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淄博土特产批发市场地址在哪里 在淄博从哪里买淄博特产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淄博土特产批发市场地址在哪里 在淄博从哪里买淄博特产便宜更新时间:2022-12-10 15:53:09

一.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欢喜团子

欢喜团子

大型庙会(如梧台庙会)和年关大集上,有一种美观美味又有美好寓意的小吃,名叫欢喜团子,很是惹人注意。

欢喜团子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将糯米蒸熟,凉后弄散,炒至膨松,蘸取糖稀,制成大小不同的球状。按照单串、双穗、小挂角、大挂角等形式穿挂起来。

二. 山东省 淄博 高青县 香葱油饼

葱油饼是面粉一斤加六两水,少许精盐和好揉匀,搓成长条切成剂。将小香葱切碎与盐,油拌匀,面剂按扁,擀成薄片,加上葱油,卷起,由两头拧挤起来,用手按扁,擀薄,刷油,平锅烙熟即可。

三. 山东省 淄博 沂源县 鲁村芹菜

鲁村芹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鲁村芹菜

叶茎饱满,外观鲜翠,气味清香扑鼻,入口清脆无筋,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和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外,还具有止咳降压、健胃益气、预防动脉硬化、排毒养颜等功效。今年3月鲁村芹菜刚刚登上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鲁村芹菜历史悠久,元朝开始传入民间种植食用,明朝洪武年间零星种植,20世纪50年代开始小规模种植,70年代开始大面积发展。“鲁村芹菜”地域范围为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境内9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5′-118°06′,北纬36°10′-36°23′,海拔480-600米,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有“山东屋脊”之称。 鲁村镇地处鲁中山区,沂河发源地源头,境内两面环山,中部是盆地,山川秀美,沟壑纵横,森林覆盖率达到58%,境内有国家大型水库田庄水库,常年雾气缭绕,空气湿润,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特有的气候资源及地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芹菜生长,造就了鲁村芹菜的优良品质。

地域范围

“鲁村芹菜”地域范围为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境内95个行政村,地域保护面积1350公顷,年总产量10万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5′~118°06′,北纬36°10′~36°23′,海拔480m~600m,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有“山东屋脊”之称。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植株粗壮,株高一般70cm~80cm,叶柄宽大肥厚,叶绿茎黄,实心。 2、内在品质指标:口感爽脆,气味清香,富含粗纤维及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钙、铁、锌等营养物质,还具有止咳降压、健胃益气、排毒养颜等多种功效。 3、安全要求:土壤、灌溉水、空气、农药、肥料、产地环境执行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GB16715.5-2010瓜类作物种子、绿叶菜类。

四. 山东省 淄博 桓台县 断鳝

断鳝

取较大活黄鳝置于地上,任其极力翻腾,以去其体表粘液,然后以铁锥穿透鱼头并插入地下将鱼固定。用小刀开鱼膛取出内脏,最后将鱼洗净切为段。鱼段过油后放汤细炖,将成时添配蒲菜。此菜浓香、鲜美兼而有之。

五. 山东省 淄博 高青县 高青黄河大米

高青黄河大米引进黄河水浇灌而得名,是高青县的著名之一。由于该地土壤肥沃,水质纯净无污染,有良好的水利灌溉条件,因此,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

目前,高青县已建立了高标准稻田一万六千多亩。黄河大米产于风景优美的大芦湖畔,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天然的黄河水使得这里生产的大米品质优良,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

黄河大米一年只收获一季,米粒晶莹剔透,颗粒饱满,口味纯正,做出来的米饭香喷喷的,又软又粘,特别好吃,深受百姓喜爱。

六.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池上桔梗

池上桔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池上桔梗,产于池上镇。池上镇是淄河的源头,是山东省淄博市特级水资源保护区。这里,地面水丰富,远离污染源,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为桔梗的健康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桔梗作为特色蔬菜,吃起来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目前,桔梗需求量不仅在国内市场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而且风靡了韩、美、日等多个国家。

为了池上经济的繁荣,为了致富路子的拓宽,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先后建起了20多家桔梗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桔梗生产基地与桔梗加工企业互动的良性循环。其中,6家大中型企业已经赢得独立的进出口权,年加工各类桔梗1.5万吨,桔梗产品上万吨,实现年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的目标。

池上桔梗的今天如此辉煌,可有几人知道它昨天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慢慢地回溯一下它的昨天吧。

三十年前,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在池上公社乔-与药材站李站长的指导下,桔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悄悄地来到这片地杰人灵的沃土上。

