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潮州特产橄榄参 潮州特产老香黄橄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潮州特产橄榄参 潮州特产老香黄橄榄更新时间:2022-12-01 05:11:00

一.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咸水粿

咸水粿是一款历史悠久的潮州传统小食,相传在潮州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时间。它形状小巧玲珑,像个盛酱料的小碟,中间盛着加了少许辣椒酱的潮州菜脯粒,色泽洁白如豆腐,口感滑润柔软,突出菜脯的咸芳味,是一款大众化的民间小食。

二.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卤味

潮州菜的重要组成,其卤水用细猪骨、梅肉、老鸡、火腿、瑶柱,与八角、桂皮、香叶、鲜香茅、甘草、黄姜、罗汉果、丁香、蒜头、红葱头、西芹、红萝卜、洋葱及老抽、鱼露、鸡精、花雕酒、玫瑰露酒等一同熬制而成。然后,将家禽家畜或水产品等放入其中,加热卤制,形成各种卤味,如卤水鹅、卤水鸭、卤水鸡杂等,口味鲜美。潮皇食府出品的“潮州卤味”成为本次“首届中国粤菜峰会”评选粤菜十大名菜。

三.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贺家坪油橄榄

甘肃省陇南市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上游。由于西秦岭山系的屏障作用,沿川河谷及缓坡地带形成了冬暖谷地,为性喜温暖的油橄榄提供了良好的越冬渡夏和生长结实条件,这一区域除雨型不同,年降雨量偏少外,其它气象要素都与世界油橄榄主产区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相似,是中国油橄榄优势区域。

贺家坪村位于陇南市以东26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地处桔柑乡南部半山旱区。该村自1994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始种植没橄榄,并成立协会,通过协会统一规划,统一调运苗木、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收购外销等组织带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目前全村已种植油橄榄1050亩,协会会员发展到36人。2006年全村产油橄榄鲜果1.25万公斤,产值16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60元,农民人均纯收达1980元。

陇南市引种始于1975年,其中白龙江、白水江及犀牛江海拔1200m以下的河谷地带被确定为全国油橄榄一级适生区,并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在扩大基地规模的同时多方筹集资金按生产区域建成油橄榄综合加工厂4座,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为全市油橄榄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合格,2006年12月武都油橄榄获得了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同时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加强合作,研制开发出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油软胶囊、油橄榄系列产品、油橄榄茶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加工附加值。目前,已有博林、祥宇、馨绿、田园等品牌的系列油橄榄产品投放市场,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各种奖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陇南市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油橄榄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也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保障规模化种植,加上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科研技术的保障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必将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必将成为富民、富县、强市的特色支柱产业。

四.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汕橄榄

橄榄又名青果、忠果、谏果等,是一种硬质肉果。初尝橄榄味道酸涩,久嚼后方觉得满口清香,回味无穷。土耳其人将橄榄、石榴和无花果并称为“天堂之果”。

营养分析

1. 橄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鲜食有益人体健康,特别是含钙较多,对儿童骨骼发育有帮助;

2. 新鲜橄榄可解煤气中毒、酒精中毒和鱼蟹之毒,食之能清热解毒、化痰、消积。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五.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明参粉丝

川明参是四川特有的药食两用产品,在阆中和苍溪尤为盛产。川明参营养价值极高,现主要作为食材出口至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多以煲汤食用。川明参作为药材,收载于《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具有滋阴补肺、健脾养胃之功效,主要用于肺阴虚症,热病伤阴、肺燥咳嗽,脾虚食少,病后体虚等。

明参粉丝是以优质奉国大米和川明参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它以滋补营养、绿色健康为优势,赢得众人的青睐,是人们自食和馈赠亲朋的首选礼品。

明参粉丝食用方法:用温开水浸泡至无硬心,直接经拌、炒、烫等烹饪后食用。

温馨提示:明参粉丝不含任何添加剂,不宜长时间煮烫。

六.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橄榄

橄榄也称青榄,是普宁大宗传统果类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全市遍布,主产区有里湖、梅塘、洪阳、广太、石牌、高埔、船埔等地。最高株产是云落红饶一株长于河唇的,年收获1250公斤。全市种植面积3千多公顷,总产量4000吨,居全国第一位。青榄可鲜食,有消痰止咳、去喉热和助消化的药效。新春佳节,居民用青榄摆于桌上招待客人,称"槟榔"。青榄鲜果适宜保鲜贮藏和运输,只要保藏得法,翌年四、五月还有鲜果供应。青榄可加工成橄榄脯、苏州榄、八珍榄、和顺榄、化皮榄等凉果珍品。

(揭阳普宁)

