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威海梅姐特产 梅姐特色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威海梅姐特产 梅姐特色美食更新时间:2024-01-13 20:52:59

一. 山东省 威海 环翠区 威海满工扣锁

威海满工扣锁,又名威海雕绣、全雕绣,为抽纱类手绣工艺品的著名品种。该针法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为当时民间最流行的刺绣针法之一。产品平整、光洁,不歪斜,错落有致。纹样平凸结合,缕孔抽丝虚实隐现,富有鲜明的浮雕感,故有“布雕艺术”的美称。

二.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花香菇

花香菇盛产于大水泊镇。

花香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超过一般蔬菜几倍到十几倍的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物质,具有抗病、防癌等特点,被誉为桌上“黄金食品”。1993年,该镇从南方引进十余个中低温优良香菇品种,利用当地苹果枝、桑枝、花生壳、麻栎、麦麸、玉米芯等为生长原料,在大棚中养植。经反复试验,1995年成功选育出适合北方气候的花香菇新品种“昆香1号”。1998年花香菇生产得到省财政厅“双增工程”项目扶持。2005年建成洪山、洪家庄、方家疃、歇驾夼等花香菇生产基地12个,发展香菇大棚600多个,养殖规模270万段,产量300万公斤,实现产值750多万元,获纯利450多万元。2000年5月,北京大学罗大珍教授对大水泊花香菇提纯分析发现,该基地花香菇含有丰富的香菇多糖(多糖A、多糖B)维生素D、水溶性木质及腺膘呤和多种酶,其含量远远高于南方香菇,是我国目前质量最好的花香菇。

三. 山东省 威海 环翠区 锡镶茶具

锡镶茶具

威海锡镶茶具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用宜兴紫沙陶为壶料,将锡锻打、镂雕、镶嵌、抛光,经十几道工序,精制成工艺品。锡镶茶具创始于清末。1890年前后,当地谷家疃村谷宝和、谷年和兄弟经多年实验创造出镶锡工艺。威海锡镶茶具,镶饰部位讲究,锡片图案美观,图案有“八仙过海”、“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每套茶具根据容积和锡镶的工艺200至上千元不等。

四. 山东省 威海 环翠区 威海根雕

荣成实用性根雕历史悠久。荣成市根雕艺术协会的倡导者刘玉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的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威海)

五.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文登海虾

文登近海海域,是各种洄游虾南北过路的必经之地和产卵繁殖的主要场所;大面积的浅海滩涂,则为人工养殖海虾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海虾捕捞和海虾人工养殖,是文登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虾:对虾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极为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海产珍品。以对虾为主料的"红烧大虾"、"油焖大虾"等,是鲁菜中脍炙人口的名吃,其色泽之艳、味道之美,久为人们所称道。

鹰爪虾:鹰爪虾属中型经济食用虾,鲜食可油炸、清蒸,溜虾仁,干制则是加工海米的上等原料。著名的"秦米"、"姚米"、"龙须金钓"等名牌海米,都是用鹰爪虾晒制的。

毛虾:毛虾因壳薄体小肉嫩,适于加工成虾皮和虾酱。儿童食之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生长,老人食用也有良好的补钙及保健作用。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寨虾",就是用中国毛虾加工而成的,因其产量极低,故而十分珍贵。

虾爬子。虾爬子是沿海近岸性虾类,喜栖息于浅水泥砂或礁石裂缝中。春季是其产卵季节,也是吃虾爬子的最佳季节。每逢春末夏初,海产品市场上就属虾爬子最火了。虾爬子的味道,仔细品尝,兼有龙虾和螃蟹之间的特殊鲜味,其食法以蒸煮为首选。文登虾爬子资源比较丰厚,均为野生种群,从每年的5月至10月均有鲜货上市,是既经济又实惠的海产美味。

脊尾白虾。脊尾白虾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黄、渤海是主产区。脊尾白虾是文登重要经济虾类,每年4-10月间均可捕获。近年来,文登人工养殖脊尾白虾逐年增加。脊尾白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多以鲜食为主,文登当地宾馆中的溜虾仁、虾仁饺子等多用此虾。除鲜用外,脊尾白虾还可以加工成海米,因其晒制后呈金黄色,故有"金钩虾米"之称。其卵可制成虾籽,也是上乘的海鲜干品。

六. 山东省 威海 环翠区 威海起糕

起糕,威海著名小吃。把薯面放于瓦盆中,细细洒水,反复搅拌,和匀后放锅内大火蒸,切成方块吃。由于太好吃,吃得快,容易噎人,故又称"噎煞狗"。一般要配着稀饭食用。威海小饭馆内2-3元一块。

