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黑龙江省宁安市有什么特产 黑龙江省宁安市有什么好玩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黑龙江省宁安市有什么特产 黑龙江省宁安市有什么好玩的更新时间:2024-05-08 16:31:37

一. 吉林省 通化 集安市 草丛蓉

现状 濒危种。草从蓉属于单种属,是比较珍贵的药用植物,为壮阳补肾的良药。它奇生在 东北赤杨Alnus mandshurica (Call) Hand.-Mazz.的根部,零星分布于长白山亚高带及大兴安岭。历经人们过量的挖掘,致使数量急剧减少,分布范围也墟为越窄,大有绝灭的危险。 形态特征 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根茎瘤状膨大,全株近无毛。茎直立,粗壮、圆柱形,肉 质,紫褐色,高15-50厘米,粗1-2厘米,叶鳞片状,通常密集于茎基部,三角形或卵状三角 形。穗状花序长5-16厘米,直径2-3厘米;花多数,暗紫色;苞片卵形,锐尖;花萼杯状, 有不整齐的3-5齿裂;花冠唇形,花筒基部膨大成囊状,上唇直立,细长,头盔状,近全缘 或稍2裂,下唇极短,明显3裂;二强雄蕊,伸出花冠外;心皮2,花主明显,主头2浅裂。蒴 果近球形,二瓣裂;种子微小,多数。

地理分布 草从蓉在我国分布较窄,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海拔1 700-1 900米岳曲林带,黑龙江呼玛县,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大兴安岭海拔520-1 200米处。亚洲东北部和北美也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草丛蓉分布区的气候具冷湿、风大、气温低的特点。在长白山产区1月平均温为-19-20℃,7月平均温为10-14℃,年降水量为800-1 100毫米,生长季节常有大风,土壤为亚高山粗骨生草森林上。在大兴安岭产区则夏季干凉,而日温差大,常达20℃以上,冬季严寒,土壤为曲型的针叶林土。由于草丛蓉寄生在东北赤杨的根部,常随寄主生于岩石缝隙或陡峭的山坡上,因此,具耐寒、耐瘠薄的特性。花期7-8月,果期8-9月。

保护价值 草从蓉为单种属植物,是比较珍贵的药用植物。保护草丛容对研究列当科分类系 统和保存种质资源均有一定的意义。

保护措施 长白山虽已划为自然保护区,但盗有滥挖草丛蓉的现象却常有发生。应积极采取 保护措施,向群众宣传保护草丛蓉的意义,并划出轮采区,挖大留小,加强管护。此外, 大力开展人工繁殖,扩大药源,以减少对野生资源的采挖。

栽培要点 草从蓉为寄生植物,其生态环境和寄生的生物学物性特殊,对生长条件要求很严 ,不易在异地生活。目前人工驯化栽培试验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尚无成功经济。应积极研究 草从蓉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机理,探索人工载培的途径。

二. 四川省 雅安市 宝兴县 酸菜豆花

酸菜是硗碛人冬春季节必备的自制淹菜。清代时,硗碛头人把精制酸菜作为贡品敬献朝庭。豆花是石磨加工的豆浆石膏凝固的制品。这道菜的制作有多样。特点是酸中留香,鲜嫩可口,有开胃健脾、助消化增食欲之功效。

三. 黑龙江省 牡丹江 宁安市 兰岗西瓜

兰岗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于长白山之脉的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之间的牡丹江上游谷地,三面环山,属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241-1559.5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为128°07′54″-130°00′44″,北纬43°31′24″-44°27′40″。幅员面积7923.9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80万亩。

兰岗西瓜生产保护地域为12个行政村。有兰岗村、军马场、牡丹村、民和村、永政村、新中村、依兰村、自兴村、文化村、东升村、新农村、河南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全市地势呈三面环山,属低山丘陵盆地。由于独特的地形特征,对农作物来说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好,使农作物质量好,形成了宁安市兰岗西瓜生产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兰岗西瓜保护区范围内耕地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主,pH值在5-7之间,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34左右。生态环境优越,土壤农用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好,无工业“三废”污染。

(2)水文情况:境内有桦树川、卧龙湖水库,蓄水量各1.316亿立方米、1519万立方米,牡丹江年过境水29.53亿立方米。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现在兴建了一大批灌溉、防洪、治涝工程,基本形成了引水、蓄水、提水工

程体系。抗旱井9076眼,中井572眼,防洪堤140.13公里,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能力达到4.4亿立方米。水源充足,水质好,无工业排水污染,有利于西瓜成长发育。

