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绍兴发糕特产 绍兴特产香糕制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绍兴发糕特产 绍兴特产香糕制作更新时间:2024-04-19 22:57:21

一.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二都杨梅

二都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名称:二都杨梅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

产品成分:糖类和维生素产品季节:3月初萌芽,3月中、下旬盛花,4月上旬展叶,6月20日前后成熟。

产品功能:止咳生律、助消化、益肾利尿、祛暑解闷。

产品历史:据记载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

产品简介:杨梅原产我国,广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我市各县均产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其中上虞县横塘乡杨家溪至陈家一带出产的杨梅,果大、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这一带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据清朝光绪25年,《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清代时作过慈僖的贡品。1932年浙江省农业改良场,曾对浙东杨梅作过一次较详细的调查,认为二都杨梅果大、核小、可食率高,水分多,甜酸适度,为杨梅中之精品。同年浙江省出版的《建设月刊》第十二期上汪呈因曾撰文:上虞杨梅五圣乡(即今日横塘乡)为最好,其次为岙口、黄白坞等地,当时五圣乡杨梅产量已达65万斤,远销上海、杭州等地。

典故: “五月杨梅己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这是唐朝诗人赞美杨梅的诗句。故事说古代梁国杨氏有子叫杨修,聪颖过人,九岁那年,其父之友孔君来访,正巧他父亲外出,杨修拿出几盘水果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盘杨梅,孔指着对杨修说:“这才真正是你杨家的果子呢!”。著名的南宋诗人杨万里把杨梅说成是“吾家果”,便是从此典故中来。

二.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州茶叶

嵊州市素以产茶著名,千百年来,嵊州茶业一直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嵊州茶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1996年3月嵊州市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市茶园多分布在红壤、黄壤、侵蚀性红壤,以及油质红黄壤,香灰土等土壤中。

嵊州茶业,起源汉晋时期,《异苑》有“剡县陈务妻”故事。唐时,茶圣陆羽曾来嵊州考察茶叶生产,他的好友皎然对嵊州所产“剡溪茶”作出高度评价,宋高似孙在《剡录》中还记录了剡地十种茶品,即瀑布茶、五龙茶、真如茶、紫岩茶、焙坑茶、大昆茶、小昆茶、鹿苑茶、细坑茶、焦坑茶。宋代,嵊州茶叶在日铸茶影响下,品质亦很优异,常充作日铸茶,“世之烹日铸者多剡茶也”。当时,朝廷还在嵊州设立了茶叶贸易的官方管理机构茶事官置司。

元、明、清三朝,嵊州均有茶叶进贡朝廷。清代至民国,嵊州茶叶作为平水珠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欧美及非洲国家,清同治年间,嵊州创制出“前冈辉白”,不久即驰名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名茶。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嵊州市曾有茶园10万亩,年产量曾达8万担,1936年,吴觉农在嵊州三界创办浙江省农林改良场茶场,引进良种及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展茶叶生产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日寇侵占后,嵊州茶叶一落千丈,茶园荒芜,面积降至3万亩,产量跌至17800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设立茶叶生产指导机构,引进优良品种,发展条栽专业茶园及密植茶雷锋,推广生产技术,引进和研制应用先进的制茶及茶园作业机械,建设了一批初精制茶厂,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嵊州市对珠茶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60年代中后期,嵊州人马传进、张德兴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师合作,研制成功珠茶炒干机,后获国家发明四等奖,这一成果是我国茶机行业最为成功的典型之一。据统计,1969年至1982年各珠茶产区共向嵊州市购置、移植、仿造珠茶炒干机达1.1万余台。嵊州市还对珠茶炒制工艺作了成功的改革,改烘二青为滚二青,对提高品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部分高山茶区还创立珠茶匀火制茶法。1971年和1980年,嵊州市茶叶产量接连跨上2500吨和5000吨两个台阶。1981年,天坛牌特级珠茶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又获国际金奖,之后嵊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珠茶出口三个基地县之一,1989年茶园面积达15.6万亩,产量近万吨。 1975年起,嵊州市开始恢复历史名茶、1985年开始创制新名茶。先后恢复和创制了前冈辉白、金钟茶、桂岩雾尖、舜皇云尖、湖尚院龙井、麦饭石龙井等一批名优茶品,90年代后,嵊州市名优茶发展速度加快,1998年名优茶产量达4.9万担,产值超亿元。崇仁镇应桂岩村创出亩产名优茶300公斤的先进经验,成为省内外闻名的名优茶专业村。长乐镇乌埂村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还长有一株珍稀的茶树白茶,此茶树春茶前期叶片呈白色,后期起恢复为绿色,制成的茶叶风格独特。

