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玉林年货特产连翘做法 玉林特产连翘制作过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玉林年货特产连翘做法 玉林特产连翘制作过程更新时间:2023-02-15 05:28:25

一. 广西 玉林 容县 玉林大蒜头

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个头大、粒瓣结实、辛辣多汁、肉脆味香,茎皮颜色多为紫色,亦有白色。被列为广西土品,销路广,出口价值高,经济效益好。产地集中在仁东、仁厚、福绵、大平山等地。大蒜头气味辛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和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消炎、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之功效。大蒜头还是常用的调料,在煮瓜、菜、鱼、肉时,放入几瓣,芳香可口
( 玉林)

二.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兴业黄金桔

兴业县现有黄金桔种植面积3万多亩,年产量5万吨,是广西特色名果。2009年“兴业黄金桔”荣获国家有机食品,2010年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发展黄金桔产业中,兴业县大力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黄1虫板,投放捕食螨、果食蝇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技术和“三避”技术,不仅提高了黄金桔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延迟黄金桔的采收期,使兴业黄金桔与其他地方的金桔上市旺季错开,水果产品远销上海、深圳、香港等地区和城市,名声雀起。黄金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与氨基酸,具有行气、解郁、生津消食、化痰等作用,常食金桔可提高人体抗逆能力,是理想的保健果品。

三.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涉县连翘

涉县连翘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县地处深山,境内河谷纵横,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蕴藏了连翘等丰富的道地中药材资源,被誉为“太行山冀南药谷”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据河北省食品药品检验院检测数据显示,涉县连翘含连翘苷为0.69%,是药典规定(不得少于0.35%)的2.3倍,在全国连翘中排名第一;连翘酯苷A为18.3%,是药典规定(不得少于0.25%)的1.67倍,显微特征及水分检测符合2010年版药典的规定。同时,涉县连翘内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等明显低于国家限量指标。

涉县连翘产地范围为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现辖行政区域。

四.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北流陶瓷

北流陶瓷是北流五宝之一,始于夏商,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壮大于近几年。尤其是建设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后,发展迅猛,已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这些年来,北流市大力实施"内强外引"发展策略,对内扶强扶优,做强做大日用陶瓷产业;对外大力引进工业陶瓷、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和美术陶瓷产业,实现陶瓷产业多元化发展。全市现有陶瓷企业5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年产白瓷能力10亿多件。全行业有固定资产10亿元,从业人员6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人。2007年,全市生产日用陶瓷11.35亿件,实现工业产值20.6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9.6亿元,实现税金1.24亿元,自营出口创汇9148万美元。 日用陶瓷生产经营标准化、国际化。产品主要有日用细瓷、炻瓷、高档瓷三大类,包括中餐具、西餐具、茶具、咖啡具、航空瓷具、酒店瓷具、旅游礼品瓷具、艺术瓷具、微波餐具九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主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北流市日用陶瓷产量占广西的26.3%,出口量占广西的86%,成为我国新兴陶瓷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是我国日用陶瓷四大产区之一。

北流陶瓷--岭垌窑出土 北流陶瓷--岭垌窑出土

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商,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岭南一带便出现原始陶器是不成问题。北流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新圩“六马村石器文化”,除石铲、石斧等器物,却没有陶制品。 夏朝至商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出现萌芽,地处南方僻壤的北流河流域,出现了私有制陶作坊,但北流境内没有当时器物出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这类陶器,发现氧化铝的含量较高,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具备了某些原始瓷的性能。在北流境内,已有这类陶器出土,现藏市博物馆的一件“米字纹陶罐”,口径22.8厘米,高28.3厘米,足径16.3厘米,惜口沿边缺一小口,有裂痕。便是当时的器物,也是目前为止北流发现最早的陶器制品。由此可断定出,印纹陶在当时的北流是普遍存在的。

北宋中期,制瓷窑炉已遍布广西各地,北流河流域的影青窑炉更是星罗其布,沿河顺流而下,较大规模的有:北流的岭垌村、仓田村、碗窑村,容县的城关、大化,岑溪的南渡,藤县的中和,瓷窑两百座之多。古陶瓷专家韦仁义考证,地处北流河源头的岭垌窑,为北流河流域制瓷业之最。丰富的陶瓷土资源,林产资源和水动力资源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如今岭垌依旧有“九十九条窑”的传说。可以想象,那时岭垌,大小涧溪之中,至少有以粉碎瓷石、制作瓷土、釉果的水轮车1000余部、水碾800余支。当车轮旋转,水碾翻滚之时,便是“重1碾夹河开,未雨殷传数声雷”之景象,蔚为壮观。 此外,与江西景德镇等瓷业的交流日益频繁,李鸿庆在《广西出土的陶瓷器》中介绍:“北流河流域宋代生产的影青瓷器可以景德镇的影青瓷媲美,有青出于蓝之誉,可以说北流河流域的瓷窑群是中国号称瓷都的景德镇的陪都。”因而达到其鼎盛期也不足为怪了。

