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玉林带的特产 玉林特产十大送礼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玉林带的特产 玉林特产十大送礼特产更新时间:2023-01-23 11:33:40

一.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桂圆肉

博白桂圆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到博白的桂圆肉,那可是名声在外。早在1991年,-就被定为国家优质龙眼生产基地,1992年被命名为“桂圆之乡”。博白生产的生晒圆肉以其颗粒完整、干散、色泽金黄、营养丰富而饮誉全球,1993年在曼谷“93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被评为银奖,1994年在“94年全国优质农产品郑州展销会”上被评为金奖。

目前,博白种植的水果种类达41种,品种达160多个,全县水果种植面积48万亩,年产量10万吨左右,分别占玉林市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1%和27.7%,面积和产量在玉林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位,其中龙眼面积达21.63万亩,年产量2万吨左右,在玉林市排第一位。

近年来,-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建设,结合品种结构调整,改造低产园,引进新品种,推广应用套袋,标准化栽培等先进技术,全面提高了该县果品档次,增强了水果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从2003年起,该县按照“优果工程”建设的要求,从县情乡情出发,因地制宜,推广优质高效新品种,确定东平、三滩、龙潭、文地等为优质早熟石硖龙眼生产基地。该县积极抓好低产园改造工作,通过改种、改接、重剪等措施,完成了龙眼低产园改造。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在博白镇城西村建立了300亩的优质石硖龙眼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基地建设要求做好宣传牌匾,明确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程序喷药施肥,并组织果农参观,现场讲解有关管理技术。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该县龙眼的竞争力。

大面积种植龙眼是博白发展特色水果经济的主要手段,而龙眼加工则是增值的有效途径。据行家称,博白圆肉加工技术是广西最好的,每百斤鲜果有5公斤圆肉干,每公斤圆肉可增值16-20元以上,龙眼加工很有“钱图”。至今,博白全县有6万人、1.2万户从事圆肉加工工作,仅三滩镇就有600多户。他们不仅加工本地的龙眼,还从外地拉鲜龙眼回来加工。近年来,-年产桂圆肉1000吨以上,产品远销国内及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大大地拉动了博白地方经济的发展。

博白桂圆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辖行政区域。

二.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三.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依安 太东乡的干豆腐

太东乡的干豆腐

干豆腐知识介绍:

豆腐丝也叫云丝,豆腐丝是半脱水制品,属于豆腐的派生食品。

干豆腐营养分析:

1.

豆腐丝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

2.

豆腐丝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

3.

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干豆腐适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

1.

适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食用;适宜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食用;适宜糖尿病人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不足之人食用;适宜青少年儿童食用;适宜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咳喘)之人食用;适宜癌症患者食用;

2.

老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干豆腐食疗作用:

适宜体虚,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适宜糖尿病人、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血管硬化者、妇女产后乳汁不足、痰火咳嗽哮喘、癌症患者食用。

四.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五. 广西 玉林 容县 玉林龙眼

中国龙眼以福建、广东、广西栽培最多,其中广西玉林出产的龙眼最为著名。据说,中国龙眼正是由于广西出产的品种最优,才在种名前冠以广西简称“桂”字,称“桂圆”。据古书记载,桂圆树自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时就在中国南方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玉林龙眼皮薄肉厚,果肉鲜嫩,色泽晶莹,浆汁饱满,甘甜如蜜。加工后的桂圆肉,色泽鲜丽,芬芳甜蜜,是色、香、味俱佳的名贵中药材和滋补珍品。

六. 广西 玉林 容县 容县野生红香菇

容县野生红香菇是生长在红椎树下的一种珍稀野生红菇,人工无法栽培,其营养价值高,产品远销福建、台湾和东南亚国家。

七.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碳烧肉

此菜精选陆川土猪的猪脖子特有的两块精肉,经师傅加入各种调味料,精心腌制,并经过烹制和刀工处理搭配上菠萝、面皮、腌萝卜丝等辅料搭配,令菜肴更加精美,其色泽金黄、美观、口感脆嫩,实为一道美味佳肴。

八. 海南省 临高 东江玉免

“东江玉免”是引进比利时、新西兰优良肉兔品种,作为父母本,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杂交筛选而成,具有双亲优良经济型性状。东江玉兔具有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饲养周期短,成本低、饲养来源广、繁殖力强等特点,其肉质细腻、富有野味,于偏的玉兔肉色红亮,肉嫩味美,气味芳香浓郁,为众免之冠,是临高县养殖业的品牌产品。几年来,东江玉兔已在临高县境内的多文、和舍、皇桐、临城等11个镇(农场)进行大面积饲养,已逐步形成集体、个人、专业齐饲养的新兴牧业格式。目前临高县境内存栏种兔1.6万余只,年出栏4.5万只以上。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十. 广西 玉林 博白 那林鱼

