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阳特产文化 山东宁阳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阳特产文化 山东宁阳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4 12:32:05

一. 江西省 抚州 南丰民俗文化 南丰蜜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傩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傩是历史悠久的一种具有宗教性和艺术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南丰傩舞有“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据记载,汉初,长沙王吴芮传傩于南丰西乡一带。唐开元八年(720年),南丰县治迁今所,其时颁布的《大唐开元礼》,对南丰傩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宋代是南丰傩的发展时期,宋室乐艺伎和流散艺人带来京都的文化艺术,使南丰傩戏趋于成熟;明清两代,南丰傩进一步完善,清后期,受戏曲影响,”乡傩“进一步娱乐化,编演了许多新的傩舞节目。新中国成立前夕,南丰已有傩班上百个,散布于各乡镇。

随着“乡傩”的发展,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2005年底,全县有130多个傩班,2000多个民间艺人,保留了100多个具有原生形态特征的傩舞节目和100多种、2000枚傩面具,加上不同风格流派的傩伴奏音乐、服饰道具等,构成独具特色的南丰傩文化。仪式舞主要有石邮等地的“驱疫舞“和上甘等地的”搜除舞“;娱乐舞则有近百个传统节目,风格各异,内容丰富。

南丰傩舞包括俗自然保护区“跳竹马“、跳和合“、跳八仙”等多种形态的面具舞。班队多以自然村为单位,艺人均为农民。每年春节“起傩”,走村串户演傩舞,娱神娱人,祝福纳吉。

南丰傩文化的丰富厚实,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南丰傩也成为研究中国傩文化的一个热点。自1991年以来,已有数十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南丰观傩和考察。中央电视台,江西、天津电视台及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等相继拍摄傩文化专题片。1992年江西省文化厅正式命名南丰为江西“傩舞之乡”,1996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南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民俗文化 沅陵糍粑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星子灯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星子灯”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湘东赣西的民间舞蹈项目,属于传统龙灯的一种。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优秀的民间舞蹈曾经一度濒临灭绝。2007年,经过醴陵市政府的挖掘和整理,被列为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近,醴陵市政府再次组织专门班子,对这一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组队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表演。

“星子灯”现流行于湖南醴陵白兔潭及东乡一带,始创于醴陵田心村,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一种龙舞,属中国最古老的火龙舞之一。

星子灯套具“捻子”(注:醴陵话叫“枚子”),其制作过程是:用荷树皮、杉树皮烧成炭末,加上杉树木炭一起磨成粉用细筛过滤后,再用土硝掺和均匀,剪一张9cm宽,30cm长的土纸,把二根粗香压在粉上卷成1.5cm大小,用浆糊封口晒干,待用。星子灯有8个头灯:清吉灯(七星灯)、康泰灯、月灯、日灯、水灯、土灯、金灯、木灯。星子灯演员7人,由男演员担任。表演时间是每逢中秋前后一周,时间为半月,具有浓厚的醴陵民间特色。

三.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葛石大枣

葛石大枣是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的。葛石镇大枣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枣林8万亩,主要品种有圆红、长红、酸铃、六月鲜等,年产大枣3000万公斤,是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的“中国名优特经济林—大枣之乡”。

葛石镇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为枣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葛石镇地区具有花岗片麻岩质母质条件的覆盖型砂质棕壤土,棕壤土中的微量元素为本地特色大枣优良品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本区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适宜枣树生长需要。此外,棕壤土中有机质、腐殖质及氮、磷、钾含量较高也促进了大枣的品质优良。

葛石大枣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圆铃、长红、酸铃、六月鲜等,个小核小,色泽嫣红,脆甜可口,营养丰富。圆铃枣干枣平均果重14g,每百克含Vc860mg,系枣中精品,被世人称为天然维生素丸,有“一日三枣,长生不老”、“五谷加大枣,胜似灵芝草”之美誉。2000年,该镇为其大枣系列产品注册了“神童山”牌商标,共涉及4大类80多个品种。以葛石大枣为原料加工的蜜枣、乌枣、枣酒、醉枣、大枣饮料等滋补保健系列产品已开辟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其中“泰山芽枣”、“金丝蜜枣”、“大枣露”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并被确定为“山东省进出口免检产品”。

