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雅安荥经特产砂锅讲解 四川雅安荥经黑砂锅怎么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雅安荥经特产砂锅讲解 四川雅安荥经黑砂锅怎么样更新时间:2024-04-16 00:21:47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福泉市 砂锅粉

砂锅粉

砂锅粉(砂锅米粉)是贵州各地到处都有的一种砂锅美食,有较多种口味供选择,常见的有:辣子鸡粉、大排粉、脆臊粉、三鲜粉、榨菜肉丝粉、酸汤肉沫粉、红烧肉粉等臊子品种,人们尤其在冬季最喜欢食用,原因是砂锅粉在食用时是连砂锅当作碗一起端上桌,上桌后锅里鸡汤还在上下翻滚,滋滋作响,热气腾腾,宛如坐在火边食用火锅一般,人们吃完砂锅粉,砂锅还是烫手。越是天冷吃得越是舒服,具有驱寒暖胃之功效。特别是感冒的人吃了,吃完大汗淋漓,周身痛快无比。

二. 四川省 雅安市 宝兴县 海鑫玉叶

海鑫玉叶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 四川省 雅安市 名山区 四季兰

“君荷”,四季兰(又叫夏兰),出产于四川省名山县红星乡。但是当地人仍然称“吴荷瓣”,参加云南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四. 四川省 雅安 名山区 蒙顶山茶

蒙顶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四川省名山县蒙顶山镇等20个乡镇,以及雅安雨城区地处蒙山的碧峰峡镇、陇西乡2个乡镇。

特定品质

原料采自"仙茶之乡"——四川雅安名山县蒙顶山区之春分节气前早春单芽,由于茶区雨多、雾多、云多三大特点。在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茶树生长繁茂,茶芽鲜嫩,持嫩性强,并经历史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从而形成了此极品蒙顶黄芽的独特品质,茶芽外形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显露;汤色黄亮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叶底全芽嫩黄。

文化典故

《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出于此。”蒙顶种植茶树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县人吴理真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享有“仙茶”之誉的蒙顶茶,以它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云南记》说:“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县西南。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吴理真种茶遗址——皇茶园、汲水浇茶的古蒙泉、结庐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采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参观,驻足凭吊。 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茶,随着南北丝绸之路走向五洲四海。 “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蒙顶茶之所以为世独珍,不仅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制艺特别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阳气,其茶芳香,为天下称道。”远在东汉,已有“雷鸣茶”、“吉祥蕊”、“圣扬花”等茶问世。“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从此名播神州。当时进贡长安的散茶类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紧压茶类有龙团、凤饼。宪宗时,蒙顶茶已成为进贡最多的一种,《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因入贡京华而誉满天下后,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争相购买,身价百倍,昂贵异常。“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谓盛况空前。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本从公元630-894年间,派出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艺术等,前后共13次,每次多达数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僧以及随员。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 如果说唐代开创了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宋代则是蒙顶茶和名山边茶发展的极盛时期。蒙顶茶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制茶技艺进一步完善,创制出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贡品。那时,四川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名山茶叶产量又居四川之首。从宋神宗元丰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叶产量常在一百万公斤左右。 名山茶叶成为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所特别喜爱、适合他们饮用的“边茶”,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并“立为永法”。名山茶叶成为历代王朝与藏族、回鹘等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族、回鹘等族人民增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蒙顶茶自唐以来,一千多年中岁岁进贡,年年送京,直至民国除旧革新。解放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上世纪80年代,又创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 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前3种名茶已作为国家级礼茶。近10年来,蒙顶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不仅为国内人民所喜爱,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香港《文汇报》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为题,报道蒙顶茶“不愧为实至名归之茶中极品”。

五. 四川省 雅安 名山区 腐乳煎蛋

材料:鸡蛋加腐乳,切碎的葱。家里没腐乳了,南乳代替,南乳是红色的,加进去颜色还蛮好看的。临时发现冰箱里还有点上次剩的菠菜,焯水剁水,挤掉多余水分,用它来代替葱。

把这些材料全部混合均匀。锅里下油,将混合好的蛋液倒入,小火煎。等上面的蛋液基本凝固了,翻一面继续煎。

要是怕掌握不好,翻面时可以先将蛋饼斜着放到一个盘子里,然后将盘子对着锅,一反转,就可以了哦。蛋饼一点都不会可以闻到淡淡的腐乳香。而且颜色也很好看哦。

虽然咸了点,还是摊派任务消灭掉了,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但是注意放腐乳的分量。应该是蛋液添一点点,味道比正常吃的菜淡一点就合适了。

六. 福建省 福州 仓山区 砂锅鱼头煲

鱼头先洗净,落少少盐同酒腌下,然后上干生粉落油锅炸至干身熟透,捞起滤油待用。再另开锅落油爆香各种片、段等料头及酱料,继而沾酒,落少少水或上汤做汁,下调味料调好味后再放鱼头落锅稍为略滚一下,待鱼头吸收咗汁的味道后就勾个薄芡。之后将鱼头倒落预先烧热的瓦煲仔里面,盖上煲盖,在煲面淋上少少烧酒,利用瓦煲的热量挥发烧酒的香味。来石竹山必吃鱼头煲,最正宗的一家应该是石竹湖大厦招待所的砂锅鱼头煲。

