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州双牌特产背景图 永州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州双牌特产背景图 永州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1-14 15:58:17

一. 湖南省 永州市 双牌 双牌银杏

双牌银杏是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的。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双牌县有百年以上古银杏两千多株,年产白果约二十吨。可望成为白果之乡。

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双牌县有百年以上古银杏两千多株,年产白果约二十吨。最大的一株古银杏,在何家洞乡大竹江村罗家冲组,围径6.8米,树高36米,年产银杏约200千克。双牌自1990年开始人工种植嫁接白果,1998年列为山区综合开发项目,每年种植200公顷,现保存面积667公顷。国营五星岭林场永红工区栽培的40公顷嫁接白果,已在栽培后五年挂果,产量逐年上升。县林科年先后引进了海洋皇、七星果、大佛手、洞庭皇、华口大白果、滕九朗等优质白果,建立了良种采穗圃,为双牌白果良种化打下了基础。在五至十年内,白果年产量可达数百吨,可望成为白果之乡。

双牌县产白果,因白果树不感病虫,极少使用农药,加上它特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已成为消费者年喜爱的绿色食品。

二. 湖南省 永州市 宁远 九疑山兔

九疑山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九嶷山兔原产于宁远县九嶷山,并因此得名。 九嶷山兔毛短而密,四肢强壮,肌肉丰满。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认定宁远“九嶷山兔”为国家“遗传资源”,标志着“九嶷山兔”成为国家级优质兔种。

特征

九嶷山兔毛短而密,四肢强壮,肌肉丰满。

九疑山兔的主要分布情况

九嶷山兔现分布宁远县境内及周边的蓝山、嘉禾、新田、双牌、道县、江华一带。 有山上野生,也有人工喂养。在宁远境内有专门保种场、养殖场,如:宁远县九嶷山兔原种场。

成为国家级优质兔种

2010年5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组一行对九嶷山兔进行了抽样测定,认为其血统来源清楚,种质特征明显,遗传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群体规模和结构,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小型地方兔种,具有适应性好、抗病性强、繁殖能力强、肉质优良等特点,符合《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关于兔遗传资源条件。

推广

近年来,在该县的大力支持下,宁远县养兔协会会长张春荣努力下,宁远县培育养兔大户56户,每年出笼“九嶷山兔”500万只。九嶷山兔选育及推广项目先后获得永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现在九疑兔业有限公司正兴起,"九嶷山兔"将在今年八月中秋前上市。 各大小超市均有出售。

九疑山兔

地域范围

宁远九疑山兔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的八个乡镇,包括:仁和镇、禾亭镇、舜陵镇、九疑山乡、中和镇、冷水镇、保安乡、太平镇。宁远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南岭中段萌诸岭北麓属丘陵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3′25″~112°12′10″,北纬25°11′39″~26°08′23″,东邻新田县、嘉禾县、蓝山县,南接江华县、西邻双牌县、道县相邻,北界祁阳县,总面积2510.96平方公里,海拨165-1959.2米。高差约1794米。总生产规模600万只,年总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头型清秀、被毛短而密,白毛、灰毛居多、四肢强壮、后向躯发达、背腰宽平、劲短而粗、有肉垂、臂部较圆、股肉丰满、腹部紧凑有弹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04对以上的特点。3月龄的肉兔全净膛重为:1352-1362g,屠宰率为51-52.3%。 2、内在品质指标:成年兔屠宰率为48-54%,水分为77-78%,灰分1.0-1.3%,蛋白质为20.5-23%,脂肪为0.85-1.5%。 3、安全要求:九疑山兔生产严格按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生产NY5029无公害食品兔肉;

三. 湖南省 永州市 江永 江永香芋

江永香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永香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香芋,又叫槟榔芋,在江永种植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主要产于江永县的桃川洞,故又叫桃川香芋。江永香芋具有个大、肉嫩、味美等特点。一般每个重2000~2500克,大的重达5000克。香芋全身是宝,芋叶可作猪饲料;芋茎可作腌菜;芋头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除能制作糕点、芋粉、芋片、芋丸等副食品外,还可汤煮、油炸、红烧、热炒,芳香扑鼻,沙甜沁心,粉酥可口,真是一种美味佳肴。如香芋扣肉是湖南名菜之一。江永香芋,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中国桃川香芋”。

