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恩施火车站特产店 恩施市哪里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恩施火车站特产店 恩施市哪里买特产更新时间:2023-09-05 22:26:17

一.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邵店黄姜

邵店黄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上蔡县邵店乡盛产黄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种植面积1万余亩.

邵店黄姜,原名为“疆”,喻为“疆御百邪”之说,主为御邪,入药之功效,后名为“姜”源于姜太公。商周时期,武王伐纣,《史记周本记》:武王逐率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帝纣闻武王来,发兵七十万距武王,谓之牧野之战,战争残酷,人畜尸体腐坏,滋生瘟疫,周兵病死无数。师尚(即姜太公)军师辅助武王姬发率部转战黄淮之间,军队驻扎在冈山(今河南上蔡境内卧龙岗)上休整,周边是沼泽地,当地百姓用冈山仙草熬汤献于太公以慰周兵,周兵喝仙草汤后,瘟病痊愈,精神大振,士气高昂。太公大喜,上奏武王,命军中凡煮肉汤食,皆放入仙草以驱瘟疫。谓此仙草为“疆”,意为用途广,功能多,疆御百邪。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就把“疆”更名为“姜”,煮肉、熬汤、要放姜也流传沿用至今。冈山,最高处海拔近百米,《上蔡县志》载:芦冈,一名冈山,蜿蜒于蔡邑西偏,环绕起伏,亦一奇观也。北起长村,南抵汝南金铺镇,蜿蜒百里,广十余里,其主体在今邵店乡境内南北贯穿,二十余里。《续齐谐记》记载春秋后期桓景重阳登高,所登之山亦为此冈山,因此上蔡被谓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邵店至今仍有桓氏后裔。姜太公率部所驻冈山即是今邵店境内卧龙岗,所用仙草汤,即是黄姜汤。 邵店黄姜种植历史悠久。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带高徒周游列国,“于陈蔡”。陈,即今淮阳,蔡,即今上蔡。途径卧龙冈北鸿隙湖畔陈蔡之间陈蔡铺(今华陂镇南)一冈陵,遇到大雨,书被淋湿,天晴后在台上曝晒,即为“孔子曝书台”。孔子淋雨后感伤寒带弟子沿卧龙岗向南至蔡埠口(今邵店西)汝河边,这里汝河迂回,风景宜人,一时找不到过河渡口,使子路向田耕农民打听,便是“孔子问津处”,现在,此处仍有一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问津处”三个大字,石碑立在那里。蔡国弟子漆雕开见孔子病患不轻,就从卧龙岗下取当地黄姜熬汤,每日献于孔子,不几日,孔子痊愈,周身轻松,神清目明。于是就有了后来孔子在蔡国三年“讲学布道”,弹琴高歌和创作《大道歌》。从此孔子与蔡国黄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对姜情有独钟,在那个战乱年代终寿72岁,与重食生姜密切相关,《论语》载,子曰:不辙姜食。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对孔子食姜嗜好阐释: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辙。漆雕开为孔子熬汤所用生姜就是卧龙岗下邵店一带所产黄姜。 邵店黄姜源产古蔡国卧龙岗南段两坡上,即今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一带。这里气候属亚热带温湿适宜,4月中旬至于11月中旬,平均气温26.8度,地势一岗(卧龙岗)担两坡,最高海拔98.2米,排水性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呈黄棕,沙壤性,通气性强,PH值7.3,中性偏碱,适合生姜种植和储藏条件,也成就了邵店黄姜的优良品质。据元朝《王祯农书》记载“姜宜耕熟肥地,三月种之,以蚕沙或腐草灰粪覆盖,每垄阔三尺,便于浇水,待发芽后又揠去老姜上作矮棚蔽日,八月收取,九、十月宜作深窖,以糠秕合理暖处,免至冻损,以为来年之种。邵店黄姜味道纯正,色泽金黄,无丝耐煮,辛辣,味长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钾、镁和糖等营养物质,蛋白质1.5-2.0g/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邵店黄姜以优良的品质著名,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效果,邵店黄姜性温散寒邪,有驱寒,暖胃,健脾,生发,消暑治泻,制中夏毒之功效,姜汁水洗澡可润肌美容,泡茶可健胃益寿。据《上蔡县·实业态· 农业》载:邵店一带之姜,为蔡邑驰名之产品,常南至汉口,北至平津。古为“天姜”,曾为历代皇家供品。《上蔡县志· 建制志》载:清康熙年间建城堡为邵店寨。邵店集自古商业鼎盛,为群众交易土产,黄姜,购置日杂之集散地。邵店集以黄姜为主要交易点,姜贩遍布各地。黄姜初加工在民国年间就已起步,上世纪80年代,姜片厂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加工后的“蔡州天姜”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该乡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生产,全乡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总产量达300万公斤。在种植上,积极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推广塑料大棚育苗和姜田不搭棚的先进生产技术,既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起了规模较大的生姜加工厂,产品有脱水姜片、姜丝、姜粉,成为俏销国内外优质保健食品。为邵店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上蔡古诗词选集》中曾这样描述:“百里卧龙岗,千顷姜山藏,蜿蜒迂回至,富庶邵店乡。”

