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正宗常州特产 常州哪里有正宗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正宗常州特产 常州哪里有正宗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13:32:05

一. 江苏省 常州市 新北区 李子酱

主料:黑布朗、柠檬、橙子

调料:糖、蜂蜜

做法:

1、 将黑布朗洗净,切开去核,柠檬、橙子洗净榨成汁;

2、 将黑布朗、柠檬汁、橙子汁一起倒入微波炉专用器皿中10分钟取出,加糖、蜂蜜搅拌均匀入炉20分钟收干;

3、 取出用筷子略加搅拌,待果酱色泽成均匀的深红色即可。

二. 江苏省 常州 溧阳 南山寿眉茶

南山寿眉茶是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的。南山寿眉茶的品质特点是,紧圆略扁、匀整,形似扁眉,披毫,色泽翠绿,香高清鲜,滋味醇厚爽口,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

南山寿眉产于江苏省溧阳市李家园南山茶叶专业合作社。1985年开始创制,1986年通过技术鉴定,1989年在西安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名茶评比会上荣获全国名茶称号。李家园茶场地处江苏、安徽二省交界的山区,这里山势不高,丘峦起伏,林木翠竹,郁郁葱葱,溪流纵横,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

南山眉茶的采制技术特点是:嫩采精拣,工艺不繁,技术精湛,连续操作,一气呵成。主要工艺分摊放、杀青、搓条显毫、煇锅四道工序。清明至谷雨前是寿眉茶采摘的黄金季节。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芽长1.5~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特级干茶需采6万个左右芽叶。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拣细剔,达到嫩、匀、净的目的。拣剔后的芽叶放置在竹匾上摊放2~4小时后再行炒制。

杀青:在锅径60厘米的远红外线平锅内进行。锅温120~124℃,投叶量300~400克,采用抖、翻、理手势,将茶叶杀透杀匀。当叶质柔软、色泽转暗即进入搓条显毫工序。

搓条显毫:是寿眉茶成形的关键工序。通过搓条,达到失水搓紧成条、显毫的目的。锅温70~80℃,采用抖、理、搓、抓手法,先理直茶条,再用双手掌合拢搓条。理、搓、抖、抓各种手法灵活掌握,变换进行。用力程度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即含水量高或低时,动作应轻,避免茶叶结块和断碎。当茶条圆而略扁,茸毫显露,干度达七成干左右,降低锅温至50~60℃,转入煇锅工序。

挥锅:目的是进一步理条整形,达到定形、足干的要求。采用慢速翻炒的手法,促使水分蒸发、理顺茶条,固定形状。炒至茸毫披露,锅温略升10℃左右。当发出持久的清香,捻茶即成粉末,含水量约6%以下时,起锅摊凉贮藏。全程历时35~40分钟。

南山寿眉茶条索微扁略弯,色泽翠绿披白毫,形似寿者之眉,香气清雅持久,滋味鲜爽醇和,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完好。

南山寿眉,该名茶参加1989年全国名茶展评会,一举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3年参加中国茶叶学会名茶评比夺得“中茶杯”特等奖。从1993年起,参加历届江苏省名特茶评比,连续四次获得“陆羽杯”特等奖。2003年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被选入“中国名茶志”;2005年被选为“第九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首届天目湖旅游节”指定用茶。

三. 江苏省 常州 金坛 洮湖绒蟹

金坛洮湖盛产绒蟹,远销日本、新加坡和港澳台地区。1995年,金坛被命名为“中华绒蟹之乡”
( 金坛)

四.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绿柳素鸭

原料:腐皮,常用调料适量。
     
制法:1、用黄豆芽汤、白糖、酱油、麻油熬制成素鸭卤。
     
2、选用金黄色豆腐皮,在素鸭卤中浸泡后,折叠成鸭脯形状用竹签签好,油炸后取出。
     
3、回软压紧,再浇卤。待卤汁吸收后,即可食用。 特点:色泽金黄,鲜香油润,清爽不腻,咸中带甜。

五.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常州小笼包

常州小笼包是江苏省常州市的特色小吃。常州加蟹小笼包具有“皮薄透明、卤汁丰富、蟹香扑鼻、肥而不腻、汁水浓郁、肉馅鲜嫩”的特点,辅以香醋、嫩姜、风味更佳,堪称常州一绝。

