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霞浦特产炒米 炒米是哪个民族特色的饮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霞浦特产炒米 炒米是哪个民族特色的饮食更新时间:2024-01-10 03:06:42

一.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安庆炒米

安庆炒米是安徽省安庆市的特色小吃。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起,慢慢品尝。这道鸡汤泡炒米,简单,质朴,却蕴藏着道不尽的家乡味道,让无数身在外地的安庆人为之魂牵梦绕。

炒米,是安徽安庆市特有的汉族小吃,属于安徽菜。0鸡汤泡炒米,是安庆的招牌菜。来了安庆不吃一顿0鸡汤泡炒米,确是一大损失。鸡汤泡炒米,本来是用来打尖的,现在却成了安庆的一道美食。盛一碗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泡化,舀起,品尝。简单,质朴,道不尽的家乡味道。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在古代,炒米就是“冬米”。

关于“冬米”的词义,地方志解释说,这是因为爆米花只在冬季春节前后才制作。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1)旧时老百姓生活困难,平常也就粗茶淡饭,春节时炸点冬米,用以制作山粉圆子、切糖、欢团,小孩子当然也可以干吃。这说明,爆米花的确多在春节时制作,但其它时节遇到丧事、喜事,也可以制作,跟冬天并无必然联系;(2)仔细品味安庆方言,准确的叫法并不是“冬米”,而是叫“跺米”,这就跟冬天更没有关系了。

有些字典将“冬米”解释为糯米,又叫江米。虽然“糯”“江”古音与“冬”相近,但安庆方言所说的“冬米”明显不是糯米,它特指经过膨胀的爆米花,这是没有疑义的。旧时北方不产糯米,可能也不怎么制作爆米花,往往将南方人所说的“冬米糖”理解为糯米糖,这是不正确的。赣语地区将爆米花称为“冻米”,它与“冬米”“跺米”一样,不同的注音而已。

其实,安庆方言里的“冬米”“跺米”是注音字,本字就是“爆米”,也就是今天的炒米。爆,上古音读若跺。古代没有炸爆米花的大肚铁罐,更没有“嘭”的一声巨响,所谓“爆米”只不过是将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爆米”。由于炒米膨胀程度小,并不0为“花”,所以方言只称“跺米”“冬米”,从来不称“冬米花”。后来随着爆米机推广,人们将爆米花称为冬米,原来的冬米(爆米)便改称为炒米。

过去艰难岁月,炒米是出远门时的干粮。路上实在饿了,抓一把就着水干吃。歇脚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开水冲泡着吃。农忙的时候,炒米可以带到田间地头打尖。

那个年代,泡炒米有两种方法:一是糖水鸡蛋泡炒米,俗称糖鸡蛋;二是油煎鸡蛋泡炒米,俗称咸鸡蛋。过去的人家难得杀鸡,而杀鸡的时候通常是下面条,鸡汤泡炒米实在不多见。

平常居家,如果来了贵客又不能留下来吃饭,通常需要烧茶。并不是泡茶,而是糖水鸡蛋泡炒米,做起来快速简单。鸡蛋一般是3个,客人不能全吃完,至少要留下1个给旁边流口水的小孩。

过年的时候,炒米常用来制作切糖,给小孩子当搭嘴食。在切糖众多花色品种中,有一种称为欢团。它跟切糖的原料完全相同,只是被捏成了团状。欢,本字是伙、合,也就是将糖浆、炒米、冬米、花生、芝麻这些东西伙在一起、合在一起。

在漫长的时期内,炒米不管怎么吃,它都是饭而不是菜。后来生活条件好了,鸡汤泡炒米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道菜。在大多数上看来,它比糖鸡蛋、咸鸡蛋味道都要好些。今天,在安庆很多饭店里,都有鸡汤泡炒米这道菜。甚至,平常人家的炒米也是买来的,而不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炒米的制作程序是:将糯米淘净浸泡,添加适当的大米,否则太粘→用饭罾将糯米蒸熟(不能煮熟)→摊开晒干,变成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炒米。

炒米的制作工艺,说起来也不难。选用上等糯米,先用开水浸泡,待其谷子(米粒核心部位)发软,能掐动,便用竹箩或簸箕捞起来,用大量冷水冲,洗清米粒外围,防止互相粘连。等水分沥干,便可下锅炒作。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开水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长了,把米粒全部泡化了,成了一个粑,只好磨成糯米淀粉了;时间短了,米谷子未软,炒出来吃不动。其二,锅下的火力要恰到好处,火大了,把米炒焦了,吃起来有煳味;火小了,炒出来发僵吃不动。炒作最好用大铁锅,以竹子枝丫扎成扫帚形状,便于米粒翻动。锅里放入菜油,油热后下米,在大火的威力下,众多米粒在锅中竞相跳动、蹦高,宛如一场精彩的比赛,令人目不暇接且油香扑鼻。为了保证“比赛”秩序,每次下锅米量大约在二至三两(常用寿碗半碗),视锅的大小而定。

