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硒梦园土特产 硒源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硒梦园土特产 硒源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9-25 12:12:11

一. 宁夏 中卫 沙坡头区 香山硒砂瓜

香山硒砂瓜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环香山带干旱农作区的西瓜。主要种植生产区和瓜果集散地为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兴仁村及周边地区。当地特殊的干旱和半沙漠化地理条件和昼夜极端温差大气候环境造就了其优良的品质。

中卫市周边地区年降水量仅为189.5毫米,而蒸发量却为2400毫米,干旱频繁发生。并且由于长期受山洪冲刷,这里淤积了大量的沙砾,土地硬化,十分不利于农耕。但这里的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上一层砂砾,让土地中的水份得以保持不被蒸发,瓜苗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上面结出一个个的西瓜。随后该地区大力推广这种蓄水、保墒、保温的压砂种植技术,发展硒砂瓜产业,用短短的3年时间建成了建成了100万亩硒砂瓜基地,昔日一望无际、寸草难生的荒坡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瓜田,种植区域涉及中卫市中部干旱带上的18个乡镇、65个行政村,直接从事压砂种瓜的农户达到1.46万户。中宁市沙坡头区兴仁镇兴仁村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压砂硒砂瓜生产基地,成为宁夏“王牌”优势特色产业。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兴仁村(香山硒砂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二.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平昌富硒茶

平昌富硒茶

巴中市是一个古老的茶区,自古巴国就开始种茶,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近年来,全市奋力实施茶叶"双百"工程,古老茶区焕新颜,以“平昌富硒茶”最具实例。平昌富硒茶主产区位于大巴山富硒地带中心区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没有工业和重金属污染,所以生产出的茶叶具有“高山、生态、富硒”的特点。近年来,平昌县茶叶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发展,茶叶基地已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已建成12个茶叶生产核心示范点和3.6万亩富硒茶示范带。坚持从品种选择、栽植管护、生产加工、品牌创建及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高端切入,重点建设云台—邱家—鹿鸣—笔山—镇龙环线高山富硒茶产业带。并且在鹿鸣镇建茶叶标准化高产示范区;在得胜、双鹿等乡镇重点发展有机茶;与中茶所开展技术合作,在云台镇龙尾村建设万亩茶叶产业示范带和国家级现代茶业科技示范园,市场前景良好。

三.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麻河富硒莲藕

麻河富硒莲藕是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麻河镇的。麻河镇盛产富硒莲藕,其“肥白纯甘者良”,含糖量高达20%,此外还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硒。

“麻河牌”富硒莲藕是经国家工商局注册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主产地为汉川市有“莲藕之乡”美称的麻河镇一带。这一区域稻田、湖泊、塘堰沟渠泥沼资源非常丰富,水土纯正,无污染,土壤中富含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再加上莲藕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麻河牌”富硒莲藕,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

目前,汉川市麻河富硒莲藕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是湖北省最大“富硒莲藕”标准化生产基地,向市场年供应莲藕近亿斤,产值过亿元。目前已发展加工企业8家、运销企业22家,建成藕行38家,网络藕农会员4500户。汉川市麻河镇富硒莲藕协会的成立,目的就为了进一步发挥麻河富硒莲藕的品牌效应,不断提高麻河富硒莲藕产业化规模和档次,共同探索出一条“支部建协会、协会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做大做强麻河富硒莲藕产业,不断提高麻河富硒莲藕产业化发展水平。

四.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富硒茶叶

水城春富硒茶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水城春”茶富含有机硒和十余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该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栗香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鲜爽、叶底嫩绿匀亮。

“高山云雾有机茶、硒世珍品水城春”。

茶叶,水城重点发展的农业十大产业之一。水城是低伟度高海拔地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给茶树提供了有利的生产环境。水城多为山地,高山多雾,丰富的漫射光促进了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效成份的积累,使茶叶别具香气和滋味。同时,水城空气湿度大,使茶树光合作用中,糖类转化为纤维素缓慢,有效提升了茶叶的嫩度和色泽。

最为重要的,水城为中国三大富硒地带(恩施、紫阳)之一,土壤富含有机硒,生产茶产品富含有机硒。经权威化验,水城所产茶叶的有机硒含量,是最利于人体健康的含量范围。水城富硒茶因采收早、品质好、富含有机硒,人长期饮用富硒茶,可提神醒脑,抗氧化,延缓衰老。水城春牌茶叶多次获奖,享有盛名。