目前,嵊州市已形成从生产、初精制加工、销售到茶机制造等门类齐全的茶业体系,1999年嵊州市有茶园11万余亩,初制厂1100家,精制厂36家,名茶市场9个,其中三界茶厂是我国最大的珠茶精制厂。茶区拥有修剪机、采茶机、耕作机等茶园作业机械200余台,名优茶制作机械2100台,又制订了前冈辉白的综合技术标准。嵊州茶业正在沿着产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向前迈进。

三.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新昌板栗

新昌板栗果大味美,甜糯香脆,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栗的药用价值在古药籍《崐名医别录》中列为上品,有“益气”、“补肾气”、“治腰、脚不遂”以及疗“筋骨断碎”、“肿痛阏血”等效用。“新昌糖炒栗子”历史悠久,在周边县市有较高的声誉。新昌板栗在短短的几年大发展后,一举成为浙江省板栗大县,面积已达十万亩,1998年总产量已达300万公斤。板栗已成为新昌农业产业化的一项主导产业。

新昌产板栗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目前,也是浙江省板栗的主产县之一。

新昌板栗以颗粒大、色泽鲜艳、甜糯香脆而闻名,并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曾被评为最佳板栗品种之一。在新昌本地以“糖炒栗子”风味极佳。

四.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珠茶

嵊州产茶叶以珠茶为主要品类。珠茶又叫“圆茶”、“圆炒青”。珠茶外形颗粒细圆紧结,宛如珍珠,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香纯味浓,叶底匀嫩,黄绿明亮。珠茶是嵊州市的大宗出口产品。市内三界茶厂生产的天坛牌特级珠茶,1981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第23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上获得金奖

(嵊州)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腐乳

绍兴腐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名称:绍兴腐乳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酒醉醇香、细腻松酥、色泽滋润、颗粒饱满

产品成分:蛋白质、糖、钙等成分,营养丰富。

产品功能:健脾养胃、增强食欲

产品历史:早在五世纪魏代的古籍中,就有对腐乳 的记载:“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 载:“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加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绍兴因有得天独厚的鉴湖水,其水质甘冽,又含有少量矿物质,故绍兴腐乳品质特优,加之以绍兴老酒作辅料,其色香味更佳,从而驰名中外。

产品简介:浙江绍兴的腐乳,当地人叫“霉豆腐”,又有“素扎肉”的雅称。其品种有红、白、青三档。块块正方见角,质地松酥细腻,味道咸鲜适口,是价廉物美的佐餐佳品。绍兴腐乳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名扬海外。清朝农商部曾授予超级证书奖励,后在西湖博览会上又获得一枚金牌。建国以后,这一传统风味品被列入国家轻工业部的优质名册。

六.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县竹编

产品名称:竹编

产品产地:嵊县

产品简介:嵊县竹编,主产于县城和甘霖、崇仁等地。明、清时已负盛名,设有竹编作坊。民国26年(1937),县城叶广华细篾店所编篾篮获浙赣联合展览会优等奖。嵊县竹编,以当地盛产之毛竹、早竹、金竹、迟燕竹为原料,精心编制而成。主要产品具有模拟动物、竹编漂白、花筋、篮胎漆四大工艺特色。模拟动物,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竹编漂白,洁白晶莹,美观大方;花筋烫金,精巧富丽,典雅别致;篮胎漆器,光洁润亮,宛如瓷器。其产品远销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东方珍宝”、“世上精品”。大型竹编山水画屏《雁荡山》、《绍兴东湖》,陈设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艺术欣赏品《山鹰》,陈设于美国白宫。大型竹编立屏《昭陵六骏》,获中国第六届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希望杯和创新设计一等奖,并参加英国伦敦世界理想家庭博览会展出,为万众赞赏。1989年,嵊县除县工艺竹编厂外,有乡村工艺竹编企业110家,个体专业户近100户。其花色品种有6000多个。

