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茂名特产萝卜籺的做法 高州特产薯包籺制作方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茂名特产萝卜籺的做法 高州特产薯包籺制作方法更新时间:2024-01-12 18:31:41

一. 广东省 茂名 化州 化州香蕉

化州香蕉价格便宜,口感好,营养高,老少合适!

近几年来,化州市大力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香蕉。其中,宝圩镇是近几年来茂名香蕉大基地西扩新发展起来的绿色香蕉生产镇。今年,全镇大部分耕地都种上了优质香蕉,种植香蕉已达1.5万亩。目前,全镇已有100多个种植香蕉专业户。他们除在本镇种植外,还在化州那务镇、播扬镇和广西北流市清湾镇,承包了1.5万多亩种植香蕉,推动了这些地方种植优质香蕉。

在经营方式上,宝圩镇探索出一条“协会+合作社+农户”的路子。早在1999年,就建立了化州市首个农业生产专业协会——绿色香蕉生产者协会,在全市拥有会员200多个,香蕉种植面积3万多亩,年产量近8万吨,产值达1.5亿多元。2005年,该协会入选了“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业专业示范协会”名录。

二.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深镇黄榄

深镇黄榄--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黄榄又名青橄榄。果味先涩后甘,生食可以解渴,解煤气中毒,治喉咙中毒,亦可加工成甜榄,甘草榄和顺缆等果脯。将榄果捣烂盐腌汁液治鱼骨鲠喉有特效。

三.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镇隆鱼古

镇隆鱼古是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镇隆镇的特色美食。在信宜的美食中,有一道菜令人赞不绝口,这道菜就是镇隆鱼古。信宜镇隆鱼古就是以镇隆的塘鱼为原材料的。镇隆鱼古的主要特点是:软、滑、皮脆、鱼味香浓、爽口不腻。

镇隆,是信宜的南大门,古称“窦州”,建成于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被誉为为“千年古郡”。

镇隆是信宜鲜鱼生产区之一。人们以鱼烹调菜式较为普遍,款待客人更是“无鱼不成宴”。厨师们以鱼为原料可以制出多式多样的美食。镇隆鱼古就是以这里的塘鱼为原材料的。镇隆鱼古的主要特点是:软、滑、皮脆、鱼味香浓、爽口不腻。198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视察信宜时,厨师特制了鱼古招待,其美味得到了客人的赞赏。

镇隆鱼古盛名于1932年前后。当时,信宜著名酒家会香楼名厨苏北寿与钟桂芳烹任技术闻名全县,制作鱼古是拿手佳肴之一。后来,此种菜式在当地逐步传开,成为筵席之上等菜肴。其特点为软、滑、皮脆、鱼味香浓,爽口不腻。据资料显示,198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视察信宜时,厨师特制了鱼古招待,客人品尝后,询问用什么制成,并频频点头赞赏。

镇隆鱼古分普通品与精制品两种,其制作均以鲜鱼肉为主要原料。普通鱼古佐料主要为面粉、生姜、生葱、鸭蛋等,精制鱼古则在普通鱼古的原料中加进虾肉、蟹肉、香菇等。制作时十分讲究刀工,原料混合后,要剁成十分幼碎的肉浆,用手捏之,能看见指纹。此外,油炸的火候要适度,制出来的鱼古才能成为优质佳肴。

现在,外来客人在信宜吃饭时,点菜必问酒家有没有镇隆鱼古。而在信宜的镇隆,地道的“镇隆鱼古”更是招待客人的必备菜肴。

四.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尚文粉

信宜尚文粉是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东镇街道尚文村的。信宜尚文米粉采用手工制作,具有滑嫩、味鲜、爽口和煮不易烂、炒不易碎的特点,广受消费者欢迎。

尚文,是个革命烈士的名字。为了纪念他,广东省信宜市政府将他的家乡改名为尚文村,是东镇街道辖区内的一个村。尚文粉,顾名思义就是尚文村出产的米粉。现在,这种粉丝在已是信宜市区酒楼食肆、大排档的一道特色美食,可煮可炒,味道鲜而不腻,非常受顾客欢迎。

