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洛阳泉舜附近特产 洛阳泉舜周边都有啥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洛阳泉舜附近特产 洛阳泉舜周边都有啥好吃的更新时间:2024-05-01 02:10:27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樱桃

洛宁樱桃是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东宋镇的。樱桃素有“早春第一果”之称,近年来引入洛宁县开始发展,全县樱桃面积2000多亩,主要分布在东宋镇官庄村、城郊、底张等乡镇。

地处大山深处的东宋镇有3个村发展起大樱桃种植,面积1200余亩,樱桃树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沿着洛宁——渑池的公路,我们到了东宋镇,上了东宋坡第一个村子便是官庄(官西村)了。村口路边有个大门楼,门楼上“官庄樱桃园”几个大字清晰可见,我们把车开进去,沿着右侧的水泥路进了园子。走进那樱桃林,空气中弥漫着的是樱桃的纯美和清甜,深深的吸食一口,顿觉神清气爽,那一串串鲜红诱人的樱桃,那一片片随风摇曳的树叶,似乎在竭力吸引我们这几个客人的眼球。我们说着笑着,聚在主人的樱桃树下,美滋滋地享受着采摘的乐趣,品赏着主人的热情,品赏着樱桃那琼浆玉液般的甜香,傻望着这一弯让人晕眩,让人迷恋,让人遐思而又勾人魂魄的樱桃世界,我们不禁唱在其中,迷在其中,醉在其中。

二. 河南省 洛阳市 瀍河区 洛绣

是洛阳传统的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纻麻布等纺织品为主要原料,在有关药物的配合下,用特殊的技术织成。主要图案包括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山水、园林等。特点是色彩鲜明、工艺精巧。

三. 河南省 洛阳市 汝阳 汝阳杜仲

汝阳杜仲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汝阳杜仲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2000年汝阳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全国杜仲之乡”。

河南汝阳地处豫西山区,全县总面积199.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11.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51.5%,汝阳县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林业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杜仲的生长发育。

新中国60年来,汝阳的杜仲发展经历了大落大起的变化,1957年前,汝阳合抱粗的杜仲树到处洛阳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获誉众多可见,1958年,随着大炼钢铁运动的开展,杜仲几乎被毁殆尽。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杜仲药用及民用需求日益增大,汝阳及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杜仲的可行性规划,并于1985年元月向河南省林业厅提交了“建立十万亩杜仲基地”的可行性报告,1986年河南省林业厅批准汝阳为杜仲基地县;1987年又被林业部批准为杜仲基地县,1995年国家计委和林业部联合确定汝阳为国家以工代赈林业扶贫示范项目,从而使汝阳杜仲基地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全县已发展杜仲21.5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36.8万亩的58.4%,杜仲皮、叶及系列产品年产量达1560万公斤,年总产值1.2亿元,2000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全国杜仲之乡”。

龙翁诗杜仲保健茶功效显著 杜仲发展伊始,汝阳县委、县政府就明确提出了“规模发展、集约经营、整体效益、长久优势”的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资源培育,一手抓资源保护,造、管并重的方针。围绕这一思路,制定了杜仲基地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并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使杜仲基地纳入法制化轨道。

为提高杜仲生产的科技含量,在基地建设的同时,成立杜仲生产课题研究小组,对杜仲育苗技术、剥皮再生利用、杜仲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调查了全国11个省、市、区,收集品种及变种28个,从中筛选出优良品种13个杜仲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喂鸡,其中华仲1-5号杜仲优良系,已被国家纳入“星火计划”项目。“杜仲种质及剥皮技术研究”课题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杜仲基地的扩大和皮、叶产量的逐年增加,汝阳县委、县政府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把廉价出售皮、叶产品转向以加工增值为主的杜仲系列产品加工上来,使林业向工业延伸,工业与林业配套,走出一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科技创高效”的杜仲产业化开发路子,自1990年以来,先后建成洛阳市“天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洛阳树仁公司、洛阳市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山里红杜仲饮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具有稳压、健体、强身的口服液系列产品和杜仲保健茶、饮品系列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发展杜仲的后顾之忧,为杜仲生产再上新台阶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偃师 长寿鱼

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一年春天外出游猎,过邙山,来到黄河之滨。故地重游,神气清爽。突然一条赤色鲤鱼,跃出水面,在阳光下,金光耀眼。刘秀大喜,遂命人捉回宫去,御厨别出新裁,与枸杞子同烧,名曰长寿鱼。

