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蔡甸区有哪些旅游特产商店呢 蔡甸区游玩的地方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蔡甸区有哪些旅游特产商店呢 蔡甸区游玩的地方推荐更新时间:2023-01-30 21:18:16

一.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甸沉湖

蔡甸沉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蔡甸沉湖”鳙鱼近日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填补了武汉市蔡甸区无水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空白。

“蔡甸沉湖”鳙鱼主要产自蔡甸消泗、沉湖湖区水域,有水域面积约10万亩。该区域水质肥沃,饵料生物十分丰富,产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使所产鳙鱼体型健美、鳞片紧密、体表光滑,无异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其口感远远优于其它产区产品。

“蔡甸沉湖”鳙鱼作为蔡甸区知名水产品,一直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在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由于品牌宣传不到位和销售机制不健,存在“蔡甸沉湖”鳙鱼贱卖现象,制约了鳙鱼产业的发展。为了保护原产地名称,提高产品质量,蔡甸区水产服务中心启动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于2011年开始,积极组织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终获成功。“蔡甸沉湖”地理证明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31类即鳙鱼(活的)。

蔡甸沉湖

武汉市蔡甸区水产服务中心

10297667

鳙鱼(活的)

二.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甸索子长河草鱼

蔡甸索子长河草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蔡甸索子长河草鱼

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水产服务中心

蔡甸索子长河草鱼是蔡甸区重点发展的商品鱼品种之一。产区索子长河位于索河镇西部,总面积633公顷,是武汉市重要的商品草鱼生产基地。索子长河与嵩阳山脉、九真山脉形成“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态势,其水质清新,水草丰茂,饵料充足,气候具有热丰、水富、光足的特征,得天独厚的地理水域环境和“人放天养”等养殖方式,使蔡甸索子长河草鱼具有生长快、体型健壮、口感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含丰富的不饱和酸和脂肪酸、硒元素等独特品质。

三.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甸豆丝

蔡甸豆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蔡甸豆丝

武汉市蔡甸区豆丝研究会

豆丝是用大米、绿豆按一定比例磨成浆,摊成饼状的食物。为便于储存,多切成丝状晒干,称之为干豆丝。

豆丝多在秋天才开始做,一是一年的农活已经忙完,有闲;二是豆丝的主要原料大米、绿豆已经收仓,有料;三做豆丝的主要燃料稻草等已经干燥可燃,有柴;四是天气干燥使豆丝易于晒干和储存,有天气;五嘛,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喜欢吃,有市场。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也!

豆丝的食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吃法有煮、炒、蒸、炸。

煮:先将水烧开,再放入豆丝(干湿均可)(也有冷水下锅的),中火煮熟即可加调料食用。

炒:一般用湿豆丝炒食,如果是干豆丝需要先用水发开。炒法同炒面类似,快炒透时,加入香蒜、佐料等,可晕可素。炒豆丝是我的最爱。

蒸:湖北人喜欢吃粉蒸肉,用干豆丝打底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干丝豆透气,蒸气易于上升力、肉容易熟,干豆丝又吸收蒸肉流出油而使豆丝更好吃。

炸:儿时的最爱。炸米炮的来了,一般用大米做原料,我喜欢用丝豆做原料,炸出来膨化得更充分,更有风味。

也许豆丝源于黄陂,因此,一提及豆丝,就想起黄陂,称之为黄陂豆丝。但豆丝并不只是黄陂才有,云梦、孝感、安陆、大悟、应城、京山等地均有做豆丝的习惯,是过年必办的年货之一。

四.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五.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泥蒿

泥蒿,又名芦蒿、是生长在长江边沙滩上的一种外形似茼蒿的野菜,有独特的清香,因为它的味道有一点类似泥土的清香,所以被称为泥蒿,因为味道独特,却又入口清爽脆嫩,很受湖北人喜爱。

泥蒿每年在冬末初春时由农民们去江边采摘了上市,它虽然外型与茼蒿相似,但吃法却不同,泥蒿必须去掉叶子,只留嫩杆和中心的嫩芽来炒食或凉拌。记得小时候,泥蒿这样的野菜,价格便宜得惊人,只卖2分钱一斤,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爱上了这种清香怡人的野菜。泥蒿的身价直线上升,最贵的时候卖到10元一斤,吃的人多了,野生的泥蒿也越来越少,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多是人工培植的泥蒿。虽然野生泥蒿吃起来更香,但热爱泥蒿的湖北人一到了吃泥蒿的季节,即使只能买到人工培育的也一样忍不住要狠狠的吃上几回。

泥蒿可以和腊肉配合齐炒,也可以辣炒或者凉拌,但最能吃出泥蒿清香的当然还是清炒这个做法。

六.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甸藜蒿

蔡甸藜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蔡甸藜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蔡甸藜蒿具有“清香、鲜美、脆嫩爽口”等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欢迎。蔡甸黎蒿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蔡甸区藜蒿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产值近4亿元,是武汉市藜蒿的主要产地。从野生藜蒿到大规模人工种植,蔡甸藜蒿经过4次品种改良,不仅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还延长了采收时间。目前, 武汉市场上的藜蒿九成来自蔡甸,该区的金鸡村还有着“楚天藜蒿第一村”的美誉。