地域范围

邵店黄姜的地域保护范围在邵店乡境内海拔98.5米的一岗(卧龙岗)担两坡上,南与汝南县搭界,东与上蔡县杨屯乡接壤,西、北与西平县为邻。包括邵店全乡,涉及籽粒村、棚楼村、卜庄村、小楼村、西岗村、邵店村、集北村、庙王村、高李村、刘岳村、前杨村、后杨村、十里铺村、丁楼村、石佛村、郭屯村、尹赵村、刘庄村、上岗村、苑寨村、蔡屯村共2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14′00”-33°22′00”东经114°23′00”-114°33′00”。开(开封)龚(龚家棚)路穿境而过,东西总长10㎞,南北总长9㎞,适宜种植面积5343公顷,年总常量90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其新鲜根茎,呈扁平不规则块状,形态奇特,并有枝状分支。块小,有丝,色泽金黄。适宜调味品及保健食品和深加工制品。 2、内在品质指标:据测定,邵店黄姜含蛋白质1.5-2.0g /100g、钾2000-2500㎎/㎏、镁360-420㎎/㎏、粗纤维0.8-1.2%、总糖1.6-2.2%。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工夫红茶

利川工夫红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川工夫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川工夫红茶

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沙溪乡、凉雾乡、元堡乡、文斗乡、南坪乡、建南镇、谋道镇、汪营镇、柏杨坝镇、团堡镇、忠路镇、都亭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佛宝山生态综合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利川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利川工夫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利政函〔2013〕52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

《利川工夫红茶》(草案)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黄牛肉

恩施黄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黄牛肉肌肉有光泽,呈玫瑰红色,大理石花纹明显;脂肪呈乳白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香味浓郁。恩施黄牛肉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恩施黄牛”是目前全国少有的具有原生态品质和没有“杂交污染”的优质地方品种,是优良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被列入《湖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肉牛养殖业已经成为恩施州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恩施黄牛肉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8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种源

本土山地黄牛。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饲养地位于产品产地范围内的武陵山山区地形,海拔300米至2000米,分布有成片的巴东红三叶、白三叶、山豆根、野豌豆、杂灌木等组成的天然植被。以清江水系的山涧溪流为饮水。

2.饲料条件:以天然植被为主要饲料,补饲适量青贮料和青干草。

3.饲养方式:放牧加补饲。

4.圈舍条件: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平坦或缓坡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牛舍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换气和卫生条件。

5.饲养管理:

(1)去势:公牛在10月龄前去势。

(2)冷季饲养管理:11月至次年3月期间,平均每天放牧不少于4小时。

(3)暖季饲养管理:4月至10月期间,平均每天放牧不少于6小时。

6.出栏:2至3岁,体重280kg至350kg。

7.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加工

宰后1小时内用水冲洗胴体后,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小时。在后续分割、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至4℃范围内。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肌肉有光泽,呈玫瑰红色,大理石花纹明显;脂肪呈乳白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香味浓郁。

2.理化指标:肌间脂肪≥6%,硒含量≥0.05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 山东省 济宁 兖州区 颜店花生

“颜店的花生”以其籽粒饱满,多为“多仁”、“三仁”而招人喜爱,究其原因,是这一带的人们有多年种植花生的经验,加上临近滋山,水土适宜等自然条件,故而花生果实丰满,含油量高。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咸丰 矿泉水