关于小笼馒头的历史,亦有说,真正成型的小笼馒头诞生于清·道光年间的江苏省常州府,是当时位于小河沿浮桥南堍的万华茶楼首创著名的加蟹小笼馒头(加蟹小馒头)和加蟹顶黄小笼馒头(顶部有大块蟹黄)。后来小笼馒头的工艺推广到了附近的无锡、上海、南京等地,并与当地风俗相融合改进,成为江浙一带的特色小吃。

古时有万华,近代有迎桂,如今的常州人都知道,吃小笼馒头要到 “迎桂”(迎桂小馒头)。迎桂茶社创建于1911年,由于经营得法,注重质量而使其闻名遐迩,深受市民喜爱。产品具有“皮薄透明、卤汁丰富、蟹香扑鼻、肥而不腻、汁水浓郁、肉馅鲜嫩”的特点。辅以香醋、嫩姜,风味更佳,堪称常州一绝。1985年被评为市优质产品,并编入“江苏省小吃食谱”,1990年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十大名点之一。

加蟹小笼馒头是常州季节性的传统风味小吃,每年中秋节前后,桂花盛开之际上市供应。加蟹小笼馒头,原来叫加蟹馒头。包子,古称“馒头”,常州人亦称其馒头。

小笼馒头又分随号、对镶、加蟹三种。“随号”就是不加蟹油的,“对镶”就是一笼包子有六只是加蟹的,另外六只是不加蟹油的,“加蟹”就是全部加蟹油的。

一笼包子又称一客,所以老常州人吃小笼馒头常常是这样叫的:“两客对镶”。或者:“十客加蟹,我要带到上海去呔。”老吃客堂吃一般只会点“对镶”,老吃客认为:吃加蟹馒头只有一只随号、一只加蟹夹花着吃,才能充分体会到蟹的鲜美,如果你总是吃加蟹的,嘴中味觉就会有些迟钝,越来越感觉不到蟹的鲜味了。所以会产生“对镶”这种约定俗成的名称。

常州加蟹小笼馒头皮薄馅大卤多,讲究一个“宁可人等馒头,不可馒头等人”。那才能达到最好的口感。应该把小笼馒头挟出香醋碟子里浸一下,用筷挟起来,馒头朝外面侧一点,咬开底部一边的皮子,先小心吸鲜美的卤水,再把开了口的馒头浸到醋里,让醋进入到馒头里边,然后把整个馒头放入嘴中。如果你不先把丰溢的汁水吸掉,就一口咬下去,不是要烫了自己,就是将汁水射得一塌糊涂。

信息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五香大排

原料:新鲜大排3条(每条2500克),上等酱油1500克,绍酒500克,大、小茴香、生姜、沙姜各少许,精盐15克,甘草15克,桂皮少许,草果75克,花椒25克,冰糖750克,味精5克。

    制法:1、制老卤:把大小茴香、甘草、桂皮、丁香、草果、沙姜等香料装入袋内扎好,放在滚水锅中,加酱油、精盐、糖、味精等用文火煮1小时至香味透出。

      2、粗加工:排骨用刀劈成每块70克大块,用上等酱油、姜汁、少许精盐腌制1小时,再入油锅旺火炸至金黄,成型捞起。

      3、精加工:将排骨置于老卤中烧开,文火煮半小时捞起,浸于老卤中自然冷却,即成。

      特点:色泽棕红,干香扑鼻。

七.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溧阳水芹

溧阳水芹品质优良,人们以它白嫩的茎、叶为食,既可荤炒,又可素拌,其中拌芹菜和炒芹菜因色、香、味、形俱全,是冬春之际餐桌上脍炙人口的时鲜菜,被誉为江南美食佳肴中的一绝。

