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玉林博白特产酱油膏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玉林博白特产酱油膏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4 09:58:29

一. 广西 玉林 容县 玉林龙眼

中国龙眼以福建、广东、广西栽培最多,其中广西玉林出产的龙眼最为著名。据说,中国龙眼正是由于广西出产的品种最优,才在种名前冠以广西简称“桂”字,称“桂圆”。据古书记载,桂圆树自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时就在中国南方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玉林龙眼皮薄肉厚,果肉鲜嫩,色泽晶莹,浆汁饱满,甘甜如蜜。加工后的桂圆肉,色泽鲜丽,芬芳甜蜜,是色、香、味俱佳的名贵中药材和滋补珍品。

二.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陆川猪扣肉

选用中国八大名猪之一的陆川猪猪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上口即化,不见锋棱;肉香温温润润,含蓄自敛,厚而绵,浓而远,热香袭人,肉味不走半点偏锋;表面酥红晶亮,可谓“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现金身”的诱惑美味。苏轼有诗可为佐证:“扣肉确实是一宝,味美营养价值好。妙手烹调巧利用,维护健康有良效。”至此其荣为送礼之极品。

三.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两广小花猪

两广小花猪是一款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因性早熟易肥,母性好等特点而闻名,但因生长慢,凹背,饲料利用率较低故而推广度偏低。

两广小花猪分布地区

分布于广东和广西相邻的月江、西江流域的南部,它的中心产区在陆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吴川、郁南等地。两广小花猪具有早熟易肥、母性好等优点,但背凹,腹大拖地,生长发育较慢,饲料利用率较低。

体型外貌

两广小花猪体型较小,以体短和腿矮为其特征,表现为头短、颈短、耳短、身短、脚短、尾短,故又称为六短猪,额较宽,有“〈〉”形或菱形皱纹,中间有白斑三角星,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宽广凹下,腹大拖地,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被毛黑白花,除头、耳、背、腰臀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

生产性能

1、生长发育:6月龄母猪体重38公斤,体长79厘米,胸围75厘米。成年母猪体重112公斤,体长125厘米,胸围1.13厘米。

2、繁殖性能:性成熟较早,小公猪卯日龄有精子,小母猪4~5月龄体重不到30公斤即开始发情,多在6~7月龄、体重40公斤时初配,初产平均产仔8头,三产以上平均产仔10头。

3、肥育性能:据广西资料,月巴育猪自11公斤~87公斤,日增重309克,每公斤增重消耗混合料4.22公斤、青料3.42公斤。体重75公斤屠宰,屠宰率67.72%,胴体中肉占37.2%,脂占45.2%,皮占10.5%,骨占7.1%。

杂交利用

两广小花猪做母本,与引进的瘦肉型品种进行杂交。最后就是新的一个品种了。以长白、大约克、巴克夏等猪种为父本与该品种杂交,0一代在日增.重等方面均有提高,其0一代肥育猪日增重均达510克以上.。

四.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玉林果蔗

属甘类,是人们喜食的热带水果之一。玉林果蔗皮薄肉松脆,清甜多汁茎大。玉林果蔗有青皮和黑皮两种,青皮果蔗纤维少、皮松肉脆、落地可断、易倒伏、怕霜冻、产量低,耐贮存和运输,秋后仅在本地上市。黑皮果蔗,茎皮紫红色,皮薄肉松脆,清甜多汁茎大、不易倒伏,抗寒力强、耐贮存和运输、品质稳定、产量高,一般亩产5吨至7吨以上

( 玉林)

五. 广西 玉林 博白 瘦肉型猪

我县养猪业从60年代始引进外种,搞杂交改良,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到70年代中期,杂交改良面达90%以上,人工授精技术得到普及。80年代初,我县外贸局根据市场的需要,首先办起两个规模瘦肉型猪场,获提较好的效益,为博白瘦肉型猪的发展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后来食品公司转换机制,积极兴办瘦肉型猪场,到92年底,全县有瘦肉型猪场18个,年出栏3万多头。93年以后粮食系统、供销系统以及一些单位及个人都在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引导下兴办瘦肉型猪场。从此,我县瘦肉型猪养殖得到迅猛发展,并成为广西瘦肉型猪生产的第一大县。据统计,1999年全县饲养瘦肉型猪85.68万头,出栏58.67万头母猪存栏3.56万头,瘦肉型猪饲养量占全县生猪饲养量188.85万头的46%,全县现有规模猪场468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场有11个,年出栏千头以上的场有325个,形成了基地化生产,产品远销广东、海南和港澳,瘦肉型猪生产已成为我县畜牧业中的主导项目,并于1998年底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建设通过验收。我县抓猪的品种改良有较好的传统,在发展良种方面,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多年来不惜价钱,到上海、杭州、四川、深圳、武汉等地购进目前国内领先的优良品种,如:比利时长白、英系长白、台系长白、大约克、美系杜洛克、台系杜洛克等,同时经过三元杂交作为发展商品猪的主要途径。并按《种畜禽管理条例》等国家规定,严格建设种猪场,为商品场提供优良合格的种猪。1998年全县有四个种猪场通过自治区验收,获区一级种猪生产许可证,从而使我县瘦肉型猪品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树起了博白瘦肉型猪的品牌,如在广东、海南的一些地方肉商树起“博白瘦肉型猪”牌子进行经营。( 博白)

