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门特产柑普茶 江门本地特产青柑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门特产柑普茶 江门本地特产青柑茶更新时间:2022-12-03 04:08:49

一.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上南烧肉

上南烧肉

上南烧肉产地为雅瑶上南云蓼墟,故又名云蓼烧肉,始制于1965年。以皮脆肉爽、色香味俱全而赢得众多顾客。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烧肉店一开市就被抢购一空,连广州、佛山等地也有不少食客电话订购,更有港澳同胞回乡归程时带回去馈赠亲友。上南烧肉享此盛名,关键在于烧制方法独特,调味将五香粉、糖、盐等味料均匀擦抹在光猪身上,腌制半小时左右,此时再在光猪身上扎小洞,让味料均匀分布于皮下的深浅部位;接着,将光猪吊在用柴烧红的焗炉上,保持炉温70°C,烤90分钟后即可取出,美味的上南烧肉就此烧制完成。

二. 广东省 江门 恩平 恩平大米

恩平大米--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龙胜杨桃

龙胜甜橘1969年即开始种植,特点为皮薄色好,香甜核少,富含维生素和果酸,品种有阳山橘、十月橘、年橘。而杨桃、番石榴、石番果则均引种台湾,其中杨桃果大肉嫩,清甜可口;番石榴原名芭手又称芭苯,清甜爽脆,品种有世纪芭、四季芭、珍珠芭、水晶芭、无子芭等;石番果则为饮料上的佐料,也可鲜食,果肉金黄且有一股清香。

四.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台山鳗鱼

台山鳗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台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鳗养殖条件。近年来,台山鳗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了从饲料生产、物流、养殖、吊水出口到深加工再出口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规模效益显著。

广东省台山市是中国最大的鳗鱼养殖生产基地,也是最大的鳗鱼出口基地。台山区域(包括新会、阳江、中山等地,其中以台山养鳗最多,面积最大,以下统称台山)位于广东的中南部,面临南海,常年气温较高,适宜于水产养殖。这些年来,养鳗业迅速崛起,台湾、顺德、江苏、浙江、福建等养鳗投资者纷纷在台山市的冲篓、端芬、广海、斗山、都斛、海宴等地开挖鳗鱼养殖池塘,投资者一经投入,动辄几千亩,少则五、六百亩挖池塘,并且养鳗大户的养殖场几乎靠在一起,聚集形成片区开发,每片区有上千甚至上万亩的养鳗面积。

目前,台山有6万多亩土塘养鳗场,年产鳗鱼6万吨以上,成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地位举足轻重。

台山鳗鱼因实行标准化养殖后质量更加优良,出口价格得到提升。广东省鳗鱼业协会会长徐利明透露,今年1—11月份,台山出口活鳗数量超过6000吨,虽然受金融海啸影响,活鳗出口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0%,但是由于质量比以前更加优良,出口鳗鱼价格不跌反升,同比上升了约20%。

产业发展快

台山鳗鱼“游”向世界

台山鳗鱼养殖始于1993年,当时的养殖面积只有3.3公顷,年产值130多万元;1995年开始大量开发,到2000年台山的鳗鱼养殖场一度达到20家,养殖面积达1000公顷,年产量6000多吨,产值达2.5亿元;2001年至2002年由于国际市场低迷,产业有所萎缩,2003年以后随着国际鳗价上扬,产业重新焕发生机。此后,台山市各级0部门对鳗鱼养殖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土地出让金和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积极进行农业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台山鳗鱼养殖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和出口烤鳗原料供应基地。

通过以标准化促发展,以认证助升级,台山鳗鱼养殖在近两年逐渐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化、生态化和标准化特征,并且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些因素吸引了国内、国际著名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每日农经》栏目组曾前往台山针对台山鳗鱼制作了一期专题片,对台山鳗鱼进行了全方位的拍摄、报道,将台山鳗鱼展现在国人面前;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也在今年9月6日对台山鳗鱼作了专题报道;9月30日至10月2日期间,台山鳗鱼养殖企业组团参加在佛山市顺德区举行的中国首届“龙之星”鳗鱼节,促进了大众对鳗鱼产品的消费意识,从而推动鳗鱼养殖产业的发展。

生态环境优

“五星级”的养殖场

台山鳗鱼养殖拥有天然的生态优势。台山市地处低纬度,在北回归线以南,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光、热、水源丰富,物质能量转化迅速,而且台山的地质坚实、保水性能好,水库水源充足、无工业污染,水体、水质稳定,这些都是开展鳗鱼养殖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同时,由于当地的土壤含铁量较高,酸碱度适宜鳗鱼生长,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台山的鳗鱼单位产量比其他地区要高出30%左右。

美国FDA-曾在对台山鳗鱼考察的过程中,惊叹台山鳗鱼的优良养殖环境、标准化养殖和完善管理,称台山鳗鱼是在“五星级”的养殖场生活。

鉴于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国家质检总局曾经以台山鳗鱼为典型,邀请14国驻华使节前往台山对以台山鳗鱼为原料的中国徐龙集团台山绿盛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将中国食品加工企业的真实情况也展现在了外国友人面前,台山鳗鱼以自身过硬的素质维护了中国食品的形象。