七. 山东省 德州 陵城区 砂锅三味

原料:猪肘肉100克、带骨雏鸡肉100克。 鸡蛋60克,火腿25克、青菜心25克。酱油20克、清汤100克、葱段15克、姜片10克、精盐5克、味精1克、菜油100克。

制作过程:猪肘肉、带骨雏鸡肉均剁成。3.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开水锅中氽过,取出放入砂锅内。鸡蛋煮熟剥去壳,沾匀酱油。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捞出,摆入砂锅的四周,火腿、青菜心均切成小象眼片。砂锅内放入清汤、绍酒、葱段、姜片、精盐,旺火烧开后,移至小火炖至酥烂,取出葱段、姜片、放入火腿片、青菜心略炖。撇去浮油,放入味精,淋上鸡油即成。

特点:肉酥烂酥香,肥而不腻。鸡肉滑嫩味美,鸡蛋呈玻珀色,别具一格。

八. 四川省 雅安市 天全县 笋干

竹笋,是竹类的嫩茎和嫩芽。竹笋具有低糖、低脂肪、多纤维的特点。唐代名医孙思邀在《千金要方》中记载:“竹笋味甘,微寒,无毒,立消渴,利火道,益气力,久可食。”正因如此,竹笋历来被视为传统山珍,二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天全县位于四川省的西部,地处二郎山东麓,县境内群山耸立,大小山脉纵横交错森林参天,珍禽异兽品类繁多,奇花异草茂盛,山青水秀,景色壮观。天全县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非常适宜“森林蔬菜”的生长,是闻名遐远的“森林蔬菜”生产基地县。在海拔1500-2000米,平时人迹罕至,绝无污染的山区,竹类资源相当丰富。天全笋干精选天全竹笋经脱水、烘干而制成,天全笋干以其肉层厚实、质地细嫩、清脆爽口而深受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喜爱。在每100克鲜笋中,含有蛋白质2。05克,脂肪025克,纤维087克,VC08毫克,VB0。09毫克,VE0。04毫克,钙15。5毫克和人体所需的十多种氨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

九. 四川省 雅安 汉源县 汉源坛子肉

汉源坛子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源坛子肉

四川省汉源县现辖行政区域

《汉源县人民政府关于汉源坛子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情况的函》,汉府函﹝2012﹞104号

四川省大渡河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21110000-1.002-2010《汉源坛子肉》

一、品种

本地黑猪及其与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杂交后代。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及饲料条件:

(1)饲养环境:产地范围内海拔1200m以上,年平均气温17.7℃、年均降雨量755.7mm,冬春干旱无严寒,夏秋多雨无酷热,空气干燥;以河水、溪水为主要饮水来源。

(2)饲料条件:当地野菜、谷糠、玉米、红薯、土豆、大米等为主要饲料,高温煮熟后喂食。

2.饲养方式:舍饲。

3.出栏标准:12至18月龄,体重110kg以上。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

1.猪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的符合活体质量要求的健康猪只。

2.静养待宰:宰前空腹静养24小时,尽量减少应激。

3.烫毛:烫毛水温58℃至63℃,烫毛时间为8至12分钟。

四、加工工艺

1.原料的选择与处理:选用符合检疫、检验卫生标准的猪肉,切成8至10cm见方的小块。猪膘切成大小3至4cm的小块备用。

2.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验收→原料前处理→腌制→清洗→炸制→包装和杀菌→标识标志→储藏→检验出厂。

3.工艺要点:

(1)腌制:猪肉与盐按照100:1.5腌制24小时。

(2)炸制:将沥干的猪肉放入由猪膘炼制的油窝中炸制,温度130℃至160℃之间,待猪肉表面变成黄色后,温度降到110℃至130℃,时间60至80分钟,待猪肉呈现金黄色,且具有浓郁的油炸肉制品香味后,停止加热。

(3)坛装和杀菌:猪肉炸制好后,连肉带油倒入由当地白鳝泥烧制的陶罐中,猪油至淹没肉块为止,加盖密封杀菌。

(4)储藏:封坛后在温度为10℃至20℃左右环境下,存放1至2个月,之后在卫生、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内隔墙离地常温贮存。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皮与肉不脱离,外观呈微黄或金黄色,色泽鲜亮,口味咸淡适中,醇香浓郁、皮耙肉糯,有独特浓郁而原始的肉香。

2.理化指标:

指标项目 指标

食用盐(以氯化钠计)% ≤ 2.5

水份(% ) ≤ 40

脂肪(% ) ≤ 60

蛋白质 (%) ≥ 5.5

酸价 (以KOH 计)(mg/g) ≤ 4.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

十. 四川省 雅安 芦山县 酱排骨

酱排骨通过精选高山农民自喂无饲料香猪子排,配以阴氏自制酱料,精心腌制而成,具有嫩、鲜、香等特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