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北方特产冰窗花 北方冰窗花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北方特产冰窗花 北方冰窗花图片更新时间:2023-01-31 18:30:02

一. 美洲 加拿大 加拿大冰酒

加拿大冰酒(Icewine),是一种甜型葡萄酒,利用气温在零下8℃以下,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Icewine”已经是加拿大冰酒的专属名词,只有在VQA(加拿大酒商质量联盟)法定产区按规定酿造的冰酒才能称之为“Icewine”(类似法国的香槟Champagne规定)。

冰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酿造是于200多年前欧洲无意间被发现后,开始流传至今。加拿大冰酒酿造技术是由德国移民带入加拿大,经进一步改良,主要酿造白冰酒和红冰酒。加拿大的第一批冰酒是英属哥伦比亚省的沃特·海恩勒(Walter Hainle)葡萄酒厂生产的1974年雷司令冰酒。而安大略首次生产冰酒则在1982年。

定义

浓缩的精华

VQA(加拿大酒商质量联盟)对冰酒(Icewine)的定义是:利用气温在零下8℃以下,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葡萄在被冻成固体状时才采摘压榨,在压榨过程中外界温度必须保持在零下8℃以下,多余的水分因结成冰晶而被除去,只流出少量浓缩葡萄汁,这种葡萄汁被慢慢发酵并在7个月后装瓶。冰酒是浓缩的精华。

产区

冰酒的酿造对地理气候要求极为严格,纬度高,温度低,冬季要全然天寒地冻,但其他季节却又要够温暖,因此全球只有几个国家(位于北纬41度左右)生产冰酒,加拿大有四个葡萄酒产区:安大略省、英属哥伦比亚省(BC省)、魁北克省和新斯科舍省。不过,符合VQA冰酒标准的产区可只有安大略省和BC省,其它两省不执行VQA标准,故也只有安省和BC省的冰酒才能被标称为Icewine。在加拿大,冰酒仅仅占到葡萄酒总产量的2%。

二. 福建省 莆田 城厢区 仙草冰

俗称“仙冻”。用当地出产之仙草,煮成仙草水,加上曲粉,冷却后便凝成黑色的仙草冰,性清凉,能祛火,切成小块,拌冷开水及白糖,是夏令消暑冷食佳品
( 莆田)

三. 辽宁省 本溪市 桓仁满族自治县 北甸子冰葡萄

2000年,北甸子乡经专家多方论证并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并试栽了加拿大“威代尔”冰葡萄30亩,获得了成功。至2003年开始在全乡大面积推广,截至目前全乡已种植冰葡萄面积1万余亩,冰葡萄产业成为该村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

北甸子乡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标准”的农村产业化发展模式为目标,建成了11500亩的标准化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全部实行标准化种植管理,并坚持将标准规范细化到每个环节。同时,该乡还聘请辽宁省果树研究院的专家,把冰葡萄栽培管理技术做为科研课题进行全面研究,并取得繁育和种植、管理方面的重大成果,不仅培养和提升了该村种植户的科技栽培管理技术,还编制出了《冰葡萄生态种植技术》、《冰葡萄管理技术规程》等理论教程。2004年,冰葡萄项目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2个新优特种苗繁育基地项目之一,北甸子乡冰葡萄生产基地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冰葡萄生态种植示范区。2006年该乡被辽宁省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威代尔冰酒”生产技术及其酚类物质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鉴定,被评价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实现了我国冰酒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北甸子乡成为了真正的“世界黄金冰谷”和“中国冰酒之乡”。

四.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青岩玫瑰冰粉

玫瑰冰粉是消夏解暑的最佳食品。调冰粉的玫瑰糖水是用红糖加井水熬制好后,放入青岩糖渍玫瑰和鲜薄荷叶汁,于是这种冰粉吃起来便清凉滑爽、甘甜可口,唇齿之间留着沁人心脾的玫瑰香味,恰似中式的玫瑰果冻布丁,透着一股天然的清凉。

