外销中断,刺绣业一蹶不振。

解放后,成立泉州美术工场,内设刺绣组,后成为泉州工艺美术社之刺绣车间,是泉州美术工艺的一个重要部门。

五.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石亭绿茶

石亭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安石亭绿,又名石亭茶,系炒青石亭绿茶,以具有“三绿三香”的品质风格而著称。它外形紧结,身骨重实,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嫩绿,是为集“三绿”之美;滋味醇爽,香气浓郁,似兰花香,又似绿豆及杏仁等香气,誉为“三香”。

石亭绿产于福建南安丰州乡的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是唐代诗人韩偓咏九日山的诗句,确为这里自然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地处闽南沿海,气候温和,罕见霜雪。同时受沿海季风的影响,阴晴相间,光照适当,土质肥沃疏松,给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泉州府志》所载,九日山,因“邑人以重九日登高于此”而得名。山高百米,东西北三峰环拱,山上存有摩崖石刻七十四方,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物。

莲花峰,古称莲花岩,因裂石八瓣、状似莲花而得名,“孤帆远影生云际,双刹高悬捧日来”。登莲花峰,前看,有金鸡断桥,锁尽东西溪水,碧波荡漾,水光映天;平视,清源、双阳两山列于东北,气象万千;远眺,东西双塔,阳光闪耀,威镇鲤城;近看,丛丛茶树郁郁葱葱,这里盛产着名茶石亭绿。

莲花峰上有一个石亭,又称不老亭,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相传,宋末延福寺僧人净业、胜因两人在莲花峰岩石间发现茶树,便加以精心培育,细加采制,制成的茶为僧家供佛之珍品。至石亭建成后,香客日多,游人渐增,茶叶成为招待和馈赠之佳品。

历史溯源 石亭茶

由于茶叶质量优异,又出自佛门,求茗者日众。石亭因茶而增荣,茶也因石亭而出名,石亭绿名声更盛。

这里有一处记述茶事的摩崖石刻,上写道:“嘉泰辛酉(1201)十有一月庚申,郡守倪思正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既事,登九日山憩怀古堂,回谒唐相姜公墓,至莲花岩斗茶而归。”可见九日山、莲花峰产的石亭绿名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到了清道光年间,莲花峰已从少数僧人种茶,发展到众多农民普遍种茶,并以莲花峰为中心,乌石山、西坑、石马山、法华山、五华山等数十座山间均发展了石亭茶的生产。

新鲜石亭绿茶和 石亭绿茶

陈旧石亭绿茶:新鲜石亭绿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

陈旧石亭绿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外形芽叶硕壮饱满、色墨绿、润泽,条索紧结、厚重;泡出的茶汤味浓、甘醇爽口,香气浓,叶底柔软明亮。夏茶外形条索较粗松,色杂,叶芽木质分明;泡出的茶汤味涩,叶底质硬,叶脉显露,夹杂铜绿色叶子。

秋茶外形条索紧细、丝筋多、轻薄、色绿;泡出的茶汤色淡,汤味平和、微甜,香气淡,叶底质柔软,多铜色单片。

高山石亭绿茶和平地石亭绿茶:高山石亭绿茶外形条索厚重,色绿、富光泽;泡出的茶汤色泽绿亮,香气持久,滋味浓厚,叶底明亮,叶质柔软。

平地石亭绿茶外形条索细瘦、露筋、轻薄,色黄绿;泡出的茶汤色清淡,香气平淡,滋味醇和,叶质较硬,叶脉显露

石亭绿茶

南安市石亭绿茶研究会

8757651

六.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油茶

德化油茶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的。德化县是“中国油茶之乡”,榨出的茶油保持本色,气味天然,油品健康。

油茶是德化县一大优势资源,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12万亩。德化是“中国油茶之乡”,福建省的12个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被列为2009-2010年国家油茶林基地建设示范县。