近些年,人们生活富裕,炒米已成为日常小吃。在古城安庆,到处可见小摊贩卖炒米,而且出现了“炸米”,即米不炒改用油炸熟。炸米操作简单,价格又贵几毛钱,故商家乐此不疲。

二.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宁德大黄鱼

宁德大黄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宁德大黄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体黄唇红、肉质鲜美的大黄鱼素有“国鱼”之美誉,而宁德素有“大黄鱼之乡”的美称,是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源地与最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年养殖大黄鱼近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0%。以大黄鱼为主打品牌的水产业成为闽东地区的产业支柱,并引领宁德渔业产业走向规范与兴盛。

三.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宁德大肠粉

肠粉浆材料:在来米粉130公克、太白粉10公克、澄粉10公克、水260㏄

内馅材料:牛肉片40公克、豆芽菜40公克

淋酱材料:酱油100㏄、鲜味露1小匙、鱼露、蚝油各1小匙、糖30公克、葱段/姜片各25公克、蛋白1个、盐/鲜鸡粉各1/3小匙、糖1/2小匙、沙拉油1小匙

制作流程:

1、将淋酱材料用小火煮开后,将葱、姜滤掉,只留酱汁备用。

2、将内馅材料的牛肉片及调味料先拌匀,再加入豆芽菜,用筷子拌匀即为内馅。

3、将肠粉浆材料的在来米粉、太白粉、澄粉混合,加入水拌匀,过滤后,即成肠粉浆。

4、用白纱布铺在肠粉炉上,倒下200公克的肠粉浆,并将作法(2)的内馅以一字形铺在肠粉浆上,加盖蒸3分钟取出,趁热卷成长条形,用刀切成3段后放在小盘子上,淋上作法(1)的酱汁即可食用。重复一次作法(4),即可做出另一份牛肉滑肠粉。

肠粉炉为制作肠粉时专用的炉具,在家里制作的话,可用平底锅替代,但效果不如肠粉炉。

四.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霞浦贝雕

采用各类贝壳精制加工而成,有赤岸风光、赤岸石桥、赤岸木臭墩及空海立像等,为霞浦县独产

五. 内蒙古 通辽 库伦旗 精品炒米

蒙古语称“胡列巴达”。将蒸熟的散糜子放在锅内,拌细沙用猛火炒干,加工去皮,即成炒米。将炒米用烧开的鲜奶或酸奶浸泡,放进乌日莫、黄油、白糖等便可食用;也可以用开水浸泡,加入黄油、白糖、新鲜奶豆腐等食用。用炒米还能做奶粥、肉粥等。炒米易于保存,携带方便。

六. 内蒙古 兴安盟 乌兰浩特市 炒米

主要工序为泡、炒、碾等过程。脆炒米可用奶茶、牛奶泡着吃,也可用黄油、嚼口拌着吃。硬炒米用来做肉粥和干饭。( 呼和浩特)

七.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炒米糖

炒米糖黄中带亮,颗粒均匀,状如蜂蛹、软硬适中、香甜酥脆。其传统制作方法如下:

1、选料。选用颗粒大、粘性大、无杂质的糯米,筛去碎米后,用清水泡浸一 夜。

2、拌糖笼蒸。把泡浸的糯米取出,漏干,置竹箕上,倒进适量的米糖,充分拌匀,置蒸笼中,以文火蒸,待米熟透即取出,晾干。

3、碓臼熟米。把筛去米糠、各自分散、略带弹性的熟米,拌以花生油适量,堆放12小时后,分批用碓臼,臼时要不断把底部熟米翻到上面,直至熟米全被全臼扁为止。

4、爆米花。先把备好的匀砂适量,倒进铁镬中,以猛火炒红,再放入适量扁熟米混炒,待全部爆成米花后,取出,再继续放入扁熟米。

5、熬煮糖油,用黄糖或白糖均可,按米花的重量投放适量的糖,加水,放进一些姜块,以慢火熬制,浓缩,待糖油几次泛起白泡,用筷子能粘起糖油,滴入冷水中凝成球状为最佳浓度。