六.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州香蕉

香蕉是玉州区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特色产品,主产地在城北、城西等乡镇,品质以城北镇谷山村种植的本地香蕉(外壳有梅花点)为最,具有质佳味香,宜长途运销等特点。近年来除发展改良的本地矮杆香蕉外,还不断引进了巴西、台湾、威廉斯等新品种,其产量和品质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目前常年种植面积在5000亩左右,年产量2—2.5万吨,一般在10月份陆续上市,常年产地供应价在1300—1400元/吨 

七.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林牛巴

玉林牛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玉林,“牛巴”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传统美食,说它难得一是它的制作不易,二是因其味美而非常畅销。

传说南宁开庆年间,一个姓邝的盐贩子,在运盐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将牛丢弃,便把宰好的牛肉腌起来,晒成牛肉干。回家以后,他把咸牛。肉放到大锅里煮。又辅以八角、桂皮等佐料焖烧。牛肉出锅后异香扑鼻,满室清香,左邻右舍闻香而且至。主人便热情地请乡邻共同品尝,席间从人无不称道肉香味美。因于“牛巴”的味道香美,“牛巴”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

正宗玉林牛巴,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韧而不坚,越嚼越有味。为下酒美肴,馈赠亲朋挚友的佳品。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多喜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牛巴的制作以精选新鲜牛肉(黄牛后腿肉最好,前腿肉次之)为主料,拌入甘草、甘松、丁香、八角、小茴、归身、陈皮、草果、沙姜粉、胡椒粉、蒜蓉、葱蓉、白糖、柠檬、上好米酒各适量经制作而成加工。

玉林牛巴的制作历史悠久,但初期制作规模小,销售量少。30年代至40年代,西街吴常昌的牛巴最负盛名,曾装罐头,销往柳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等地。解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制作牛巴的数量增加,懂得制作工艺的人也比前多。牛巴已成为饭店、酒楼、熟食摊档必备之食品。

江湖杂耍有一句俗语,叫作“一招鲜,吃遍天”。这句话用来形容“玉林牛巴”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正宗玉林牛巴,其颜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鲜美爽口,韧而不坚。为下酒的名菜、佐餐的佳肴,更是馈赠亲朋挚友的佳品。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多喜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

玉林牛巴的主料很普通,用的是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但是经过精心加工后,却能入口感觉“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据《清异录》载:牛巴“赤明香,世传邝士良家脯也。轻薄甘香,殷红浮脆,后世莫及”。怪不得牛巴作为桂东南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一直流传至今。

玉林牛巴味美鲜香,制作过程却是颇费功夫的。在朋友的小店里,我目睹了玉林牛巴的制作全过程。

首先是选料。选用黄牛臀部肉,洗净后用刀片成长12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在盆内,加白酒、精盐、酱油、白糖、味精、姜汁蒜白葱白各、小苏打、硝水,混合拌匀后腌渍1至2小时。

然后,取一个簸箕,将腌制好的牛巴片一块块地摊在簸箕上,在室外曝晒至七成干。

最后是下油锅。在干净锅里加精油(即未使用过的植物油,使用茶油或花生油最佳)少许,爆热;加入八角50克、草果8个、沙姜40克、桂皮50克、丁香40克、桂花40克、桔皮100克、花椒50克、茅根200克、姜块(捣烂)100克、蒜白(捣烂)100克、发冬菇100克、爆香;再放入晒好的肉干,用中火炒,待肉干回软,锅中无汁时,加入清油翻炒,盖上锅盖,改用文火慢慢煨制2小时。注意,在煨制过程中要按时揭盖翻炒,以免焦锅底。

牛巴煨好,拣去姜、蒜及其它香料,自然晾干晾凉,就可以上饭桌或另配原料烹制各种菜肴了。

正宗玉林牛巴,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韧而不坚,越嚼越有味。为下酒美肴,馈赠亲朋挚友的佳品。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多喜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牛巴的制作以精选新鲜牛肉(黄牛后腿肉最好,前腿肉次之)为主料,拌入甘草、甘松、丁香、八角、小茴、归身、陈皮、草果、沙姜粉、胡椒粉、蒜蓉、葱蓉、白糖、柠檬、上好米酒各适量经制作而成加工。

八.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陆川八角

八角
经济植物。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八角科八角属的一种。主要产于广西、云南、福建南部、广东西部,乔木,叶革质或厚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在阳光透视下可见密布小油点。花粉红或深红色,具不明显的半透明腺点。聚合果多为八角形。很少为五或六角形。蓇葖饱满平直,先端钝或钝尖,种子棕色,有光泽。果为调味香料,叶、果可蒸芳香油,称八角茴香油,用于制造甜香酒、啤酒等食品工业,也是制牙膏、香皂、香水、化妆品的香料。还是合成雌激素己烷雌酚的原料。也用于采水晶矿工业上。中国八角出口占世界市场的80%以上。八角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致,质轻软,有香味,抗虫害,供作家具、箱板、玩具、细木工用材。除栽培的八角外,其他野生种类的果实多有剧毒,误用可引起死亡。
横山乡地处陆川县的西部,西面与博白县接壤,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有耕地1616公顷,其中水田1400公顷,坡地216公顷,有林面积4900公顷。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42808人,其中劳动力20818人。该乡1999年财政收入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5.3元,预计2000年全乡财政收入3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5元。
该乡是山区乡,以发展林业经济为主,近年来大面积种植八角,现已种4万多亩,两年后可以大面积投产。该乡的企业主要是陶瓷业,年产日用陶瓷2000多万件,产值1000多万元。

