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穴家乡特产美食 武穴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穴家乡特产美食 武穴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3-09-01 15:44:23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武穴双低油菜

武穴双低油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广济县志》第34页,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麓。武穴市自古以来就有栽培油菜的历史,清朝时就有文字记载(《清·广济县志》第38页)。1979年全县油菜籽产量达8500吨,居全省各县首位(《广济县志》第30页)。从1988年开始逐步推广双低油菜 “华双2号”、“华双3号”等品种(《武穴市志》第142页、156页)。进入90年代,武穴市双低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被国家列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开发示范区(《武穴市志》第142页),1995年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平均单产191.2 kg,总产44961吨(《武穴市志》第149页)。1997年在湖北省油菜生产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1998年1月19日,原国务院总理-同志来武穴视察,观看了武穴市大金镇大金畈万亩优质双低油菜示范基地,对武穴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双低油菜产业,着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赞扬(《武穴市志》第7页)。2003年4月,武穴市被全国优质农产品服务中心授予“中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市”的称号。2006年,武穴市双低油菜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6.3万亩;2012年被湖北省确定为绿色食品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整县推进示范县市,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武穴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面积3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0%以上。2009年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油菜大县”,并荣获“中国油菜之乡”美誉。

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饼的油菜品种。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等。双低油菜中的油酸含量达60%,因而被称为“最健康的油”。

地域范围

包括武穴市梅川镇、余川镇、大金镇、0寺镇、四望镇、石佛寺镇、花桥镇、龙坪镇、武穴办事处、刊江办事处、田镇办事处、万丈湖办事处等12个双低油菜种植区域。武穴市,原名广济县,位于北纬29°50′-30°13′;东经115°22′-115°49′。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麓,鄂东边缘。东与黄梅县毗邻,西北与蕲春接壤,西南与阳新县隔江相望,南与江西省九江、瑞昌以长江为界。地扼吴头楚尾,历来是鄂、皖、赣毗连地段的“三省七县通衢”。早在明代就成为临江重镇。清初发展为“商贾杂处鳞聚之要埠”,《烟台条约》辟为外轮停泊港口、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列入开发计划,民国中期成为湖北省“七大商埠”之一,素有“入楚第一门”、“鄂东门户”之称。如今,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武穴处于武汉8+1城市发展圈之内;处于黄山、天柱山、庐山大旅游圈之中;处于中国经济梯度开发,承东接西过渡区域之中;是京九大动脉中段的重要城市。全市版图面积1200.35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的0.65%。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北部为大别山余脉,中部丘陵起伏、湖港交错,南部为带状长江冲积平原。双低油菜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3万亩以上,年总产量超过7.5万吨。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武穴佛手山药

武穴佛手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药含有糖、蛋白质、钾及氨基酸、维生素等18种营养成分,煨制食用,香气四溢,风味独特,具有滋阴、利肺、健肾、健胃、止泄痢、化痰涎、润毛发等功效,是很好的食物药。

武穴种植山药有300余年的历史,尤以龙坪山药为最好,号称“龙药”,其次为梅川、横岗百园等地。武穴山药最高年总产量200万公斤,行销鄂东各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武穴市梅川镇、余川镇及其毗邻佛手山药生长区域。武穴,原名广济,位于东经115°22′-115°49′,北纬29°50′-30°13′。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鄂东边缘。四周与蕲春、黄梅、阳新、九江、瑞昌等地为邻。境内东西最大横距4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2公里,面积1200.35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的0.65%。梅川镇位于境内北部,距市区37公里,与蕲春毗邻;余川镇位于境内东北部,距市区37公里,与黄梅毗邻。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武穴处红壤地带的北部边缘,是红壤向黄棕壤过渡地区。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武穴市地带性土壤有黄棕壤和棕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石灰(岩)土,水稻土共5个土类、11个亚类、45个土属、293个土种。佛手山药生长区域以砂壤土为主,土壤熟化程度高,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合佛手山药生长。梅川、余川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由大别山二支脉太平山、横岗山组成,面积约84.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04%。

(2)水文情况:区域内主要河流有梅川、荆竹、松阳、百园等。梅川、荆竹等河注入武山湖,经太白湖汇集东流入华阳河;松阳、百园等河向西注

入蕲春赤东湖。梅川河是境内第一大河,全长29公里,流域面积227平方公里;荆竹河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松阳河全长12公里,百园河全长8公里,均属小河。区域内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水,属重碳酸钠型和钙钠型极软水,硬度小于4度,为贫水区。

(3)气候情况:武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佛手山药生长区域年平均气温为14.8℃,年活动积温3137℃左右。无霜期平均为254.3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323.3-1343.1毫米,其中春、夏季降水量多,秋季减少,冬季最少,与佛手山药块茎伸长与膨大期间的需水特性吻合;年均总日照时数为1913.5小时,年均太阳辐射能106.799千卡/cm2。

