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中国地方文化特产 中国各个地方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中国地方文化特产 中国各个地方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1 00:29:02

一. 北京市 顺义区 中国红葡萄酒(甜)

工艺:选用优良酿酒葡萄品种佳利酿、法国蓝、解百纳、龙眼等原料酿造而成。 特点:酒液色泽鲜艳,呈红宝石色,澄澈透明,具有浓郁的葡萄果香和陈酿的酒香,香味和谐,入口醇厚,圆润柔细,余香清晰,具有独特的典型风格。 奖项:在中国第二、三、四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名酒。 生产企业:中国北京东郊葡萄酒厂。( 北京)

二.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中国鲎

福建中国鲎:产于长江口以南沿岸海域,福建省为主要产地,平潭县为产量最大的县份之一。其卵、肉、肢及肉脏均可食,烩制成美味佳品。又为全身性水生药用动物,对痔、疔、癣、痢、红眼、青光眼、子宫颈癌出血等疾病均有疗效。

三.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民俗文化 八宝印泥

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个主要曲种,流传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安、永仁等县的彝族聚居区。梅葛,意为口头说唱的古老故事,是一部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无文字记载,主要靠口耳相传、沿袭演唱而保存下来。内容是彝族人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产劳动、婚丧嫁娶、风情习俗的记述,它被视为彝族人民的“根谱”,并被誉为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后,梅葛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逐步为更多人所认识。1958年10月,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出席亚洲作家会议,在其报告中说:“中国彝族1万1千行的长诗《梅葛》也是口头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及对大自然斗争的史诗。”

梅葛曲本主要由“创世”、“造物”、“婚配”、“丧葬”4个部分组成,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它的每一章互相不可分割,通篇或分章演唱均可。梅葛曲调分为“正调”和“慢调”两种;根据演唱内容不同,又分为赤梅葛、辅梅葛、赤梅拉梅和娃娃梅葛四类,其中赤梅葛和辅梅葛属于比较古老的曲调,又叫“古腔调”。赤梅葛一般是悲调(又叫哀调),忧伤低沉,多用于丧葬、祭祀;辅梅葛一般是喜调,婉转抒情,多用于婚嫁、节庆、起房盖屋、生产放牧等;赤梅拉梅是在上述两种古腔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叫杂调,如大姚县昙华乡流行的“过山调”、“玛嫫诺调”、“马樱花调”等和婚礼时唱的“请客调”、“讨亲调”、“青棚调”、“进门调”、“迎客调”和“送客调”等。

梅葛演唱有单人、双人和集体3种形式,前二者一般为坐唱和站唱,多人演出为走唱,与舞蹈结合,生动活泼,富有民族特色。伴奏乐器主要有葫芦笙、口弦、笛子、月琴等。用彝汉两种语言演唱,唱词以七字句、五字句为常见,其中以五字句居多,讲求彝语声韵,诙谐风趣,深受彝族群众喜爱。

过去,演唱梅葛的歌手主要是毕摩,他们既是彝族祭师,又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保存、加工和传播者,是彝族的知识分子。近年来涌现出许多青年歌手,创作的曲目超出了传统的史诗范畴,多用于反映彝族人民的新生活,如《民兵队长阿利若》、《昙华山上不老松》、《彝家山寨新事多》、《红军长征过楚雄》、《美上加美》等,先后参加了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等活动并获得各种奖励。

四. 河北省 石家庄 正定县民俗文化 宋记八大碗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定宋记八大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八大碗,是正定一带民间传统菜肴的主要代表,此技艺创造经过历史演变和战乱,直到唐代才基本定型并开始广泛流行。

正定八大碗制作技艺以“宋记”最为正宗,最具传统风格。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荤、四素。四荤以猪肉为主,并精选其肘子肉、后臀肉,还有以精肉做成馅制成肉丸子,分为扣肘、扣肉、方肉、肉丸子。四素以萝卜、海带、粉条、豆腐为主等30余种,根据招待的客人不同,选择其中八种,经过其独特制作工艺做熟而成。由此技艺制作的八大碗已经成为该县城乡婚庆、重大节日招待尊贵客人时,不可缺少的一套菜肴,已成为正定县民俗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此技艺主要在选料、刀功、火候掌握以及配料的选购等。由此制作的菜肴八大碗,制作精良,选材考究,经济实惠,肥而不腻,老少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显著北方菜系特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吃法讲究,现已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技艺标准,不断被不同食用人群所接受和喜爱。同时,也被不断的发展完善。

八大碗制作技艺充分体现了正定县人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征。发掘抢救此项工艺对繁荣正定民俗文化,丰富民间菜系、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 辽宁省 辽阳 文圣区 中国林蛙(Rananchensinensis)