尚文米粉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生产的。当时的大队(相当现在的村委会)为了搞副业,利用近县城的优势,组织一些群众尝试做米粉销售给各大招待所。由于味道好,这种米粉非常畅销,同时由于那时会议多,各招待所都用米粉来接待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时一天便可销售上千斤。

尚文米粉的制作程序十分繁锁,前后要经过浸米、磨浆、炊熟、凉干、泡软、铡丝、晒干等生产环节。每道工序都很讲究技术,比如磨浆不够细嫩,炊的粉皮就厚薄不一;铡丝有大小,煮沸吃口感就有别。尚文粉具有滑嫩、味鲜、爽口和煮不易烂、炒不易碎的特点,全程手工制作,这是师傅制作技术高超的结果。

1)选料,磨米浆。选用当地冬季上乘的稻黄谷,精心加工成白米,用适当比例的水,浸泡一小时以后才磨,必须磨两次,第一次粗磨,第二次细磨,磨成米桨备用。

2)蒸。蒸具选用竹子制成的,竹蒸具有方形的和圆形两种,粉皮制作选用方形蒸具,蒸锅要密气受热均匀,蒸粉皮时,首先要把蒸锅中的水烧开,再在蒸具上铺好一块浸泡好的白蒸布,蒸布要铺平紧贴蒸具,刷上食用油,以防粘布,落浆均匀且要薄,用火要猛火,并特别要掌握火候,火候过少不熟透生浆不好吃,火候过多蒸出的粉皮粗糙不够滑嫩。粉皮蒸好后,马上拿出剥落,让其散热,然后用蒸具蒸熟成一张白纸状粉皮。

3)晒。把粉皮放到竹编的竹寮上凉晒至半干,然后折叠成四至五等份,再用两块竹寮夹好凉晒至七成干,趁着粉皮未干,把折叠的粉皮用大闸刀按一定规格切成一圈圈的粉丝,再次用两块竹寮夹好,放在太阳下晒干,把干透的粉丝用竹蔑缠绑成梱。

随着经验不断积累和顾客要求越来越高,信宜尚文粉历经近半个世纪后,品质更佳,不但登大雅之堂,还成了送礼佳品,不少人都慕名前来购买,连不少归国华侨食过之后,即使是要漂洋过海也要带些走。尚文米粉以味道鲜美而名扬远近。

五.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三月红

三月红又名早果、玉荷包,广西称四月荔、五月红,是广东著名的早熟品种。一般2月上旬开花5月上旬果上市。果大,单果重37--42克;果心形或歪心形,果顶尖圆,稍向一边歪斜,果肩特大,微耸,果梗粗大;果鲜红色,较厚,龟裂片大而平,排列不规则,部分龟裂片有小锥尖状裂片峰;果肉厚,白蜡色,可食率62%--68%。肉质稍粗韧,汁多,味甜带微酸,含可溶性固形物15.2%--20.3%,100毫长果汁含维生素C44--58毫克,酸0.30--0.4克,品质中等。种子大,多不充实。适鲜食用。( 高州)

六. 广东省 茂名 茂南区 赖粉

赖粉的古法制作方法是:先用铁锅烧开水,锅上放一铜漏筛,将浸透的上等粘米粉倒进筛内,然后用有柄圆木厚板大力压下,米粉条便从一个个筛眼内落入锅内,待米粉条熟时立即捞起冷却。

食用时,再放滚水浸热,可根据食客嗜好,炒、做汤,放上芝麻、蒜蓉、胡椒粉等,其口感是嫩、滑,汤味鲜美,风味独特。

七.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龙眼

高州龙眼--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高州的水果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迄今已有2000多年。据史载,荔枝、龙眼始于秦,香蕉始于汉。世界上最古老的、有1500多年树龄的古荔枝树就生长在高州。早在唐朝,高州荔枝就被列为朝廷贡品。汉代,龙眼成为重要的贡品,《汉书和帝记》有“旧南海(沙田)献龙眼”的记述。早在清朝高州就有将桂圆加工成桂圆肉的传统,自古深受人们喜爱,现在高州桂圆肉已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八.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鲜凉粉

信宜鲜凉粉 广东凉粉不是北方说的那种凉粉,信宜鲜凉粉也被当地人直称叫作凉粉草,在广东算是一种食疗。凉粉草清热解暑。能治中暑,感冒,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

信宜鲜凉粉制作必备原料:新鲜凉粉草、大米、山泉水或井水.可选原料:番薯叶汁、西瓜汁、苹果汁或鲜橙汁.