据说,桔梗种子的来历很不寻常。最初的桔梗,是野生的,很稀少。为了大面积发展桔梗,李站长背上干粮,独自爬山涉水,踏遍了鲁山的山山岭岭。他一个葫芦头一个葫芦头(成熟的种子外壳像葫芦头,小小的种子藏在里面)的采集,终于累积了半茶碗(相当于1两)桔梗种子。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他终于可以下到村庄,实现大面积发展桔梗的愿望了。

前面已经说过,适值割尾巴年代,庄子里(文中村庄、村民的称呼会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时,村叫庄,村民叫社员,村长叫大队长)尽管入不敷出,可是大队长们在是否接受种植桔梗这件事上还是慎之又慎。这时,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吴家台勇敢地接受了桔梗试种的挑战。有幸的是,挑战的生产队还是我家所在的三队。

当时,走集体化生产的道路,村庄里多数土地由分队长领着集体种植,只有少数偏僻的土地派专人管理,种植点经济作物,方便年终给社员们分红。我们生产队也不例外,偏僻的念珠峪成了经济作物种植点。念珠峪由山谷及两边的山脊组成,土壤十分贫瘠。

没想到,这里竟是天然的桔梗之家。它的到来,尽管没有得到轰轰烈烈的欢迎,却也凭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壤里发芽、扎根,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1978年,三中全会召开了,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实行了小组承包制。土地包产到户,意味着桔梗也要走向千家万户了。面对桔梗这个刚刚落户的新生事物,多数社员不愿接受它,怕它给自己惹麻烦。这时,爸爸和少数社员壮着胆子从队里领了种子,回家尝试种植。自然,我见证了桔梗艰难的生产发展史。

看得出来,经过几年打交道,爸爸对桔梗已经有了浓厚的感情,摸到了不少种植桔梗的门道。为了大面积种植桔梗,爸爸承包了村边最平整的土地育苗。出苗后栽植,桔梗的适应性就很强了,山坡、平地都可以。育苗时却乐观不得,土地越肥沃越好,地面越平整越好。

爸爸先在家中精心培育种子,直到种子冒出了白花花的芽儿,我们才去田里播种。土地早被爸爸打成一畦一畦的等着了。这时,我与爸爸再一一地平地、施肥、浇水、撒种、盖土,再细细地罩一层薄沙……扯得远了,其具体的管理,如出苗、栽植、拔草以及后期的切片、晒干都需要相当精细与耐心的,这里先不一一叙说了。

凡是新生事物,一旦得到市场认可,自是十分受宠的。这时,作为药材被认可的桔梗,一下子被宠起来,桔梗种子立刻昂贵起来,30元1斤也不容易买不到新鲜种子了。看到了喜人的收获,村民们家家户户开始种植了。不过,这东西发展起来慢,至少两年才有收获。

这是桔梗的第一个辉煌年——八十年代初期。

历经几年的风吹雨打,村民的脸上渐渐绽开了笑容。

好景不常,货多成灾。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了,桔梗的销路却没有扩大。一段时间里,桔梗出现了臭市现象。晒干的桔梗片儿由1.5元1斤迅速下跌到了0.09元,还必须用粗筛子把里面的小片儿、碎末儿全部过滤掉。村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侍弄的药片儿从筛子大大的网眼里纷纷落下时,自己的那颗心也淅淅沥沥地流血了……

渐渐的,村民种植桔梗的少了。看到这种光景,伤感的我不禁惴惴地想:可爱的池上桔梗啊,你还有明天吗?

慢慢的,在镇政府与杰出人士的不懈探索中,池上桔梗拓宽了市场渠道——桔梗由单一的神奇药材变成一种美味佳肴。此时,新建的池上食品加工厂适时地兴建了桔梗半成品车间,可以吸纳部分滞销桔梗了。

村民们收获桔梗后,首先挑选优质产品供应出口业务,再挑选二等品刮皮后卖给食品厂。然后,把剩下的桔梗刮皮、晒干。最后,唯有刮皮刮下来的茅根才被切了、晒干,当作药物卖了。

这时,无论鲜桔梗,还是刮皮的干桔梗,它们的主要市场在韩国,都是出口创汇项目了。

这是桔梗的第二个辉煌年——九十年代初期。

市场的再次繁荣,刺激着村民再次大规模的种植桔梗了。

可是,市场规律就是不近人情。大家经过几年的努力,都认为可以大赚一把的时候,桔梗的价格再次大幅度下跌。鲜桔梗由3.5元钱1斤一下子跌到0.35元,刮皮、晒干的桔梗,也由原来的5元1斤跌到0.50元。村民的心,再次寒了……