五.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消冰香水梨

隆冬季节来到敦煌你就会看到一种冰冻如石、黑褐晶亮的水果。将它浸人凉水之中,约一刻钟后,果品表面蜕出一层薄薄的冰壳,剥去冰壳,去皮吮食,酸甜适宜,余香沁人心脾。这就是敦煌特有的消冰香水梨。香水梨俗称软儿梨,是敦煌传统的水果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果品色泽质地俱佳,鲜食美味可口,储藏简便易行。香水梨营养丰富,含有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果糖以及多种维生素,食之可以解烦去燥,润肺生津,是价廉物美、食疗兼备的妙品。

六.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北方铜鱼

  鸽子鱼学名北方铜鱼,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地方俗名鸽子鱼。因其形似鸽子而得名,体扁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背古铜色。头小,口小呈马蹄形,具长须一对,头长为口宽六倍左右。唇厚,下咽齿末端斜切,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肉质细嫩鲜美,骨刺少。肉嫩醇香,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被视为珍馐佳品。是黄河中特有的珍贵鱼类品种,以味美肉肥著称,鸽子鱼栖息水域有局限性,主要分布在靖远至中卫一带的200公里的黄河河段。它鳞少身短,腹大嘴尖,被网后,隆起的脊背高悬,较大的胸鳍宛若鸽翅,远望犹如一只鸽子栖之网上,据志书《彩鱼》载:“山岩之上鸽子最多,涉入黄河即变鱼。味最美。”鸽子变鱼不堪信,但鸽子鱼肉,细腻白嫩,具有提气补虚,滋阳补肾的功能,是老弱病残者的滋补佳品,曾是历代朝廷必不可少的“贡品”。在封建社会里,皇宫王府举办盛筵,每当有人酒酣意醉,即食鸽子鱼醒酒,效果甚佳。在清代,宁夏曾用鸽子鱼向朝廷进贡,由于这个原因,民间又称其为宫廷鱼,并流传一句赞美鸽子鱼的俗话“天上的鹅肉,山里的鸡,比不过黄河的鸽子鱼”。据史料载,“民国33年,靖远输出鸽子鱼3000只,每只价高300元”。古往今来,鸽子鱼成为靖远首屈一指的名优。鸽子鱼数量不多,故而十分珍贵。它生活在黄河水流湍急的峡谷中,很不容易捕捞。寒冬它沉入河底冬眠;初春苏醒,3、4月间产卵;夏季黄河汛期水流特别混浊时,它不得不浮出水面换气,这时为人们捕捞的良机。鸽子鱼很留恋家乡,无论被黄河洪水冲得多远;清醒后也要长途涉水,逆水洄游,返回故里。在靖远无数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中,“鸽子鱼”的传说闻名遐迩。
