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常德市有哪些特产美食 湖南省常德市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常德市有哪些特产美食 湖南省常德市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1-30 23:56:49

一. 湖南省 常德市 石门 石门土鸡

石门土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门土鸡 石门土鸡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的。石门土鸡个体健壮,爪细,羽毛有光泽且发亮,冠红且大,具有典型本品种特征特性。石门土鸡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石门土鸡的历史悠久。据《今县释名》记载,石门土鸡养殖源自南北朝置石门郡开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34年《中国实业志》记载“湖南省养鸡之发达,不在饲猪之下,各家饲养,少则二、三只,多则七、八只不等。„„各地因地理、气候关系,鸡的大小各异。

石门土鸡生长环境位于石门县境内海拔150~1200m之间保护区内的天然草场、改良草场、林间草场、果园草场等草场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渫水、道水、澧水、沱水流域的山涧溪流为水源。

石门土鸡的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活体个体健壮,爪细,羽毛有光泽且发亮,冠红且大,具有典型本品种特征特性。

品质特征: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根据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对石门土鸡主要肉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石门土鸡胸肌和腿肌亮度和红色度高,黄色度低;宰后pH值下降缓慢;肉香、嫩度、多汁性、熟度等指标高。

理化特征:石门土鸡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钙、磷、钾、铁、锌等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石门县是湖南家禽主产区,土鸡产量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至2012年,出笼土鸡约510万羽,公司合同养殖出笼350万羽。以石门土鸡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冷鲜白条鸡,深受广大消费者热捧,成为湖南省名牌产品。在武汉、长沙、南昌、重庆、上海等大中城市得到了广大消费者欢迎,知名度得到稳步提升。2004年,“石门土鸡”参加“中国2湖南第六届(国际)农博会,荣获金奖。

石门土鸡产地范围为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东山峰管理区、壶瓶山镇、所街乡、雁池乡、磨市镇、罗坪乡、白云乡、新关镇、皂市镇、维新镇、三圣乡、新铺乡、太平镇、子良乡、蒙泉镇、夹山镇共17个乡镇区现辖行政区域。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鼎城区 常德清真菜肴

常德风味清真菜久享盛誉。相传乾隆皇帝游江南路经常德,微服私访时,被一回民店飘来的菜香缠住脚步,品尝了厨师烹制的清真菜肴后,龙心大悦,赞不绝口,当即挥毫御赐该店为“清真第一春”。

常德清真菜肴的烹饪技艺在形、香、色、味上独具一格。首先是选料严格。主料精细考究,全部采用阿訇亲手宰杀的鲜牛肉、牛舌、牛百页、牛蹄筋;其次是辅料齐全。主要有玉兰片、香菇、木耳、鸡蛋等;佐料讲究南方风味,有姜、葱、蒜、辣椒、胡椒、酱菜、八角茴等。其烹制方法亦多种多样——蒸、焖、煎、炒、煨、烩、酥、溜、炸、拌、炝、熬、煮、烤、烧、卤等。

清真菜肴虽然均以牛肉和牛副产品为原料,但刀工配料各擅一绝,烹调饪制各具千秋。如“银丝百页”以刀工精细、火工恰到好处而著称,亦是回民馆里的名菜之一,它既嫩,又脆,又香。

做这款菜时,烹调师将煮得半生半熟的牛百页去掉底板切成细丝,将辅料玉兰片或冬笋或香菌切成细丝,再将佐料新鲜的红辣椒去籽切成细丝,生姜亦切成细丝,香葱切成段。烹调百叶时,将锅烧红,待清油烧到八、九成熟以后,辅料、佐料随百页一起入锅,旺火爆烩,炒熟,放入味精、食盐等拌和而成的味汁,起锅装盘后,淋上麻油,只见百页丝条匀齐,色泽洁白,配以红辣椒、绿葱段、黄姜丝、纷呈五彩,香气四溢,味美可口。

此外,还有红烧牛蹄筋、烩牛脑髓、扣牛肉、麻辣牛肚丝、盐炸牛肉、绿豆粉炒牛肉丝、炒牛肚、粉蒸牛肉、五香牛舌、红烧牛肉丸子、凉拌腱子牛肉等传统菜肴,经烹调师精心饪制,其形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其色艳丽多彩,赏心悦目,其香浓醇厚美,风味隽永;其味异常鲜美,回味悠长。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桂花糖

产于桃源,深为人民所喜爱。它原名陬市“洋糖”,起源于明末清初,它的前身为桃源乡下的管子糖。管子糖外沾芝麻,内为实心,过去送县令和抚军,并作为贡品转呈宫内,被列为“佳品”,受到嘉奖,从此名声大哗,并随商人飘洋过海,远销国外,“洋糖”也因此得名。而今,桃源桂花糖以其“片薄酥脆、清香爽口”深受游人欢迎。它不仅食之美味,留齿芬芳,且有补脾理肺,帮助消化,化痰养神等作用。