香芋,又叫槟榔芋,在江永种植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主要产于江永县的桃川洞,故又叫桃川香芋。江永香芋具有个大、肉嫩、味美等特点。一般每个重2000~2500克,大的重达5000克。香芋全身是宝,芋叶可作猪饲料;芋茎可作腌菜;芋头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除能制作糕点、芋粉、芋片、芋丸等副食品外,还可汤煮、油炸、红烧、热炒,芳香扑鼻,沙甜沁心,粉酥可口,真是一种美味佳肴。如香芋扣肉是湖南名菜之一。江永香芋,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中国桃川香芋”。

芋头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由于江永富含硒的独特土壤环境,所产的香芋芳香物含量丰富,集香、酥、嫩、鲜于一体,除能制作糕点、芋粉、芋片、芋丸等副食品外,还可汤煮、油炸、红烧、热炒,芳香扑鼻,沙甜沁心,粉酥可口,既是席上佳肴,更是酿造、糖果、冷饮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或辅料。

历史荣誉

1999年,获上海科技节金奖

2000年,湖南省第二届农博会金奖

2001年,湖南省第三届农博会金奖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江永县粗石江镇、桃川镇、夏层铺镇、允山镇、潇浦镇、上江圩镇、千家峒瑶族乡、兰溪瑶族乡、源口瑶族乡等九个乡镇。江永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0°57′20″-111°41′15″,北纬24°55′35″-25°29′40″,海拔183-1951米。东部与江华瑶族自治县为邻,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富川瑶族自治县连接,西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灌阳县交界,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接壤,北部与道县毗邻。生产面积4000公顷,年产量60000吨,年销售收入15000万元。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江永县土壤以河流冲积土和黄泥土为主,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2.5%之间,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土壤肥沃。江永县属南岭山脉的山地丘陵区,都庞岭和萌渚岭环绕四周,地势四周高中部平坦,山间盆地相连,属喀斯特地貌,大体分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

(2)水文情况:江永县共有河流211条,以永明河、桃水为主干流,分属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总长10710.4公里。江永县境内水源十分丰富,永

明河干支、流达116条,全长579公里,泾流量9亿立方米;桃水干、支流达95条,总流长492.4公里,平均总径流量10.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地下河达31条,静储量达1.28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水质优良,为微酸至微

碱性,矿化度均低于0.5毫克/升,含多种中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元素,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江永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署不铄骨,寒不侵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降水充足,湿度适中,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据气象部门多年观测,年平均气温13.8℃,太阳辐射总量每年11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数1800小时,平均光照率32%,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588.6℃,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54.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香芋生产。

(4)人文历史情况:江永香芋最初从广西荔浦引进,据《江永县志》记载已有近千年的栽培、选育历史,明、清时期江永香芋已广泛分布于桃川、上洞、粗石江等地。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江永香芋已成为湖南省的名优,2002年江永县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芋之乡”。2004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粗石江镇、桃川镇、夏层铺镇、允山镇、潇浦镇、上江圩镇、千家峒瑶族乡、兰溪瑶族乡、源口瑶族乡等九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择具备江永香芋特征特性,抗病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品种要求符合淀粉含量70%以上,蛋白质5%以上,并进行单一品种生产。

(3)生产过程管理:江永香芋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江永香芋生产技术规程》。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江永香芋在芋叶发黄萎缩、须根枯萎时收获。收获时采用专用工具采收,就地除去芋茎(茎长保留5㎝)、母芋须根、子芋、赘泥。按芋重、虫孔数量分好等级,按级分层竖放于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室内,或贮藏于7-10℃相对湿度为80%-90%的地窖内和集中于田间浅贮。

(5)生产记录:江永香芋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江永香芋球茎纺锤,皮黄褐色,形似槟榔,有暗红色老斑和须毛;成熟度高,横切面有密布的紫色,暗红色丝状纹斑。