刘秀食后,顿觉精神倍加,疲倦消失,常食之,身体却健康起来。尔后,传入民间,成为洛阳的一道名菜。

是以黄河鲤鱼为原料的一道名菜,河南省的黄河鲤鱼以肉质鲜嫩而驰名。长寿鱼即是由黄河鲤鱼加上枸杞子共同烹制而成,咸、甜、酸三味俱全,色泽红亮,极具药用价值。

五.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洛阳浆面条

浆面条既经济、又可口,是洛阳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它是将豆浆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变酸,然后放入锅内加热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种蘑菇状的浆沐。这时加入少许的香油,反复搅拌,待滚沸,将面条下入,最好是杂面条。拌面糊使之呈湖状。然后,将调制好的盐、葱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洛阳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洛阳)

制作工艺:只要有浆,一切皆在掌握之中。但是煮浆时候切记不可让浆汁溢出锅!而且,这道饭千万别放酱油,破坏颜色。还要入调制好咸花生豆(可夹杂一些青豆)和芹菜段(用热水过一次,去掉涩味就可以了)。

选用材料:简单,主料:面条,辅料:芹菜(仅供参考),花生,韭花等。

特色传说:据说清朝末年洛阳一穷户人家,将捡来的绿豆磨成豆浆,隔了数日,发现豆浆发馊变酸,倒了舍不得,连磨豆的工夫都没赚回来,遂胡乱丢了些菜叶,(旧社会洛阳穷人多,一般人家买不起面粉)反正总比丢面条来得舍得,熬成糊状,一吃味道鲜美,后来家家效仿。花上个三五分钱儿,***舀两瓢酸浆,回家做浆饭,切少许萝卜丝或白菜叶下锅,待浆起沫后勾点面粉,稠稠的,谓之“挑浆饭”,一锅饭养活一大家人,实在!

口感指数:★★★,酸得实在,辣得够味,喜欢吃辣一点的有三种选择,一是大蒜瓣生啃,二是辣椒油搅拌,三是本地土产,韭花辣子酱,这尤以韭花辣子酱为最佳了!绿白红酸得辣,生生能把人的馋虫给勾了去。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浆面条

浆面条,是洛宁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浆面条是将豆浆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变酸,然后放入锅内加热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种蘑菇状的浆沐。这时加入少许的香油,反复搅拌,待滚沸,将面条下入,最好是杂面条。拌面糊使之呈湖状。然后,将调制好的盐、葱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浆面条传说:据说清朝末年洛阳一穷户人家,将捡来的绿豆磨成豆浆,隔了数日,发现豆浆发馊变酸,倒了舍不得,连磨豆的工夫都没赚回来,遂胡乱丢了些菜叶,熬成糊状,一吃味道鲜美,后来家家效仿,流传开来。花上个三五分钱儿,上街舀两瓢酸浆,回家做成浆饭,稠稠的,一锅饭养活一大家人,实在!

信息来源:县旅游局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葡萄

全县葡萄面积500余亩,主要品种是红提、黑提、美人指等,分布在城郊乡和兴华镇,年产量50万公斤,产值120万元。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蝌蚪面

栾川传统小吃之一,由玉米面经漏勺滴漏后做成,又称“漏鱼儿”,佐以香槽、香菇丁等调料,风味独特,是游客喜食的小吃之一。

九.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蒸肉

洛宁蒸肉,由来已久。洛宁蒸肉由猪肉片、大葱、粉条、面酱、调料、面粉搅拌,笼蒸而成。即是节日盛馔,也是待客佳品。洛宁蒸肉,食之香而不腻,余味无穷。多为家做自食,为洛宁乃至豫西地方名吃之一。(洛宁县东花坛“憨憨刘”最为有名,每斤9元,物美价廉)。

穷吃细讲究——洛宁蒸肉

在河南洛阳洛宁县,可以说从古到今,从人们记事起,或者说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从上到下,或者说从贫困农村老百姓的庄稼小院,到县委、县政府招待所里的豪华酒席上,只要来了客人,特别是尊贵的远客,当地人都会给你上一道菜——洛宁蒸肉,然后马上就会给你细讲它的妙处和来历。接着你会发现,一旦开吃,不管你客人觉得口感如何,他们洛宁人自己立马吃得津津有味。吃洛宁蒸肉,是这里的民俗,或者说洛宁蒸肉是这里民间小吃的上品。

这么说吧,如果你品尝过蒸槐花、蒸野菜之类的农家小吃,就比较理解洛宁蒸肉的妙处了。说是蒸肉吧,那一大盘子菜里却很少有肉,主要是吃粉条子。那粉条子蒸好之后几乎一根是一根,从不发粘。虽然你是在吃粉条子,吃起来却比肉还香。那种口感是这样的,你确实尽情尽量享受到了吃肉的香味和感觉,却能够放开量吃饱肚子,没有一点大肉的油腻味。是不是妙不可言?