那林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那林鱼是指位于广西博白县所辖那林镇、江宁镇、顿谷镇、永安镇、水鸣镇、浪平镇、双凤镇等7个乡镇境内养殖,符合特定质量标准,具有独特品质,用“那林”地域名称命名的一种本地活体草鱼。

地处六万大山余脉深处的那林镇一带,山顶浓雾覆盖,河溪纵横,无公害无污染的山溪泉水丰富,长流不息,水质清新无污染,矿化度小于1克/升。利用六万大山余脉山泉水源众多,水流长年不断,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等优越自然条件,当地人在溪边、山沟或村边空地挖成小鱼(塘)池,引来长流的山泉水养草鱼,名曰“小窝养大鱼”。那林鱼长年生长在山泉水中,全程投喂草料,经3年至4年养殖,便达到4公斤以上,所以形成了肉质结实,鲜嫩、味香、清甜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博白当地一直有句老话流传下来:“博白蕹菜鲜,那林鱼味绝!”。那林鱼历史悠久,有300多年养殖历史,从古至今,深受文人墨客,逐味品鲜之人的喜爱。白州之野产异鱼,此言不假,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唐、宋时期,博白绿含山和大荒山上之池皆有婢妾鱼。宋·乐史《绿珠传》有云:州境有博白江盘龙,洞房山、双角山、大荒山有池,池中鱼有婢妾鱼。绿珠生双角山下,美而艳。据传,绝代美女绿珠即七彩婢妾鱼精幻化而生。到清代,这种珍贵的鱼类不再见记载于任何史料,倒见清道光年间的《博白县志》(道光十二年重版)记载,上述大山之池中亦见菩萨鱼清游。故老相传,最大的那林鱼是清朝年间养了105年的一条草鱼王,重达41公斤,有着“水浸木”的传说。

传说在古时候,当年七仙女中的织女跟牛郎相爱出走后,剩下的六仙女闷闷不乐,故偷偷下凡散心,经过那林镇六塘胫,见此地风景优美,有六口清澈见底的水塘,因而一人一塘在水中戏耍。由于塘中没有生物,显得过于沉静,六仙女中的一人便出从天庭中取鱼放入此六塘中,以焕生机。有一天,六仙女在水塘中逗玩水中的鱼,旁边有一放牛青年路过,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加之受烈日爆晒晕倒在地,六仙女看到后,便将其扶到树下,从水中取出一条鱼用于煲汤给该放牛青年喝,该青年喝后便恢复了清醒,更是感觉得精力充沛,口中鲜味仍回味无穷。六仙女同情放牛青年生活贫穷、艰辛,便取水中之鱼给他带回家中繁殖。

放牛青年得此鱼后,回家利用那林自然生态环境,在溪水旁边挖窝养鱼,每天勤勤恳恳上山割草,摘瓜叶喂养鱼,精心喂养的鱼条条都膘肥体壮。由于干旱无收,乡亲们每天都挨饿,放牛青年抓鱼煮汤,分发给乡亲们喝,助乡亲们渡过了难关;乡亲们个个称赞,口口相传,此后那林家家户户都把此鱼当宝一样养殖开来。鱼愈养愈多,名声越来越大,从此那林便成了鱼米之乡,那林鱼也因此得名。

博白群众自古就有利用山泉水养鱼的习惯,那林鱼主要以草鱼为主,利用六万大山余脉山泉水源众多,水流长年不断,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的优越自然条件,人们在溪边、山沟等地方筑10-100平方米的小鱼塘,且利用当地特有的泉水自由落差,形成一种循环流水养殖,名曰“小窝养大鱼”。那林鱼长年生长在山泉水中以吃嫩草、菜叶等草料喂养,养殖3年至4年,便达到6公斤以上,所以形成了肉质结实,鲜嫩、味香、清甜与众不同的特点。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与管理经验,并世代相传。

那林鱼在博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鱼类资源,而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也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沉淀,伴随着六万大山山泉溪水静静流淌,在博白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那林鱼生活在长流山泉水中,山泉水水源充足,长流不息,非常有利于那林鱼的高品质、标准化养殖。那林镇一带冬暖夏凉,水温冬季在10度以下,夏季在25度左右,全年适合那林鱼生长,但由于仅投喂天然草料或农作物的茎叶,生长不是很快,养殖周期长,一般要喂三年以上,可长到4公斤以上,5年以上可达到6到10公斤。1981年,国家水产总局副局长肖锋闻讯亲自前往博白那林实地考察山窝大草鱼养殖,提出山区养鱼要学那林。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玉林日报等各级媒体也对那林鱼进行过大量报道。201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博白大观》则对那林鱼的历史、地理方位、养殖方式、品质等等作了详细的记载。

如今,那林鱼早已畅销深圳、广州、东莞、南宁、上海等地,当地村民用氧气袋长途运输,越销越远,享誉全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那林镇、江宁镇、顿谷镇、永安镇、水鸣镇、浪平镇、双凤镇现辖行政区域

《博白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那林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的通知》博政发〔2016〕27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那林鱼》(草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