北流制瓷业在宋末仍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加之元兵南下,大量北方制瓷艺人涌入两广,北流岭垌、仓田,碗窑村等瓷窑博取众家之长,虽然产量未递增,但产品质量更精,燃造出大批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瓷器,且造型各异、风格独特。

北流的影青瓷,在风格上更接近景德镇的瓷器,据《中国历代名窑陶瓷工艺的初步科学总结》说“影青瓷是在江西景德镇宋代烧造的,也在安徽、福建以及潮州等地宋代瓷窑烧造,但都比不广西北流河流域中和窑和岭垌窑的品种美好”。北流出土的“南宋嘉定元年李五都制造”、“绍兴二年壬戍岁梁二郎号记”的瓷器印花模,相当精美。中科院文物院的李德金也认为,岭垌古窑挖掘的大量青白瓷器,为广西之最,全国罕见。无论从质量、品种、规模来说,均处于当时世界前列。

在岭垌出土的宋未残缺器物中,有些印模花纹为阴纹,即莲、菊、飞鸟等纹,边作回纹带,饰纹较简朴粗放,与这种饰纹同时出现的采用了迭烧法。如“淳熙二年款缠枝大花叶纹碗印模”、“影青菊花纹瓷盏”,显示了南宋未年制瓷业兴盛中重于追求质量的衰落迹象。

宋代的制瓷业到宋末之际逐渐衰落,但其毕竟达到封建社会北流甚至岭南制瓷业的巅峰,为中国南方陶瓷史创造了最为辉煌最为瑰奇壮丽的一页。从民国开始,北流的瓷业已露衰落之端倪,但仍相当兴盛,产品在两广享有盛名。据民国22年《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北流瓷器出口约一万五千余件,陶瓷约十五万一千余件”,但此时由于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陶瓷业也难逃厄运。而北流历来属作坊经营,手工操作,技术老一套,花色品种几千年以来一个模式,自抗战开始一直到解放前夕,北流的陶瓷业一直处于萧条状态。 总体来说,北流的陶瓷业经历代兴衰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矗于中国陶瓷发展史之林,她虽然制瓷史和兴盛晚于耀州、景德镇等先进地区的一些窑址,但她却创造了岭南甚至中国南方陶瓷发展史最瑰丽壮丽的一页;对南方历史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陆川猪扣肉

选用中国八大名猪之一的陆川猪猪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上口即化,不见锋棱;肉香温温润润,含蓄自敛,厚而绵,浓而远,热香袭人,肉味不走半点偏锋;表面酥红晶亮,可谓“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现金身”的诱惑美味。苏轼有诗可为佐证:“扣肉确实是一宝,味美营养价值好。妙手烹调巧利用,维护健康有良效。”至此其荣为送礼之极品。

六.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蒲塘卷粉

蒲塘卷粉,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其洁白、薄亮、嫩滑、柔韧、吸味力强、耐煮耐嚼等特色而誉满玉林。蒲塘湿卷粉用优质纯白粘米为料,充分泡浸后,经石磨磨成嫩滑的白米浆。根据当时的气温高低和制作时间的长短,先取10%的米浆用水冲熟或半熟,使与生米浆充分搅拌后待蒸。蒸制时忌用金属器具,常用两个以篾青织成的簸箕,轮流使用。蒸粉前,先在簸箕底部涂上薄油,再勾上适量米浆,荡匀,放蒸笼猛火蒸2分钟至3分钟,浆熟透即可取出。用另一簸箕盛米浆继续蒸,蒸出的粉稍凉后,涂上一层面油,即可从簸箕中撕出,挂上竹竿,散热后,折叠待用。

蒲塘卷粉的吃法多种多样:

1、卷馅粉。用叉烧、虾仁、肉粒、酥花生、香菇、大头菜、鲜笋等煮熟做馅在粉面上平摊,卷成筒状,再用剪刀整齐地剪成5厘米至6厘米的粉段,装盘,每盘装8段-16段不等。吃时洒上葱碎,浇以酱油、香油,滑润、酥香。