七. 台湾省 屏东 东港海鲜

东港是台湾西南沿海的重要渔乡,鱼鲜丰美早已远近知名,新鲜可靠的现流渔货源源不绝,加上不断开创出新的调理手法,使得东港海鲜的威名自成一家。另外,由于当地开发得早,许多风味小吃也演变成当地口味,其中又以肉稞和肉圆最具特色,值得饕客前来一尝。东港海鲜种类繁多,其中又以鲔鱼生鱼片、樱花虾和油鱼子,并称为海鲜三宝。东港的生鱼片之所以知名,主要就在一个“鲜”字。为示新鲜,东港的生鱼片一定是直立上桌;而且店家有道不成文的规矩,一定是七片一碟,据说是“沙西米”(三、四片)的谐音。东港较著名的海虾有东港虾和樱花虾。油鱼子是东港另一项,它比乌鱼子大得多也稀有得多。除了三宝之外,东港还有许多特色鱼、特色菜,走一趟华侨市场,保证逛得眼花缭乱。光看还不过瘾,一旁就有许多海鲜摊,找个位子坐下来,点杯啤酒,配上活跳跳的海鲜,生猛滋味令人难忘。( 屏东县)

八. 福建省 泉州 金门 金门菜刀

金门菜刀介绍金门的,有三宝「高梁酒、贡糖、菜刀」,其中金门菜刀则是由炮战时大陆炮弹掉落后,取其弹壳钢铁打造而成,据说使用起来十分轻便耐用。

以炮弹壳为材料制成的金门菜刀,其售价折合人民币一般在每把200元左右,最高每把可达近万元。

到金门去,必定有人带你去参观“金门菜刀”的制作过程,或者是“金合利”,或者是“金永利”,这两家制刀厂都是以炮弹制刀而名闻金门的。到这些制刀厂去参观,老板都会带你去看制刀过程。原来金门菜刀刀刃锋利,使用上不须花太多气力,且十分耐用;最重要的是,它是经过战火洗礼、物尽其用的历史产物--使用两岸紧张对峙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废弹壳制造的!这特殊意义使得用炮弹壳做的金门菜刀不仅闻名全台湾,且历年来经过各国媒体的采访报导。

九. 福建省 泉州 德化 德化梨

德化梨

德化梨是1996年从台湾引进新世纪梨等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近几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德化县戴云山南部的新世纪梨等品种花芽不能正常休眠越冬,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为解决这一问题,德化县进行了梨花穗嫁接试验,试验成果经省科技厅验收后,由国家科技部立项为成果转化项目,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70万元的无偿资助。

2005年12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德化县经作中心先后在三班、雷峰、上涌、美湖、龙浔、盖德等乡镇,通过采取对梨园扩穴改土,清园和配方施肥等措施,对项目区品质差、效益低的品种进行全面高接换种,由原来以新世纪为主栽品种,向翠冠、西子绿、蜜雪、华山等搭配栽种,形成早、中、晚熟配套的品种结构,逐步形成了良种化,两年共实施面积达5090亩。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如东海鲜

如东地处黄海之滨,拥有106公里绵长的海岸线,滩涂面积104万亩,自古盛产海鲜产品,民间早有“日出金牛有一条”的传说。海岸堤外滩涂辽阔,港汊纵横,近海沙洲众多,加上海域地理位置优越,如东海域正好处于东海前进波与黄海旋转波的交汇处,海潮涌浪高,落差大,浮游生物集中,而长江与内河又挟带大量营养盐和有机物流入,因而水质肥美,导致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得如东的海产品具有其他地域难以比拟的鲜美口味和独特的营养价值。2007年4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海鲜之乡”称号。