不过,执着聪慧的池上人,面对桔梗的几起几落,始终不抛弃不放弃。当桔梗已经走上餐桌,当桔梗再次卖不出去的时候,池上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开办桔梗深加工企业的美好前景。他们想到了,雷厉风行地干起来了!十多年来,池上桔梗深加工企业已经由当初的1家2家,发展到如今的10家20多家。出口创汇,已经由单一的韩国发展到美国、日本……

桔梗的深加工解除了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的后顾之忧,村民们也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一场了。几年来,鲜桔梗的价格年年提升。今年的价格一路狂飙,竟然到了7元钱1斤。村民们喜上眉梢了。

这是池上桔梗的第三次辉煌了——2011年。

池上桔梗,前景无限好。

为满足桔梗市场的各种需要,我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池上桔梗的优良品性。村民们严格按照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将产前、产中、产后过程全部纳入了标准化生产轨道。

现在,池上桔梗已经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当前,我镇桔梗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

池上桔梗的生产,已经坚不可摧。同时,它大大带动了周边地区或者外省的桔梗生产。如果细细地追溯起来,你会发现远到安徽或内蒙的桔梗,它们的老家也在池上,他们的老0就是那半茶碗种子中的一颗。

目前,池上已经成为博山区首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桔梗集散中心。作为池上人,我们为此而自豪!

七.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山楂

博山山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山楂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的。博山山楂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博山镇是淄博市重要水源地淄河的源头。长期以来,全镇4万多农民靠3 万多亩山地维持着生计。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上1花、颜春等 20 多家投资农业龙头公司入驻,当地农民顺势成立了有机农产品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 52 个,总投资超过了 4 亿元。

颜春农业发展公司在杨峪村流转山地1500亩,种植有机山楂,每亩地每年给农民700——1200 元的流转金,还招了四五十个村里的农民进厂工作。为了加快发展,带领更多群众致富,公司今年又投资200多万元,建设地下酒庄酒窖,进一步扩大山楂酒的生产规模。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博山山楂”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八.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马扎

“马扎”俗名撑板凳,2600多年前发源于齐国故都――临淄,以其工艺独特、外形美观、坚固耐用、携带方便而著称,尤适宜中老年人使用。“王牌马扎”总结前人经验,以优质红木、檀木、枣木红芯、楷桑木等原料精工制作而成。“王牌马扎”檫面采用藏兰、白色麻线手工编织图案,古色古香间用黄铜轴支撑,结实耐用;四周边缘镶嵌龙黄饰件,古朴典雅;木质原色为底色,色泽光亮;用核桃仁擦拭,时间愈久,色泽愈鲜亮;表面光洁细腻,手感好;既方便实用,又具有收藏价值,是孝敬老人,馈赠亲友之佳品。饭后工余,马扎一携,会友下棋,乘凉讲古,垂钓品茶,趣味无穷。来一个!

联系人:陈立勇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

电话:0533-7888568

九. 山东省 淄博 周村区 淄博丝绸

淄博是中国丝绸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早在 2700 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丝绸就成为流通诸候各国的名贵商品,号称“冠带衣履天下”,汉代临淄设服官三所,专为皇室成员制作春、夏、秋三季丝绸服饰。明清时代已相当兴盛,淄博市周村区被誉为“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丝绸之乡”。改革以来,淄博丝绸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山东省丝绸主要生产出口基地,全国重点丝绸出口生产城市,年产白厂丝1000吨,丝织品2600万米,印染丝织品3300万米,服装120万件,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



淄博丝绸质量优良,品种多样,花色繁多,以真丝、出口、中高档为主,产品多为提花、绉类、轻薄等工艺复杂织物,有蚕茧、白厂丝、双宫丝、各类绸缎、丝带、服装及制品等,出口产品有8大系列200余个品种,上千个花色。

十. 浙江省 金华 义乌 义乌小商品市场

产品名称: 义乌小商品市场

产品地址: 浙江义乌

产品特点:规模优势,商品优势,网络优势

产品作用:营造了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秩序井然的经商环境

产品简介:现在义乌的小商品闻名海内外,从针头儿线脑儿、鞋带儿、纽扣儿、拉锁儿、牙签儿到精致的礼品、精美的饰物;从鞋袜、围巾、帽子、服装到毛纺织品;从各种玩具、打火机到电视机、红木家具、各种五金工具、和电子产品。凡是日用百货中人们能想到的,没有这儿不卖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