2、凉拌粉。夏秋季节,把粉切成细条,碗装,浇以陈醋、豉油汁、香油、辣椒等调料,还配以几片牛巴、熟肉,酸辣可口。

3、汤粉。将切成条的粉,以肉骨汤烫热加熟肉或与生肉料同煮,加进佐料。蒲塘人吃汤粉时,要加上几滴酒使汤粉发出酒香,称之为"肉酒"。

4、炒粉。把切细的粉配以鲜肉、蛋、鸡丝、鱼片、酥花生、芝麻、葱段和时鲜小菜等混炒,上盘时青、绿、白互衬,色香诱人。

七.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玉州黑皮冬瓜

玉州区历年有种植石瓜的习惯,黑皮冬瓜是玉州区近年引进种植的新品种,表皮黑绿色、肉白、瓜长园形,肉厚6-7厘米,长60-80厘米,单只一般重17-20公斤。黑皮冬瓜在玉州区各乡镇都有种植,其中以名山镇太阳村的规模、产量、品质为最,年连片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全区常年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产量4-5万吨,分春、秋两季种植,以秋瓜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品质最好。收获期春瓜在6-7月,秋瓜在10~11月,常年旺季产地供应价600元/吨。

八.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北流桂圆干

桂圆干又名益智、龙眼肉,为龙眼的成熟果实,性平,味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化学成份,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养血安胎的功效。北流市具备有种植亚热带水果龙眼的良好气候条件,全市拥有龙眼种植面积16万多亩,年产石硖、大乌圆等优质龙眼3万多吨,年加工优质桂圆干5000多吨。

北流市早在1998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全区十强水果县(市)”。经过全市上下多年的共同努力,北流市龙眼生产已进入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产业化发展形式已由最初的“基地+农户”向“龙头企业+农户”的较高层次发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市水果发展总公司+农户”、“合作社(协会)+农户”、“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全面实施“优果工程”,所生产的桂圆干均选择优质龙眼生产,产品外观好,品质优,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产品远销区内外及港澳地区。

九.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蕹菜

博白蕹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博白蕹菜,又叫空心菜或通心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空心,蔓生,是-的鲜菜,其历史悠久,200多年前已名扬海外。博白蕹菜以其鲜、脆、嫩著称,远销区内外,博蕹菜汤清淡可口被誉为"青龙过海",是人们最喜爱的素食汤菜之一,一位诗人在品尝博白蕹菜后,曾留下"席间一试青龙味,半夜醒来嘴犹香"的诗句,游子归来以吃上博白蕹菜最为称心,外来旅人也以品尝博白蕹菜为快。博白蕹菜的特点博白蕹菜栽植于水田,特点是茎长叶蔬、叶尾尖细、鲜绿脆嫩,把茎蔓折断成段,其断口即裂开卷缩,状似喇叭,煮熟后,次日仍保持原来的青绿色泽。在异国他乡用博白蕹菜种子培植的蕹菜变异较大,味道也大为逊色。博白蕹菜的功能博白蕹菜具有清暑解毒、消毒去腻、生津、消炎之功能,便秘者,吃上能使大便畅通,对高血压病人亦有疗效。

博白蕹菜的品种博白蕹菜品种有三:大叶蕹、细叶蕹、三角蕹。其中以细叶蕹最佳,又以县0门前的南门塘种植的蕹菜最为脆嫩。博白蕹菜的种植博白蕹菜一般只用茎苗繁殖,适宜在泥肉较深、土质肥沃、灌溉方便的水田种植,水田要经常保持4至5寸水层,肥料全部施用腐熟的农家水肥,不施化肥,高温高湿气候是蕹菜生长的良好条件。

近几年来改用蕹菜种子育苗,带苗移栽,重施农家水肥,每亩产量由原来的5000公斤提高到8000-10000公斤。夏秋两季为生长旺盛期,也是产品上市的高峰期,生长期为每年3至10月。官田、新仲、黎埠、西江、城东等村都是著名产区,现每年种植博白蕹菜面积2000多亩,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市场需求与发展博白蕹菜作为名菜,自古以来流传四方,90年代初空运进入美国市场。价格每公斤高达3.82美元,轰动一时。

现在博白蕹菜在广东、广西等地的各大洒店、大饭店均作为名菜,每天出外做生意及出外访亲、办事的人均几十斤乃至上百斤购买作为一种特殊的送礼佳品,人们以得食博白蕹菜为荣幸。但由于博白蕹菜生长选择的土、肥、水条件特别,其他地域引种变异很大,只适宜在-城郊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的水田生产,而且上市面时间较短,供应集中,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与市场的需求。

现我县县委0已把发展博白蕹菜列为一项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由县农业局承担,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有计划地在-城郊区建设博白蕹菜生产基地,种植规模2500亩,结合无土栽培及冬季大棚种植新技术,提高单产,并进行保鲜及真空包装,提高产品供应量及延长供应时间,这将大大强化城市菜蓝子工程,满足社会需求。也对我县农业经济发展,繁荣市场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博白)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伏牛山连翘

伏牛山连翘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南栾川横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适宜连翘等药

材的生长,连年产量都在1000吨以上,其药用属性也特别地道。国家有关部门在将栾

川确定为连翘生产基地后,又于去年9月在栾川召开全国连翘及中药材生产会议,并

于日前通过栾川“伏牛山连翘原产地认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