九. 广西 玉林 容县 都峤山铁皮石斛

都峤山铁皮石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都峤山铁皮石斛是广西玉林容县的。

1、形态特证

铁皮石斛为多年生附生兰科草本植物,茎直立、园柱形,长5~35cm,直径0.3~06.cm,节间长1~2.5cm,具紫色纵纹,紫红色或黄绿色,一年生茎对光半透明,可见内部条状纤维,多节,节环铁青色至黑色,故又有黑节草之称。节上有花序柄痕及残存叶鞘。叶互生,3~20枚,嫩叶紫红色,老叶黄绿色,生于茎上部节上,二列,矩圆状披针形,长3~7 cm,宽0.8~2.0cm,先端钝,顶端略钩,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谈绎紫色;叶鞘灰白色,稍带紫色斑点,鞘口开张,抱茎不超过上一节,常与节留有一个环状间隙,质硬而脆。总状花序,生于无叶的茎上端,长2~4cm,呈回折状弯曲,每节间花1~3朵,淡黄色和白色,稍有香气,花直径1.5~2.0cm,唇型花,其中一花瓣变异成唇瓣。铁皮石斛花白雌蕊与雄蕊合为一体形成一种典型的合蕊柱,雌蕊位于下方,雄蕊在上方,每枚花有花粉粒4粒,药帽近卵形,顶端中间开裂,花苞片谈白色,花被片黄绿色,辱瓣卵状披针形,长1.6cm,白色上半部具一个紫红色大斑块,下部两侧具有紫红色条纹;中萼片与花瓣相似,矩园壮状披针形,长1.7~1.9cm,宽0.4~0.5cm,侧萼片宽约1cm;萼襄园锥形,长0.5 cm,辱盘上密被乳突状短柔毛,基部有1枚黄色胼胝华。铁皮石斛果实为橢园形蒴果,长3~5 cm,成熟时为黄绿色。每个果实含有上万颗种子,其种子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为黄绿色,两端具翅,外形为长纺锤形,种子大小为长0.4 mm,宽0.09mm。

2、生态习性

铁皮石斛在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安微、贵州、广西、浙江、广东等省份,西藏也有分布,其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多附生于海拔2100~2500米的林缘岩石或林中长满苔藓、爬满野藤,直径粗的阔叶树,喜阴凉、湿润环境,通常与地衣,蕨类和藓类植物互生。适宜在空气相对温度大于70%的环境下生长,生长期年平均温度在17~22℃,最冷月最热月温差不明显,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无霜期250~250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耐干旱与严寒。开花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6月下旬,花期3~6个月。荫果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陆续成熟。铁皮石斛的种子极为细小,胚胎发育不完全,无胚乳组织,在自然状态下发芽率极低,有性繁殖力极为困难,主要靠无性繁殖,从根部不断分孽或从上部茎节处生根长出新的植株。茎的生活期通常为三年,3~4月初二年生茎的基部腋芽萌发成幼苗,1枚母茎能发1~3个新苗,一般在第三年秋末春初采收。

所在地域:

广西

申请人:

广西容县金地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都峤山铁皮石斛保护范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东经110°15′─110°53′、北纬22°27′─23°07′之间,东西最大横距5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3.5公里。东部与岑溪市相邻,东北部与藤县连接,南部与广东省信宜市和北流市接壤,西部与北流交界,西北部与桂平毗连,北部与藤县、平南县联接。最东部是大坡冲东端之玉桂山,最西部是石头西端之大垌、陈冲,极南是黎村南端之勾髻山,极北是大田圩、平山、古泻等村。都峤山铁皮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容州镇、容西乡、十里乡、石寨镇、杨梅镇、灵山镇、六王镇、黎村镇、杨村镇、县底镇、自良镇、浪水乡、松山镇、罗江镇、石头镇等15个乡镇及其所管辖的219个行政村。

十. 广西 玉林 容县 妃子红保健酒

“妃子红”酒,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杨贵妃故里盛产的一种黄酒,相传杨贵妃的父亲杨维惹怒官府中人,州官遂下令“限三天之内,熬出满河酒”而发难。杨父为应付州官,令其女把祖传陈酒运至州府,玉环以其聪颖说服州官。州官品酒后,念念不忘,待玉环身为贵妃之时,遂以“妃子红”而称谓。“妃子红”酒,它源自千年历史的熬练,秉承传统工艺技术,以农家特有的纯朴经典,形成酒香芬芳,醇厚绵甜,清爽细腻,回味无穷之风格。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