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特产辣椒酱的做法 安徽宣城辣椒酱制作方法家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特产辣椒酱的做法 安徽宣城辣椒酱制作方法家常更新时间:2024-04-18 21:20:22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二. 西藏 林芝 波密县 易贡辣椒

易贡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易贡”藏语意为“美丽”。易贡乡位于波密县西北方向,距县城153公里。相传易贡辣椒是由茶马古道商人带入;另一说法是1950年入藏部队十八军引入。经长年种植而形成的独特地方品种。其特有的品质在全区独一无二,素有“味中上品”、“有易贡辣椒,就有好胃口”的美誉。深受区、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易贡辣椒鲜果实以羊角、圆锥形居多。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呈鲜红色,具有皮薄、香辣味浓郁,回味悠长的特点,易贡辣椒能增加食欲、驱寒祛湿、健脾开胃。

易贡海拔2100米,自然条件适宜辣椒种植。易贡辣椒也以其嫩、辣、爽的特点而久负盛名。

地域范围

易贡乡位于波密县西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麓,易贡藏布流域,素以“国家地质公园”闻名区内外。东临玉许乡,西接八盖乡,北靠昌都地区边坝县,南依林芝地区林芝县,土地面积90平方公里。北部、西部、东北部均为念青唐古拉山向东南延伸的余脉,东部有伯舒拉岭,南有喜马拉雅山脉。总体地势呈现出东高西低,四周为山地,中部为河谷区,岭谷相间排列的地理分布格局。在易贡藏布流域的两岸广泛发育着平缓的河漫滩地,冲积阶地与洪积扇,成为当地的肥土良田,以半农半牧为主,主要种植小麦、青稞、油菜等经济作物,牧养黄牛、羊、马等。 易贡辣椒保护范围是:波密县易贡乡所管辖的贡仲村、格通村、沙玛村、江拉村、通加村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3°00′00″~97°40′00″,北纬29°21′00″~30°30′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易贡辣椒果实为浆果,鲜椒形状以羊角、牛角、圆锥形居多。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呈鲜红色,具有皮薄、香甜、香辣味浓郁的优点。2、内在品质指标:维生素鲜椒含60~70mg/100g、干椒含154~162mg/100g,辣椒素鲜椒含0.02g-0.09g/kg,干椒含0.5g-0.7g/kg。易贡辣椒能增加食欲、驱寒祛湿、健脾开胃。3、安全要求: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三. 湖南省 娄底市 双峰县 辣椒酱

要说辣椒酱,双峰县永丰镇一带出产的永丰辣椒酱最为有名。永丰辣酱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新鲜红辣椒、小麦、黄豆、糯米等,经过洗净、剁烂、搅拌、晒干、封装入罐等工序,就可加工成永丰辣椒酱。辣酱一般用一种高12厘米的圆形陶罐封装,古朴大方,易于携带。上等的永丰辣椒酱,气味芳香、辣而带甜、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令人胃口大开,食欲猛增。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五.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辣椒饼

均安人向有吃火锅的习俗,每到冬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发着个边炉餐,一家大小围炉就餐,夹一片鱼片,食几块鱼青,自有说不尽的写意和乐也融融。

均安人吃火锅时最特别的地方,是在酱油碟里加一点辣椒饼,那不但入口特别甘香,味道也迥然不同,如此加辣椒饼的食法,在珠三角地区是绝无仅有的。民间上因此流传着一首这样的打油诗:辣椒成饼味更优,边炉细0韵味稠。入口迥然香阵阵,齿颊留香乐悠悠。

辣椒饼是均安人的,在均安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做辣椒饼的程序是先把辣椒、蒜头、豆豉、香草等捣烂,然后把它弄成一个个饼状晒干,就成为人见人爱的辣椒饼了。

信息来源:均安镇政务网

六. 河北省 保定 望都 羊角辣椒

羊角辣椒

望都县生产的“羊角辣”不仅是河北省的名贵土,也是中国传统出口的“三都”(山东益都、四川成都、河北望都)名牌辣椒之一,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望都“羊角辣”以其形若羊角而得名,其特点是:色泽紫红而光亮,肉质肥厚而富有油性,籽粒饱满而充实,辣味浓厚而寓芳香。据科学家化验分析,每100克“羊角辣”含蛋白质15克、脂肪8.2克、热量378克千卡、粗纤维0.2克,并含有人体所需要的钙、铁、磷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B1、B2、C和尼克酸等。著名药典《本草纲目》谓之有“散寒除温、解郁结、消积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菌止泻”之功能。望都“羊角辣”食用广泛、方便,可鲜食、干食、生食、熟食,也可以炒食、炸食、腌食。经加工可以制成辣椒粉、辣椒酱、辣酱芽、辣菜心、咸辣椒、辣椒油等不同风味的辣制品。望都“羊角辣”以其独特的风味吸引着国内外消费者和客商。

七.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八.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九.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脊辣椒