大概做法是,把肉洗净,切成大块,你买肉时最好带几块排骨,把生肉和排骨用作料偎上。在偎肉之时一定要拌上大葱,大葱最好和肉的量差不错,因为大葱吃肉的腥气。接着你开始伺候粉条儿,当然最好是豆粉,如果没有豆粉也可以用红薯粉条儿。粉条儿的量可就大了,因为它在这道菜里是主料。切记闷干粉条儿的水不能太热,如果是热天凉水就可以了,只能使粉条儿发软而不能发粘。把肉和粉条儿放那儿饧着,你就可以和块面,擀一块薄溜溜的面皮铺在箅子上,以备蒸肉时用这面皮味油。这时候你就可以把偎好的生肉和饧过来的粉条儿搅拌起来,再加于面粉,最好的面粉是黄面而不是白面,当然白面也可以。把它们放在一块搅拌均匀了,就放进锅里蒸熟……

也许是这些东西混合了一起的作用,蒸熟之后肉的腥味没有了,却把自己的香味渍隐在粉条儿和大葱里。而面粉不见了,它们早早就粘在菜身上,起到了间隔和调剂的作用。这时候你可以吃粉条儿,当然也可以专门吃肉块子,也是别有一种味道。这些,说起来好像也并不复杂,但是如果你亲自动手把握起来,在各个环节分寸之间你还会发现许多学问。

总是一直猜想远祖的洛宁先人,也一定是受到了蒸野菜的启发,把这种野菜细吃的道理运用到做肉菜上,就成了西菜野吃,于是就在粗细之间偶然悟到了美味的境界。当然,一直觉得主要是因为穷,人们买不起那么多肉,不舍得吃那么多肉,才发明了这洛宁蒸肉。看起来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相通的,只要你认真把握就能够领略到人生的妙处。你看洛宁人因为贫穷,穷吃细讲究了一下,一不小心同样也走到了追求美味的至高境界。

洛宁蒸肉的传说

七月流火,湿热难忍,一大早本博主就被赶上了洛浦公园。正感肚子提意见时,透过花红细柳,一则横幅映入眼帘:洛宁蒸肉凉粉汤优惠火热进行中。好,下山去,吃个痛快!

相传宋朝时洛宁有个朱姓县官,此人1受贿,徇私枉法,其治下的洛宁民不聊生。老百姓对他敢怒不敢言,无可奈何。当时,衙门外开饭馆的师傅心明如镜,尚且有侠义之情,想为老百姓出口恶气。他发明一种吃食叫“绳绑捆猪吃”,“猪”即暗讽“朱”的意思。他把猪肉切成片,剁成末,用薄面皮包裹后缠上粉条。粉条代表绳子,意为把“朱”绳捆索绑,剁成肉酱。

消息传出,百姓心花怒放,都想去啃“朱”几口,出出心中闷气。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家餐馆生意兴隆。一天,朱县官也来吃“绳绑”,饭馆师傅忙抓把面撒在上面,盖上蒸笼。因为味香扑鼻,县官就问笼中是什么吃食,师傅说是蒸肉,馋的县官直流口水,大叫:“快快,把笼揭开,让老爷吃点蒸肉!”

这次,朱县官吃了大半篦子蒸肉,之后几乎天天来吃,饭店老板从来也不敢要钱。后来,他听说这蒸肉的暗喻之意后,一气死在衙门里。

此后,蒸肉慢慢流传,成为洛宁的独特小吃。虽然蒸肉肥而不腻,清香可口,但水分偏少,配上一碗洛宁凉粉汤就两全其美了。

十. 河南省 洛阳 嵩县 阎庄花生

阎庄花生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阎庄镇的。嵩县阎庄花生粒大饱满、皮色鲜亮、饱果率高、整齐度好。

阎庄镇是豫西花生种植大镇,全乡花生种植面积15000亩,年产花生2226吨,从事花生收购、加工的企事业达100多家,花生畅销省内外,成为知名品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