宁阳县葛石镇枣林面积达8万亩,成龄枣树80万株,年产大枣2000万公斤。1986年被国家林业部定为“大枣生产基地”,2000年5月,该镇被全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大枣之乡”,2000年9月,葛石镇圆铃大枣在全国首届红枣博览会上获优质产品称号。2001年11月,又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称号;2003年5月,葛石大枣通过了省无公害产品验证;2008年6月,葛石大枣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

四.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宁阳刺绣玩具

宁阳县刺绣玩具厂生产的刺绣玩具,其造型美观大方,既具有中国传统的风情,又具有现代的美感。1994年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获得了国家商检局首次颁发的玩具行业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现有刺绣布绒系列玩具千余种,年加工生产玩具100万只,销售收入1000万元。

五.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大伯集龙灯

大伯集龙灯已有上百年历史,境内外久负盛名。它集木工、纸扎、编织、绘画、剪纸等工艺于一体,可谓“大、精、活”,龙灯直径大约1米,龙体内置9灯,白布裹体后画上鳞片等,与龙头、龙尾浑然一体,活龙活现。龙灯表演有“龙盘柱”、“龙翻身”、“窗花子”、“龙拿珠”等,其中“龙翻身”最为精彩,11人逐次翻滚,龙体亦上下翻动,一连几翻身,干净利落,观众无不叫绝。目前,当地政府已把研究、开发、保护大伯集龙灯纳入大伯集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大伯集龙灯”这一品牌。

六.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宁阳香椿

宁阳香椿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泰安市信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香椿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按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并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产品完全符合无公害产品的标准。宁阳香椿选用优质香椿种子培育,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执行严格的生产要求生产产品。其口味纯正,味道香浓,口感鲜嫩,在市场上颇受顾客喜爱,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14年宁阳香椿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产品。

七. 河北省 保定 莲池区民俗文化 保定槐茂酱菜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槐茂酱菜制作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保定槐茂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431号,是保定市槐茂酱菜厂改制的规范性股份制公司,为河北省中档一型企业。“槐茂”商标多次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06年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槐茂品牌作为老字号始于1671年(清康熙十年),当年由北京金鱼胡同迁来保定的赵氏夫妇,用几口大缸在西大街从事酱业,专营酱菜和面酱。因店旁有一株古槐而取名“槐茂”,借喻买卖象古槐一样枝叶茂盛,买卖兴隆。生产工艺独特,产品酱香浓郁,风味独特,所产面酱和春不老为保定三宝中的两宝,慈禧太后曾赐槐茂酱菜为太平菜。

槐茂产品采用独特的酿制工艺,酱香浓郁,风味独特,据有悠久的生产历史。槐茂面酱入口甜绵、味道鲜美、酱香浓郁,主要指还原糖标超出国家标准5-10%,为保定菜系的重要原料。槐茂酱菜酱香浓郁、脆嫩爽口,是保定市民逢年过节,串亲访友时的首选地方。

面酱制品有甜面酱、豆香酱等,产品包装精致,形式多样。酱菜制品有宫廷酱菜、什锦酱菜、酱果仁、酱地露、酱包瓜、酱紫萝、酱黄瓜、黄金丝、糖蒜、五香菜等五十余品种,产品包装多为高档的礼品盒套装,如:大红盒、小黑盒、三宝礼盒、脸谱礼盒、篓装酱菜等,是人们逢年过节,串亲访友时用的馈赠佳品。

槐茂产品是保定历史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定菜系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今仍是保定菜系制作菜品的重要原料。保定有“三宝两宝在槐茂”之说流传至今。

八.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民俗文化 中医诊法(福州萧氏外科)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福州萧氏外科)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萧氏外科是由福建省福州市名中医萧治安先生及其子孙经过数代人百余年不懈努力而形成的具有福建本土特色的中医外科。