目前,水城县有茶叶基地3万亩,计划未来5年,每年再新增2万亩以上,十二五末建成13万亩以上高产优质茶叶基地。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雷山县 雷公山富硒清明茶

雷公山富硒清明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雷公山的。雷公山富硒清明茶茶叶品质优异,叶肉肥硕柔软,香味浓醇,爽口回甘,耐于冲泡。

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雷公山富硒清明茶茶园分布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300-1400米,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常有云雾缭绕,漫射光多,雨量充沛,空气新鲜,茶叶内质好。此外,茶叶含硒量高达2.00微克-2.02微克/克,是一般茶叶平均含硒量的15倍。清明茶,是上年秋季形成的越冬芽,在清明前后发育而成。越冬芽的物质积累丰富,茶叶品质优异,叶肉肥硕柔软,香味浓醇,爽口回甘,耐于冲泡。

六.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高寨富硒大蒜

高寨富硒大蒜是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高寨乡的。高寨富硒大蒜除具有个大瓣少、品质好、口感佳等特点外,还有止痢、止咳、杀菌、驱虫的作用。

高寨富硒大蒜2001年经省理化测试中心检测:1千克大蒜含硒0.06克,其他生理理化指标均高于同类产品。是人们集食用和药用的最佳保健食品。该产品主产于高寨乡,2003年种植面积达2500亩,亩产达350公斤。

七.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富硒优质米

富硒优质米

开阳“开洋”牌天然富硒优质米:由开阳富硒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加工,产品具有米粒大、外观油亮光泽、香软可口等特点,且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其硒含量为0.05—0.28mg/kg,荣获全国首批“放心米”荣誉称号。该产品主产于禾丰乡、南龙乡、高寨乡、冯三镇、楠木渡镇等乡(镇),年产量1.8万吨。目前,该公司原料基地产地环境已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绿色食品认定,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识。产品为10公斤/袋装。

开阳是典型的农业郊县,全县耕地面积36.27万亩,其中:田13.91万亩,土20.86万亩。在全国71%的地区缺硒的状况下,开阳拥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这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十分有利于天然富硒米生长。

“开洋”牌天然富硒优质米:具有米粒大、外观油亮光泽、香软可口等特点,且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其硒含量为0.05—0.28mg/kg,荣获全国首批“放心米”荣誉称号;开洋”牌富硒优质大米2001年“被评为“贵州省保健科学技术学会推介产品”,2002年荣获贵阳市产品质量奖,同年荣获全国“放心米”称号。2003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产品主产于禾丰乡、南龙乡、高寨乡、冯三镇、楠木渡镇等乡(镇),年产量1.8万吨。

八.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富硒小磨香油

“庆丰源”牌富硒小磨香油采用100%纯天然无公害富硒地带芝麻为原料,以传统石磨工艺研 磨,水代法先进工艺提取,经36层式专业物理净化过滤精制而成,最大程度保护了芝麻中所 含优质的卵磷脂以及亚油酸和芝麻的独特香味。油品纯正,气味浓郁,色泽透亮。“庆丰源 ”牌小磨香油为全国第一款“富硒”香油。为此广大消费者在吃香油的同时也起到了补“硒 ”的效果。硒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体内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人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因而使纯油食用价值更高,成为凉拌、生调、火锅、烹饪的绝好佳品。

九. 陕西省 安康 平利县 女娲富硒红茶

女娲富硒红茶是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女娲富硒红茶注重产品品质,从抓生产环节入手,做到层层把关精挑细选。以形、色、香、味严格把关,力求茶品之醇和灵韵,发展独特的女娲富硒红茶特色。

陕西省安康市产茶历史源远流长,安康古称金州,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茶圣的《茶经》卷下·八之出之山南篇。据考,安康市平利县女娲山史称中皇红,传说为女娲采五色石炼之补天之地,故平利县又有“女娲故里”之名。茶文化在安康、平利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又与地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女娲富硒红茶”始创于2011年,承袭百年红茶世家之技艺,精选女娲故里——中国·平利之绿色原生态茶鲜叶,以自然天成之制茶精髓而大成,讲求茶之品质醇和灵韵。包装考究,精致高档。引入现代茶业企业最新的经验理念,专业连锁经营,以“名茶·名店·名企”为发展策略,以缔造强势红茶品牌为核心文化,以探索陕南茶产业突破为己任,以引领陕西茶产业多元化发展为目标,将红茶文化与女娲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并发扬特色女娲富硒红茶文化!

