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开封市特产专卖店地址查询 开封特产哪里买便宜实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开封市特产专卖店地址查询 开封特产哪里买便宜实惠更新时间:2022-12-22 06:49:15

一. 河南省 开封市 吊卤面

“吊卤面”是开封的传统风味小吃,原以开封第一楼的吊卤面最为著名。

开封制作吊卤面的历史悠久,但是说到它的驰名,还得从开封名厨黄继善说起。黄继善因家境贫困,15岁逃到开封,在一家小饭馆当学徒,出师后,遇到来开封避兵乱的官宦人家的厨师周孝德,二人一见如故。当时周孝德在山货店街吴家一个小院里开饭馆,因黄继善为人正直,忠厚勤快,手脚利索,颇得周孝德赏识,对其十分信任,让他掌管门面,负责经营,技艺上也给以真传。周孝德技艺高超,黄继善勤奋好学,师徒配合默契,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天到晚,门庭若市。当时,达官贵人,乡名士绅也是桌上常客,但黄继善不管人再多,从不“萝卜快了不洗泥”,任你吃不到扫兴而归,也绝不让你吃不合格的食品。他在选料上十分严谨,芝麻油要新磨的,粉芡要绿豆的,面粉要麦穗牌的。

1979年,吊卤面被开封饮食业定为名产风味小吃。它继承了传统技艺,选用优质精粉面、粉芡、猪瘦肉、小磨油、鲜鸡蛋、玉兰片、南荠、水木耳、黄花菜、鲜蘑菇、大青豆以及味精、酱油、姜末、花椒油等十多种原料,经数道工序,按照严格的比例精制而成。制成的吊卤面具有透亮美观,色泽鲜艳,卤黏而不腻,用筷子将面条挑起,卤能附在面条上的特点。

二.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辣椒砖

辣椒砖辣椒砖在开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该品以红干椒(省内夏邑、永城所产最佳)为主料,配以优质芝麻、麻油、甜酱、精盐精工制作而成。制作方法:椒干去蒂,芝麻除杂浸润炒制,用手工或机械粉碎,加入甜酱,揉和成团,兑入麻油,分团压成饼状,入模匀切成型后,加包装(目前用塑料小袋,每袋十块)后即成。食时需用油或温开水微调稀释。

该品形状方整,光泽红润,口感香辣,易贮易带,是开封多数人喜爱的佐食调味品。

三.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酱黄瓜

酱黄瓜酱黄瓜为开封传统名产,有百年左右的生产历史。该品色泽青鲜,脆甜爽口,酱香味突出,市场畅销。龙亭酱腌厂生产的酱黄瓜于1982年在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获第一名。

该品选用顶花带刺、个头匀称的鲜黄瓜,每条不超过100克者为最佳,先将黄瓜杀水,然后配食盐、酱黄粉、花椒等,经腌制、酱制而成。如以开封产优良品种"五瓜龙"黄瓜作原料,用同样配方和制作规程,制成酱乳瓜,其味道比酱黄瓜更佳。

四.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卧式烧卖

清真风味小吃,形如大饺子而露馅,提蓝沿街叫卖,食时浇以蒜汁,别具风味.

五. 河南省 开封市 祥符区 汴绣

汴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汴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汴绣源于宋绣。据《宋会要辑稿》载,"崇宁三年三月八日,试殿中少监张康伯奏言:今朝廷乘舆服御至于宾客祭祀用绣,皆有定式。而有司独无纂绣之工,每遇造作者皆委之闾巷市井妇人之手,或附之尼寺而使取值焉。……欲置绣院一所,招刺绣工三百人,仍下诸路选择善绣匠人,以为工师。候教习有成,优与酬奖。诏依,仍以文绣院为名"。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有"文绣院"的记载,并记东京相国寺内有专卖绣品的市场,寺东门外有"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东京聚集有全国最优秀的绣工,既有为官府服务的,也有散居民间的。刺绣工艺,如明朝人屠龙在其《画笺》中所言:"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用其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加。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

