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黔西市化屋村土特产 黔西十大特产排名前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黔西市化屋村土特产 黔西十大特产排名前十更新时间:2023-08-11 00:34:19

一.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毕节酸菜

酸菜是毕节的一大,原料以青菜为主,洗净放入沸水煮分把钟后滤起,挤干放入坛罐内,加入沸面汤和少许“酸本”,密封七、八个小时后即成。食用时加入豆汤内,再佐以煳辣椒、木姜花、小蒜叶等,味道鲜美,有生津解渴、消食提神的功效。


二.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晴隆羊

晴隆羊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莲城街道、东观街道、长流乡、中营镇、花贡镇、茶马镇、光照镇、鸡场镇、三宝彝族乡、沙子镇、碧痕镇、大厂镇、安谷乡、紫马乡现辖行政区域。

《晴隆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晴隆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晴府函〔2016〕191号

晴隆县地方标准:

DB522324/T02-2015

《晴隆羊养殖技术规程》

三.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册亨县 菊花牛冲

主 料

牛鞭、鸡脯肉、肥膘肉、鸡蛋清。

配 料

姜、葱、枸杞、盐、味精等。

制作方法

1.牛鞭清洗去掉污质,从中直刀破开下沸水中加料酒、姜、葱,煮熟透,用清水漂洗3次,改刀成4.5厘米长段,从外改直花刀,下沸水中焯水成菊花型,抹干水份待用。

2.鸡脯肉、肥膘肉加蛋清、水芡、盐、味精、调料制成鸡茸,枸杞洗净涨发回软。

3.将牛鞭菊花放在盘中,顶部逐个酿上鸡茸,并插上枸杞成梅花型,加高汤上笼蒸约4分钟取出装盘造型。

4.手锅上火,放高汤加调料勾芡淋入香油浇入盘中即成。

美食特点

造型美观,牛冲软糯,色泽光亮。

四.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龙华脆皮豆腐

龙华脆皮豆腐

“龙华脆皮豆腐”系在传统小葱拌豆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用当地的野生弹子葱,结合厨师自制的香辣味酱,使其豆腐外酥内嫩。葱味浓郁,色泽金黄,香辣爽口,充分体现了黔菜的风味。

配方:主料—内脂豆腐1盒。辅料—黔西地方野生弹子葱(野葱或叫苦蒜)30克,熟火腿粒25克。调料—特制辣椒酱25克,脆炸糊30克,精盐15克,味精5克,花椒粉5克,胡椒粉5克,香油5克,姜粒5克,干芡粉20克,色拉油1500克(实耗150克)。

制作工艺:将内脂豆腐修边切成长5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的块,放入沸水锅中加盐10克汆透,捞出放入凉开水中冲凉滤干。将熟火腿粒和部分野葱粒镶入豆腐内,拍上干粉,挂上脆炸糊,下入五成熟的油锅中炸至色泽金黄,外酥内嫩时捞出滤干油,摆放盘中;用特制辣椒酱和其他调料加入剩余葱粒调制成野葱味浓的香辣碟,与豆腐一同上桌。

五.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晴隆裹卷粉

晴隆裹卷粉采用薄粉为皮,以海带、折耳根、花生、油辣椒、炒豆、豆芽等为馅,经手工包裹后食用。具有入口香、辣、软等特点,深受晴隆百姓的喜爱。

六.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普安县 苗家万花茶

苗家万花茶

制法:(1)将冬瓜、柚子皮切成手指大小、形状不同的条或片,再在上面雕刻各种花草鸟兽,组成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

(2)用稀释的石灰水浸泡雕好的冬瓜皮及柚子皮,去除生涩苦味,再与青铜、明矾同用文火煮沸返青,保持新鲜脆嫩;沥干水后,加适量白糖、蜂蜜和桂花香精拌匀,反复曝晒,使之透明如玉。

(3)饮用时,抓几片放进滚沸的茶水中冲泡,即成浓郁香甜的万花茶。特点:雕刻精巧,花色繁多,香甜浓郁,开胃生津。

七.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义市 鸡肉汤圆

原 料:

糯米粉500克,热水适量。

调 料:

鸡肉100克,熟花生粉、熟芝麻、鸡汤、盐、味精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把鸡肉剁成沫加入食盐、味精调匀成馅。糯米粉用热水和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揉条、下剂,包入馅心,用开水煮熟后捞入碗内,加入鸡汤、熟花生粉、芝麻粉即成。

风味特色:

汤圆软糯,馅心鲜香,汤汁营养,为兴义地区名小吃。

技术要领:

面团加水要适当,煮汤圆的水要宽。

八.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册亨县 刷把头

兴义刷把头起始于清同治年间,因其形状如民间所用竹刷把而得名。 “刷反头”做工十分精细,全是手工劳作;配料选料也很讲究。以面粉、 竹笋、瘦肉、鸡蛋、为主要材料。制作过程是选取优竹笋切碎,放入开水锅 中氽两三次,再用清水冲五、六次,滤干后用猪油烹出香味。而皮是用精制 面粉,鸡蛋、盐、清水调匀,搓成小丸子,再擀成薄片如纸。一斤面粉配三个鸡蛋。包“刷把砂”很有趣,用一双削细削尖了的筷子将剁碎的拌着佐料 的瘦肉挑一些放于面皮上,肉上再放加工好的竹,然后用于捏拢,成品的外 形底大颈细,顶端参差。猛火蒸五六分钟,熟后的“刷把头”比大拇指略大,淡黄油亮,引人食欲。用鸡汤,油浸胡椒面、酱油、葱花、味精等兑成蘸水,味美无比。( 黔西南州)

九.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赵老五粑粑

赵老五粑粑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赵老五”牌黄粑系列产品,口感清香,益气补人,风味独特,且食用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的小吃。主要配料:优质糯米、大黄豆、纯冰糖,用玉米叶、粽子叶包裹(不含任何色素、保鲜剂)。其色泽晶滢黄润、味道清香柔软,食用方使,砌片后蒸煮、油炸、煎炒、微波加热变软后,开袋即食,是营养丰富的主副食品。

黄粑的原料极其简单,主要是粘米、糯米和黄豆。但是其制作相当繁杂,耗时也颇长。

因为蒸制好的黄粑色泽红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让人误以为黄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以着色调味,其实不然,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就赖这漫长蒸煮。混合了黄豆浆汁的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同时也越发的香糯,黄粑也由此而得名,而这也是黄粑的最大特点——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几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这么看来,黄粑也算颇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经过漫长的20个小时,黄粑出锅了,香气透过湿热的竹叶蒸腾而出。趁热剥去竹叶,黄润晶莹的黄粑跃然眼前,糯香、甜香、竹香扑入口鼻又沁入心田,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

十.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义市 七舍茶

七舍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七舍茶

兴义市七舍镇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将培育产业发展作为突破点,由茶农零散制出的“七舍茶”远销浙江、安徽、北京等地,甚至被江浙一带茶商坐地收购加工外销。茶青与成品茶价格年年走高,2009年春茶产品上涨到300-600元/公斤,茶青价涨到30-50元/公斤;夏秋茶产品涨到300-400元/公斤,茶青涨到20-30元/公斤。

贵州省兴义市七舍镇、捧乍镇、敬南镇、猪场坪乡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兴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七舍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兴府呈〔2016〕184号)

企业标准:

Q/JH 04-2015

《七舍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