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洛阳栾川特产蕨菜 栾川的特产叶子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洛阳栾川特产蕨菜 栾川的特产叶子菜更新时间:2023-01-16 19:11:32

一. 甘肃省 甘南州 卓尼县 卓尼县蕨菜

木耳乡、纳浪乡,纳浪乡司日那村、若龙村:土产蕨菜、狼肚。

卡车乡:土产蕨菜、木耳。

扎古录乡:土产蕨菜。

二. 黑龙江省 伊春 乌马河 涼拌蕨菜花

主料:蕨菜250克

配料:老干妈风味水豆豉100克

调料:食盐3克、味精2克、胡辣椒面10克、蒜泥10克、姜米6克、葱花5克

制作方法:将蕨菜切成一寸长的节,用沸水汆熟,加上老干妈风味水豆豉,食盐,味精,胡辣。

三.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安区 东安蕨菜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学名:Pterid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中名:蕨,别名又叫作龙头菜、如意菜等。属于凤尾蕨科。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植物学特征:蕨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黑褐色,长而横向伸展,直径0.6-0.8厘米,长10余厘米,最长可达30厘米。叶由地下茎长出,为三回羽状复叶,总长可达100厘米以上,略成三角形。第1次裂片对生,第2次裂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状分裂,小裂片线状长圆形,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毛,细脉羽状分枝。叶缘向内卷曲。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草质化后茎秆光滑,茸毛消失。夏初,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即子囊群,呈赭褐色。

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壮。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0-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

蕨菜每100g鲜品含蛋白质0.43g 、脂肪0.39g 、糖类3.6g、有机酸0.45g,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既可当蔬菜有可制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玉米糁汤

栾川传统的饮食品种之一,因栾川玉米多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以生长期长、籽粒饱满而著称。玉米糁汤用文火熬成,呈金黄色,香味独特,游客评价甚高。

五.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南山牌蕨菜

采摘湖南省西南部海拔1800多米高的南山地区的天然优质蕨苗、嫩笋,经传统工艺精制,用高温灭菌、真空包装而成的绿色软罐头食品,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开袋即可添加您所喜好的配料,凉拌、烩炖、煮汤、爆炒或作火锅料食用。

南山蕨菜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及铁、钙、磷、锗等多种微量元素,纯天然野生,营养价值高。中医药理和人们食用证明,其减肥去脂、增加食欲作用十分明显。

南山竹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纤维素,纯天然野生。其食用价值及风味是人工蔬菜无可比拟的,并具有减肥去脂、健身美容、增加食欲的作用。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栾川红色猕猴桃

栾川红色猕猴桃是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栾川山区广泛分布着野生的猕猴桃,其中具有红色果肉的猕猴桃。

栾川县地处豫西山区,为典型的内陆深山县,由于具有独特的气候和水质条件,特别适宜猕猴桃的生长繁殖。1996年,我们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野生猕猴桃新品种“天源红”和“宝石红”及其配套的授粉品种,经过11年选育研究,对育种目标的确立、育种过程、主要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综合评价和推广前景预测,以及优系初选、优系复选、优系区试、果实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栽培适应性及抗逆性的试验,对于“天源红”和“宝石红”的区试和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极端最低气温在-15℃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3.5-17.5℃,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为适栽地区。其土壤的适应范围为:PH5.4-7.6、灰钙土、壤土和沙壤土均可栽植。“天源红”和“宝石红”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 该品种在进行果实分析时,发现果实质量指标几乎全为最高,总糖含量12.5%,总酸含量1.0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0%,VC含量151.2毫克/100克鲜果肉。

“天源红”和“宝石红”试验过程是:1995年发现该品种,1996年进行试验研究,1999年试种1亩,2002年试种10亩,2008年发展达到300亩,在未来3年内计划在庙子大清沟周边乡镇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年产量达到1500吨。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吉利区 洛阳牡丹红茶

洛阳牡丹红茶是河南省洛阳市的。牡丹红茶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鲜甜,滋味绵醇,叶底肥壮,具有香、活、甘、清之韵味。洛阳牡丹红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牡丹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

洛阳牡丹甲天下,自不必多言,而洛阳市西南部山区,具有茶业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牡丹红茶以武夷山茶青和洛阳嵩县茶青为主要原料,以洛阳牡丹花为辅料,利用特殊工艺研制出了洛阳牡丹红茶。

“洛阳牡丹红”以红茶为主料,牡丹花瓣为辅料,把牡丹花的甜香与红茶的甘醇有机融合。既具有牡丹花养生保健功能又有红茶暖胃养颜效果。其香气怡人,汤色透彻、金黄,滋味甘甜鲜爽,韵味悠长,叶底嫩软红亮。具有生津清热、调养气血、活血化瘀、顺畅经络、健胃润肠、养颜美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养生保健功效。经检测,洛阳牡丹红茶富含茶黄素、茶红素、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黄酮类物质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份。

牡丹红茶的怎么喝?

