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衡水特产厂家联系方式 河北正规特产厂家电话地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衡水特产厂家联系方式 河北正规特产厂家电话地址更新时间:2023-02-23 05:11:39

一. 河北省 衡水 饶阳县 饶阳葡萄

饶阳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饶阳葡萄是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的。2012年,饶阳县被国家标准委命名为全国设施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2012年底,饶阳县被国家林业部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设施葡萄之乡”。

饶阳的气候、温度、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葡萄。县委、县政府把葡萄产业做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把退耕还林荒地匹配资金主要用于发展葡萄产业,对成方连片百亩以上的重点村、种植大户,每亩补贴200元,扶贫村同时享受扶贫政策。近年来,饶阳县大力引导群众发展葡萄生产,葡萄产业迅速壮大,到2010年底,全县设施葡萄3.8万亩,产量1亿斤,产值达6.5亿元,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

饶阳县对申请建棚室户,实行全程保姆式服务,由乡镇包村干部、村干部负责,帮助规划大方,调换地块,并协调金融部门为新建棚室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此外,该县在依托合作社进行外销基础上,组建了稳定的营销队伍,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济南等周边大中城市建立了葡萄销售网点。同时,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在西万艾、高村等村建设了葡萄销售专业市场,搭建葡萄外销平台。大尹村镇高村建有葡萄棚室839个,家家有棚室,户户种葡萄,年产葡萄350万公斤,年产值近亿元,全村群众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目前,饶阳县的葡萄从3月下旬开始成熟上市,陆续采摘到7月上旬,主栽品种有绯红、维多利亚、早黑宝、藤稔、无核早红等10多个,全部实现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乐乡”“万爱”牌葡萄成为省优产品。

饶阳葡萄产地范围为河北省饶阳县大官亭镇、大尹村镇、饶阳镇、五公镇、留楚乡、王同岳乡、东里满乡共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河北省 衡水 故城县 郭庄旋饼

郭庄旋饼是国内独具风味的熟食加工产品,该产品始于元朝,兴旺于明朝,在长江以北,郭庄旋饼遍布各城镇。

该产品特点:由面点师精细加工并烤制而成;外焦里嫩;味香不腻,百吃不厌,易于保存。据该县县志和山东武城县志记载,闯王李自成带领义-战南北,路经 故城,食此饼后,连续称赞,扬手一挥言道:可为义军将士随行食用。此后,此饼以闯王食用,改名为旋饼,成为闻名全国的名吃。

郭庄原归属山东武城县,现归河北故城县“旋饼”是山东省武城县的传统名吃,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崇祯17年春,闯王李自成攻打北京,路经武城闻香下马,带领身边的随从径入用苇席搭成的馅饼蓬,饱食之余兴致勃勃的观看了馅饼师傅的制作过程。先是看到大师傅熟练的擀皮、加馅、卷包,形成后大师傅又在手中旋转拍打成饼状,放在鏖子上烙成微黄色,之后又放入用碎瓦子铺满的地鏖之中,炙烤成金黄色。闯王看了连连称赞:“好!好!好!我走遍天下第一次看见如此玄妙做法,难怪此饼有如此特殊的香味。于是又指着蓬外的招牌说:“此饼不如叫‘旋饼’更为合适!”于是,“武城旋饼”便传遍了鲁西北大地,继而闻名全国。

旋饼以羊肉作馅的历史最悠久,制作方法也最传统。当然,也可用猪肉、牛肉、韭菜鸡蛋、白菜豆腐等做馅料,这要看个人口味。以羊肉调馅为例,羊肉切丁,香菜切末,加甜酱、香油、大葱、姜末及调味作料充分搅拌均匀。和面,讲究水多面少。普通面粉,加清水,用手顺时针搅拌半小时以上,以面不粘手、不粘盆为宜。旋饼的包制方法非常独特,准确地说不是包馅而是卷馅。把软软的面皮擀成一片牛舌般的长条,抓一把馅,长长的排在面皮上,提起面皮由外向怀里卷,富余的面皮撕下去,旋成一个团,用手拍扁,这样一圈面一圈馅,似漩涡状,仿佛水面上的圆型波纹,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在旋饼的技艺里,卷饼是基本功,就是有人手把手地教,一时半会儿也学不会,初学者常常会卷成面疙瘩,更别说皮馅均匀了。

武城旋饼制作过程特殊。造就了其独特的酥、香、焦等口味。武城旋饼选项料精良,面要上等、肉要精选。其制作更加讲究,和面要根据四季温度的不同掌握软硬,并反复的揉捏。馅有猪、牛、羊肉和鸡蛋的。其成品厚如指大如盘、色为金黄、入口外酥里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愈吃愈香,回味无穷。

三. 河北省 衡水 故城县 鞋底烧饼

鞋底烧饼

一面蘸芝麻,贴在不灰木的吊炉上,用微火烤熟,用铁铲子铲下来,两层薄皮一样厚,内空。蘸芝麻的这一面儿是鼓盖儿,形似鞋底,因而得名。最宜用它夹炒肉末或焦圈吃。

四. 河北省 衡水 武强 武强黄瓜

武强黄瓜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的。武强温室黄瓜99—2002年连续4年被认定为河北省优质农产品,武强蔬菜已于2002年注册了“武绿”牌商标。武强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黄瓜之乡”。

