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川特产小吃资料简介大全 南川本地人吃的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川特产小吃资料简介大全 南川本地人吃的美食更新时间:2023-10-30 19:51:36

一. 重庆市 南川 南川红碎茶

南川红碎茶:具有“浓、强、鲜、香”的品质特点,质量稳定。获得外商好评,一九八二年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茶商和茶叶界有关人士,他们对南川茶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南川也曾先后三次派人到日本、美国考察,研修和推销茶叶,加工的南川“峨嵋牌”红碎茶曾获一九八六年日内瓦第二十五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一九八八年又获中国世界博览会金奖,南川“向阳牌”红碎茶畅销国内外,南川红碎茶被誉为四川茶叶五朵金花之一。南川被定为优质红碎茶商品出口基地。



南川红碎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一芽二、三叶的二三级鲜叶为主要原料,其中一芽二叶鲜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单片叶不得超过20%。 加工工艺:鲜叶萎凋-揉捻-揉切-抖筛(筛面反复揉切、筛分)-发酵-干燥。 南川红碎茶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乌润;内质香气香高持久,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而明亮,叶底红亮嫩匀。

二.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太原小吃

太原小吃

三. 重庆市 南川 南川玄参

南川玄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川区的玄参生产规模如今达到1.5万亩,已成为我市最大的玄参生产基地。”这是日前记者在市农办采访时获悉的。

南川玄参产业发展得快,主要来自“天时、地利、人和”等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有着适宜中药材生产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金佛山山麓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山坡和耕地有30多万亩。”南川区农办负责人说,那里海拔高差大、土壤松软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从2003年起,南川大规模发展了10多种中药材,玄参是其中发展得最好的产业。

其次,领衔南川玄参产业的重庆市瑞丰农业公司,有着较好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该公司负责人邓华伦说,从2004年起,他们通过与农民签订收购订单、垫资给农民购种等方式,使金佛山周边农民既不用出资,也无需承担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

四. 河南省 郑州市 惠济区 郑州小吃

郑州小吃

五. 重庆市 南川 山王坪银杏叶茶

山王坪银杏叶茶:选取山王坪所生长的优质银杏树,适时采摘鲜活绿叶,运用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精制而成。其汤色绿黄明亮,其滋味清苦回甜,既具传统茶叶色、香、形之风貌,又不失银杏叶实用价值与功效,实乃一代全新的绿色饮品。

六.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红河风味小吃

红河风味小吃

七.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龙岩小吃

龙岩小吃

八. 浙江省 宁波 江北区 宁波小吃

宁波小吃

九. 湖北省 武汉 汉阳区 武汉小吃

武汉小吃

十. 重庆市 南川 南川米

南川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川区常年种植水稻41.5万亩,稻谷总产量19万吨,在农民的年收入构成中,稻谷(米)销售收入占整个收入的20%以上。全区41.5万亩水稻田中有31.4万亩处于海拔600—900米的倒置山区,无污染源,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受金佛山小气候的影响,其日平均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优质米的形成。南川是天然的优质稻米产区,为重庆市中高档优质稻最适宜的种植区域之一。

该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优质稻示范种植。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实施优质稻标准化栽培,在建基地,创品牌,培育龙头企业等各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步走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优质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庆市绿色精品稻米生产基地和重庆市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百万工程”建设基地。该区于2003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基地认证,2004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产品认证,2006年通过了南川米无公害基地和产品的整体认证;200年申报了“南川米”地域品牌,目前已通过认定。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南川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地形呈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北部系平行岭谷区,南部属娄山褶皱地带。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昼夜温差大。水稻生产土壤为沙溪庙组、蓬莱镇组及绥家河组等成土母质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和矿质黄泥土,土壤PH值4.5-6.5,富含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宜种作物面广。

(2)水文情况:全区水域面积6.7万亩,其中河流4万亩,水库1.4万亩,坑塘0.01万亩,沟渠1.8万亩,堤坝水工建筑0.2万亩。境内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58条。塘库和江河能满足水稻用水需要。且水稻用水水质于2006年按绿色食品水稻用水质量标准通过检测,水质良好,无影响水质的其他因素。

(3)气候情况:南川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6℃,年最高温度39.8℃,最低温度3℃;年降雨量1185mm,雨量充沛;年日照1279小时;全年无霜期320天。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7%。

(4)人文历史情况: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特别适合优质水稻的生产,“南川米”在重庆范围内久享盛名。近年来,“南川米”的名气、品质及生产规模都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壮大,“南川米”生产区域已遍及34个乡镇,种植面积40万亩,常年产量16万多吨,“南川米”加工龙头企业2家,均为绿色食品企业,有6个大米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其中“金佛山牌”金佛山贡米和“冬水田牌”大观米已由绿色食品升级为有机食品认证。“南川米”在重庆市场已成为消费者公认的名牌农产品。

地域范围

“南川米”产地主要分布在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东起南川区的鱼泉乡、水江镇、骑龙乡;南接合溪镇、古花乡、大有镇、庆元乡、头渡镇、金山镇、德隆乡;西临神童镇、石莲乡、南平镇、兴隆镇、大观镇,北到太平场镇、乾丰乡、石溪乡、冷水关乡、民主乡及南川中心地域的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木凉镇、白沙镇、土溪乡、河图乡、石墙镇、中桥乡、铁村乡、鸣玉镇、峰岩乡、福寿乡、三泉镇的三十四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为全区统一生态环境条件下的40万亩“南川米”生产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