(3)气候情况:宁安市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温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4℃,年≥10℃活动积温为2634.7℃,能满足农作物对热量的需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11.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72.8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45天,特别适合西瓜的生长。

(4)人文历史情况:宁安市在唐朝时期,属渤海古国,有宁安古塔之美称,宁安市兰岗西瓜积聚了我市几代瓜人的勤劳智慧,至今已有150年历史,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逐渐形成了以其产自寒地黑土、绿色的栽培方式,造就的品质好、口味甜、营养高,在哈尔滨市场上人们习惯叫它“兰岗西瓜”的地域品牌,因此享誉全省,畅销哈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西瓜产品的发展,纷纷注册了“兰岗”牌、“宁古塔”牌,并都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兰岗镇、民和西瓜批发市场,有效促进西瓜产品的销售。

四. 江苏省 淮安市 淮安区 淮饺

淮饺,俗称“馄钝”是淮安最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淮饺可煮,可拌,可炸,属称“淮饺三吃”。饺皮特点是“薄如纸,明如镜,隔着饺皮能看字,火一点就着”。

五.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 洪泽芡实

洪泽芡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芡实是水生经济植物,叶柄、花柄、种仁都可以食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2002年洪泽县东双沟镇张庄村成功引进了苏芡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上升,苏芡种植在洪泽县迅速发展,并辐射到洪泽湖区四个县区。2006年,洪泽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发展以芡实为主的水生蔬菜产业确定为高效种植业的主要项目。在大力宣传、示范推广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芡实产业在洪泽县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芡实种植面积以每年数千亩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县芡实种植面积达到了3万亩,涉及全县12个乡镇、20多个村、400多农户,培育百亩种植大户26户,芡实生产专业村个。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目前,洪泽县已成为全省芡实产销中心,辐射带动了洪泽湖周边地区芡实产业的发展,盱眙、金湖、宝应等洪泽湖区芡实的大发展,洪泽湖区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在洪泽专门从事芡实收购的经销商有10多家,产品行销全国,从业人员近30多人。市场的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事采收、剥壳、烘干、包装的人员达5000余人。

六.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 洪泽小鱼锅贴

“活鱼锅贴”,渔家称“小鱼锅塌”,是洪泽湖渔民在长期的湖上生活实践中,在众多的因湖而宜的饮食习惯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名肴。“小鱼锅塌”起源很早,久负盛名。据传,幼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淮水边,在与逮鱼的、放牛的、砍草的、讨饭的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在锅里煮(没有渔具,用手逮来的)小鱼,锅边贴(讨来的杂面或湖中捋来经捣碎的蒿苗王子米面)饼,用这种快而省事的办法做饭填肚子。虽然做法简单原始,但吃起来却也脆香鲜嫩,后逐渐成为湖上渔民、沿湖农民的家常饭菜,称之为“小鱼锅塌”。朱元璋做皇帝后,吃腻了宫廷的宴席,特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专为他做这种“小鱼锅塌”。从此以后,这种吃法官里称“三鲜(湖水甘甜、湖鱼鲜嫩、湖草种子清香)小鱼饼”,民间则叫“皇帝饼”或“朱家饭”。朱元璋逝世后,宫内逐渐失传,而民间则一直沿传下来。

正宗的湖上渔家“小鱼锅塌”,鱼是“小鱼”,通常体长一二寸,锅是铁锅,急火烧之容易快熟,面和得较稀,贴在锅边总要往下坠,就“塌”下来了,熟后上簿下厚,故叫“锅塌”。传统的做法是:用刚捕到的小鱼,洗净后去鳞剖腹,取出肠胆等内脏,随即用清澈的湖水烧煮。同时和上一些面糊,在锅的中部四周贴上一层簿饼,饼底平水,或入水半寸,火烧水沸、汤汁四溅,故熟后饼底边有一溜子沾有鱼汤。乍一揭去锅盖,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鲜香美味扑面而来。"小鱼",鱼小,鱼鲜;"锅塌",饼脆、味香;"鱼汤",鲜美、爽口。用"锅塌"蘸上鱼汤食之,间品"小鱼"鲜香,顿感鱼香肉嫩,汤鲜饼脆,足令品尝者口津横流、举箸称赞。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湖上渔家的普通饭,不但省时省事,而且兼顾了"饭菜一锅熟"。现在,只要渔家的近亲好友到船上来,往往在早晚饭时常用此法待客,尤以临淮、半城、尚嘴、老子山、前码等一带湖上为常见。