本地称哈什蚂。隶属两栖纲,无尾止,蛙科。体长40-70毫米。体较细长,头略高,吻端钝圆而略尖。吻棱明显,鼓膜圆,指端钝圆,蹼较发达。皮肤较平滑,背面浅灰褐色或土黄色,脊部及体侧有分散的圆疣或长疣。疣上有深色斑点,背侧褶色略浅;两眼间有一黑褐色横纹;鼓膜部位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侧近胯部境黄绿色,四肢背面有暗棕黑色横纹;股部有横纹4-6条,股内侧黄绿色;股外侧肉红色,多散布黄色口疣。雄蛙腹面大多数是乳白色,雌蛙一般为红棕色。林蛙分布多生活在山区森林植被较好的山沟里,以山溪、河流为中心,活动范围为一公里左右。通常秋末开始从森林向水源地区运动,先在岸边灌木林、草丛中活动;冬初进入浅水区,约11月初则向深水区运动;11月至第二年3月中旬,在深水区陷于石下或水草间越冬;3月下复向浅水区活动。一般在清明前后解除冬眠,到浅水区,静水弯繁殖。雄性先进入产卵场鸣叫,雌蛙随后寻声而来,选好配偶,开始抱对,约2天左右,黎明前产卵于岸边浅水中的水草间。卵块呈圆团状,每块含卵700-1800粒。受精卵10-15天孵化成蝌蚪,从蝌蚪发育成蛙需经38天左右;由幼蛙发育到性成熟的蛙需19个月的间。林蛙的干燥输卵管称哈什蚂油,是传统的中药材,林蛙又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 辽阳)

六. 江西省 赣州 南康 中国甜柚之乡

南康市是全国闻名的“中国甜柚之乡”,所产甜柚皮薄肉嫩,清心 润肺,为历朝贡品,素有“天然罐头”美称。( 南康)

七.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县 中国鸽子花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鸽子花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鸽子花书名珙桐,又名空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科种的古老,孑遗的珍贵树种,属珙桐科珙桐属,为落叶乔木,胸径一般为50厘米,高十五米至三十米。其木材为浅黄色,结构均匀,轻软,是制作仪器、乐器,家具的好材料。“物以稀为贵”。珙桐这一珍贵树种,在世界稀有,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不畏艰险,远涉重洋,来我国实地考察,引进苗木,进行栽培并获得成功。一九七五年,国家规定珙桐为国家一类保护树种。(张家界)

八.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中国齐笔

中国齐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齐笔是广饶县大王镇西营一带盛产的毛笔的统称。齐笔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齐国笔乡”的美称。齐笔制作考究,从选料到成品经100多遇到工序。齐笔丰颖尖锐、丰硕0、修削整齐、软硬适度、健劲有力,美观耐用,具有尖、齐、圆、健之四德。规格品种已发展到100多个,年产量600万支。中国齐笔集团生产的真品狼毫“礼品套装”成为中国一绝,制作的“狼毫”、“白云”、“东方明月”等系列产品荣获部优、省优称号,产品远销日、韩及欧美等国。中国齐笔集团董事长李培义、总经理黄友强,热忱欢迎各界人士试笔舞墨,领略齐笔之风采。

华夏发祥地,人文之渊薮。诞生于齐国故地的齐笔,历史源远流长,制作工艺精湛,位居笔艺之首。在记录和传播中华四千年灿烂文化中,担当了巨擘、扛鼎之殊勋。

齐笔的滥觞可推溯至新石器时期,后经蒙恬改制而成。早在王羲之、颜真卿、张择端、郑板桥、蒲松龄等文化群星的辉耀下,名满神州。它饱蘸着中国人文精神,泼洒下数千年华夏文化发展演进的绚烂画卷。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其工艺薪火传承,已臻炉火纯青之境,遂为当今天下推重之笔林珍品。

九. 湖南省 娄底市 娄星区 淡水珍珠、中国黑杨

汉寿是淡水珍珠人工养殖的发源地,全县吊养面积6700公顷,年产珍珠60吨。淡水珍珠三年 成熟,珠粒浑圆,晶莹剔透,光彩照人,不仅是首饰精品,而且还是名贵药材,具有美容、 保健、治病等多种功效。全县现有珍珠加工企业10多家,年加工珍珠首饰30多吨,产品销往 东南亚和欧美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汉寿县林科所和中国林科院合作选育的速生黑杨新品种。20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中国黑 杨具有繁殖简单、速生优质、适合加工等特点。目前全县已建成中国黑杨基地18万公顷, 形成了围堤湖、洋淘湖、目坪湖等667公顷连片的杨树生产基地。活立木蓄积量达150万立方 米。杨树加工初具规模,年加工原木10万立方米,主要生产装饰板、包装板、日用品等,产 品畅销国内各地,并出口东南亚地区。( 娄底)

十. 青海省 海南 贵德县 贵德地方特产鹿茸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