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在青海买啥特产 青海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在青海买啥特产 青海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更新时间:2024-01-19 12:26:29

一.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油子

油子

油子,藏语称“果锐”把和好的面压扁,切成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做成花纹,放入烧开的青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即可。

二. 青海省 果洛 甘德县 油锞子

油锞子

油锞子多在节日或喜庆时做。将面和好后,用菜油和酥油炸,其形多为长条形,也为炸成饼状的,当地藏族均称之为“果锐”。有时将和好的面摊成小圆饼,放在水中煮熟,然后浇上熔化的酥油再吃。

三. 青海省 玉树 玉树市 麒麟生鱼

美食原料

生鱼75克,金华火腿45克,水发北菇45克,菜心40克,盐2克,味精3克,料酒6毫升,胡椒粉0.25克,生粉3克,植物油25克。

美食做法

1、生鱼治净,起肉去皮,切成长5.5厘米,宽3.5厘米,厚1厘米的块;

2、金华火腿蒸熟起肉,切长5.5厘米的片,北菇斜片一分为二;

3、将生鱼,火腿,北菇一次码好,上锅蒸5分钟;

4、菜心飞水,码在盘周围;

5、锅内加入调料,高汤,勾薄芡,淋在上面即成。

美食特色

鱼白,菜绿,北菇浅褐色,口味鲜咸,质地滑爽。夜盲症、维生素A缺乏症、骨质疏松症、佝偻病患者;孕产妇、老年人宜适量常食。

四. 青海省 西宁 大通县 大通蚕豆

大通蚕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历史记载:大通蚕豆历史悠久,据“大通大事记”记载,“公元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在大通北川河两岸等地开垦荒地,挖修渠道,引水灌田,种植……蚕豆……作物”。2、历史传说:有个民间传说,相传武则天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他传谕东海龙王三年内不准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龙王压于泰山之下,并贴符子:“若想重登灵霄殿,金豆开花方可归。”太白金星非常同情龙王的遭遇,托梦给人间说:“只须在二月二日这天,将黄豆炒开花即可!”人们便相约着在这一天炒黄豆,秉香祭拜天地。玉帝闻讯金豆开花了,只好将龙王释放。大通地区由于不种黄豆,所以人们只好炒蚕豆。

地域范围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属省会西宁市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祁连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部隔马鞍山与互助土族自治县相邻,西部以娘娘山与湟中、海晏县为界,南接西宁市,北隔大坂山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邻。地理位置在东经100°51′—101°56′,北纬36°43′—37°23′之间,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85公里,幅员面积3090平方公里。大通蚕豆在全县20个乡镇内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塔尔镇、新庄镇、城关镇、景阳镇等乡镇,亩产在350-40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480公斤,1993年蚕豆面积达到13万亩,近年来,由于油菜、蔬菜、马铃薯面积的扩大和蚕豆价格低等原因,全县播种面积降到3万亩左右,但大通蚕豆由于高产优质,仍是青海省蚕豆良种和商品蚕豆的主要生产区之一。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大通蚕豆外在感官特征:1.1大通蚕豆籽粒皮薄,煮饪品质好,利于加工芽豆,适宜干炒、膨化、油炸。1.2大通蚕豆籽粒大且饱满均匀,皮色光亮,变色慢,耐贮藏,商品率高。1.3大通蚕豆籽粒无蚕豆象危害,无水锈斑,是各类休闲食品、调味品的理想生产原料。2、内在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大通蚕豆蛋白质含量为≥20%、多糖≥0.5%、钙≥950mg/kg,均高于蚕豆规范值,营养丰富。蚕豆品质规范值、大通蚕豆检测值的对比表(略)。

五. 青海省 黄南 烈香杜鹃

烈香杜鹃,藏语称“大勒嘎布”。为杜鹃花科植物,常绿灌木,高1?2米。树皮淡黄褐色或灰白色,帚状分枝,幼枝灰黑色密生垢鳞,具疏柔毛。叶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基部圆形,表面黄绿色,光滑,背面褐黄绿色,被疏或密的棕色鳞片,中脉在表面微凹,在背面隆起。伞房花序密集成半球状。小花梗短,疏生微柔毛,花淡黄色;花萼黄绿色;花冠筒状细杯形,外面无毛,内面密生长柔毛,裂片肾形;子房绿色,阔卵形,被微柔毛,花柱及柱头红褐色,具柔毛。

烈香杜鹃主要分布在祁连、门源县、海东和黄南、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生长在海拔2900?4700米的山地阴坡。

藏医用烈香杜鹃的花、叶和嫩枝入药。具有清热、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内服治慢性气管炎,外用消炎散肿。

烈香杜鹃是青海高山灌丛中的主要灌木之一,其种类达10余种。藏医根据杜鹃的花分白杜鹃和黑杜鹃,广为临床所用,药用价值高。同时杜鹃又是日用化工的原料。

六. 青海省 西宁 湟源县 青海奶皮

奶皮也叫干奶酪,和西餐中称作"忌司"的相似,是青海农牧交错地区农民用牛奶制成的著名士品之一,为牛奶制品中最可口的营养食品。其制作历史己近百年。

奶皮的制法是将鲜牛奶入锅煮熟后,控制火力,微火烘煮,并不断搅动,使水分慢慢蒸发,奶汁浓缩,在锅底凝结成一个圆形的黄色奶饼,放凉处阴干,即成。

奶皮纯黄夹白,油渍点点,蜂窝沙孔满布,色彩清新迷人,入口奶油溢香,酥柔味美,不油不腻,营养丰富,不但可供日常食用,而且更是逢年过节、迎亲嫁女待客的上品,也是探亲访友、慰问老年病人的礼品。老年人最喜把奶皮切成小块泡在奶茶中食用。若切盘上席,作为干果软糖,则是很好的奶油小吃。