6、成型。先在竹箕内堆放好米花,迅速把已煮好的糖油浇进堆中,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把米花与糖油拌匀,以竹筒或他物压平,待散温凝固,用刀切成小块,移放瓦钵(或铁箱)中,密封保藏。 解放后的70年代至80年代,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米花糖逐年减少。因为这种制作工艺复杂,现在有一种爆米机能把传统炒米糖的浸米、笼蒸、臼扁米、爆米花的工艺并为一次,爆出米花体积大,粘米可代替糯米,但没有传统炒米糖那种干香酥脆的独特风味。8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每年春节前,玉林市食品商业单位和一些个体工商业户都仿照传统工艺,制作大批白散、炒米糖投放市场。城中居民多从市场选购。但农村的家庭多数仍自己手工制作。

八. 陕西省 西安 鄠邑区 酸菜炒米

酸菜炒米是西安得一个特色美食,其实是炒饭,炒米是当地人的统一叫法。米饭可以与肉丝、蔬菜、鸡蛋等搭配,但最常见也是最招牌的是用酸菜肉丝炒制,即为俗称的“酸菜炒米”。炒米混合了酸菜的酸、油的香,吃起来酸酸辣辣,香而不腻,米饭不粘连,口感清爽。配上涮牛肚、烤肉、酸梅汤、鸡蛋汤等一起吃,更有一番风味。

九.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霞浦晚熟荔枝

霞浦晚熟荔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霞浦晚熟荔枝属我国最北缘经济产区荔枝品种,具有迟熟、醮核率高、优质等特点。近年来,在县科技局指导扶持下,改良品种、科学管理,产量不断增加,年均采摘量800多吨,产值400多万元,为果农增加了收入。

霞浦种植荔枝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县志记载,宋末文天祥参军谢翱诗《故园秋日曲》一句“食尽满园绿荔枝”表明当时霞浦栽培荔枝已相当广泛。县志记载,明代以前从福州传入元红品种,植于东吾洋沿岸地区。明代列为贡品,年纳贡140公斤以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参加全国荔枝科研协作组,承担荔枝丰产、稳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1991年在北京参加“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获银奖。制订的《霞浦晚熟荔枝》地方标准已由省质监局2001年9月发布。2003年再次被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福建省优势果类发展规划(2004-2010年)列为荔枝生长优势产区,2006年被定为农业部南亚热作名优基地。是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特色果品荔枝优势区域。霞浦晚熟荔枝主栽品种为“元红”,荔枝分布的东吾洋内海湾,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同纬度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宜于荔枝生长发育,荔枝在域内表现大果、迟熟、质优、醮核、无霜冻等特点,多次经省农业厅、农大、农科院荔枝专家论证,霞浦荔枝地缘晚熟优势明显,为全国最北的荔枝经济栽培产区。果实心形,果顶渐尖,顶端钝圆,果肩微凸,果面鲜红色,龟裂片隆起小刺;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细滑,汁多化渣,甜酸适口,香气浓醇;可溶性固形物17-23%,单果重20-25g,醮核率80%以上。

地域范围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台湾海峡西北岸,北纬26°25′-27°09′,东经119°46′-120°26′之间,东濒东海,西接福安,北邻福鼎、柘荣县,西南与宁德、罗源两江隔海相望。全县陆地面积1489.6平方公里,其中适宜种植荔枝的有9个乡镇、街道,约130多个村,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均列为地域覆盖范围。保护面积5万亩,分布在松港街道、长春镇、牙城镇、溪南镇、沙江镇、下浒镇、三沙镇、盐田畲族乡、北壁乡环东吾洋、官井洋沿岸适宜栽培区。现有晚熟荔枝面积7500亩,年产1000多吨鲜果。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霞浦依山面海,森林覆盖率56.8%,受东吾洋、官井洋“小气候”调节,形成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同纬度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宜于荔枝生长发育,荔枝在域内表现迟熟、质优、醮核、无霜冻等特点。霞浦晚熟荔枝果实心形,果顶渐尖,顶端钝圆,果肩微凸,果面鲜红色,龟裂片隆起小刺;肉厚色白,半透明,肉质细滑,汁多化渣,甜酸适口,香气浓醇;可溶性固形物17-23%,单果重20-25g,醮核率80%以上。明代列为贡品,年纳贡140kg以上(霞浦县志)。受东吾洋“小气候”调节,成熟期7月底至8月上旬,相同品种比两广主产区迟熟1个月以上,具有人无我有的竞争优势,为我国沿海最北缘荔枝经济栽培区。 霞浦晚熟荔枝质量符合《霞浦晚熟荔枝》地方标准(DB/T146-2001,2001年9月由省质监局发布)标准。

十.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阿荼汤丸

阿荼汤丸

以糯米为原料,加麻油白糖馅,以筛制方法把馅筛入丸心,味清甜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