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安水口有什么特产 南安特产有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安水口有什么特产 南安特产有什么值得买更新时间:2024-04-20 14:50:00

一.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水口白菜

水口白菜是开平市水口镇著名传统特优产品,已有300多年历史,其特点是:矮脚、茎肥、菜叶呈匙羹状,茎白叶色深绿,形似花瓶、叶绿素、维生素含量丰富,清甜爽口。水口白菜干除内销外,还出口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水口白菜是是在变异的白菜中通过筛选、提纯,自留种子繁育的。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种易管,产量较高。

 

二.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后水口生姜

莱西市店埠镇后水口村共有527户,1708人,耕地2800亩。该村土肥水足,历史上有种植大姜的传统,目前全村大姜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71%,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姜种植专业村。

2003年,该村两委利用生姜市场行情好转的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农民扩大生姜种植面积。当年,全村新种植生姜1100亩。并且经常性地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种植户外出学习参观,提高种植水平。要求省内外专家到村里授课,对姜农遇到的种植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同时注册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化方式对大姜的种植、运输、储存、销售等进行管理。目前基地化管理姜田1400多亩,累计帮助农户销售生姜100多万吨,帮助农户增收20多万元。全村大姜年收入达5000多万元,种植户户均收入9万多元,大姜成为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大姜产量达到10000斤,亩产增收1.5万元。

2011年,青岛市莱西市店埠镇后水口村(生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 江西省 赣州 大余县 南安板鸭

南安板鸭是江南省著名的。外形美观,色泽白净,皮薄肉嫩,尾油丰满,骨脆可嚼,味香可口,诱人食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腊味珍品。

早在清朝(1850年)时,南安府(即面在的大余县南安镇方屋矿一带)就有板鸭生产。当时是一家一户加工,名曰:“泡腌”。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和出口价值,对“泡腌”在色、香、味,型上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革,重视对毛鸭的育肥,并用辅板造形等,使鸭身成为桃圆形,平整干爽,因而得名:“板鸭”。由于板鸭生产发源于南安府,故定名为南安板鸭,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四.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洪濑芦荟

洪濑芦荟利用价值高,可谓全身都是宝:1、中药芦荟可以:清热、通便、杀虫等2、芦荟鲜叶可以:泻火、通经、杀虫、解毒、治白浊、尿血、烫伤、痔症、疥疮、痛肿等3、芦荟花可以治:咳嗽、吐血、白浊等4、芦荟根可以治:小儿疳积、尿道感染等5、摆上几盆芦荟,既可以优化环境,又可以净化室内空气
目前,芦荟在世界化妆品、食品、药品等领域发挥着神奇的功效,为人类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
( 南安)

五.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南安紫菜

南安紫菜是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的。南安市水产资源较丰富,藻种类繁多,是福建省坛紫菜主产区之一。

紫菜是南安市海水养殖的传统大宗品种。南安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无公害紫菜养殖,紫菜养殖面积已超过1万亩,年产量550吨以上,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收220多万元。

六.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泉州卤鸭

卤鸭应该算是流行最为广泛的小吃品种了。全国各地的卤鸭风味各不相同,其中,最能代表泉州特色的要数洪濑卤鸭。

泉州卤鸭成功的秘诀,在于原料选择、卤料配方及烹饪技艺上。卤鸭精选3斤左右的嫩鸭,脱毛去除内脏以后,放入卤汤中烹煮,并随后加入用独特配方制成的卤料包,再进行长时间的熬煮。

由于经过了脱水、脱脂,成品卤鸭一般只有1斤左右,色泽金黄透红、光亮;淋上配料,润滑多汁,卤香四溢;吃起来肉质紧实细腻,口感韧而不老,且香味入骨,食用后口齿留香。以色、香、味俱全的特色,洪濑卤鸭现已成为旅游探亲、佐酒的佳品。

配料:

新肥鸭一只,肥膘、红米粉、盐、酱油、冰糖、桂皮、茄香、葱、姜、黄酒、白糖、麻油、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1、先将鸭宰杀干净放锅内,加水、肥膘、红米粉、盐、酱油、冰糖、桂皮、茄香、葱、姜各少许在旺火上烧沸,放黄酒加盖烧约1小时,再将鸭身翻转后移至小火连续烧半小时,取出待冷后斩成块;