(2)内在品质指标:江永香芋独具浓郁芳香、并集香、酥、鲜、脆于一体。香芋产品含淀粉70%以上、蛋白质5%以上。

(3)安全要求:江永香芋执行《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江永香芋感官上均要求具有香芋典型特征,形状端正、整齐。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基础上按单个重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小于0.75公斤为等外芋。江永香芋采用的包装为网袋或纸箱。包装上注明产品批号并加注“江永香芋”字样。贮藏、运输执行《NY/T1056-200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四. 湖南省 永州市 祁阳 祁阳笔鱼

历史:祁阳笔鱼,产于湖南祁阳地区的浯溪一带,形似毛笔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席上珍品”之称。据说这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关。苏东坡有次途经祁阳,被当地山水奇景所吸引,祁阳知县特邀其夜游浯溪,并在船上设宴相待,苏东坡异常兴奋,当他正要挥毫作诗时,毛笔突然被一股旋风卷走,落在江中,立刻变成无数形似笔杆、色泽鲜艳的鱼。古人诗曰:“天意东坡不留字,神笔化作席上珍。”祁阳笔鱼便由此得名。

特点:用笔鱼和辣椒煸烧而成。成菜肉质细嫩,油而不腻,香味浓郁,鲜甘可口。

工艺:将笔鱼宰杀,洗净,沥干,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骨牌块。红椒与姜分别切成丝,葱白切成段,葱茎切细。炒锅上大火烧热,放猪油,烧至八成热,放鱼块翻炒几下,加红椒、姜、葱白、绍酒、精盐、酱油,略煸炒一下,放鲜汤,焖烧二三分钟,至汤汁收紧,再加味精、猪油、葱花,下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五. 湖南省 永州市 东安县 东安白果

东安白果是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的。东安县白果味道鲜美,柔韧滑腻,别具风味。

东安白果是永州之一,产于湖南永州东安县。东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境内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瘦肉型猪、柑桔、楠竹、银杏基地县,东安白果味道鲜美,柔韧滑腻,别具风味,全县种植银杏7.6万亩,年产银杏籽300多吨,产叶5000多吨,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

六. 湖南省 永州市 新田 瑶族绣花鞋

瑶族的绣花鞋通常为“大脚鞋”,但由于受到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生活习俗仿效汉族,妇女裹小脚就是突出的一例。

现在看到的这双“三寸金莲”是清末民初瑶族贵族妇女家居时穿用的小脚鞋,其造型、花纹与汉族的“三寸金莲”不同。鞋面为黄缎布,上绣太阳、凤凰、花草等图案,色彩斑斓,极具变化。此鞋开口较阔,黑布镶边,蓝布为底,用麻线纳成后又在前后各加一块羊皮,既防滑,又耐磨。该鞋无论是刺绣工艺、色彩搭配,还是材料的选择都是典型的瑶族风格。

瑶族是一个分布十分广泛的南方民族,支系复杂,以服饰来划分就有“花裤瑶”、“花篮瑶”等不同称谓。鞋的式样也很多,湘桂交界处的瑶族绣花鞋有两种:一是节日喜庆时穿的“镶边鞋”,一是姑娘出嫁时穿的“乘海鞋”,也称“登云绣鞋”。“乘海鞋”鞋尖上翻,形如龙头彩船,鞋面图案犹如波涛汹涌,又似彩云翻滚。传说,瑶族先民在飘洋过海时,遇上风暴,只有一艘龙船化险为夷。于是,有了龙船形状的“乘海鞋”。这里展示的这双绣花鞋,是典型的“缠绣”,青色绸布面上绣有抽象的云头纹、鱼纹、鸟纹等图案,以彩线为主,间有金属亮片修饰,鞋口作螺旋纹装饰。整个鞋子美观大方,是瑶族传统手工鞋的代表作。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冷水滩 竹鱼