省内矿泉水(水温( 湟中)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大集珍米

大集珍米古为贡米,产于恩施市盛家坝。该地区山清水秀,气候适宜,硒资源丰富,年产7500吨优质大集珍米。采用国内先进加工设备进行精细加工,米粒完整,均匀,晶莹洁白,品质优良。食之柔软可口,营养丰富,是理想的纯天然、无污染食品。

七.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双店百合花

双店百合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店百合花是江苏连云港东海双店镇的。

双店百合花

江苏省东海县双店镇现辖行政区域

《关于明确双店百合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2014〕8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双店百合花》(草案)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殷店大米

贡米之乡——随州殷店镇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漂水河的源头,特有的地理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无污染水质土质,使该地盛产的大米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米质晶莹,色泽光亮,味道清香,口感柔和,营养丰富。所选精米更为人们所喜爱,常吃常新,健胃强身。1987年和1990年分别被湖北省和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享誉海内外。2003年,曾都区供销社运用传统种植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该品种推行优化种植,并按定向品种、定点种植、定点收购的形式,生产加工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的优质稻。该产品被曾都区供销社注册为“胜泰”牌大米,经湖北省有关部门检验,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推广项目予以立项。2004年全区落实种植面积20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0万吨。目前“胜泰”牌水晶米已打入各大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竹筒酒

恩施新塘土家竹筒酒是用民间秘方,以土家自酿醇香苞谷酒作基酒注入深山原生态一年生以上老竹竹腔中,酒竹之间竹茹相融,天然酿成成熟的竹筒酒。

《本草纲目》中记载:竹子“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养血清爽”,竹内膜富含竹衣、竹茹、竹沥、哈多糖、赖氨酸和多种维生素。竹筒酒竹味浓香,自然清纯,入口绵甜温和,饮之舒经活血、清热去闷。

恩施新塘土家竹筒酒产品介绍:

1、材质高:竹筒酒对楠竹的选择要求质密肉厚,在海拨高、多雨多雾、空气湿润环境,无工业及生活污染的环境中生长。酒取自土家自酿的60度以上的苞谷酒,选材蒸煮均来自大山深处天然环境。

2、新鲜性:竹子采收后,立即加工种酒,酒与楠竹长时间一起,楠竹吸收了酒中甲醛和部分酒精,溶入了楠竹的精华后酒中含着浓郁竹香,并且喝后不上头,回味无穷。

3、原生态:为了维持竹筒酒原生态绿色酒的特色,采收后只作简单成品加工,而不做任何的再生产或密封加工以及任何防腐及外包装处理,让酒自然散发酒香、竹香。(竹筒两头均能闻到)

4、民族性:土家竹筒酒让你更加贴近天然,走进土家文化,是送礼,饮宴必备佳品。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咸丰 土家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关于打花铺盖的来历,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00种花朵图案的西兰卡普。后来,受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败坏了门风,挑唆其哥,将她残害了。噩耗传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打花铺盖。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均用三块西兰卡普缀连而成。

西兰卡普是以深色的锦线为经线,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进行手工挑织。它色彩艳丽,图案新颖,多达几百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景物、禽兽、家什器具、鲜花百草;二是几何图案,最常见的是单八勾、双八勾等等。三是文字图案,如喜、福、寿等。整体效果古朴典雅,层次分明,惟妙惟肖,光彩夺目。

土家妇女擅长纺织早见史籍。秦汉时期,人们把土家先民的织锦称为“(上宗下贝)布”,是皇室的上乘贡品。到了宋代,土家织锦工艺兴盛,广泛流向市场交易中。这时的“溪布”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上宗下贝)布”的传统。明清时期土家人西兰卡普工艺进一步发挥,逐渐形成独特制织程序,达到较高的水平。

今天的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特有的工艺品,已经从山寨,走向全国,甚至冲向世界了。1985年,土家族老艺人叶玉翠与汉族工艺美术家李昌鄂合作的五幅《开发山区》织锦壁挂,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好评。打花老艺人朱么妹,熊1织的两幅壁挂,一幅参加过加拿大的中国工艺美展,一幅参加过坦桑尼亚、赞比亚的中国工艺美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