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竹溪高端特产 竹溪特产专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竹溪高端特产 竹溪特产专卖更新时间:2023-08-12 05:51:50

一.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茶叶

“龙峰、碧玉春毫、梅子贡、银桥绿针”等一批精品名牌,先后100多次获奖,其中7个品牌14次荣获国际、国家级金奖。成为鄂西北有名的茶叶生产基地。其中“龙王垭”商标成为湖北省茶叶著名商标,龙王垭茶场被确定为“湖北省有机茶示范基地”。以龙王垭茶场为核心,17个中小茶场组成“湖北龙王垭茶业集团”,注册资金1.1亿元,拥有茶园2.2万亩,成为湖北省第一大茶业龙头企业,产品开始销往欧盟和日本。

二.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有机茶月饼

闻之似有绿叶的清香,视之则青翠欲滴,食之更是舒润爽口,这便是新近在竹溪发现的有机茶月饼。原来,竹溪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经与湖北农科院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健康食品——有机茶月饼。它利用先进安全的科技将茶叶加工成超微粉,然后和面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上其他配料秘制而成。同步推出的还有茶口味的瓜仁酥、花生酥以及核桃酥等。

变喝茶为吃茶,新颖别致且好吃耐看,还可使人体更充分地吸收茶叶中的营养元素。无论是月饼还是各种口味的酥点,浑身都带有绿色,好似美玉那样通透碧绿,吃起来丝丝滑滑,虽然有点甜但不腻人,淡淡的茶叶香在口中散发开来,久久徘徊不散。

据打听,这种有机茶月饼目前仅能在竹溪县买到。

三.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绣球素梅花虾球

绣球素梅花虾球

原料:魔芋素梅花1袋、中虾肉150克,青红椒适量、鱼茸200克、五彩丝适量。

调料:精盐、味精、白胡椒粉、上汤、生粉、精油。

制作:1将鱼茸调味上劲挤成圆形,滚上五彩丝、制成绣球上蒸笼蒸熟,放入盘边。2将素梅花氽水,与划好油的虾肉、青红椒放入调好味的锅内颠翻、出锅,倒入围好的绣球中即成。

特点:色彩鲜艳、爽滑可口、咸鲜适中。

四.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龙峰茶

龙峰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溪龙峰茶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竹溪茶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月平均日照百分率25%-48%:月平均气温2.4℃-25.5℃0cm月平均地温3.8℃-29.6℃,5cm月平均地温3.9℃-28℃,10cm月平均地温4.2℃-27.5℃,15cm月平均地温4.7℃-27.5℃,20cm月平均地温5.1℃-27.0℃月平均降水量8.1mm-180.8mm,全年平均降水量945.3mm: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3%-87%。竹溪茶区气象因子的垂直变化较为明显,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光照强度减弱,气温和地温下降,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海拔900m处的龙峰茶,营养元素、生化成分、香气物质的含量以及感官品质得分都比较高,品质优异。这与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度适中,云雾较多,空气湿度大有关。因此,可以将海拔900m左右的地区规划为优质龙峰茶生产的主要基地。

成分

龙峰茶氮素含量5.47%-6.65%,磷素含量0.410%-0.502%,钾素含量0.966%-1.129%,钙素含量0.097%-0.135%,镁素含量603.13mg/kg-855.39mg/kg,铁含量50.00mg/kg-72.00mg/kg,铜素含量8.45mg/kg-10.86mg/kg,锌素含量22.91mg/kg-36.51mg/kg。采用化学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lc)分析了龙峰茶的品质成分。结果表明,龙峰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为:茶多酚28.43%-34.23%,氨基酸2.81%-3.38%,咖啡碱1.89%-2.52%,可溶性糖2.32%-3.07%,水浸出物21.93%-44.78%,叶绿素0.0842%-1.286%,儿茶素150.00mg/g-171.88mg/g,茶氨酸0.715%-1.193%。

地理标志

龙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竹溪县《竹溪县人民0关于界定“龙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溪政函[2006]1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竹溪县蒋家堰镇、中锋镇、龙坝乡、城关镇、水坪镇、县河镇、新洲乡、兵营乡、鄂坪乡、汇湾乡、泉溪镇、丰溪镇、天宝乡等13个乡镇,以及龙王垭茶场、梅子茶场、前进茶场、杨家扒综合农场、标湖林场、双竹林场、九里岗林场、王家山茶场、天池垭林场等9个县农林特场现辖行政区域。龙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竹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品牌