十.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宁硒砂瓜

中宁硒砂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由于当地砂砾富含矿物质,同时含有人体必须的硒、锌、钙等微量元素,经风吹日晒,逐渐分化,释放出矿物元素,随雨水冲刷入土,被植物根系吸收,从而在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的条件下,生产出甘甜爽口、独具天然特色的保健食品。由于生产出的西瓜和甜瓜富含硒元素,故名为“硒砂瓜”。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检测,硒砂瓜不仅含有锌、钙、钾、硒等微量元素,还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和18种氨基酸,十分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尤其硒元素可使人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硒砂瓜,耐贮藏,放置在家里、办公室等自然条件下5个月不腐烂;耐运输,长途拉运数千公里,完好无损,是目前国内市场最好的绿色食品。

中宁硒砂瓜基地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光照条件好,全年日照时数为2845小时,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无霜期153天,昼夜温差大,平均为10-16℃,≥5℃积温为3300-3800℃,≥10℃积温为3100-3500℃,更有利于硒砂瓜的种植。每年4-5月份种植,7-9月份成熟上市。独具保健价值,是真正的无污染绿色食品。2005年,中宁县硒砂瓜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查监测,产地条件和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并申请认证全国绿色食品(硒砂瓜)原料基地14.2万亩。

地域范围

中宁县地处宁夏中部,卫宁灌区的东段。东经105°26′-106°07′,北纬37°9′-73°50′之间,海拔1184米。东临利通区、青铜峡,西依中卫城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县境东西宽约50千米,南北长约60千米,全县面积4198平方公里。中宁硒砂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白马乡、鸣沙镇、恩和镇、舟塔乡、喊叫水乡,种植面积达2.3万公倾,总产量52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中宁县北部为卫宁北山及丘陵,中部为黄河冲积平原,东部和东南部为山地(牛首山、烟筒山)与丘陵,西南部为清水河河谷平原和米钵山山地。土壤营养充足切处于平衡状态,:pH值8.28、汞0.03mg/kg、铅13.4mg/kg、镉0.16mg/kg、砷11.9mg/kg、铬60.5mg/kg、铜19.5mg/kg。

(2)水文情况:黄河流经68千米,年均流量325亿立方米。清水河流量1.24亿立方米。境内七星渠、跃进渠、固海渠、北滩渠4条主干渠为主要灌溉渠道。湖泊总面积445公顷。硒砂瓜种植基地属靠天然降水的旱作农业区,主要为山坡地和丘陵地,远离城区和工矿业区,产地内无污染企业和其它污染源。

(3)气候情况;中宁县属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温差较大,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9.1℃。该地区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08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5%,无霜期165天,有效积温2529.3℃,5-8月份昼夜温差一般在15.5℃-12.6℃之间,年降水量221.6毫米,多集中在7、8、9月。年蒸发量2055.3毫米,为降水量的9.3倍。年均相对湿度为52%。年太阳辐射总量5924兆焦耳/㎡。春季多风,年均风速为2.9米/秒,最大风力为12级。“早穿皮袄午披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该地区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

(4)人文历史情况:压砂地上积聚了我县几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我县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种植中宁硒砂瓜,已有70多年的种植历史。过去苦于缺乏资金、交通不便、没有政策、受生活所迫,群众自发地零星种植,只是把硒砂瓜作为一种副业。种植硒砂瓜,首先要在荒地铺上砂砾,由于过去交通运输不便,造成种植压砂瓜投资时间长,产生效益时间更长,加上种很多年后要倒茬,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们对压砂瓜有一句顺口溜“苦死老子、富死儿子、愁死孙子”。但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和水源的进一步解决,机械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劳动程度明显降低,上世纪90年代压砂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硒砂瓜被当地百姓称为“石头里长出的西瓜”,是当地人民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种瓜模式,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独创,不仅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了土地荒漠化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08年我县喊叫水乡、鸣沙镇、白马乡等镇乡硒砂瓜面积累计达到2.3万公倾,种瓜农户达到6000户,成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民“拔穷根”的产业。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在干旱地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小、土层深厚、肥力中上、向阳的歇茬山地或麦地、豆茬地作为压砂的田块。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抗旱、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瓜菜作物种子的要求。可选用黑美人、新金兰、金城