    传说在黄崖、双漩一带天空飞翔的鸽子,每当夕阳西下,一双双、一对对,一齐向急泻奔腾的黄河激流中飞钻进去,一到河底则一变而成鸽子鱼。说来奇怪,从这里偶尔打捞上来的鱼和黄河中其他鱼类大有区别,它圆头尖嘴红眼圈,体短而圆肥,其肉洁白少鳞刺,看起来酷似鸽子。经烹调摆上筵席,味压各种名鱼,成为席上珍品。据说有一年一位渔夫,曾偶尔捕得了一对鸽子鱼,他上市兜售,却被官衙发现,见其状十分奇怪,衙役为了讨好县太爷,以十两白银购去献给了知府,知府一见,以为奇货可居,又孝敬给了皇上,皇上命御厨做好端上品尝,其味清香无比,认为天下任何鱼都难比得上它,当即传下圣旨:要靖远每年向朝廷进贡鸽子鱼一百对,定为常例,不得短缺,如有违阻,要拿地方官问罪。知县接到圣旨,心生一计,以为有利可图,便规定以百队变为千对的伎俩,命全县鱼户,在每年底上缴鸽子鱼一千对,若按期不缴,以违抗圣旨治罪,满门抄斩。
    从此县衙按全县渔户人数,规定每户捕交鸽子鱼数额,辈辈应差不能更改。不少的渔户们因为实在无力上缴,只得逃往他乡,另谋生活。
    为了应差,渔户们到了每年冰封大地的时候,便来到人迹罕到的黄崖、双漩峡谷,安营扎寨,顶着风雪,每到傍晚,身系麻绳,由河岸同伙拉坠,颤颤惊惊地踏着冰到河心打开结实的冰块,在冰眼中撒网打鱼,只要稍微不小心,就会掉入河中,葬身鱼腹;所以鸽子鱼身价很高。
    有一年,皇上在元宵节要大宴群臣,加倍向靖远索要鸽子鱼。当时天寒地冻,眼看快到大年除夕,而渔夫们十网九空,县衙的牢房内押满了交不上鸽子鱼的渔户。就在这时,有一个自称渔民儿子的渔民,挺身而出,来到县衙请求知县放了在押的渔民,他愿在一夜之内,交足皇上索要的鸽子鱼。知县正在为交不上鸽子鱼,愁得如坐针毡,听到这一喜讯,马上释放了在押的渔民,命令衙役带了这位自称渔民儿子黑夜赶到黄崖、双漩峡。这位渔民的儿子,摸黑带了一把斧头,走到结冰的河心,打开了碗口大的一个冰眼,命衙役把一盏灯笼放到冰眼旁,霎时河底的鸽子鱼望着灯光前追后赶,从冰眼蜂涌不断的跃出,不到半个时辰,鸽子鱼堆成了小山。衙役们喜出望外,车装马驮,好不高兴,浩浩荡荡地回县衙交差。走了一夜,第二天旭日东升,车马刚刚要起程上路,只听得车马之上扑扑咕咕作响,接着一只只的鸽子突然从车马中凌空而起,铺天盖地飞向长空,而且回头眸视着渔民的儿子盘旋,只见他也化成了一只白鸽同其他鸽子共同翱翔飞去,连一只鸽子鱼也没有留下。
    衙役们惊吓的目瞪口呆,只得回衙向知县禀明情况。知县听了更是吓得魂不附体,皇上等到元旦,还不见靖远知县贡鱼进京,便下圣旨押靖远知县到京,以违旨治罪。
    靖远县鸽子鱼的贡差,直到解放前才得以废除。现在鸽子鱼数量不断减少,已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究其原因,除了老百姓的滥捕外,主要是黄河水质的污染,特别是工业污染,从兰州的兰化兰炼和白银公司各大工厂排放的工业污水,破坏了黄河鸽子鱼的生存环境,使得这一珍贵地方几近灭绝。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治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动物,鸽子鱼这一珍贵鱼类有望得到空前的发展,那么,老百姓吃到鸽子鱼的日子也就为时不远了,我们热切的等待着这一天吧!