"龙峰"牌龙峰茶产于鄂西北竹溪县龙王垭茶场,该场是竹溪县茶叶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利税大户。其茶叶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壮实显锋苗,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绿匀齐。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茶叶评比中获得大奖。在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国家名禅产品。"龙峰"牌系列产品(龙峰茶、箭茶、青龙剑茶)畅销14个省、市、自治区。

特色

龙峰茶外形紧细显毫,色泽嫩绿光润,匀整内质香气鲜嫩清高,带天然花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竹溪茶区11个茶场中,又以龙王垭和双竹园茶场的龙峰茶品质最为优异,可以作为优质竹溪龙峰茶的代表进行重点培育,扩大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蒸盆

竹溪蒸盆是竹溪民间美食文化的创新,它以独特的烹调方式,将各种原料集于一盆,使它们在色香味上达到高度融合,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准备新鲜猪后腿一条,土鸡一只,土豆、香菇、金针菇、荷包蛋、豆油卷若干,土制陶盆一个。将切的猪腿、鸡块放入陶盆中,用盐腌制10—20分钟,加适量水,入笼屉中大火蒸40分钟,肉半熟时,放入切好的土豆、香菇、金针菇、葱、红椒、桂皮,然后回笼小火蒸1—2小时,肉将熟时,放入荷包蛋、豆油卷,用小火蒸30分钟即可出笼。出笼后放入适量香菜、菠菜,就可以马上食用。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碗糕

竹溪碗糕色泽雪白、口感软糯、味甜而不腻,据说有保胃健肠之功效。碗糕是竹溪县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风味小吃,据考证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年间开始,竹溪人入川挑盐,下武昌贩布或外出求学,在临行前都要吃一碗碗糕,以示出门吉利,办事圆满。据说竹溪碗糕以蒋家堰镇梅书英碗糕最著名。梅家碗糕形美味香、洁白松软、香甜糯口,深受食客的欢迎,日蒸300碗,半天售完。

竹溪碗糕做工精细,选用优质白米,掺入1/15的优质黄豆一起浸泡,待泡胀后用小石磨推碾成浆,然后将米豆浆发酵,再将发酵好的米豆浆舀起1/30放入锅中煎炒,待六成熟时出锅,再倒入浆盆中拌匀待蒸。蒸糕前先把本地制的土陶碗洗净摆入笼屉中蒸热,待碗蒸热后放入米豆浆,蒸20分钟即熟。

竹溪碗糕的吃法非常讲究,有热吃和冷吃两种。如热吃的话有专用的工具——篾片(薄竹片),用篾片将碗糕切成若干小块,吃时根据自己的口味蘸蜂蜜或辣椒酱一同吃,味道更佳。如要带走冷吃,店主便用篾片在碗边轻轻一旋,一个完整的碗形米糕便呈现在你面前,可打包带走。

七.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梅子贡茶

梅子贡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梅子贡茶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的。竹溪县素有“长江三峡水,楚地梅子茶”的美誉。近年来,竹溪县茶叶总面积达到13万亩,居全省第二位。

梅子贡茶最早产于梅子娅。春秋末期,梅子垭茶成为朝庭贡品;唐代,梅子垭茶被武则天钦定为御用贡品,“梅子贡”因此得名,竹溪赢得了“贡茶之乡”美誉。

梅子贡茶生态环境优越。2.2万亩茶叶核心基地全部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据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检验,梅子贡茶氨基酸含量高达2.95%,茶多酚含量达到35.94%,超过同类茶的1.4倍。

梅子贡茶业公司依托华农大、中国茶研所等科研院校,走科技兴茶之路,开发出“梅子贡”绿茶、有机乌龙茶两大系列20多种产品,有机乌龙茶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重大科技成果,产品先后荣获中国安全信用品牌、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并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

梅子贡茶产地范围为湖北省竹溪县蒋家堰镇、中峰镇、鄂坪乡、汇湾乡、泉溪镇、梅子垭茶场、杨家扒综合农场、双竹林场共8个乡镇农林特场现辖行政区域。

八.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贡木

竹溪贡木是湖北十堰市竹溪的。

说起竹溪贡木,还得追溯到明朝。明武宗朱厚照觉得,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统治的中心,环境很不理想。主张在北京建造一座森严壁垒、结构绮丽、布局匀称、议事方便的帝王居所,这就是古代人们称谓的“紫禁城”。建造如此庞大的皇室工程,上好的木材是关键。于是,圣上下令湖北襄阳道光化知县廖希夔采伐楠木,百求不得。廖知县历经艰险,终在竹溪鄂坪乡慈孝沟采得。大功告成,喜气洋洋,遂在高0.7米、宽0.8米的峭壁上镌诗一首以记之:

“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不得,于焉踯躅。

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为玉。

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堂成矣,皇图巩矣。”

在工程尚书赵文华的启奏下,竹溪的楠木定为贡木。如今,时过400余年,以楠木为梁柱的京都故宫仍然风姿未减,雄伟矗立,巍巍壮观。竹溪贡木由此而得名,名扬四海。

九. 湖北省 十堰市 竹溪 竹溪贡茶

竹溪贡茶是湖北十堰市竹溪的。

贡 茶

竹溪已有四百多年的产茶历史,素有“长江三峡水,楚地梅子茶”的美誉。近年来,竹溪县围绕“建设湖北茶叶大县和全国绿茶名县”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新建茶园9万亩,茶叶总面积达到13万亩,居全省第二位;以龙王垭、水坪前进和汇湾梅子垭三大企业为龙头,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建企业集团,着力培植“龙峰”、“银桥”、“梅子贡”三大主导品牌。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分别授予“中国有机绿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的称号,今年6月,全省茶叶工作会议将在竹溪召开。

提起梅子贡茶,还有一段神奇的历史传说。相传梅子垭早先并不产茶,山上是成片的梅子,花开时节,如云似锦,香飘十里,沁人心脾,故名“梅子垭”。垭上有户人家,主人欧阳俊,是位满腹经纶、酷爱读书的穷秀才,因为家有年迈的父母,无心求取功名,便埋名山野继承祖业,致力耕耘,闲暇之时,品梅子酒吟田园诗,日子过得恬静高雅。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了一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他眺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对梅子垭的美景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日头西沉,便寻到欧阳俊家投宿。欧阳俊将和尚让进屋里打座泡茶,老和尚一口便品出是野生的老樱茶,告诉欧阳俊:“此茶只能消食化积,平素不可常饮,多饮就会伤胃败脾。”说着,从褡裢里取出一块暗绿色的东西,掰下一小块要欧阳俊帮忙用陶罐熬煮,并告诉欧阳俊:“此谓饼茶,常饮舒气活血,清心明目,老衲一生无所好,唯饮茶成癖,日不可少”。两人品茶谈天,十分投缘,只恨相见太晚。谈论中,欧阳俊知道老和尚法名慧隆,在雁塔寺慈恩禅院出家,已有百余岁矣。

第二天早上,慧隆长老辞别时,从褡裢中捧出一些茶籽果,要欧阳俊点种在向阳坡的梅子林里,约定茶苗长到能采摘时再来登门拜访。欧阳俊把茶籽果播种在向阳的梅子树林间,精心经营,株株茶苗蓬勃生长,枝繁叶茂。等到第五年,慧隆长老风尘仆仆地来到梅子垭。他告诉欧阳俊,自己离开后,得知茶神陆羽著有三卷《茶经》,便去了竞陵,几经周折,借到《茶经》日夜赶抄。当晚,慧隆长老取出《茶经》和欧阳俊一起仔细研读、理解,各抒己见。经过几日的忙碌,竟制出上乘好茶数斗,幽馥芬芳,别具一格。

到了唐高宗乾封年间,李治带着宠爱的皇后登泰山封禅,途经慈恩禅院憩息,慧隆长老烹茶相待。高宗揭开盏盖,一股清香扑鼻,细呷慢吮,用意品尝,连声夸赞:“此茶真乃上乘之品!”便问:“此茶何处所产?”长老答到:“此茶乃楚地上庸尹店社(明成化十二年将竹山县尹店社置为竹溪县)境内的梅子垭所产。”并把自己云游名山胜地采寻茶果,辗转到梅子垭求宿、留茶籽果、抄写《茶经》及采茶制作等细情一一禀奏,高宗皇帝听后大喜,说:“真是名山云雾出好茶呀!朕饮过大理感恩寺的‘感通茶’、天台寺的‘罗汉茶’等,都不如长老冲泡的这盏茶。”便下道旨谕,把梅子茶定为“梅子贡茶”。

“梅子贡茶”由此得名,并历经沧桑,盛名不衰,以其诱人的风韵、馥郁的芬芳走向国内外,供不应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