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酒店特产抢购没有入场资格 贵州酒店特产怎么抢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酒店特产抢购没有入场资格 贵州酒店特产怎么抢购更新时间:2024-01-07 05:07:07

一.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白及

 1、品质特点

符合药典要求,水分含量、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优于药典要求。

2、历史渊源及地理人文关系

白及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药用植物,是我县的地道药材,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喀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同时,也是我国具有经济价值的特种植物胶源之一。《续正安州志》记载,境内产厚朴……白芍、白芨等中药材;椐《正安县卫生志》288页记载:“我县中药材资源有……白芨等。”;椐《正安县卫生志》292-305页记载:“亘古至今,正安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疗疾单方、验方,世代相传、惠泽患者。”在众多单方中,涉及白及的有治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方和治外伤止血方;在众多验方中,涉及白及的有治流行迷人冒方、治肺结核和治外伤出血方。这些历史记录充分说明,我县民间利用本地野生白及治疗相关疾病,历史久远,加之野生白及丰富,因而,白及在我县具有道地性。

1994年10月,以樊九春和周维军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爱好者,为减轻在农村行医中的购药成本,在自家责任地中试种白及,直至2004年。但产量低,效果差。2002年10月至今,在正安县科技局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野生资源调查,积极开展白及GAP研究及其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有效解决了白及栽培中块茎难以膨大问题。

3、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2002年10月至今,在正安县科技局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和引导正安县绿野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白及野生驯化栽培技术及GAP研究,有效解决了人工栽培中块茎难以膨大的技术问题,有6项技术指标在国内未见报道。同时完成了白及指纹图谱研究和组培繁殖技术,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白及GAP示范基地。

在白及GAP示范基地建设中,按照GAP要求,共制定生产管理规程和制度12项,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

在白及GAP示范基地建设中,按照GAP要求,共制定质量管理规程和制度48项,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使成品白及质量符合GAP要求。

在白及GAP示范基地建设中,按照GAP要求,共制定文件挡案管理制度3项,并配专人管理,同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文件挡案管理符合GAP要求。

二.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染饭

染饭:在新发乡境内,有一种黄色的小花,一般开在清明前后。善于发掘的布依人祖先们,用这用淡黄色的小花泡出的汁水煮米饭食用,形成了自己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这种花被布依人称为“染饭花”。

染饭的制作方法是:将染饭花采摘后洗净,用水浸泡后榨汁,将榨出的汁淘米(糯米)后煮熟即成。染出的饭颜色金黄,清香可口,特别是其中淡淡的花香与糯米的香味巧妙融合,入口回味无穷。现在,布依人也会在染饭花开的时节将其采摘后洗净晾干,在一年中的每一个想吃染饭的日子里拿出浸泡,制成染饭。一年四季均可吃到这种美味的食物。

三.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蹄膀

蹄膀

蹄膀为铜仁传统的待客名菜。系用猪腿喇叭肉做成,色鲜味美,肉滑质细。

四.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荞麦

威宁荞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宁荞麦

贵州威宁盛产荞麦,素有“荞乡”之称。荞麦分为苦荞和甜荞两类,反映出荞本身甘苦统一的特性,也寄寓着人民生产荞麦的内涵。甜荞口感好,但营养不及苦荞。故有“甜荞养嘴不养身,苦荞养身不养嘴”的评说。威宁的农业科技开发研究者,深谙苦荞消炎健胃的价值。苦荞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为人体必需,含有铜、铁、锌、铬、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C、E,特别是防癌治癌的芦丁含量最高。因此,确定了以食代药的开发构想,研制成了“老荞酵”荞酒、荞益粉、荞炒面等系列食品。

产地范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哈喇河乡等34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威宁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威府呈〔2015〕152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威宁荞麦》(草案)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施秉县 贵州民族织锦

贵州民族织锦,当地群众叫做“织花”。她是祖国兄弟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山花,播馥传俏于贵州高原清水江两岸;在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传,是贵州各族妇女朝暮接触的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

贵州民族织锦的织造,是用土机进行手工数纱挑织,即挑经织纬和纬线起花。它分素锦和彩锦两大类。素锦多以黑白为基调,属通经通纬织造,如黔东南从江一带的侗锦和丹寨的苗锦。彩锦则多以通经断纬或通纬断纬相结合,其织造工艺较素锦要复杂得多,如黔西南的兴义市依锦和黔东南台江一带的苗锦。贵州民族织锦多属几何图案,其取材主要来源于各族人民劳动生活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之类。在织锦图案的造型上,少数民族妇女在挑、编、织、绣方面,一个个无不都是巧夺天工的能手,在图案造型上独具匠心。根据织物经纬结构的规律和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她们凭借自己对于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所需饰物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概括、变形夸张,从而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古朴优美的民族纹样。其用色多以暖调而不受自然色的制约。着重强调对比、鲜艳和明快,以达到五彩绚烂、艳而不俗的效果。