如东海产资源丰富,食用营养尤佳,盛产50多种名贵海鲜,各类海产品种达1093种之多,其中文蛤、条斑紫菜的品质和质量均列全国第一。文蛤、紫菜、对虾、黄鱼、鳗鱼等产品不但供应了城乡市场的需求,而且还远销日本、东南亚诸国和港澳地区。濒江临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鱼、虾、蟹、贝、藻类等海产品的生长和繁殖,使得如东的海鲜“鲜”得鲜嫩,“鲜”得诱人,难怪人们品尝过如东海鲜后,由衷地感叹,还是本港海鲜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盛产海鲜,商贾云集,市井繁华,掘港素有“小扬州”之称,并在江苏百家名镇录中誉为鲜城。一千多年以来,如东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薪火相传,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海鲜烹饪技艺和海鲜饮食文化。以“天下第一鲜”文蛤为代表的如东海鲜,源自淮扬菜系,但又自成一体,具有其它不可比拟的特点:选料讲究,因地取材,追求本色本味,清鲜平和,咸淡适中,以鲜为主,讲究原汁原味。刀工精细,讲究火功,风味清新,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食者过后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同时一支烹饪技术过硬的名师、名厨队伍也由此而崛起,大小饭店由过去的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家,专门从事烹饪教学研究的第一职中,邱升中学几年来培育了数以万计学生奔赴省内外各大饭店。县内各大餐馆、饭店的主厨、大厨更是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海鲜菜肴烹饪技术和经验,做海鲜菜,让外地客赏尝海鲜,成为人们一大快事,中天黄海大酒店、刘埠大酒店等餐馆企业成为如东人对外展示的窗口。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南黄海宽阔胸怀赐给了如东人民几千年的厚爱,奉献一个无与伦比,造福后代的洋口港。所以说加速推进洋口港建设进程,发挥海洋资源优势,通过研究如东海鲜,切磋海鲜技艺,培育海鲜品牌,聚集众多人气,吸引更多的人来“品天下第一鲜,观南黄海风情,兴如东洋口港”,使他们“吃在如东,玩在如东,投资兴业在如东”,是关系到宣传如东,宣传海港的大事,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

如东海鲜是富营养食品,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讲营养的吸取、搭配、平衡成为“食”的首要问题。如东的文蛤、蛏、紫菜、蟹、鱼、虾等海产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钙、铁、多种维生素等成份,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以上,而鱼翅、海参、干贝、鱼肚等蛋白质的含量高达70克以上,其价值可见一斑,其味鲜而不腻,营养丰富。

如东海鲜是益智食品,经常食用海鲜,能增强人的智力开发,增强记忆力,提高人体的标准素质。近十年来,最能反映如东整体素质水平的还算教育。如东教育水平近二十年来一直位于全省前列,并创造了高考神话,以至于有“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东”之说。如东人体质好还表现在培育和输送的运动员数量多、成绩好,有奥运会冠军200米和400米混合泳世界纪录创造者林莉,羽毛球世界冠军赵剑华,亚洲“网上飞人”男排国手汪嘉伟,中国女乒教练乔小卫,以及曾获女子重剑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冠军的沈巍巍等。

如东海鲜是益寿食品,如东人的长寿是众所周知的,全县高寿占总人口比例高于周边县市,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富集了无穷的宝藏,其中更包括了多种人体有益的生命元素和能量物质。而海鲜是的鱼、虾、贝、藻大多有吸收、聚集这些生命物质的特殊能力。特别是海洋生物中所含硒、锗等微量元素,是世界公认的抗衰老营养物质。所以说,如东海鲜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甚至能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机率。如东人,尤其是沿海居民,身体大多健壮,高寿者尤多,无疑得益1的恩赐。

如东海鲜是美容食品,追溯古人医药,被二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列为商品,以文蛤为代表的如东海鲜,是对如东人特有的恩赐,由于海产品所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它们不但皮脂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活动增加,真皮基质细胞的数量增多,而且还有延续这些功能的效果。常食海鲜可以生津润燥,滋润肌肤,驻颜美容,永葆青春。

海产品在烹饪中占有重要地位,海鲜烹饪技艺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进一步提高海鲜烹饪水平,培育具有如东地方特色的海鲜菜系,继承和弘扬如东海鲜饮食文化,如东县县委、县政府2004年8月,成功举办了“中天”杯江苏省如东首届海鲜烹饪大赛,大赛设了个人赛和团体赛(精品宴席),通过比赛,凸现了一批优秀的有发展前途的厨师队伍,推出了一批具有如东海鲜特色的新式菜肴,大赛获得了成功,如东海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知名度。另外,在《中国名菜大典》江苏卷中,总共就80个菜,而如东就有60个菜被录入其中,目前由江苏、广东、山东、四川等省合出的《中国名菜谱》200多个菜内,南通收录其中的40个名菜中如东就占了35个。

如今,如东的海鲜已经走出如东,走向全国,并飞往世界,愿倍具特色的如东海鲜之花花开如东、香飘万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