5号、西农8号、高抗冠龙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在硒砂瓜生产过程中,山地压砂、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是生产的关键环节。

①砂地的铺设

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小、土层深厚、肥力中上、向阳的歇茬山地或麦地、豆茬地作为压砂的田块。在干旱地区所采用的铺压砂石混合物(砂、石混合物比例3:7或4:6,压砂厚度15-20厘米),以蓄水、保墒、压碱并提高地温种植作物的一类宜耕地。压砂厚度视砂石粗细程度确定,砂粗铺设厚些,砂细铺设厚度薄些。砂石混合物比例以4:6为宜。一般亩压砂用量在100-120立方米。土壤在铺设前应犁地晒伐,增加养分。

②种子处理措施

种子要购买优质品种,采用温烫汤浸种、高猛酸钾消毒法、多菌灵或福尔马林消毒法统一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后播种。

③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

采取农业综合措施,合理进行轮作倒茬,减轻病害发生。常用的轮作方式有以下三种:①错位稀植倒茬;②西瓜-甜瓜-歇茬法;③瓜-麦轮作法。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掌握虫口密度,发布病虫害预警情报;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统防统治。按照农药安全合作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进行,积极推广生物防治,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应遵循的原则:

a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毒、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不使用未核准登记的农药。

b使用药剂防治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中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规定的施用药量、施药次数,使用经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的农药。

c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最高残留量,使用限次和安全间隔期。

科学使用农药的方法:认准病虫害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农药,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最佳防治期及时防治;严格掌握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混配农药,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以延缓或避

免病虫产生抗药性;尽量采用靶位用药,清除中心病株,对周围植株喷药进行1控制;使用雾化程度良好的药械,做到细致均匀喷药,选择科学的打药时间,提高药效。

④普及科学施肥技术

在硒砂瓜生产中,有条件的应增施有机肥,发展有机复合肥,防治超量偏施氮肥、严格氮肥施用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和其他有毒肥料。

肥料的使用及管理:使用商品肥料经技术人员认可,或到指定的肥料供应点购买。使用有机肥必须符合技术规程中的要求。

施肥原则:压砂瓜地的养分随种植年限增加逐步减少,砂地也随种植时间延续出现板结,因此必须严格进行松砂、施肥。

安全施用氮肥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施肥量,做到经济合理的施用氮肥;严格执行氮肥施用安全间隔期,以茎叶为食用器官的蔬菜,收获前20天,禁止追施氮肥;推广“控氮、稳磷、增钾”的施肥模式。

(4)产品收获:区外销售7-8成熟时采摘,区内销售的完全成熟后采收,切忌生瓜上市,采摘前15天内严禁喷洒各种防病防虫农药。

(5)生产记录要求:要求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对使用的农药、化肥的名称、剂型规格、使用方法、使用时间、每次用量、全年使用次数、末次使用时间有详细记录。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观特征:中宁硒砂瓜个大皮后,果实为椭圆形,果皮浓绿色条带。

(2)内在的品质指标:独特的种植方式和自然条件,生产的西瓜个大、瓤红、汁多、果肉鲜嫩、甘甜如蜜,糖分高达13.8%。生产出的瓜营养元素含量全面合理。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8种,维生素3种,微量元素5种,其中含钙56mg/kg、钾1090mg/kg,特别含有人体保健必需的硒和锌等微量元素,有延年益寿、抗衰老、抗癌作用,独具保健价值,因之得名“硒砂瓜”,是真正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3)安全要求:中宁硒砂瓜严格按照(NY5109-2005)标准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用于包装的容器整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纸箱无受潮、了层现象。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宁硒砂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运输:装卸运输中应快运、轻装轻放、运输途中应防暴雨淋。运输散装瓜时,运输工具的底部及四周与果实接触的地方应加铺垫物,以防机械损伤。运输用的车辆、工具、铺垫物、防雨设施等,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污染、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4)贮藏:贮存时宜在通风、阴凉、清洁卫生的场所进行,堆码整齐,防止挤压损伤,防日晒、雨淋、冻害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长期贮存时,应存入低温冷库,贮存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贮存,存入前应逐步降温预冷。贮存室有适宜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在贮存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病瓜立即清除,贮存时,严禁其它有毒、有异味、有害、发霉散热及传播病虫害的物品混合存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