(4)人文历史情况:武穴佛手山药种植历史悠久,据清同治壬申《广济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开始引入种植,至今1300多年。栽培面由横岗山向太平山扩展并覆盖大别山二支脉。广济古称佛国,原广济县名即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相传,唐贞观年间,唐僧存奘和尚(俗名蒋祖)远游暹逻(今泰国)等地,来到广济,建大藏寺居之。佛手山药即由大藏禅寺僧人首先栽种,初以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药物栽种,因栽种于寺庙,用之于医药,且形似手掌,故称“佛药”。与龙坪所产之龙药(为名药材,久已失传)齐名。后传入民间,渐有人佐以菜肴,以滋补身体,始觉美味无比。至明代,蕲春李时珍发现“佛药”与“山药”十分相似,便有“佛手山药”之称。李时珍还将古本草书中列为草部的“山药”,据此改为“菜部”。上世纪60年代,受“以粮为纲”的影响,武穴佛手山药面积、产量均大幅下降,自1979年后,才逐渐得以恢复,特别是近几年,武穴市委、市政府将佛手山药生产作为“武穴食品产业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并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发新产品,创建名品牌,对创建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按每个5万元给予奖励,大力促进了武穴佛手山药的生产与开发。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武穴豆泡

武穴豆泡是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的。武穴豆泡外观光滑,内面被食用油炸成发泡筋络状,所以炖肉、烧肉佐以豆泡的菜肴在武穴城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将此菜名呼为“豆泡炖肉”或“豆泡烧肉”。

武穴豆泡是用豆腐干切成长条形状或团方形状,进行加工处理后,用食用油油炸而成。长条状如手指精细的名曰鸡脚爪豆泡,团方形状的名曰团豆泡。豆泡也有叫豆腐果的,即长豆腐果或团豆腐果。武穴市场上多出售长条状的鸡脚爪豆泡。武穴豆泡外观光滑,内面被食用油炸成发泡筋络状,所以炖肉、烧肉佐以豆泡的菜肴在武穴城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将此菜名呼为“豆泡炖肉”或“豆泡烧肉”。豆泡炖肉或烧肉经肉汤炖煮,红烧软和后,豆泡外观柔软,内面发泡豆筋网络含有汤汁,如果用土火锅炖煮,越煮味道酥嫩越加鲜美,与一般豆腐制作的菜肴风味大大不同。因此,武穴城乡人民逢年过节或招待亲友客人,豆泡炖肉或豆泡烧肉为必备的一道菜肴。近年来,武穴豆泡“养在深闺被人识”,梅川、余川和刊江、武穴办事处的豆泡在市场声誉雀起,被誉为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四.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大金板鸭

大金板鸭是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大金镇的。大金板鸭从选料、制作到煮食,都有一整套传统方法,食法可炖可烧。

大金板鸭是武穴著名。相传南北朝时,侯景叛乱,围台城,梁朝审兵为守城顾不上吃饭,时值初秋,城中百姓便取白鸭洗净,加盐和佐料煮熟后,几十只鸭捆一捆,送到城上时,送到城上时,鸭子已又干又扁。士兵开捆煮食,香气扑鼻,都高兴地说,这压板了的鸭子真好吃,干脆就叫板鸭吧。

五.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特产美食

北京美食

六.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临汾美食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七. 广东省 深圳 福田区 家乡猪肉汤

猪肉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磷等,具有滋阴润燥、补肾养血、益气强身的功效。精选客家地道家乡猪肉,肉质优良,“和兴客家道”精心打造,清淡好味,烫头鲜美,肉质鲜嫩,给唇舌以最纯真的慰藉。

八. 澳门 官也街—美食集中地

氹仔岛官也街是一条“食街”,官也街是昔日葡人聚居地,今日已成著名食街。在窄巷间放眼望去,栉比鳞次的招牌让人眼花缭乱。木偶,公鸡,小飞象等葡国餐厅装修各具性格.巷头的雪糕店,大菜糕、木糠布丁也是官也街的魅力之源。再加上鼎鼎有名的大利来猪扒包,咖喱鱿鱼,誠昌水蟹粥,澳门著名的牛肉干、杏仁饼等美食手信,官也街已成为了各位来澳的饕客们必去的场所。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两路特产

两路 一、 西、甜瓜两路西瓜主要品种是新红宝、8155等中早熟品种;甜瓜品种主要是:好运甜瓜、丰甜一号等品种。西、甜瓜的主要特点是:生育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般全生育期80天左右,西瓜亩产可达6000斤以上;甜瓜亩产3000-4000斤,高产达5000斤以上。西瓜亩平纯收入700-800元,最高可达1200元,最低也有500元;甜瓜亩平纯收入一般800-900元,最高可达1400元,低的也有700元,种一亩西、甜瓜可抵种5-6亩早稻。2000年,两路西瓜、甜瓜种植面积3000亩
二、甘蔗两路甘蔗主要是春植蔗,属果蔗型品种,形成“油-蔗”、“芋-蔗”的种植模式,甘蔗具有植株高大、茎杆粗壮、叶面积系数大、光合效率高的特点,生育期较长,一般6-8个月,产量高,亩产2000根以上,贮存期长,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亩平纯收入1000元以上,高的可达1500元左右。种一亩甘蔗相当于种二亩水稻(早、晚稻)。2000年两路镇甘蔗种植面积有1800亩
三、秋洋芋秋洋芋具有生育期短的特点,一般85天左右,耐贮藏,一般3个月,粮、菜加工兼用。两路秋芋主要品种“南中-552”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亩产2500斤,高产达4000斤以上,亩平纯收入450元左右,高的可达1000元以上,种一亩秋洋芋相当于种3亩油菜或3亩早稻,效益显著。2000年,两路镇计划秋洋芋种植3000亩。( 武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