七.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金玉三棱橄榄

金玉三棱橄榄

橄榄是橄榄科橄榄属的常绿乔木果树。原产于我国。

是南方特有的热带亚热带果树之一。其优稀品种三棱橄榄是金玉,栽培历史150年以上。三棱橄榄果皮黄腊鲜亮,倒卵形,果基较平钝,微呈三棱状,故而得名。平均单果重10克,果实横径2.2厘米、纵径3.7厘米,核肉肉易分离。果肉白色、脆而化渣、香浓、回味惹事甘甜,含可溶性因形物12%,果实可食率82.84%,100克肉含维生素C为18.64毫克,钙146.72毫克。蛋白质为3.54毫克,纤维6.08克。据有关测定,三棱橄榄果质优良,维生素C和蛋白质分别相当于普通橄榄的225%和147%。栽培适应性强,耐旱耐瘠,适栽于肥力中等的植地。适应鲜良,价格为普通橄榄的5-30倍。三棱橄榄源于多玉芦塘,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该村西部瓠靴山发现,经长期选优去劣,嫁接繁衍。果农已掌握其快速育苗技术,在选地建园,成片规划;合理密植、及时高接;抓住花前肥和果实膨大肥轻施,秋梢肥和过冬肥得施的“二轻二重”科学用肥法;加强土壤管理;重视整形修剪、培养矮化树冠和健壮结果母枝、促花壮华保果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上下功夫。特别是重视对老树的更新复壮、高接换种;建立三棱橄榄优质基因苗圃;成立三棱橄榄技术协会三项措施,更使金玉的特种水果三棱橄榄的民展蓬勃地兴起!

八. 海南省 昌江 海南梅花参

海南岛和西、中、南沙群岛海域,海参资源极为丰富, 盛产的海参有10余种。主要品种有刺梅花参、缘刺参、辐肛参、黑乳参、二斑白居参、蛇目白尼参等,其中梅花参最为珍贵。国宴上的梅花 参 , 都是西、中、南沙群岛出产的。生长于热带海洋的珊瑚堡焦和珊瑚泻湖带。水深几米至几十米的海底,自然伸展时,一般体长为六七十厘米,宽十几厘米, 高七、八厘米,重五六公斤,最大者体长达1.2米,重十二、三公斤,被称为“海参之王”。梅花参背面有肥大的肉刺花,第3?11个肉刺的基部相连,有点象梅花瓣状而得名。 又因为它的外貌有点象凤梨(菠萝)也被称为“凤梨参” 。

九.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武都橄榄油

武都橄榄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都橄榄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油橄榄,又名齐墩果,主产地中海沿岸的埃及、意大利、希腊等国家,上个世纪出现在中国。其橄榄油富含维生素A、D、K等独特营养成份,是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皇后”,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等行业。因符合人类消费的时代潮流,油橄榄备受各国植物油和化妆品企业青睐。据统计,中国目前油橄榄种植总面积为20多万亩,而地处内陆腹地的甘肃武都油橄榄种植面积突破14万亩,占中国油橄榄市场份额的70%以上,成中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

武都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其境内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气候、土壤要素与地中海沿岸相似,是中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2005年,“武都油橄榄”获得国家颁发的“地理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目前,全区两水、汉王、外纳等10多个乡镇,已形成家家户户户种植橄榄树的良好局面,发展教场梁、佛淌沟等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私营油橄榄种植园145处2.8万亩,白龙江沿岸荒山荒坡上,农户连片油橄榄载植区192处9.6万亩,城区绿化种植6000多亩。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武都已建成油橄榄园200处,配套建设油橄榄加工厂5座,研制开发橄榄油、橄榄茶、橄榄酒、橄榄化妆品等产品26个,产品远销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

地域范围

武都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其境内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气候、土壤要素与地中海沿岸相似,是中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适宜发展油橄榄的面积达三十多万亩,二00五年,武都油橄榄获“中国地理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特定品质

油橄榄,又名齐墩果,主产地中海沿岸的埃及、意大利、希腊等国家,上个世纪出现在中国。其橄榄油富含维生素A、D、K等独特营养成份,是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皇后”,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等行业。因符合人类消费的时代潮流,油橄榄备受各国植物油和化妆品企业青睐。

十.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手拉朱泥壶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绪。潮州市枫溪区境内有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池湖贝坵遗址及周边地区陶器的发现,唐宋遗迹。宋代笔架山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便有大量陶器的制作。宋以后,潮州成为陶器生产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一奇葩,从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潮州手拉朱泥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形成富于艺术特色的自家风格。潮州朱泥壶手拉工艺采用手工拉胚成型,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手拉的朱泥壶用料选用本地陶矿红泥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技艺单绝。潮州朱泥壶题材广泛,品种多,主题突出,格调高雅,具有精湛的传统工艺特点和实用功能,文化价值。

潮州手拉朱泥壶现有创作队伍星散,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人为生活改弦易辙,造成从艺人才青黄不接,技艺难以为继,从艺人员和作品大量萎缩,一些技艺已处濒危状态。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对保护突出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手拉朱泥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