七. 山东省 威海 乳山市 乳山大姜

乳山大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姜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及印度等热带地区,现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以中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国栽培面积较大。

在我国,大姜多为一年作物栽培。我市栽培历史较短,仅有四十余年,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白沙滩镇曹家庄村首先引进并试种,以后面积逐渐扩大。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我市大姜面积发展较快,目前全市大姜种植面积3万多亩,特别是白沙滩镇大姜面积达到1.5万亩,占全市大姜种植面积的50%,大姜生产已成为白沙滩镇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并且基本上实现了产业化经营。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市的大姜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不少镇已将大姜生产作为一条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促进了大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孤山、乳山寨等镇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我市大姜发展的后起之秀。

乳山大姜姜体肥胖,色泽金黄,含粗纤维少,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深圳等南方大城市,同时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白沙滩大姜注册了“金海岸”商标,并通过了山东省农业厅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标准,为大姜走上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大姜加工业的发展,2005年“乳山银金食品有限公司”在乳山成立,结束了我市没有大姜深加工企业的历史,公司每年可加工出口大姜65000多吨,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和地区,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01年,乳山大姜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市的大姜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市拥有大姜批发市场三处,年交易量50000多吨,通过大姜批发市场,使我市的大姜销售到了国际国内市场,乳山大姜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八. 山东省 威海 乳山市 威海小国光苹果

【威海小国光苹果】 威海地处胶东半岛东北部,以丘陵果园为主,果树通风透光好,土质疏松,

气候温和,地势高爽,适宜苹果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夏秋季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有利于增

进果实糖分的积累和着色。

威海苹果以小国光最负盛名。小国光苹果呈圆形和扁圆形,果柄短。果面有深红色断续条纹,底

色黄绿。果皮光滑,粉质多。果肉白或黄白色,细脆多汁,味甜稍酸。果实全糖含量为12.4%。小国

光苹果属晚熟品种,一般在10月下旬收摘,可贮藏到次年5月,是苹果中最耐贮运的品种,所以备受

人们喜爱。1985年,在全国水果质量评比会上,威海小国光被评为优质水果。全区栽培面积2万余亩,

年产量为2000万公斤左右。除内销外,还远销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九.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文登面蛤

文登面蛤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文登面蛤”,学名“四角蛤蜊,地方俗称“白蚬子”、“ 青蛤蜊”、“面蛤”,是文登市传统的滩涂贝类养殖品种,产出的面蛤壳薄、蛤肉丰满鲜嫩,营养全面,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牛黄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极强的抗辐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是消费者健康养生、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海产品。文登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濒临黄海,海流畅通,水体交换量大,滩涂坡缓,有5条河流注入大海,饵料生物丰富,这些场所都是适合面蛤生存繁衍的地方,也是“文登面蛤”自然分布密集区。目前,全市“文登面蛤”自然资源分布面积2万亩,养殖面积10000亩,鲜品年产量100余吨。据相关史志记载,文登市为了科学开发利用“文登面蛤”这一宝贵资源,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通过两年多的海岸带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文登面蛤的生态习性、分布面积、资源面积、生物学量、资源量等。近几年,文登把开发滩涂养殖作为实施海洋大开发的重点,实施滩贝区域化精养,在资源集中区重点建设了文登面蛤增养殖区。同时,2004年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在文登成立“文登海大贝类研究所”,并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加强对贝类养殖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开发;2008年成立了威海市滩涂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了滩涂贝类养殖公司、贝类加工厂和滩涂贝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全面推广“滩涂贝类大面积精养高产技术”,使我市贝类养殖由护养逐步转变为建池精养,“文登面蛤”养殖产业化得到较快发展,成为全省贝类养殖的主要产区之一。

“文登面蛤”, 是本地的主要海产品产区之一。历史上曾有过“海鲜之王”的辉煌历史。无论在资源量、捕捞量、销售量还是在育苗、养殖、科研及加工工艺方面,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该海产品大多养殖于文登市南部海域的埠口湾和五垒岛湾沿海,海河交汇,水质优良,滩涂肥沃,产出的布蛤和面蛤壳薄、蛤肉丰满鲜嫩,营养全面,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磷、硒、锌、维生素、氨基酸和牛黄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极强的抗辐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是消费者健康养生、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海产品。

地域范围

文登面蛤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文登市行政区内的沿海南部海区2~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水域。地域范围:北纬地理范围东经121°51′00〞~122°13′00〞,北纬36°02′00〞~37°17′00〞。全市文登面蛤自然资源分布面积1350公顷,养殖面积670公顷,年产量100余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