龙脊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龙脊辣椒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椒呈牛角形,颜色鲜艳、肉厚籽少、辣味浓、香味独特诱人,除富含辣椒素和挥发性芳香油外,还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食后开胃提神,驱寒除湿,增进食欲,是独特的佐料佳品,也是龙脊四宝之一。

龙脊辣椒色泽鱼红,辣、香、味俱全。

全年生育期180-210天,株高80-95cm,开展度44.2cm左右,果长6.5-8.5cm,宽1.5cm,肉厚0.2cm,单果重6-7.5g,产量高,亩产1200-1500kg。果实为短尖椒,鲜红坚韧,果皮光亮不打皱,肉厚质脆,香辣适口、风味独特,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辣椒、椒粉、椒油、辣椒酱、淹制酸椒,鲜产品、成品、半成品畅销全国各地。龙胜县每年种植龙脊辣椒5万多亩,产量2.5万多吨。

种植规模

“龙脊辣椒”是生长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高山梯田的特色农产品,有着200多年的选育种植历史,从育种到晾晒历经33道工序,品质优秀。由于高山梯田交通不便,消息闭塞,销路不畅,椒农们守着这个历史悠久的“金招牌”却收益不大。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龙胜县工商局指导与服务并重的,积极开展红盾护农、经纪活农、政策助农、商标兴农等活动,帮助“龙脊辣椒”提高产量和质量,拓宽销路,实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一方面组织当地知名农资企业进村销售,开展名优农资商品展销活动,帮助农户购买正规厂家的农资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打假护农”行动,进村开展真假农资识别宣传活动,加大农资商品检查密度,组织开展流通领域肥料、农药商品的质量定向监测,做好抽样送检等工作,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在“龙脊梯田”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聘请村委工作人员作为服务站联络员,实行定员定岗维权服务,积极为龙脊辣椒的选育种植和产量规模化提供安全保障。龙脊生辣椒种植亩数已达到3900亩,亩产1000公斤左右。

到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节,红红火火的辣椒晒满了椒农们的房前屋后。为把优质的辣椒销售出去,为龙胜县工商局干部积极培育从事龙脊辣椒及其他农副产品经销的经纪人队伍,引导成立龙脊辣椒经纪人协会,指导协会制定完善行业规范,建立互助协作机制,推行订单合同,从而壮大经纪人队伍,活跃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在龙脊辣椒的集中产销地和平乡镇,以经营龙脊辣椒为主的经纪人队伍达到79人,“龙脊辣椒”销路畅通,不仅吸引了湖南、广东客户,还打开了国外市场,远销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龙脊辣椒”也由原来的每公斤25元上涨至每公斤30元,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为扶持辣椒产业发展,促进龙脊辣椒生产经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龙胜县工商局还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大力帮助和平乡马海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前来咨询的村民做好具体的讲解和指导,加班加点仅用1个工作日完成需3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登记审核。登记成功后,又进一步指导马海村创品牌,龙脊辣椒已经成功注册了“龙脊辣椒”商标,迈出了解决辣椒缺乏品牌经营的第一步。

地理标志

地域范围

龙脊辣椒保护范围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西北部,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东临兴安、资源,南接灵川、临桂,西与融安、三江为邻,北毗湖南城步,西北与湖南通道接壤,南北最大纵距78千米,东西最大横距60千米,海拔236米至1940米之间。龙脊辣椒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和平乡、龙胜镇、泗水乡、江底乡、马堤乡、伟江乡、平等乡、乐江乡、瓢里镇、三门镇等十个乡、镇及所属119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北纬25°29′21″~26°12′14″,东径109°43′05″~110°21′24″之间;区域生长面积4000公顷,产量达3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成熟鲜椒短牛角形,椒长5.5~9.5厘米,果肩横径1.2~2.0厘米,单果重5.0~8.6克,肉厚0.11~0.16厘米,心室2~3个,籽多,果皮鲜红光亮,果实坚韧,肉脆偏辣,耐贮运;干椒长5.0~8.5厘米,单果重1.2~1.7克,果皮深红色、皱缩,果实紧凑,辣而香,风味独特,以食干椒为主。 (2) 内在品质指标:龙脊辣椒主要含量指标有: 鲜椒:干物资≥22.0%、粗纤维≥9.4%、维生素C≥57.1mg/100g、辣椒素≥400mg/kg; 干椒:干物资≥90.7%、粗纤维≥22.6%、维生素C≥13.0mg/100g、辣椒素≥1.74╳103mg/kg。 (3) 安全要求:龙脊辣椒产地环境严格执行《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产品执行《NY5005-2008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标准。 (4)包装:用洁净的编织袋、麻袋或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的其他材料包装。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无毒害物质污染,无油污,无霉变,无煤灰、石灰、铁锈、泥土、水渍等污染。所有包装应牢固、无泄露。 (5)贮存:成品不得露天堆放,做好防湿防潮工作,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不得和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的物品同仓库存放。 (6)运输: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同车混装混运。凡装过化肥、农药等有害化学物品的车箱自舱位必须经充分清扫、冲洗干净后方可装运,运输过程中严禁雨淋。

十.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