【成份比例】鲜凉粉草与大米比例是1 :1.5 。大米与水比例是1 :5 磨浆。 .凉粉草加水1 :2 煮熟取汁。

【凉粉做法】把大米浸泡后,连水带米磨成稀米浆备用.把鲜凉粉草煮熟捣烂,入纱袋榨取胶状汁液,再把稀米浆与鲜凉粉汁下锅煮沸,然后一边兑一边用勺子搅拌,当搅至稀糊状时就倒进盛器,凝固后置于凉水中加速冷却而成.

以前在信宜乡村中做凉粉,很多人家是加进番薯叶汁的,目的是减少使用米浆,节省粮食,使凉粉更碧绿爽脆,现在有人经不断探索,加入西瓜汁、苹果汁或鲜橙汁等做成各式果味凉粉.

信宜鲜凉粉制作考究,用料独特,凉粉既能“解渴”,也可“下菜”。信宜鲜凉粉以山美水美闻名于天下,碧绿如冻,凉粉草清香鲜芳自然,拌以姜汁红糖浆而食,凉脆爽滑,凉盈盈、冰飕飕、令人置身清凉境界.是清热解暑的上等甜品.信宜鲜凉粉还可以用炒花生、芝麻、葱花、酱油、香油凉拌或以生葱煎炒,成为席上菜肴.

信宜鲜凉粉以水口镇双狮墟的甜品水凉粉著称,有民歌唱:双狮墟凉粉糖,清心润肺凉喉胧.

【植物名称】凉粉草

【植物科属】唇形科 Labiatae,凉粉草属Mesona

【植物别名】仙人草(《职方典》),仙人冻(《纲目拾遗》),仙草(《中国药植图鉴》)。

【植物形态】凉粉草一年生草本。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长约15~50厘米,枝疏长毛。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4厘米,先端稍钝,基部渐收缩成柄,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疏长毛;着生于花序上部的叶较小,呈苞片状,卵形至倒三角形,较花短,基部常带淡紫色,结果时脱落。总状花序柔弱,长5~10厘米;花小,轮生,柄长约3毫米;萼小,钟状,2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结果时或筒状,下弯,有纵脉及横皱纹;花冠淡红色,长2.5毫米,上唇阔,全缘或齿裂,下唇长椭圆形,凹陷;雄蕊4,花丝突出;雌蕊1,花柱2裂;花盘一边膨大。小坚果椭圆形。花期秋季末。

凉粉草 气微,嚼之味淡甘,有胶性.

【 生境分布】分布我国南部。生于坡地、沟谷的小杂草丛中。

【性味】①《本草求原》:涩甘,寒。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功效】清暑,解渴,除热毒。 是凉粉的主要配料之一。治中暑,消渴,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

①《本草求原》:清暑热,解藏府结热毒,治酒风。

②《中国药植图鉴》:为清凉解渴除暑剂。

全草煎服,治糖尿病。

③《广东中药》Ⅱ:治湿火骨痛,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暑。

治中暑,感冒,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

九.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桂圆肉

高州桂圆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州元肉: 元肉又名桂圆,也叫龙眼,俗称圆眼。亦名益智、骊珠。属无患子科植物。产中国东南、南部及西南诸省。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名医别录》称其为“益智”,言其功能养心益智故也。《开宝本草》称:“亚荔枝”,言其形状如荔枝也。龙眼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简介: 元肉亦称龙眼,属无患子科植物。产中国东南、南部及西南诸省。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名医别录》称其为“益智”,言其功能养心益智故也。《开宝本草》称:“亚荔枝”,言其形状如荔枝也。龙眼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还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元肉倍加推崇。

俗称“元肉”,是中国南亚热带名贵,历史上南方“元肉”北“人参”之称。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明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据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维生素C 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龙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现代医学实践证明 ,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严重霜冻地区为合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