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周口市太康县的特产有哪些 太康三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周口市太康县的特产有哪些 太康三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2-24 23:29:29

一.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顾家馍

沈丘老城面塑起源于沈丘县老城镇南关居委会下湾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习惯上把沈丘面塑称为顾家馍。目前,有3000人从事顾家馍的生产制作。顾家馍在当地及周边,影响广泛,人人皆知。每逢春节、庙会,凡来老城赶会的人均购买之。除此之外,在外工作的人回乡探亲时,都要捎些顾家馍,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现在顾家馍已是声名远播。

顾家馍起源于当地一位姓顾的人家。明末清初,在沈丘老城南城脚边住着一家姓顾的人。顾家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卖馍卖茶为生。清朝末年,为扩大营生,顾家后人顾二别子,把顾家馍发展为工艺品,传承到今天已是第十七代。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家住沈丘老城的御医刘璐,带进皇宫敬献给康熙帝品尝,由此成为进贡皇宫的贡品。

顾家在卖馍的过程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逐渐摸索出独具特色的蒸馍技艺来。后又经顾家世代人的提纯、锤炼,终于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当地有名的风味。

据顾家馍第十七代传人顾松堂介绍,顾家馍基本上以手工操作为主,作坊的制作工具,还保持着原始性、传统性。揉面、制馍坯在木案上操作,蒸馍一律用大口铁锅,单竹秕,秫秆锅盖,燃料一律用木柴或庄稼秸秆等。如果用煤作燃料以笼箱蒸之,或用机械化制作,其产品就会出现变形,有裂口裂纹等瑕疵。

顾家馍工艺考究,从选小麦到描彩勾花纹共72道工序,具有馍体浑圆,外型工整,无裂口裂纹,不歪不扭,立而不斜,卧而不堆;外观洁白、光滑、锃亮,在阳光下如瓷般迎光闪亮;馍底部呈阴阳八卦图形,构建了顾家馍的独特商标。

顾家馍的造型多取材于民间常见的动物、瓜果、鱼虫以及人们喜闻乐道的民间传说。其彩绘以勾线与着色相结合,很接近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用白酒溶化食用色涂到馍坯上能渗透,色彩饱和,经久不褪。捏制和勾勒的各类面塑千姿百态,形似神真,而且都带有吉祥和喜庆的色彩。如猴骑虎、猴骑马等寓意“马上封侯”,小狗、小兔、小刺猬、小鸡、小鸭等,都表达着劳动者需要把自己的生活装饰得丰富多彩,期盼美满生活的吉祥寓意。

“在彩绘着色上,顾家馍使用分层着色法。以黄色衬底为主色,红色点睛,蓝、黑、青等色勾架描脉络花纹。同时,注重彩绘与勾线相结合,以色传神,以神着色,从而形成了色彩艳丽而不俗,美而不妖不媚的境地,充分显示出了喜庆、祥和的韵致。”顾家馍第十六代传人顾体成介绍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当地政府为推广继承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组织大规模生产。由顾家第十五、十六代传人向大家传播技艺。至此,顾家馍的绝技被推广开来,得以发扬光大。现在生产顾家馍的不单单是顾家人了,李、陈、张、岳等姓,200多户人家皆会生产之,家家有生产作坊。

2009年沈丘县城关镇因顾家馍面塑工艺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二. 甘肃省 陇南 康县 康县木耳

甘肃康县所产的木耳,朵大色黑,肉厚脆嫩,它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远比一般蔬菜和果实为高,还含有人体所需的主要氨基酸。黑木耳含有极为丰富的胶质,对人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能发生积极影响,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食品。

三.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观堂麻片

观堂麻片是鹿邑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片薄,酥脆香甜、爽口而成为名牌产品。

四. 甘肃省 陇南 康县 康县核桃

核桃在康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核桃产业几乎是康县人人受益的拳头产业。近年来,康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坚持“南茶北桑,整县核桃”的总体布局,通过建基地、扩规模、活机制、强服务、兴科技、抓管理、重加工、增效益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核桃栽培面积达24.35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24.1%,其中盛果期面积6.5万亩,约120万株,年产核桃干果330.7万公斤,年加工核桃仁80万公斤,产值3066万元,居全省之首,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4.2%。产业覆盖了全县28个乡镇,以中北部20个乡镇最集中,受益人口16.28万人,人均核桃专项收入169元,主产区达到215元,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14.5%和20.5%。主要分布在该县牛头山以北的中北部地区,是全国重点核桃基地县之一。核桃产品以含油量高,风味独特,无污染而享誉国内外,产品远销津、沪、冀等大城市,并出口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1997年,被甘肃省命名为全省林果支柱产业“十强县”,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基地县”, 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核桃之乡”。

五. 河南省 周口市 郸城县 天豫粉条

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优质红薯的良种繁育、种植推广、鲜薯窖存、精深加工以及市场销售和出口创汇型,是全产业链红薯加工企业。

信息来源:郸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 河南省 周口市 郸城县 郸城宁平公主麻花

郸城宁平公主麻花

宁平公主麻花精,

百余年前传清宫,

火点即燃香酥脆,

健脾开胃传盛名。

郸城县“宁平公主麻花”是宫中老艺人殷金师傅的绝活,现有第五代传人梁文苹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精心研制而成。具有落地即碎,火点即燃,香而不腻,酥脆可口,食后无渣,久放不霉不软的特点。曾获周口市优秀风味小吃第一名,常吃能健脾开胃,亦是馈赠之佳品。

七. 河南省 周口市 西华县 田口大枣

田口大枣种植面积已达3.8万亩,进入盛果期的大枣25000亩,初果期的大枣13000亩,年产干鲜枣1000万公斤,产值2500多万元,实现了“树上千元钱,树下千斤粮,全乡一个大枣园”的双丰目标,使大枣成为了田口一大支柱产业。

华县田口乡地处黄泛区腹心,田口乡枣品种以灰枣、鸡心枣为主。灰枣又叫大枣,果实中等大小,呈长圆锥形,果皮棕红色,果肉厚,质脆,汁少味甜,核小细长,品质上等特别适合加工,优良的鲜食、制干品种。

八. 河南省 周口市 太康县 肉盒

山东有黄县肉盒、河南有周口肉盒,其具体做法大体一致,都是一种油炸的食品。金黄色,食用时蘸上椒盐。味道更好。

九.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德昂族筒裙

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显得新颖大方,鲜艳夺目。根据民间传说反映,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

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纹饰。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 这里还有个传说。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

十. 河南省 周口市 商水县 商水优质花生

花生主要以春花生为主,品种主要有豫花1号、2号,该品籽粒饱满,口感脆香,是加工食用油的最好原料,亩产可达350公斤,经济效益可达800元,也是商水的主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