五.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赵家葡萄

    临澧县赵家葡萄园位于临澧县修梅镇赵家村桐山脚下,该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龙口峪之水自西向东缓缓流下,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宜葡萄种植。该园自2001年建园以来,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现已发展 葡萄400多亩,平均亩产2000多公斤,年产量达500吨,每亩产值达18000元,主要品种有红地球、红宝石、维多利亚。该园以科技示范推广为宗旨,严格遵循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采用滴灌、覆膜、套袋等现代栽培技术,按照“五户联保、四个统一、三项档案、二无、一监督”的管理模式,在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生产,所生产的葡萄为绿色农产品,具有口感好、糖度高、耐运输、耐储存等特点。为将该园进一步做大做强,园区葡萄种植户成立了葡萄协会,现已发展会员35人。近几年来,该园所生产的葡萄销往各大中城市,并进入了长沙、广州、澳门等城市的大型超市、连锁店,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汉寿 汉寿苎麻

2005年1月,汉寿县就赢得了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的“中国苎麻之乡”称号,正式被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为全国苎麻发展基地县。

近年来,该县从提高农产品转化率、拉紧苎麻加工升值的产业链条着手,一手抓新品推广、一手抓加工升值,使整个苎麻产业形成了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条,从而达到了农民获利、企业赢利、财政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县原麻年总产达1.7万吨,产值1.4亿元。栽种苎麻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全县栽种5000亩以上的乡镇多达8个,栽种10亩以上的种麻大户2500多户。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新品,使全县苎麻的产量和品质有了历史性跨越,去年全县苎麻平均单产达到了176.8公斤,高产麻园单产更是高达300公斤。

2005年1月,汉寿县就赢得了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的“中国苎麻之乡”称号,正式被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为全国苎麻发展基地县。

苎叶粄为客家,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备受乡亲和游子的喜爱。苎叶粄一年四季均可制作,尤以春夏两季为佳。

制作方法:摘取新鲜雏嫩苎叶,和适量粳米、糯米和井水于石臼捣烂、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团,然后把粄团捏成小块,放在蒸笼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黄酥脆,清香甘润,别有风味。常吃苎叶粄,能耐饥渴、长力气,除皮肤疾患,强身健骨,是老少咸宜的天然食品。

七. 香港 美食

香港又是世界风味美食菜点的荟集地,有香港快餐、粤菜、潮州菜、西方菜、日菜、越菜等
( 香港)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临澧红枣

红枣营养丰富,既为粮食,又是药材。既可吃鲜枣,又可吃经过加工的干枣、蜜枣、乌枣。所以,人们形象比喻成“一斗枣,二斗粮,里面还加二斤糖”的谚语来说明红枣的可贵。
红枣:属鼠李科,落叶乔木,因其成熟后出现紫红的色彩而得名。在我国,红枣树的栽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八月剥枣”的诗句。
俗话说:“一年种树,百年收果。”在临澧,无论是在农家小院,还是在荒坡野岭,都放眼可见。枣树之所以倍受人们亲睐,一是它属于长青树,二是它属于经济作物,《史记》中载:“安邑干树枣,其人与千户侯”;三是在结婚之时,因“枣”音意“早”,有早生贵子之意,都撒点枣于新婚床上。
在临澧,以太浮、官亭、文家等地生产的红枣为代表。很早以前,属金丝小枣之类,果小皮薄,肉厚汁甜,颜色艳丽。现在,通过品种改良,生产出类似北方的大枣“鸡蛋枣”,此枣果大肉嫩核小味甜,一果多色。

九.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源茶叶

桃源由于地理气候适合,盛产多种优质茶叶,主要有:茉莉花茶、柚花茶、桃花源乌龙花茶、桃源大叶乌龙茶、古洞春银毫、乌云毛尖、桃源杉针、古洞春芽、龙凤茶、野茶王

十.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源红茶

桃源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桃源,地处湘西北,南枕莽莽雪峰、北倚巍巍武陵,一条最漂亮的清水之河——沅水自西向东穿越县境中部99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幽奥秀美,雄浑壮阔。举目四望,画入眼帘,人在画中,成为东晋陶渊明笔下的人间仙境。

桃源南部的茶庵铺,更是令人神往。驶入去茶庵铺的常吉高速,就如同倘洋于青山如黛、丹霞如画的旖旎山水间。置身其中,神清气爽;青山蜿蜒,秀水环绕,林木葱葱,茶园叠翠,鸟语花香、无人令人心旷神怡,产生“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妙意境。