七. 青海省 黄南 尖扎县 尖扎核桃

尖扎核桃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尖扎县万亩核桃基本分布在坎布拉镇──康杨镇──马克唐镇──昂拉乡川水三镇一乡。

尖扎县地处黄河沿岸,海拔相对较低,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有着悠久的果品生产历史,素有“瓜果之乡”“高原小江南”的美誉。

近年来,尖扎县立足县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农业、有机农业,加快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先后投资524.75万元,在沿黄三镇一乡全力推进万亩核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共栽植核桃一万一千多亩,万亩核桃基地初步形成。

自2006年以来,尖扎县开始实施百里万亩核桃园项目,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群众积极参与,累计从陕西果树研究所引进香玲系列核桃优良品种51万株,栽植11435亩,成活率在96%以上。目前,2006年栽植的3000亩核桃已进入初果期挂果收益,平均每株产果2.5公斤,亩产100公斤,每亩40株,每公斤按市场价40元计算,每亩收益可达4000-5000元,进入盛果期后,每株可产果11公斤,每亩产量440公斤,每亩产值预计达17600元。

八. 青海省 玉树 玉树市 青海虫草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名贵的中草药,简称“虫草”。虫草属真菌(见麦角科),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体内。

被寄生的幼虫在冻土层以下越冬,称为冬虫。冬虫因真菌菌丝逐渐发展到全身而僵死。到了夏季,从僵死幼虫的头颈部长出有柄的、细长的棒形子座,子座伸出土外,状似小草,称为夏草。僵死的幼虫与真菌的子座合称冬虫夏草(见图)。

虫草属真菌在中国有26种,已知24种能寄生在昆虫体内。寄主昆虫包括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翅目、直翅目和蜘蛛,以寄生在鳞翅目虫草蝠蛾幼虫的最为名贵。幼虫的寄主植物为珠芽蓼的地下茎。多生于草原地上。产于中国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早在18世纪中国就已用虫草做药材,以干燥的子座和虫体入药,性温,味甘,有补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等功能,主治虚劳咳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冬虫夏草中尤以产自青海省玉树州和果洛州的虫草为上品!

九. 青海省 海南 贵德县 青海秋子梨

青海秋子梨是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的。青海秋子梨又名平顶软儿梨,生长在北方干旱地区,虽其貌不扬但味道如峰蜜般香甜,沁人心脾。秋子梨通常呈圆球形,它的顶端带着一个短而粗的果柄,底部像我们的肚脐眼般凹进去些,淡黄色的外表皮特别诱人眼,泛着密密麻麻的橙红色的小点点,显得很俏皮。

青海秋子梨是梨果中的极品,产自贵德县。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历史悠久,黄河由西向东纵贯其中,使得这里水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素有“小江南”之称。在河谷川水地区林木葱郁,阡陌纵横,盛产瓜果,是有名的“高原瓜果之乡”。

梨树种植基地的梨树仓黑有劲的虬枝横空逸出,装点上花白如雪的花朵儿,让人犹如走入仙境般曼妙,远远地就可闻见秋子梨那浓郁的香气,到了秋季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更让人垂涎欲滴。

青海秋子梨比其它梨子突出的地方在于他的味道,我们知道味觉是最容易留在人们心中的东西,因青海秋子梨果肉柔软香甜而独具特色,是梨类中的顶尖极品。

青海秋子梨产地范围为贵德县河阴镇、河东乡、河西乡、东沟乡、新街乡、尕让乡、罗汉堂乡、常牧乡。

十. 青海省 海西州 德令哈市 青海冬果梨

青海的冬果梨是白梨系统中的一个品种,因它摘下放置至冬吃,味道特别甘美,因而得名“冬果”。冬果梨既不喜欢高温多湿的气候,也不耐严寒低温。以民和为中心的地区,夏天没有酷暑温,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冬果梨的集中栽培区。

冬果梨树冠高大,枝繁叶茂,树势强健,树龄长久,200多年的老树,仍能开花结实,果农们称它为“老寿星”。河湟岸,常见100年以上的冬果梨树,依然梨实满枝,硕果累累,单株产量有的高达500至1000公斤。

民和县川口镇附近产的冬果梨,质量最佳。果实呈卵形或倒卵形,个大而整齐,平均个重250克左右,大者超过500克。初摘时,果色鲜绿,果皮光滑,覆有一层薄薄的腊质;贮藏后变为黄色或金黄色,有大而密的果点,突出果面。果实的梗洼浅窄,萼洼深圆。果肉白色,质细脆嫩,汁多浆丰,酸甜适口,香味浓郁。果心较小,石细胞少,品质佳良。冬果梨是晚熟品种,一般到10月中、下旬成熟。刚采收的梨果,味淡质硬,含酸较多,缺乏甘美甜香的气味,应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成熟以后再吃。冬果梨极耐贮藏,放存得法,能贮放到翌年新梨上市,可以周年满足市场需要,且可长途运输。果农通常把冬果梨贮贼于温凉湿润的地窖里,在鲜果缺乏的冬春季节,取出食用或出售。有诗赞曰:“新梨收时啖旧梨,甜若蜜露甘似饴,神仙尝得冬果梨,不住天上愿谪地”。梨通常宜于生食,但冬果梨煮熟来吃,却独具风味。严寒季节,雪冷风冽,此时若能做上一碗与冰糖、葡萄干同煮的冬果梨,热气腾腾,风味甘美,又香又甜,别致诱人。吃后满口生津,浑身生热,并能止咳暖胃,消痰润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