规模化养殖

年产量占全国六成

如今,台山鳗鱼养殖场遍布斗山镇、四九镇、广海镇等10个镇,养殖总面积达3066公顷,其中端芬、斗山、冲蒌三个镇一带更是形成了连片1500公顷的鳗鱼养殖基地。

2008年成为国家I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后,台山鳗鱼专业化程度更高,标准化示范区初期示范面积500公顷,经检验检疫部门备案注册的鳗鱼养殖企业有85家,2008年年产量达到4—5万吨,占全国鳗鱼总产量的60%左右,年产值达4—5亿美元。其中有示范户5户,养殖单位产量达12000公斤每公顷。根据资料显示,示范区生产的鳗鱼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活鳗年出口量约8000—10000吨,占全国活鳗出口总量的70%—80%;烤鳗出口量约1.5—2万吨,占全国烤鳗出口总量的30%左右。此外,台山活鳗还供应台湾、香港、澳门等市场以及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的加工厂。

五.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台山蚝

蚝,是我市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海产品。我市海岸线长,有广阔的海涂供蚝生长。但蚝的生长特别,要在海水和淡水交界的地方,才容易繁殖和长肥。我市那扶联和,深井康华,地处北海湾尾端,水质较淡,利于繁殖蚝苗;北海湾中部的北陡沙头涌和汶村的茭勒、五乡,崖门口的赤溪曹冲等地,宜于幼蚝的成长,是良好的天然蚝场。按照性质特点,蚝可分两种:一种叫黄蚝,也称野生蚝;另一种是白蚝,是人工养殖的。这两种蚝的肉质无大的分别,只是蚝壳一种带黄,一种较白;膘期也不一样,黄蚝在农历五月最肥。这段时间,赤溪、广海一事的群众,到海边石排上采得的黄蚝,个大肉肥,十分可口。白蚝则过了冬至以后才进入膘期。人工繁殖的蚝,一般都在冬至过后才收获。但不论黄蚝、白蚝,都有一个共同特性,蚝肥则有粉(即蚝肚里的分泌物),反而不好吃,味中带酸。白蚝一般养殖四五年便可收获。收获时,采蚝拿着小铁锥,把蚝从依附石上敲下来,然后用小铁锥把蚝壳撬开,取出蚝肉,就是鲜蚝。鲜蚝煮熟晒干,便成蚝豉。煮蚝的水经熬过浓缩,就是蚝油

六.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山鸡鲜蛋

鹤山山鸡鲜蛋--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七. 广东省 江门 恩平 炆猪脚

炆猪脚( 恩平)

八.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龙口狗肉

龙口狗肉

龙口善烹狗肉,名声闻于远近,近年来海外及港澳同乡会每逢组团回乡,也必到龙口品尝,口碑极佳,誉为“的确够鲜美,食过返寻味”。

龙口狗肉的泡制方法是:将斩件狗肉武火白镬烙干,捞起,净镬;将下什起油镬炸至半熟,捞起、净镬;将拍扁的姜起油镬翻炒后,加入少许陈皮即放水,一般浸至肉面为合适。中火煮半小时左右,试食觉不糜不韧,即可下佐料。其分量是:每公斤狗肉配腐乳15小块,片糖20克,碎鸭蓼叶10克,生油适量。将全部佐料放盂中捣匀,再加入浸软的支竹50克,连同下什一起下镬与狗肉拌匀,加盖文火至有汁而不黏为宜。待三滚,则香气扑鼻,正是神仙企唔稳之时!

九.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铜鼓紫菜

铜鼓紫菜

台山人逢年过节或有喜庆,肴菜中多有紫菜一味。紫菜加瘦肉、虾米,滚以上汤,很是可口。紫菜,是台山著名的土之一。据《新宁县志》物产篇中记载:“紫菜,生大海中礁石,正青色,取而干之,则紫色,产铜鼓者尤佳。”铜鼓紫菜,并非产自铜鼓村,而是铜鼓一带的居民到附近海面的大礁石上采集回来的,以地名大排出产的品质最好。铜鼓紫菜大片而且厚身,嘴嚼起来,味鲜美又脆口。铜鼓紫菜有这样好的特色,同附近的自然环境很有关系。紫菜这种海生植物,属红藻类,依附在礁石中生长。它有一种很怪的脾性,风浪越大的地方,长得越多越茂盛,而铜鼓附近海面,风浪特大,为紫菜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市出产紫菜的地区还有上川岛。川岛居民称东面海为上海,这边风浪较大,出产的紫菜又多又好,桅夹、鸟猪岛附近石排上生长的紫菜,质地并不比铜鼓紫菜逊色多少。

十.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蔬菜宴

蔬菜宴

以蒸、灼、炒、盐水、上汤浸等不同烹法做出的菜式,都是蔬菜宴中的主角,然而说到经典,还要重点推荐这味油炸珍珠菜。新鲜摘洗的珍珠菜须沥干水分才能下油锅,为保持营养和口感,厨师对油温和时间的控制必须恰到好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