现在,“小鱼锅塌”已被发源地的人们叫做“活鱼锅贴”了。叫“活鱼”,是为了迎合现时人们的饮食习惯“活则鲜”,“鲜”则引人就餐;鱼也不是“小鱼”,而是常用个体较大的鱼;锅也不是“铁锅”;面和后,也不是贴在锅上“塌”,而是摊于锅边,通体变簿而成“贴”。“小鱼锅塌”已演变成了“活鱼锅贴”。细揣思,也不无道理,这种演变适应了时代发展和饮食结构变化的需要。

近来年,“活鱼锅贴”又有新的发展。其做法已很少“一锅熟”了。普遍是将“锅贴”、“活鱼”分锅做。“锅贴”也不是贴在锅上,而是在锅边摊成“簿饼”。讲究的再在面里放上芝麻、罗卜丝,或改用玉米面、高梁面等做成不同品味的“锅贴”。有的吃前将“鱼汤”涂在“锅贴”上,也有的吃时用“锅贴蘸鱼汤”,这样食之既有原“韵”,又添新味。夹着香脆的“锅贴”,蘸上鲜浓的“鱼汤”,你就会感到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生活韵味。即使宴席已尽尾声,你的情趣会依然如初,即便你离家千里之遥,也会令你留连忘返。不过,你如果有闲情逸致,还是请您到洪泽湖中的鱼船上,或者洪泽湖岸边的渔民家,尝一尝真正“小鱼锅塌”的味道,那才是地道正宗“小鱼锅贴”呢!

七. 江苏省 淮安市 淮阴 凌桥大米

    位于淮阴区“西南洼地”的凌桥乡,凭借远离城区、土质好、无污染的地理优势,选用优良品种,采用旱育秧技术培育加工的凌桥大米,以其优良的品质走俏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该产品具有无腹白、蛋白质含量高、色泽透明、不易碎的特点。煮熟后口感柔和、香纯味美。( 淮阴)

八.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 黄集羊肉

黄集羊肉

始盛于隋末唐初约黄集羊肉,以肉质好、肌纤维细嫩的优质徐淮山羊为原料,经科学加工制作而成,鲜而不膻,风味独特,具有健胃补脾、滋阴壮阳之功效。99年度,查师羊肉、白玉羊子、古镇羊杂、清蒸羔羊等四道菜被省贸易厅、省烹饪协会评为江苏名菜。位于宁连路东侧的洪泽县黄集羊肉城已于2001年9月正式开业,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入城经营户近百户。

信息来源:洪泽区信息中心

九. 黑龙江省 牡丹江 宁安市 响水大米

响水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响水大米,产于镜泊湖西北三十公里处,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附近的响水乡。它是黑龙江省的著名,驰名中外。

响水大米,颗粒丰满,质地坚硬,色泽青白、透明纯净,焖出的饭,汤似鲜乳,米如油注,饭质柔软,香味袭人。相传,在明、清时代,响水在米被誉为"皇粮"、"御米",它和镜泊湖的湖鲫、山里的紫貂,同是向朝廷进贡的侍品。

关于响水,民间有一个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上京龙泉府附近有一位善弹古琴的老琴师,他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叫水儿,渤海国郡王见水儿容貌出众,便把她抢进宫。老琴师想水儿,天天坐在牡丹江畔的玄武岩上弹琴,后来,老琴师死了,可是,想水儿的琴声仍在田野间回荡着,人们便把这地方叫"想水儿"。因为这一带产的大米分外好吃,人们就把这儿的大米,叫"想水儿"大米,便是如今的响水大米。

实际,是因牡丹江水从镜泊湖泻出,流过一段约十几公里长的玄武岩台地后,突然跌落下流,由于水的落差大,在一二里之外都能听到哗哗的响声,响水乡便因此得名。

响水大米如此好吃,是因为响水乡所处的地理条件特殊。这一带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由于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出的岩浆凝结成的熔岩台地,其面积达二百多平方公里。经过年久的风华浸蚀作用,千洞万孔的玄武岩上,积聚了一层一尺来厚的腐殖土,土质松软、肥沃,加之牡丹江横贯其中,水源极为充足,最适宜种水稻。在这块熔岩台地上种水稻,岩石的吸热和散热快,早晚温差大,借助石板的热辐射,水的温度高;多孔的玄武岩,渗水、透气作用良好,但却不漏水、排水迅速,便于通风和晒田,这些条件都能促进水稻的扬花、灌浆和早熟。响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温度、水份、空气这三要素都优于其它稻田。这独特的石板地,便是响水稻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的奥秘。