苗锦中的彩锦,流行于清水江一带,其代表作莫过于苗家妇女着盛装时围在百褶裙前面的“红围腰”了。它是古老苗锦中的明珠,可谓“彩锦之王”。苗家姑娘七、八岁就学织花,到十二三岁始学挑织,待十五六岁才基本学会红围腰的织造。它是聪慧的苗家姑娘心血的结晶,是她们借以显示手艺、寻偶择配、寄托终身和憧憬未来的珍贵织物。苗族妇女的盛装,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全身的银饰,这是珍贵富有的表示;再就是交织着姑娘们挑、编、织、绣才华的锦装而服。这主要是上装的衣袖花和下装的围腰花。围腰花,远看色彩斑斓醒目,近看龙盘鸟舞,花团锦簇。其比起衣袖花来,分外耀人眼目。所以,它是姑娘们“游方”、“踩鼓”和“吃姊妹饭”对比巧斗艳的奇珍佳品。

六.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长岗刺梨

维生素之王

长岗镇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降水丰富,温差较大。在这里生长着一种野生水果,刺梨。刺梨植株较矮,呈团状生长,树枝及果实上长有刺,果实上的刺较为柔软,不太容易扎伤人体,果实呈梨状,故称刺梨。果实单粒重约15克,直径约2.5厘米。刺梨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维生素,在所有水果中居第一位,又被称为维生素之王。刺梨味道酸甜,水分含量高,适合用于泡制果酒,制作罐头。

七.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仁怀血粑

血粑,是仁怀市特有的民族食品。血粑呈紫红色,食用时蒸.煮.烤.煎均可,鲜美可口.色.香.味俱佳,放入口中又软又不沾牙

据说,血粑是明朝万历年间苏州迁入仁怀,苗族人民杀猪祭祖时,有一个姓陶的妇女,误将玉米面粉掉进猪血中。她将就煮来吃,发觉味道鲜美,便用粮食面粉和猪血做成血粑祭祖和给在家吃。从此苗家便有了这种独特的食品。从部分苗族人民仍有用血粑祭祖的风俗来看,应该说此说是比较可信的。倘真如此,它已诞生了400多年了。( 仁怀)

仁怀血粑的制作方法:

1,粘米、黄豆、淘洗干净,用水浸泡4个小时,磨成米和黄豆的混和浆备用。

2,糯米淘洗干净泡4个小时,上锅蒸至7、8分熟备用。

3,把打好的黄豆和粘米浆和蒸至熟的糯米加上适量的红糖一起搅拌均匀,拌好以后搓成饭团,再用竹笋叶或大片的竹叶包起来,外面用绳子捆紧,放进蒸饭用的大木甑里上火蒸煮,十几二十个小时以上,剥去竹叶就可以食用了。

八.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刨汤

来到铜仁,最能体现当地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热辣性格,恐怕这道菜最恰当了。吃刨汤是铜仁农家古老的一种习惯。临近春节前夕,到了熏制腊肉的时候,农家人把养了一年的大肥猪新鲜现杀,甚至还泛着热气的猪肉、猪血、猪内脏切成片,下锅翻炒,再用猪大肠熬制一锅汤,加一些自酿的甜酒,去腥增鲜。待到肉熟汤滚,再将其猪肉等又混入汤锅中,加辣椒、蒜苗,吃的时候可以边吃边加血旺、蔬菜和豆腐。吃刨汤饭可不能太斯文,大碗酒、大块肉,如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食量大如牛,吃个0猪不抬头",吃得一饱二醉、东倒西歪、哈哈大笑才是刨汤饭的真性情。越热闹主人家越是开心,这也是为了取一个好意头,期待来年丰收更盛。这就是铜仁的"刨汤",而所谓"刨",其名来源于木匠的工具,像推木头一样,把猪身上的猪毛给刨掉,以得其名。

九.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蜻蜓蛹

蜻蜓蛹

在蜻蜓蛹只有手指尾长,还长得不大的时候,翅膀也还未完全生长出来,此时正是它蛋白质最丰富的时候,经过加工就变成干品。干品的蜻蜓蛹过油炸一下,以椒盐炮制,加入腰果、青红椒,就成就这一碟有近百只蜻蜓蛹的菜式。蜻蜓蛹香酥不油,就像炸鱼炸薯条般酥脆甘香。

十. 贵州省 遵义 余庆县 灌粑

灌粑

主料:糯米、新鲜猪血、猪大肠

辅料:花椒、盐、胡椒、或加半肥瘦猪肉

制作:先将糯米蒸熟,然后把新鲜猪血、花椒、盐、胡椒、或加半肥瘦猪肉与糯米饭一同拌均匀,再将猪大肠洗净滴干水。最后把拌好的糯米饭灌进猪大肠,用细绳将两头系紧,放置于通风干燥处。要食用时再用蒸锅蒸熟即食之,也可以加蒜、干辣椒筒筒煎炸而食。

口感:糯而不腻,滑爽,清香。

此菜一般是要过年时才做,是余庆人家年三十家宴的保留菜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