“蔡甸黎蒿”主要分布在侏儒、永安、消泗等地。“蔡甸黎蒿”作为我区特色农产品, 具有清香、鲜美、脆嫩爽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2013年的武汉市年货会上,蔡甸的藜蒿新品种——香藜一号,一经面世便一路俏销。香藜一号是武汉荷香源公司历时3年,将沉湖野藜蒿根和南京藜蒿、昆明藜蒿三个品种嫁接而成。由于品相好、气味好、口感好,香藜在年货展示会上卖出了每斤28元高价。

由于藜蒿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灾,所以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由于其脆嫩、辛香的风味,藜蒿日益受到广大人民喜爱。一般的吃法是先将藜蒿在开水中稍加烫煮,滤出水分,然后以腊肉或香肠爆炒,具有一股特别新鲜的泥土芳香味,素有“登盘香脆,风味冠蔬”的美誉。藜蒿常以鲜嫩茎杆供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嫩茎含有蛋白质3.6克,灰分1.5克,钙730毫克,磷10.2毫克,铁2.9毫克,胡萝卜素1.4毫克,维生素C49毫克,天门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赖氨酸0.97毫克,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藜蒿除具有食用价值外,还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列举了藜蒿的多种治病和保健功能,有“采其根茎”,食之可清火败毒之说。据研究,藜蒿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气虚弱、浮肿等症,以及预防牙病、喉病、便秘等。根茎含淀粉量高,可为肌肤提供热量能源,也可作为神经结构、成分和酶、激素的组成成份。同时也可起到保护头脑的作用和充当肝脏贮备肝糖,起解毒作用。

湖北

蔡甸藜蒿

武汉市蔡甸区蔬菜科技推广站

12073200

藜蒿(新鲜蔬菜)

蔡甸藜蒿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武汉市蔡甸区蔬菜科技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郊,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东缘,地域总面积1094平方公里。“蔡甸藜蒿”保护地域范围:地跨东经113°41′00″-114°13 ′00″,北纬30°15′00″-30°41′00″之间,保护区面积10万亩,“蔡甸藜蒿”现产于蔡甸区所辖的侏儒街、永安街、奓山街、桐湖农场、消泗、洪北农业示范区、玉贤等街(场)乡镇。生产面积4万亩,辖143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蔡甸藜蒿根状茎发达,节上有潜伏芽,能抽生地上茎,茎直立,成株高1~1.5m,茎粗1~2cm。叶掌状裂叶互生、深裂、大叶、绿色,叶背面浅绿色无茸毛。以嫩绿茎杆及地下根状茎供食用,嫩茎表皮淡绿色,长25~30cm,粗0.5cm左右,肉质脆嫩、白色,具细微鱼腥草一般的特殊清香味。蔡甸藜蒿炒食时味道鲜美、口感脆嫩爽口,入口后有丝丝的甜味,并有一股特别新鲜的泥土芳香味。 2、内在品质指标:蔡甸藜蒿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钙:500~720mg/kg,铁:10.6~12.7mg/kg,钾:200~320mg/kg,锌:7.5~8.2mg/kg,磷:350~500mg/kg,粗纤维:1.5%,黄酮:0.5%。 3、安全要求:蔡甸藜蒿标准应符合《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

七. 青海省 海北 海晏县 嘛呢石刻

石刻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工具也很简陋,艺人用铁锤、钢凿,根据石块的大小和文字的多少,在起伏不平的石块上进行凿刻,将图形阳凿或阴刻 ( 即凸出或凹人 ) ,有的经石需要用颜色装饰,绘制中再用牛奶稀释拌匀使用,有油质的色彩不易被雨水冲落,可使画面色彩保留很长时间。藏族文字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易于美饰,表现最多、最突出的是“六字真言”即 ( 咯、嘛、呢、叭、咪、眸 ) ,其内容寓意深澳,广意为吉祥等。由这六个藏族文字组合成的画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将六个字穿插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固定的、规则的文字图案,用于寺院绘制装饰或铸刻在器物上;再一种是按六字顺序排列组合,并形成一种固定格式凿刻在十公分见方的自然石块上。从旅游市场看,现有加工的嘛呢石刻产品还是很受游客的喜欢,它具有西部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神秘的宗教色彩。

八.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新农牛骨头

汉阳蔡甸新农牛骨头是武汉市创新名小吃,它是以水牛为主原料,经多种中草药及祖传配方秘制而成。

熟制方法:熬

特点:骨酥肉香、回味甘醇、牛味香浓、风味独特。

九.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十.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甸西甜瓜

蔡甸西甜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蔡甸区发展西甜瓜产业已有14年历史,全区西甜瓜栽培面积4.8万亩,占据武汉七成早瓜市场。蔡甸西甜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西甜瓜是超甜小西瓜和厚皮甜瓜的合称。从生物学上,西瓜和甜瓜有严格的区分,专家是不敢将两个品种合并称呼的。但蔡甸区当时从日本、韩国引进了这两个品种,为便于传播,在全国首开先河称之为西甜瓜,并成为武汉市特色品种。

蔡甸西甜瓜

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0479863

西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