“南方有嘉木,其叶有真香”。据传,这指的就是桃源,就是雪峰、武陵交汇、沅资两水近乎交臂的桃南山地。在远古的时候,这里就是一个神奇的茶叶王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讲的就是这里;西晋佚名的《荆州土地记》中所记载的“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记的就是这里;十八世纪乃至十九十九初市场风行的红茶也主产在这里;大叶茶开发,前途似锦。

一、独特的地理条件

世界的名茶,没有哪一种茶能抛开地理条件,一方水土定了一种茶的品质。

腾琼公司得天时地利人和,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正处东径110°与北纬28°的交汇处,是典型的亚热带农业生态区、优质茶叶产业带。境内,山地连绵、重峦叠嶂、溪流密布、沟壑纵横、水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50毫米),气候温和(日平均16.5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松肥沃。这样的地理、温光、水分、土壤条件决定了茶叶的优良品质。

人说;“高山出好茶”。此地就是山高谷深,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8座。诚然,“高山出好茶”并不是好茶长在高山顶上,而是长在山涧、峡谷、溪冲之中,这是由于茶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而不喜欢阳光直射所决定的。这里的山与山间距很近。太阳出来,阳光穿透过树林,映射在山谷茶园,缕缕阳光如同给茶园披上了一层花样的薄纱,恰似日本抹茶的人工覆盖,使茶保持着清一色的纯洁、柔嫩、喷香。

人说“云雾茶最好”。这里,雾罩时间之长可能是全国之最。身入其境,就仿佛进入一个雾蒙蒙的梦幻世界,一年四季云雾缭绕。

这山上山下的雾气从何而来?看看地图就会发现神秘: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而此地就在沅水与资水的拥抱之中,两水间的径直距离只40公里。这在祖国版图上难以寻出第二块这样大江大河如此相近、山环水绕如此贴切的好地方了。再加上人的造化,建起五强溪与柘溪两座高水头电站后,沅资两水坝上100多公里的流域便成了碧波荡漾的高峡平湖,其水域升腾的云雾盖过雪峰山脉,向着东方、向着八百里洞庭弥漫而去。这样的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自然能生成特殊品种的茶叶,野茶王也自然能受到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的保护。茶庵铺,这是一片孕育希望的沃土,这是一方创造奇迹的宝地。

二、神奇的品种品牌

桃源大叶茶的出众,关键是她具有优良的品质,其“叶片硕大、叶质柔软、叶色硕壮、茸毛较多、汤色翡翠、气味芳香、余味悠长”。茶叶专家鉴定,此茶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硒、锌等微量元素与500多种酚类物质,茶多酚含量高达35%,氨基酸含量8.56%,高于常规茶品一倍以上。

由于此茶树只开花、不结果以及千百年来的过度采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桃源野茶寥寥无几。当时国内的不少茶叶专家学者慕名踏山寻觅。这时,从安化过来的品茶师廖玉兆就惊奇地发现了陆家冲悬崖上有两株与众不同的大叶茶。“春江水暖鸭先知”。1969年,土生土长的卢万俊正好从湖南茶校毕业,便一心扑在大叶茶的开发上。为抢救这濒临绝迹的珍品,县委县政府选定在太平铺的卢家湾建立大叶茶良种繁育科研所,茶叶泰斗朱先民、唐明德、施兆鹏等亲临现场悉心指导,年轻的制茶世家吉光腾当时不仅加入了这个研发队伍,还担当起太平铺公社茶厂厂长的重任,在专家们的带领下,经过数以千计的实验,终于攻克了无性繁育的难关,不仅使野茶繁衍下来,而且保留了野生基因的完整,保持了桃源野茶的高贵品质。

资源诚可贵,品牌价更高。虽然大叶茶的内在品质好,但由于品牌不响,价格上不去,市场亦不畅,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并不高。从1939年大叶茶发现到1992年24年时间,全县大叶茶发展不过2000亩。1992年,时任茶庵铺区区委书记的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熊复兴等领导为加快大叶茶开发,便把时任太平铺茶厂厂长的吉光腾与贤内助钟开琼抽调到区县,专门推广大叶茶的开发。腾琼夫妇咬定“小小一片叶子,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开始走上创牌之路。潜质天生的腾琼顶着冷嘲热烘,采用清明前后一星期内标准的大叶灵芽(鲜嫩芽头),精制成“条索紧结、扁直嫩绿、油润光滑、香浓味醇、余味悠长”的绿茶极品,并在冲泡时可见“万笔书天”、“雨后春笋”的奇妙景观。看到茶叶在茶汤中翩翩起舞、叶舒叶展、茶香飘逸,未尝其味、心已怡然。此茶一诞生,中外茶叶专家、业界朋友就拍手叫绝,称其“形赛龙井、香高碧螺、味斗毛峰。”时任县委书记胡宗清、省乡镇企业局局长龙新平、湖南日报高级记者田正校等谋划,给此茶取名野茶王,于是就有了“腾琼”野茶王、“灵芽”野茶王的名字。当年7月,此茶在首届湘茶杯中一炮打响,荣获湖南名牌金奖,尔后屡获中茶杯、湘茶杯与国际名优茶大赛金奖,并与“芙蓉王”烟“武陵王”酒并列为常德“三王”。2005年,县人民政府向国家申报野茶王为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年12月获准。从此,桃源野茶王便以茶叶新贵开始享有与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国内历史名茶的尊荣,成为茶叶界响当当的名牌。