现在,响水乡对久负盛名的响水稻更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种子提纯、复壮,使水稻的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

名闻中外的响水大米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渤海镇位于国家级名胜旅游区——镜泊湖、火山口叶下森林、渤海风情园的旅游金三角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上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誉。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镇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据(新唐-.渤海传)记载,当时渤海国进贡给唐王朝的贡口之中,就有“太白之鹿、率滨之马、卢城之稻、北海之鳍”的描述,其中的“卢城之稻”指的就是响水大米,历史上响水大米名声之盛,由此可见。由唐代以来,至宋、元、明、清,响水大米始终是历朝贡米,为皇室所享用。

解放后,响水大米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国宴用米,曾于1992—1997年连续三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荣获中国食品节“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成为中国食品协会的推荐产品,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协会论证,继荣获1999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荣誉,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食品。

二、生长环境

响水大米,因其生长在火山玄武岩石板地上而得名。响水大米之所以品质优良,举世无双,完全得益于其生长在世界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中。其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火山岩浆流淌凝固而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石板上土壤的厚度约为10-30厘米(如图),是经过亿万年的岩石风化和腐殖沉积而形成的土壤,其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灌溉水源来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水质纯净、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由于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在夜晚又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出来,使石板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的稻田地高出了2—3摄氏度左右,在昼夜温差大的北方,形成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水稻吸收营养充分,成熟度极高,诸多条件的珠联璧合,使响水大米具备了兴世无双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在“国际食品博览会上”,李鹏委员长对响水大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饶有兴致的对随从人员说:“响水大米好!”。响水大米进入市场以来,作为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绿色食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三、营养品质

响水大米是享誉国内外的绿色天然保健大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质重如砂。煮粥浆汁如乳(胶原蛋白含量高),蒸饭油亮溢香(维生素E含量高)。饭味清香适口,营养价值极为丰富。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全程跟踪检验,“御禾源”牌响水米中Vb1的含量为每公斤1.4毫克,而普通米仅为0.22克,Vb2含量为0.5毫克,普通米为0.06毫克,Vb6含量为17.3毫克,普通米为1.5毫克。并且蛋白质含量适当,为7.26%(普米为6.8%),这个含量既保持了响水大米的营养价值,同时又不影响响水米的食味品质。由于产地昼夜温差大,因此响水大米所含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低(16.47%),这种类型的大米焖制出的米饭柔而不粘,质地适中,口感鲜美,并且冷却后不回生。

欧洲权威农产品检验机构荷兰SGS检测中心检测,在“御禾源”牌响水大米中钙、铁、铜、镁、钾、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极为丰富,其中钙含量每公斤响水大米高达220毫克,为普通大米的3—6倍。其中中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普通大米,在“御禾源”牌响水大米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含量达6.9%,在人体所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中,响水大米就含有7种。

国际SGS检测中心荷兰部专家认定“御禾源”牌响水大米“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商品质量,非常适用于人类食用的大米”(摘自SGS检验报告第3页)。响水村生产的响水大米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绿色食品-产品”、“中国放心食品”等信誉品牌称号,堪称“中华第一米”、“中国米王”。

响水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宁安市《关于申报响水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宁政呈[2006]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东京城镇、江南乡、卧龙乡、兰岗镇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黑龙江省 牡丹江 宁安市 酸菜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调料味美;白肉肥而不腻、肉烂醇香、血肠明亮、鲜美细嫩;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鲜嫩爽口。

【原料】

鲜带皮猪五花肉一方,猪大肠500克,鲜猪血1000克

【制作过程】

1、带皮猪五花肉皮朝下用明火把皮烧焦,在温水中泡半个小时取,刮净焦皮,下开水锅中煮开后,用小火煮透,趁热抽去肋骨,晾凉后切薄片装盘。

2、猪肥肠治净,皮朝内翻出,一头扎紧。

3、鲜猪血澄清,上部血清加1/4清水、盐、味精及用砂仁、桂皮、企边桂、紫蔻、丁香合制的调料面搅匀,倒入猪肠中,扎紧封口,下开水锅用小火煮至浮出,捞出晾凉切片,下水锅中焯透捞如汤碗只,加葱花、姜丝、味精等调料及肉汤,随白肉一同上桌即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