2、拣出锅中肥膘将锅中卤汁筛滤后放另一锅中,加酱油、白糖,在旺火上烧开,加水淀粉搅和,起锅倒入钵中,冷透后放麻油少许搅和,将其卤汁浇在鸭上即成。

七. 广东省 韶关 浈江区 水口红瓜子

水口红瓜子

八.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眉山乌龙茶

眉山乌龙茶

九.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蓬华芥菜

蓬华芥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蓬华芥菜

南安市蓬华高山蔬菜种植协会

不是所有的芥菜都能称为蓬华芥菜,只有土生土长的蓬华黑芥菜才能称为蓬华芥菜。对于蓬华芥菜,蓬华人都有着这份自信和感情。

说起蓬华芥菜,大家可能都知道“蓬华芥菜胜解元”这一传说。

话说清朝光绪九年冬,丰州解元黄贻楫到蓬华华美村华美桥题字后,吃了一顿芥菜宴,便赞不绝口,回去时带了10多棵鲜芥菜一同乘轿子回丰州。

轿子增加了100多斤重,行至半路,轿夫们就开始叫苦连天,觉得芥菜只是“寻常之物”,建议丢弃一些以减轻重量。当时黄解元坚持要留下,自己下轿步行,让芥菜坐轿。

当时能坐轿子的都是有身份有功名的人,黄解元这一做法,让沿途的百姓称奇,纷纷笑称“蓬华芥菜胜解元”,于是就有了蓬华芥菜的美名。

直到现在,芥菜都是蓬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味道,或制成烫菜干、“磕瓮菜”,或鲜吃。

蓬华芥菜腌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传统加工方法,特别是经过精制而成“盍缸菜”,能保存好几年甚至几十年,其味道、质地保持不变,同时还有药用营养价值,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土而受人们喜爱。

十.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泉州龙眼

泉州龙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泉州龙眼是福建泉州的。

泉州枕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具有龙眼生长所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是龙眼栽培最适宜区和发祥地。已有1700多年的龙眼栽培历史,泉州龙眼干是丝绸销往海外主要商品之一。早在1978年,晋江、鲤城和南安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确定的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中。1997年,泉州市的南安又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2014年泉州龙眼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泉州龙眼种植面积43万亩,总产量4.7万吨。龙眼种植面积、产量均居福建省和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市拥有万亩龙眼的乡镇15个,百亩以上龙眼场有166个被誉为“龙眼洋”。泉州拥有丰富的龙眼品种资源,堪称我国“龙眼品种资源宝库”,原产于泉州市的龙眼品种(或品系)计有79个。引进的品种40多个,登记造册的品种、品系多达110多个,占全国龙眼品种的三分之一。泉州龙眼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驰名中外。“东璧”为泉州“珍稀”独有品种,被誉为“鲜食龙眼之王”;“福眼”为泉州主栽品种,经品种鉴评被公认为制罐、加工最佳良种,被称为加工的“龙眼之王”,曾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旅游美食金质奖章 “绿喜”、“康尔美”、 “康益园”、“源山”、“育新”、“龙珠山”、“喜多多”、“亲亲”牌龙眼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泉州市龙眼行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泉州龙眼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泉州市所辖南安市、惠安县、泉港区、安溪县、晋江市、洛江区、永春县、石狮市、丰泽区等9个县(区、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7′11″~119°34′19″,北纬24°56′39″~25°45′25″。总保护面积8752平方千米,年生产面积33万亩,年产量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1.1、福眼:果实扁圆形,果顶圆,果大。果肉淡白色,肉厚,透明,稍脆,清甜味淡,皮薄,果核紫黑色,扁圆形。1.2东壁:果实近圆形,果顶圆,果肩、基均平。果皮褐带灰,具有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较规则,果面放射线多,果皮稍脆。果肉乳白、透明、渣极少。果核紫黑色,近圆形。果大、肉厚、质坚脆,浓甜且芳香,含糖量高。1.3、松风本:果穗大,果树大小均匀,分布较密。果实近圆形,黄褐色,龟状纹不明显,纵纹和瘤状突起明显,果中大,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质地脆,味浓甜,不流汁,易离核、风味浓。 2、内在品质指标:泉州龙眼品质较好,营养价值高,单果重10.9~14.2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23.0%,可食率62.5%~73.4%,品质优。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泉州龙眼产品质量按NY/T5176—2002执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