八. 江苏省 常州市 钟楼区 常州梳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南北朝时代,据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明末清初,高档梳篦曾进贡宫廷,作为御用品,故享有“宫梳名篦”之称。梳篦,是我国现代八大发饰之一。其制作繁复纯属手工,一般从取材至成品,篦为72道工序,木梳为28道工序。操作时选材严、做工精、品种多,采用雕、描、刻、烫、镶嵌等传统技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篦选用山坡北面4年半左右生长的竹材,又称“阴山竹”为原料,不得有拖伤擦皮,就地加工。取竹材皮肉之间的薄层(即篾青)做篦齿,篦梁采用毛竹与黄牛腿骨,篦档需要采用水牛肋骨,用生漆贴合,其牢度可靠,下水不脱;最后经打磨、挫草皮等工序,使齿密光滑,具有去污纯发之效。木梳则是选用质地坚韧的枣木,缕纹细密,刨削光滑的黄杨、石楠、枣树等天然材料制作,常用木梳理发,能令头发光洁去污能力强,刺激头发神经加快血液循环,有舒适感

梳篦总称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自晋代(公元265-420年),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昔为宫廷御用珍品,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是传统手工艺品,亦为“延陵”。

常州梳篦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常州赋》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历史上常州梳篦生产盛况由此可见。因为清代苏州织造局每年都要来常定制一批高级梳篦,向朝廷进贡,所以常州梳篦又有“宫梳名篦”之美称,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清末民初,随着生漆胶合技术的发明和产品出口,其知名度更是远播海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和平博览会上获银奖,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解放后,常州梳篦生产走上了集体化和半机械化的道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雕、描、刻、烫”技艺的同时,揉合日用品、工艺品、装饰品种种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使梳篦成为富有民族传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日用工艺品。其中有融艺术欣赏保健功能于一体的“长寿梳”,有“四大美女”、“红楼十二钗”等造型欣赏梳,有蝴蝶、龙凤、脸谱、民族娃等旅游纪念梳,以及如琮似玉玲珑剔透的各式篦箕,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人爱不释手。美国电影《星辰女娇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蓖作胸饰,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回国也将两张常州篦箕作纪念品带走。海内外传播媒体赞不绝口,各界旅游人士更是倍加青睐。

近百年来,常州梳篦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展览,荣获金、银质奖十余枚。如1915年巴拿马国际和平展览会银质奖、192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金质奖、1981年国家银质奖、1991年第二界北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2000年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特别推荐旅游商品等。目前,常州梳篦年产量达到650万张,占全国总产量的3/4,其中70%出口,远销美、英、法、日、澳、德等27个国家和地区。

九. 江苏省 常州 天宁 南山板栗

珍珠栗”,它素以壳薄、果粒大、色泽褐红光洁,味甘美而著称。其中尤以中秋节前的新生嫩栗为最佳,其皮色淡黄,生食脆嫩,加料烹食则更香软适口,味似桂花芬芳,因而又称之为“桂花栗

十. 江苏省 常州市 天宁 乌塌菜

常州传统—乌塌菜。由于它的菜片状如金钱,植株葱绿而富有生气,因而习惯上叫它“金钱菜”,以遂四季顺利,吉祥如意的心愿,旧时天宁寺主持素斋膳堂的当家人,当使人们三伏酷暑季节也能吃到这种“金钱菜”,他认真学习,使“金钱菜”成为他的拿手好菜,他们与一河之隔的桃园村(今桃园新村地段)的菜农,有一个无须签订合同的“君子协定”——每年寒冬腊月,要为寺里提供几千斤乌塌菜,由炊事员洗净晾干后,存进装满大半“七石缸”豆油的大容器里,不让乌塌菜“透气”,到第二年大伏天拿出来,供香客施主来寺做佛事,或宴请客人吃素斋时,作为一道稀有名菜。“伏缺”季节的炎炎盛暑,叶菜并不多,竟能吃到“金钱菜”,清凉爽口之余,使人自然联想到那白雪皓皓的冬日景象,自觉凉意顿生,情趣倍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