武强黄瓜生产历史悠久,近几年主要实施了日光温室栽培。主要栽培品种有津绿3号、津优3号等品种,并有京研迷你二号、以色列依兰、荷兰长卡、周口白黄瓜等特色品种,形成了一年四季有黄瓜生产,品种齐全。生产上,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操作规程进行。产品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其特点是品质优、营养丰富、口感好,主要用于鲜食和加工酱菜。年种植面积4万多亩,总产量22万吨,销售收入4亿元,产销率达85%以上。产品主要销往辽宁、黑龙江、沈阳、齐齐哈尔、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地。

五. 河北省 衡水 安平县 衡水玉雕

衡水玉雕

衡水玉雕:系以玉石为原料经人工琢磨制成的艺术欣赏品。采用深翠绿玉、清白玉石、芙蓉石、孔雀石、木变石等作原料制成。品种多为炉、瓶、熏、仕女、人物、花卉、酒具、瑞兽、台案屏风等。其代表作为碧玉台案屏风,分底座、围屏两部分。围屏由5扇组成,每扇雕以图案,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立体感强。风格高雅,置之案头,颇耐玩赏。

六.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丸子串

丸子串

在衡水市民生胡同有家鸡汤豆腐串店,店主以前是在人民路小学摆路边摊的,现在生意做的好有自己的小店和固定的客源。吃豆腐又不长肉,又营养价值丰富,关键是还有鸡汤喝,可以养颜补身。

把鸡骨架清洗一下,然后切成大块,冷水下锅,等水烧开后把水换掉。加入热水大火烧3-5分钟后小火加盖慢炖大概15分钟。把串好的豆腐串放进鸡汤里大火烧开后小火炖20分钟以上(时间越长越好,时间越长豆腐越入味。)期间添水一定要添热水。

吃的时候把牙签拿出来,把豆腐串刷上一点辣椒酱放进碗里,放一点香菜末(一定要加,不吃香菜的可以少放点然后放那里不管他那里。)和蒜汁(蒜捣碎后加一点水放置10分钟就行)、醋(少放一点就可以)、辣椒末最后在浇上鸡汤就可以吃了。

七. 河北省 衡水 安平县 鸡汤豆腐串

鸡汤豆腐串

在衡水市民生胡同有家鸡汤豆腐串店,店主以前是在人民路小学摆路边摊的,现在生意做的好有自己的小店和固定的客源。吃豆腐又不长肉,又营养价值丰富,关键是还有鸡汤喝,可以养颜补身。

把鸡骨架清洗一下,然后切成大块,冷水下锅,等水烧开后把水换掉。加入热水大火烧3-5分钟后小火加盖慢炖大概15分钟。把串好的豆腐串放进鸡汤里大火烧开后小火炖20分钟以上(时间越长越好,时间越长豆腐越入味。)期间添水一定要添热水。

吃的时候把牙签拿出来,把豆腐串刷上一点辣椒酱放进碗里,放一点香菜末(一定要加,不吃香菜的可以少放点然后放那里不管他那里。)和蒜汁(蒜捣碎后加一点水放置10分钟就行)、醋(少放一点就可以)、辣椒末最后在浇上鸡汤就可以吃了。

八. 河北省 衡水 深州 润家庄烫面饺

润家庄烫面饺是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的名吃。润家庄烫面饺创始人是清朝末年深州润家庄的李坤山。他所制烫面饺面皮柔软,鲜香不腻,筋道适口,十里八乡传为美谈。2010年,润家庄烫面饺列入深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朝末年,深州润家庄有一位叫李老坤的,出售烫面饺。由于制作讲究,所制烫面饺面皮柔软,鲜香不腻,筋道适口,十里八乡传为美谈。熟悉的能叫上他的名字,不熟的干脆只说是他是哪个村的,润家庄烫面饺便有了名。李老坤故世后,其子承袭父业,使这一风味小吃得以发展。后随时代变革,几经兴衰。1998年,其重孙在深州专营“润家庄烫面饺”餐馆。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创新,风味更佳。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润家庄烫面饺”造型美观,形似元宝,一屉14个,旺火蒸5、6分钟就熟了。做蒸饺要先调馅,后烫面。传统的“润家庄烫面饺”是牛肉馅的,先将牛肉剁碎,加入葱末、姜末、自制黄豆大酱、花椒粉、茴香粉等十几种调味香料,顺时针搅拌成肉泥在加入小磨香油,待用。烫面要掌握好温度,不同的面粉使用不同温度的开水,一般水烧开后稍沉一下再用,边烫边用筷子搅拌,晾凉后揉面,醒15分钟,做成剂子,擀成圆形片,比饺子皮还大还薄。“润家庄烫面饺”皮薄馅大,没褶,俗称“没鼻子”,包好后放在笼屉上必须站着。包法有三种:“掌心捂”、“手掌捂”、“捧捂”。