牡丹花瓣含有氨基酸、黄酮等多种营养成分,在用泡过其他种类茶叶的茶具冲泡时,应首先将茶具清洗干净,否则很容易破坏牡丹花瓣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冲泡牡丹红茶时一定要“洗茶”一至两遍。 洗茶很关键,牡丹花茶是清洗过以后进行加工的,红茶是采回来之后进行微凋,之后再进入加工,因此冲泡牡丹红茶时,一定要洗茶,最好洗一至两遍。水质最重要,水质硬的水,泡出来的茶会发红,最好用纯净水、矿泉水,或者家里用的净水器的水,水温在80摄氏度左右为宜,这样泡出来的茶味道最好。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洛阳牡丹红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八.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腐乳炒蕨菜

蕨菜(武夷山当地音“雨赛”),也有叫拳头菜,堪称“野菜之王”。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可去毛绒及苦涩味,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加入豆腐乳汤爆后,便可食用。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春季,蕨菜在春季是生长旺盛期,游客可在各大酒店品尝到这道佳肴。

九. 河南省 洛阳 西工区 洛阳唐三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唐三彩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洛阳唐三彩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唐三彩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明器,有俑像类和生活器皿类。俑像类主要有人物俑和动物俑。人物俑题材广泛,主要有妇女、文吏俑、武士俑等。唐三彩女俑取材于唐代社会活生生的女性人物,有立俑、坐俑、乐舞俑、乐唱俑、骑马俑、对镜梳妆俑等,着重表现唐代妇女姿态自由、面容丰腴、肌肤细腻、双手纤巧、两足丰柔的形象。文吏俑是唐朝社会文臣的形象,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伴君如伴虎”,所以这些人物文静端庄、思绪深沉、气派不凡,虽说衣帽齐整、峨冠博带,仍不能掩饰内心的惶恐。武士俑,是唐王朝武装力量的缩影,多为英俊潇洒的年轻战士,有的站立,有的骑马,拉弓射箭。唐三彩器胡人、乐舞、杂技俑中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唐人生活的多样化,丰富化,可谓千姿百态,色彩纷呈。再现了唐代盛世时中原与边疆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中外频繁交往的情景。

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已有300多个品种,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繁荣的社会面貌和精湛的釉陶工艺。洛阳龙门香山出土的三彩高颈瓶,是仿照佛教法器中的净水瓶烧制的,而龙首杯、凤首壶则是仿西亚流行的兽首杯、扁壶制成的。

从近年出土的三彩器物分析,盛唐是唐三彩制作的极盛时期,品种丰富,做工精美,产量巨大;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安史之乱以后,其制作进入尾声,逐渐衰落。唐代三彩釉工艺对宋三彩和清三彩都有影响,在日本曾仿制成所谓“奈良三彩”,朝鲜半岛曾仿制成所谓“新罗三彩”。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出土有三彩碗,今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埃及和苏丹境内都发现有洛阳唐三彩,充分说明了当地人对唐三彩的喜爱,这也是唐代洛阳对外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物证。1976年,在洛阳附近巩义市(唐时为洛州巩县)的小黄冶、大黄冶发现三彩窑址、作坊,经考证,是当时洛阳唐三彩的重要产地。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除少数红陶胎为普通陶土烧制外,多数采用比较纯净的白色高岭土烧制。这种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晾干时不会开裂。唐三彩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先将高岭土舂捣、洗滤、制胎,再将制好的坯胎放在窑内烧至1100℃左右,然后取出挂彩施釉,再入窑内以900℃左右的氧化焰进行第二次焙烧,就可以生产出绚丽多彩的各种器物。三彩釉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呈色剂则为种类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如浅黄为铁或锑、褐黄为铁、绿为铜、蓝为铜或钴、紫为锰。用得最多的三种颜色是黄、绿、白,还有蓝、赭、紫、黑等。釉中的铅质助溶剂使釉汁在烧制品上流淌,形成丰富瑰丽的变化,所谓三彩实则釉色变化多端,并非只有三种颜色。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宝库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是中国唐代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作,它吸纳了中国绘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优点,采用印花、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造型浑厚丰满,工整细腻,线条简朴、流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自清光绪年间在洛阳发现首批唐三彩以来,中外古董商争相来洛阳重金购买。为满足当时文物界对唐三彩的需求,洛阳一带出现了仿唐三彩的作坊,开始了仿唐三彩的制作,但仿品粗糙,效果不佳。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领导的关注下,设立专门机构研究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使“洛阳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洛阳生产唐三彩的工厂多达数十家,尤以洛阳美术陶瓷厂生产的“九都牌”唐三彩最为有名。

洛阳唐三彩曾作为国家珍贵礼品,赠送给3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目前,唐三彩仍然是古都洛阳传统的出口商品,远销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

十. 四川省 阿坝 黑水县 黑水蕨菜

黑水县盛产蕨菜。蕨类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0000多种,我国也有2000多种。蕨类植物用途广泛,特别是食用、药用、观赏及绿化方面的利用历史悠久。根据我国史书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可食用的蕨类植物叫蕨菜,各国人民均有采集其幼叶鲜食、盐渍或制干菜的习惯。很早以前,荚果蕨即是加拿大和美国印第安人春季传统的食品,仅美国新布伦维斯州每年采收的荚果蕨幼叶就达15—20万吨。印度、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至少有30—50种热带蕨类的幼叶可以作为蕨菜食用。我国居民采食的蕨类植物也有10多种,如菜蕨、水蕨、星毛蕨、凤尾蕨、假蹄盖蕨等。除部分自用外,大部分出口日本及东欧各国,每年为国家换回不少外汇。所以迄今蕨类植物仍具有重大开发价值。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