七.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南泉冰枣

南泉冰枣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南泉村的。南泉“冰枣”位于南泉村,自然条件优越,土壤为青石山冲积母质形式的红壤土,矿物质丰富,冰枣皮薄、个头大、甜度高,富含丰富维生素C和天然富硒,全国独一无二的口感。

位于临沂市北部的连绵群山中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枣树,结出的枣子皮色光亮,晶莹剔透,远处看去闪闪发光,仿佛天上掉下的钻石。这个地方高山林立、云烟环绕的仙境,此处生长的枣子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光华,传说在早上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天上的仙女会随着早上的第一缕阳光驾临本地来食用此处的枣子,俗称仙枣(此处后来成为冰枣培育生产基地)。后来经过山下的村民老李师傅多年的精心培育与呵护下生产出的枣子更上一层楼,挂在树上一串一串的,就像仙女脖子里的珍珠项链。隔着很远就飘香四溢。看起来冰清玉洁,吃起来,脆,甜、香、清爽可口,美其名曰“冰枣”。枣,富含维生素铁、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为上等补品。据《神农本草》、《本草纲目》记载:枣有健脾养胃、益血壮神之功效。

南泉冰枣是利用木渣枣芽变、用野生的酸枣为砧木培育而成的抗病丰产的好品种,枣品果汁多、肉质细、果实纯甜爽口而取名冰枣。当年嫁接即可结果,自然授粉结果率高,非常适合大面积发展,南泉村有荒山2000多亩,野生酸枣遍地都是,枣树喜旱耐瘠,用野生酸枣嫁接发展枣树栽培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已发展冰枣1000余亩,年产冰枣百吨以上。为了把冰枣做成知名品牌,村里专门成立了冰枣协会,邀请全国著名的枣树专家夏树让教授作为技术顾问,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组织生产,生产中实行统一接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和统一技术服务,确保安全无公害生产。在注册了“泉乡冰枣”商标的基础上,突出地域特色,打“南泉冰枣”品牌。紧紧抓住铜井镇被山东省列为首个乡村旅游示范区的良好机遇,举办各项采摘、观光、体验活动,同供销系统精心打造的沂蒙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对接,走休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把南泉冰枣做大做强。目前,南泉冰枣生产基地和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区、龙泉生态养生旅游区、竹泉村景区及正在开发的竹泉村景区二期工程红石寨景区都纳入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共同打造乡村旅游的不同休闲主题形象。

八.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冰粉籽

一、品质特点

正安冰粉籽形如油菜籽,棕褐色,其面粉遇热水呈粘性,且粘性较强,可代替琼脂。经加工制作的冰粉色泽明亮,口感纯正,清凉解署。

二、历史渊源及人文关系

正安冰粉籽属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或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土坪、流渡、谢坝、市坪等乡镇的山沟狭谷,既有野生种,也有人工栽培种。当地群众素有栽培冰粉籽的传统习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当地群众发现了该籽粒,经加工制作成为冰粉后,口感纯正,清凉解署,是夏天解渴纳凉的上等小食品,从而在全县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冰粉小吃,深受食品者的广泛青睐,曾引起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于1985年7月与正安前往北京农业大学学习的原正安县农业局技术干部达成意向开发冰粉籽的协议,试图通过深入研究,取代琼脂,引起前往学习人员的极大关注,该技术干部回局后,先后组织了4名技术干部对土坪、林溪、联盟、辽远的冰粉籽生产进行了调研,采集了10余份种质资源,于次年进行了试验研究。但因人事变动,此项工作未能深入进行,时至今日,群众仍然是自种、自收的小农经营形式,现有零星种植面积130余亩。

三、当地政府开展工作的情况

至今,仅管人们喜欢食用冰粉,但正安冰粉籽仍然是自种、自收的局面,未能引起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该特色产业未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九.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火花冰脆李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火花乡地处低热河谷地带,最高海拔850米,最低海拔650米,年均温度17.9℃,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320天以上。火花属低山河谷,岩溶不甚发育,地面切割较深,形成狭谷长带,狭谷从纳容至洗鸭河地段长30余公里,平均宽1.3公里,统称“火花槽子”,素有“天然温室”之美称。该种气候下,出产的李子质量好,颜色鲜艳,其中火花冰脆李以其色泽金黄、皮薄肉脆、清爽甘甜的纯正口味在省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

火花冰脆李粒粒饱满圆润,色泽金黄,玲珑剔透。它内腹空心,核肉分离,皮薄肉脆,芳香、多汁、清爽甘甜。它营养丰富,含糖、酸、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极有利于人体健康,是夏季清暑解凉的上上佳品,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十. 安徽省 蚌埠 蚌山区 水晶冰

关于水晶冰的出现在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户王姓人家,有一女名王味缘,天生丽质,聪颖可爱,孝敬父母,是远近闻名的孝顺美女。一天味缘上山采梨,不小心将梨树上一株青藤(水晶树)上的果实无意中抖落于香包中。回家后,王味缘清洗香包时香包有透明果浆溢出,遂觉惊奇!便将果浆盛于碗中,过一会儿果浆便凝结了。王味缘一看亮晶晶的,似冰非冰,似粉非粉,忍不住尝了口,冰冰凉凉,爽滑无比!味缘高兴极了,但可惜的是没有味道。于是味缘又找来了红糖加水,兑成红糖水倒入其中,再尝,凉幽幽,甜咪咪!味缘好不陶醉,连称:“水晶!水晶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