九. 河北省 衡水 故城县 牛肉板面

牛肉板面

制作方法:

1、先把牛肉及骨头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水里浸泡四小时(血水留下另用),将牛肉及骨头下入温水锅,等即将要开时撇去浮沫,加入盐4两,草果5钱,姜皮5钱及花椒2钱用纱布包成调料包清水淘洗去尘后,也放入锅里,小火炖五小时即熟,捞出稍凉后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

2、牛肝切小块放入另一锅里煮熟后澄清备用。桂籽、花椒、草果、姜皮温火炒烘干碾成粉末,萝卜洗净切成片煮熟。蒜苗、葱花切未、香莱切小节待用。

3、将肉汤撇去浮油,把泡肉的血水倒入煮开的肉汤锅里,待开后撇沫澄清,加入各种调料粉,再将清澄的牛肝汤倒入水少许,烧开除沫,再加入盐、胡椒粉、味精、熟萝卜片和撇出的浮油。

4、面粉30斤加水18斤擀也面索,再揉和均匀,用灰水7两(如果灰水溶则少加,灰水淡则多加)撬和揉匀。案子上擦抹清油,将面搓成条,揪为重五两的条,上面盖上湿条布,然后根据每个人善食的爱好,分别拉成大宽、韭叶、二细、芥麦椤(三角条)一窝丝等形状的面条下锅,面熟后捞入碗内,将牛肉汤、萝卜、肉丁、浮油适量,浇在面条上即成。并以每个人的口味加上适量的香莱、蒜苗、葱花及辣子油。特点肉汤清沏鲜美、面条筋柔、入味,营养丰富实惠。

十.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冀州焖饼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焖饼始于冀州。旧时,冀州有一个传统,叫做“幼而读书,长而经商”。一些聪明的冀州餐饮人跟随着经商的热潮,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了冀州馆,使“冀州焖饼”落户并逐渐成名。

后来,冀州傅官村人刘立平秉承冀州焖饼的传统工艺,把这一传统食品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他做的焖饼色泽黄亮、劲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醇厚、香气扑鼻,并且还有素焖饼、肉焖饼、黄菜(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两样)等多个品种。解放后,刘立平的传人杨站长在码头李供销社饭店做厨师,1966年还为视察地震灾区的周总理做过焖饼。杨站长的徒弟马丙树长期主灶冀州湖宾楼饭庄,用冀州焖饼先后招待过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被河北省劳动厅授予“业务技术能手”称号。

冀州焖饼,有着它悠久的历史渊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为人知的故事,至今流传于世。

《冀县志》载:每年二月二,冀州人有吃焖饼的习俗,象征着“烙干大田不生虫”。短短十几个字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冀州人在农耕社会时期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企盼。

据考证焖饼在明朝时源于冀州。到清末,在京津等地经商的冀州人形成了“银行帮”、“五金帮”、“杂货帮”等几大商业群体。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由冀州人在京津等地开办的“冀州馆”都有“冀州焖饼”这种地方特色主食,以招揽家乡客人。这样,“冀州焖饼”渐渐地有了名气。

制做传统的冀州焖饼需有一个特制的铁锅,厚5到8cm,头盔状,重20余斤。这种铁锅传热稳定而均匀,汤易吃进去而不粘锅,而一般的炒勺则达不到这种功效。所用饼条也需特殊烙制,俗称“包袱饼”,不超过3层,要擀薄烙熟,手工切条,精细均匀。制作工艺讲究“老汤香油,先炒后焖,盖锅回味,翻勺出锅”。老汤是指在后锅灶上用排骨和鸡骨混合熬制的高汤。汤和饼条的比例也有严格要求。一般是一斤饼,3两汤。火候也挺关键,要大火炒,文火焖。时间过长,则饼条发干;过短,则显得粘软,均影响口味。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冀州焖饼色泽黄亮,筋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香醇。焖饼的种类很多,有素焖、肉焖(肥肉为大炒焖、瘦肉为小炒焖)、黄菜焖饼(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中有两个花样)等几种。

冀州焖饼不但有独特的风味,而且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还演绎出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刘立平(1889——1963)是冀州傅官村人,能做拿手的冀州焖饼和满汉全席。民国初年,他在商业重镇码头李的万兴楼掌灶。每年庙会时,京剧名角“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都要到码头李来唱戏。他喜欢吃刘立平做的焖饼和炒菜。一次因天下大雨,伙计没到万兴楼去订饭,就近从一个饭馆订了些端上来。奚啸伯一尝,放下筷子,脸色一变道:“怎么不是那味了?这一定不是万兴楼刘立平做的!”说着就要把饭菜撤下,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吃了些。由此可见,奚啸伯对传统冀州焖饼的欣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冀州的发展,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都吃过冀州焖饼,对这一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食品均赞不绝口。一百多年来,冀州焖饼融入祖国饮食文化大家庭并不断演变,逐渐由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饮食演变为一种流行范围广泛的大众化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