七.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发糕

商城发糕又叫米面发、年糕。大米用清水浸泡24小时,淘洗干净后带水磨成粉浆,粉浆应不稀不稠(或者大米浸泡后控去水分碾成半干湿的米粉,再另外加水);加糟酒和白糖搅和成糊状,冬春季则将搅和好的米糊装盒,放在200C的保温锅里,用棉被盖上;米糊自然发酵后,舀到垫有湿沙布的蒸笼里(如果发酵过时则加入适量的食碱搅和后再发制),用旺火沸水蒸20分钟即成,切块即可食用。

八.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马头汤包

马头汤包

马头汤包就是所谓的馄饨。就是汤包是用“行担”挑来挑去卖的,因那“行担”形如一匹马,故名为“马头汤包”。汤包的皮特别薄,在滚水中似一只只“小灯笼”,再放上一些蛋丝、虾皮、胡椒、葱末,鲜得让人尖叫。

九.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女儿红

在绍兴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当女儿出生时,父母就要酿制若干坛酒,坛上雕镂了花纹或是“嫦娥奔月”等图形,人称“花雕酒”,然后将酒埋入地窖,一直要等到女儿长大出嫁之时,才将酒取出放在花轿后面,送往男家,款待宾客,所以又称为“女儿红”。

一、女儿红花雕酒的功效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刚目》中指出:“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谴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压升高、调节血糖含量,保护心肌。

厚胃肠、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活血、利小便,增进食欲、去除疲劳,美化肌肤 。

二、女儿红饮用之道:

1、酒隔水加温至40—45℃,随温随饮。温后的酒,酒香扑鼻,细品慢酌,暖人心肺,且不致伤胃。女儿红酒是富有风格的高档黄酒,多在尊贵高雅的场合饮用,也最能渲染气氛,烫温饮喝,佐以大螃蟹、鱼鲜海味或冷盘,不仅口味相投,互相烘托,气氛大增,这比荤素大菜,猪牛羊肉佐饮更能相得益彰。

2、夏季,将绍兴黄酒冰镇后饮用的方法,凉爽收汗,煞是痛快。其做法是将瓶酒贮放在3℃左右的冰箱里,饮时再在杯内放入小冰块,搅拌饮喝;或加入话梅、柠檬、樱桃等,大口喝煞是过瘾。

3、春秋季,一般以常温饮喝最好,最能品其真味。饭前或饭后饮酒最感适口、开胃。

十.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香糕

产品名称:香糕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特点:甜、香、脆诸

产品简介:香糕的规格品种很多,味道也有香甜、椒盐之分。黄色的有琴糕、朝笏糕(其形似朝笏),白色的有鸡骨糕和含有桂花香味的桂花糕等。其原料以精白米、糖为主,辅以丁香、白芷、豆蔻等中 药制成的香料,因此,兼有甜、香、脆诸特点。清代曾列为绍兴八大贡品之一。

典故:绍兴香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第一批香糕是偶然制成的。当时绍兴城内长桥附近,有一家叫“王金四房”的年糕店,生产印糕(潮糕),由于这家糕店,粉白糖足,加工讲究,供不应求。 有一天,因气候突变,这家糕店的印糕当天没有售完。店主怕印糕隔夜变味,影响声誉,便用火将它焙干。谁知经过烘焙的印糕,其味香脆可口,远比印糕为佳。第二天上市供应,被顾客抢购 一空。店主见有利可图,以后就生产经过烘焙的印糕出售。不久,各年糕店也竟相仿制。因印糕经过烘焙,松脆香甜,后来就称之为香糕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