福州萧氏外科擅长中医外科中各种疑难重症的治疗,尤其善于应用草药施治疮疡皮肤病,对于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的荨麻疹、湿疹、胎瘀疮、银屑病、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皮肤瘙痒症、妊娠皮肤病、神经性皮炎、周围血管病、乳腺病等疑难杂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萧氏中医注重整体治疗手段,内治阳症重于调理气血,而内治阴症重于滋补肝肾,外治则遵循与内治相同的医理,以热治寒,以寒治热,有风散风,有湿除湿,并根据临床经验加减用量。此外,萧氏中医外科使用的丸、散、丹、膏都源自家族祖传单方,其自制而常用的相关药品有大成散、百草膏、凤凰散、玉红膏、金花散、清毒洗剂等。

萧氏中医外科的创始人萧治安出身于行医的家庭,21岁时从事行医。由于萧治安擅用汤药、精丸、散、丹、膏,对于各种疑难杂症均能从整体治疗着眼、内服外敷,均能奏效,因而其在福州中医外科中享有盛名。萧治安不仅医术高超,还兼具高尚的医德,为病人与同行所称道。中年后,萧治安投资支持创办福州中医学社。新中国成立后还与厦门、汕头的制药厂合作,进行中医外科方剂剂型改革。

萧治安子女中承医业者有6位,而孙、曾孙辈中承继医业的有二十多人,均为福州中医外科的骨干。如今,福州市中心街区鼓楼区东街还设有萧治安中医外科医院,萧氏子孙也以其传承有方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服务于广大患者,成为福州市中医外科的支柱。

萧治安 (1884~1964)萧治安(1884~1964年),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幼年随父种植、采集草药,制作各种药材,自修医学,探研祖传医疗验方。21岁在福州澳桥附近开诊,名闻一方。治安继续钻研《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等历代医学著述及名家医案,虚心向名医和有一技之长者学习,擅长汤药,精于丸精丹膏,对于外科疑难病症从整体治疗着手,内服外敷,常奏奇效。治安为人爽直,自奉甚俭,常解囊帮助乡邻,对慈善事业更是好施乐为,曾捐...... 详细>>>

九. 云南省 保山 腾冲民俗文化 灰豆腐果

腾冲县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0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清光绪《腾越乡土志》记载了清末腾冲玉石加工的盛况:“……制朝珠、手镯、簪珥、各玩器,琢磨之声达昼夜,彻通衢。居肆成事者数百人,散处村落者数千家。”

腾冲玉雕造型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制作戒面、鸡心、胆坠、生肖、手镯、佛像、图章、龙凤牌、八仙、暗八仙、扳指、玉簪、耳片、花鸟鱼虫与走兽挂件、手玩件、摆件等几十种。传统工艺流程为冲砂、解玉(分为拉丝解玉和解盘解玉两个工序)、磨玉、打眼、“梭棱”、雕刻、抛光等工序。翡翠加工讲究碾磨过程,用传统工序制作,一个玉件从解、磨、细磨到抛光,每个程序都有不同的步骤,要不断更换各种型号的工具,以达到细腻的工艺要求。其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与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玉雕工艺十分吻合:“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充分印证了腾冲的翡翠雕刻一直保留了传统工具和工艺过程。20世纪70~80年代,腾冲玉雕工艺有了改进和更新,采用了电动化机械和人工合成的金刚石粉末工具,提高了玉雕的产量和制作速度,但部分流程仍然采用传统工艺。

腾冲玉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加工和销售队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独特技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体现了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工艺价值,是“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腾冲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宁阳黄梨

宁阳黄梨又名金坠子梨,因其果色金黄、形似坠子而得名,为宁阳县传统地方。宁阳黄梨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病虫、易管理、稳产高产、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果肉中含蛋白质0.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克、钙5毫克、铁0.2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1毫克、尼克酸2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梨果皮厚,耐贮运,果肉乳白色,味甜多汁,并有香味,是很受欢迎的果品之一。除生食外,还可加工梨汁、梨膏、梨干、梨脯、罐头及梨酒、梨醋等。梨果对止咳、化痰、润肺有特效,被医学界誉为“镇咳果品”。宁阳县1990年被列为省市黄梨基地。

宁阳黄梨产于宁阳县神童山半山腰,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每年四月上旬为梨花开放的季节,漫天遍野雪白的梨花,映衬得神童山更加美丽,为来往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神童山特殊的气侯、土壤为黄梨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条件。2000年黄梨栽植面积2万亩,年产量1500万千克,产品多为外销,供不应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