竹鱼

湘江之滨的黄阳司以古渔镇著称,盛产湘江“竹鱼”,以肉嫩、鲜美、无刺而深受人喜爱,竹鱼只生活在这一带江面,可见其神奇。舟楫往来,渔歌唱和,古渔镇名声远播,到黄阳司品尝竹鱼成为人们的佳话。

八. 湖南省 永州市 零陵区 零陵板鸭

零陵板鸭

零陵板鸭起源于清朝末年,素以香、肥、脆、嫩而闻名。制做时,选用二斤半以上的肥嫩鸭子,宰后去毛,取出内脏,然后按照每只鸭子一两半盐、一两烧酒、半两酱油和适量的五香粉混合在一起并拌匀,遍涂鸭体内外,放在缸内腌一天、翻缸后再腌一天,使佐料全部渗进鸭肉后,拿出麻绳拴住鸭鼻,用竹皮撑开腹部,加力压平,日晒一到二天,挂在通风处吹二十天左右即成,每年冬至节前后制作的板鸭既耐藏,又香脆。

零陵板鸭吃法多样,有烧炒、油炸、汽蒸等。烧板鸭重要的是掌握火候,见鸭皮呈红棕色,就将配制好的佐料(辣椒、生姜、大蒜等)入锅,然后翻炒几下就出锅。若论味道油炸板鸭最佳,看到鸭皮呈金黄色,鸭骨呈棕黄色就出锅。吃时,拌少量的八角粉、麻油、生姜米、碎大蒜、酱油等佐料,又香又脆,是送酒的美味佳肴。汽蒸板鸭,则先需高温卤煮后小火回酥,这样蒸出的板鸭,肉烂,丝连,汤鲜,嚼骨香而有余味。

九. 湖南省 永州市 双牌 双牌竹制工艺品

双牌竹制工艺品

双牌县是全国22个重点林区县之一,竹木资源十分丰富,有楠竹面积1.45万公顷。近几年来,双牌县依托楠竹资源优势搞加工,兴办了双牌县华兴竹地板有限公司、长城工艺品公司、阳明山竹凉席厂、九龙竹雕工艺公司、阳明山竹筷厂等20多家竹加工企业,年产值8000万元,主要竹制品有竹地板、竹凉席、竹膜板、竹筷、竹帘,以及竹编花瓶花篮、竹雕等工艺品,其中竹地板年产5万平方米、竹膜板年产6万平方米、竹凉席年产1万床、通气卫生筷年产1000万双、各类工艺品年产万套以上。

双牌县长城工艺品公司生产的竹编花瓶系列获湖南省农博会金奖、全国林业博览会银奖、湖南省名特优产品博览会金奖,提花竹编工艺花瓶于1999年7月获得国家专利。双牌县九龙竹雕工艺公司生产的竹雕系列获全国名特优产品博览会银奖、全国新技术产中博览会金奖。双牌县的竹制品主要销往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湖南等十多个省市,深受用户欢迎。

十. 湖南省 永州市 零陵区 永州喝螺

永州喝螺

永州喝螺是选用本地所产铁螺加工烹调而成,具有清香脆嫩、汤鲜味美等特点,带有浓厚的地方风味。据鉴定,喝螺营养价值极高,能清火开胃,益元气,和五脏。永州喝螺的制作特别讲究。首先选用大小相等的活铁螺,放入水中并滴几滴茶油;过一到两天,使之吐出污泥杂质。再用清水洗净,把剁成泥的瘦肉掺入水拌匀,倒入盆内,使螺饱食。然后剁掉螺尾,搓洗干净,放到烧红的铁锅内,稍炒干水气后,加适量茶油,再加食盐和少量米酒复炒,继后将生姜、大葱、蒜泥、辣椒、紫苏、酱油等佐料,匀撒在铁螺表面,倒人肉汤,加盖煮滚几分钟即可,出锅时淋以生茶油,但久煮则不甜不香,不嫩不脆。

食喝螺还要得法,喝时嘴要紧贴螺头,喝气要适当,用力过大会呛住,用力不足则喝不出肉来。故新来乍到的外地客人,常常望“螺”兴叹,难以领略到食此菜特有的趣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