三、灿烂的红茶历史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在英国皇宫举行的婚礼宴会上,凯瑟琳频频举起高脚杯致谢,但杯中并不是酒,而是来自中国古老的神秘饮料——红茶。此后,英国人把红茶当作至高无上的礼。英国并不产茶,但力顿公司所产的红茶走遍世界,中国上万个茶企不敌一个力顿,其魅力、秘密就在力顿专做一个红茶品牌。

桃源红茶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当时,以沙坪为集散埠头,有江西、广东商人经汉口口岸转售,每年出口2万余箱。清末明初,红茶出口高达3万箱,每箱60斤,换银40两、利润颇丰。同时又将红茶梗皮捣成粉末,,运往汉口销售给俄商压成砖茶(俗为金砖),远销西北利亚、土耳其及巴基斯坦等国家。有《省茶叶志》可证。(附后)

民国十年(1921年),国际贸易渐复常态,桃源茶叶渐渐恢复。民国十五年(1926年),苏联茶商在沪、汉一带重金收购红茶,年购十万余箱,每箱售银币100元左右,桃源茶行越来越多。

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斯里兰卡、印度、日本纷纷抢占世界茶叶市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际茶市被夺;民国二十七年,中茶公司成立统管全国茶叶的收购与出口;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大平洋战争爆发,海运中断……尔后连年战火蔓延。由于世态1,朝廷倾轧,致使茶园荒芜,茶行倒闭,茶业一片沉寂。

解放后,国家在桃源沙坪投资新建中央与省直属的国营茶厂。

1957年,全国红碎茶技术实验与推广会在桃源茶厂召开,苏联专家组组长贝可夫与专家苏里诺夫来厂参观。

1959年,全国制茶机械联装自动化经验会在桃源茶厂召开,全国98个茶厂都有人参加。

一个多世纪来,桃源茶业,几起几落,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总体来说,唯有红茶经久不衰。

四、广阔的红茶前景

一是桃源大叶茶最宜做红茶。在桃源大叶茶开发四十周年之际,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刘仲华对桃源大叶茶作出了科学的评价,他说:桃源大叶茶,具有大叶种的血统、小叶种的气质,是中小叶种茶区珍稀的优异资源;桃源大叶茶,具有旺盛的生长势、超强的持嫩性,是我国高产茶树品种的典型代表;桃源大叶茶,具有大叶种茶高多酚的特性、小叶种茶高EGCg的特点,是儿茶素制品开发的最佳资源;桃源大叶茶,具有翠绿肥硕的芽头、丰富的水浸出物、协调的酚/氨比,赋予了她幽美婷立的外形、醇厚鲜爽的滋味、持久耐泡的特色,是单芽型名优绿茶开发的理想选择;桃源大叶茶,具有强力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合理的儿茶素组成配比,赋予了她浓、强、鲜俱备的茶味,是中小叶种茶区生产优质红茶的最佳选择;桃源大叶茶,中国优良茶树品种资源宝库中的一朵独具魅力的奇葩!此评估告诉我们:利用桃源大叶茶做红茶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是腾琼已开发成功顶级红茶。腾琼用大叶野茶制作的红茶,温婉如玉、明亮如水,弥漫出特有的华贵和雍容,为红茶珍品,注册“桃源红”。“桃源红”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醇鲜爽,有独特的花果清香,饮后明目清心,开胃健脾、润喉利咽、养颜护肤。

三是红茶市场前景看好。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红茶贸易量占世界茶叶总贸易量的90%以上。红茶以外形可分为条红茶和红碎茶两类。其特征是通过发酵促使多酚类物质发生酶性氧化,产生茶红素、茶黄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红茶共同的品质特点是红茶、红汤。红茶中的儿茶素在发酵过程中大多便成氧化聚合物,而氧化聚合物有强的抗氧化性,这使红茶具有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民间还将红茶作为暖胃、助消化的良药,陈年红茶用于治疗、缓

桃源红茶

茶叶

湖南

桃源县经济作物站

桃源县所辖西安镇、太平铺乡、牯牛山乡、茶庵铺镇、杨溪桥乡、沙坪镇、寺坪乡、芦花潭乡、郑家驿乡、兴隆街乡、凌津滩镇、桃花源镇、漳江镇共1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14.8″~111°31′44.1″,北纬28°24′29.7″~28°56′18.7″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