北宋灭亡后,开封刺绣与城市的兴衰相联系,处于衰落阶段,只是在民间有所延续。

建国后,1954年冬开封成立了有7人组成的刺绣合作组,1958年发展为工厂。经过近三十年对"宋绣"的挖掘、搜集和研究,同时向先进的苏绣、湘绣学习,使"汴绣"在继承"宋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开封汴绣厂1985年有职工400人,年总产值300万元左右,主要生产刺绣欣赏品和日常用品。绣品《清明上河图》和《百骏图》是其著名的代表作。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杰作,开封汴绣厂以此为稿笺,进行刺绣艺术的再创造。其绣品长52.5厘米,宽25.5厘米,画面气势磅礴,绣工细致入微,有不及寸高的达官贵人、纤夫苦力、说书卖唱、算卦讨饭等各阶层人物770多个,各具神态,生动地反映了北宋东京的繁荣景象及现实生活。该品1959年作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送给国家,陈设于人民大会堂。1969年以来,共绣15幅,除供国内一些博物馆展出外,还以每幅5万元价值售于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81年,绣花《清明上河图》荣获河南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绣花《百骏图》是开封汴绣厂继《清明上河图》之后的又一大型精品。它以清代皇宫画师郎世宁的《百骏图》为稿本,采用汴绣传统的疏悠针绣百马,创接针绣法绣松树,滚针法绣柳树,细乱针法绣草地,蒙针绣小树等,用工400多个,绣品长216厘米,宽29.5厘米。画中古松、翠柏、河水、草地,各姿百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1981年获河南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此外,该厂采用双面异色绣法制作的产品《洛阳牡丹》,采用双面三异绣法制作的产品《中日友好》、《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都是在继承传统工艺并加以创新的基础上制成。"汴绣"制品种类很多,有屏风、挂屏、插屏、中堂、条幅、册页、手卷等,题材有山水、人物、鸟兽、花卉等。主要风格特点:继承宋代闺绣画的优秀传统,善于绣制古代传世名作,针法运用恰到好处,绒彩夺目,严整富丽,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图案花纹结构严谨,生动逼真,针法清晰,富于节奏感。

"汴绣"的针法共29种,其中继承传统针法14种,学习借鉴苏绣、湘绣针法5种,创新针法10种。

1979年,开封汴绣厂的刺绣品被评为河南省二轻厅优质品;同年获省优质品奖。1982年,苏、湘、越、蜀、汴五大名绣品在北京展评,汴绣金龙商标刺绣品被评为轻工部优质品。汴绣制品先后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被选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来访的外国政府首脑。

六. 河南省 开封市 龙亭区 发面包子

发面包子发面包子为开封传统食品。包子古称馒头,早在北宋时就有被誉为"在京第一"的"万家馒头"和"孙好手馒头",因在太学中广为食用,故又称"太学馒头"。明朝初年,因周定王朱木肃喜食,更名为"一品包子"。流传至今,俗称发面包子。

制作方法:先将鲜肉剁碎,拌入佐料,兑入清汤,搅成糊状馅;再用发面皮包制,入笼蒸熟即成。其外形美观,洁白光润,肉馅鲜嫩,汤汁丰满,食之软香可口,老少皆宜。

七. 河南省 开封市 鼓楼区 梅条肉

梅条肉梅条肉原名烤条肉,为开封传统名产。民国23年(1934年)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来开封演出时,曾品尝此肉并大加赞赏,后来人们便把烤条肉改称为梅条肉。建国后,该产品长期由开封肉联厂按照传统工艺生产。

梅条肉属风干烤制品类。选料特殊,加工精细,采用猪体背部的肋脊肉(俗称扁担肉)。制作时先将肋肉修整,精切成条片状,配以辅料先腌制20分钟。然后挂起风干,继放入炉内(炉温70℃)烘15~16个小时,即为成品。

特色:长条形,褐红色,有光泽,独具烤肉香味,鲜嫩可口。

八.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烫面角

传统风味小吃,此品种由北宋时期的“角子”演变改制而来。以七分烫面三分死面和面制皮,韭黄、鲜肉作馅,形似月牙,背面有褶如百叶裙,汤满肉鲜,面皮筋光香甜。民国时以行宫角张老胖经营的最著,建国后厨师李法贤制作的有名。1978年被认定为“名产风味小吃”。中兴楼制作的“羊肉烫面角”2000年2月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认证为“中国名点”。

九. 河南省 开封市 祥符区 开封稻米

开封稻米水稻种植在开封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史·食货志》中有"京城种稻"的记载,宋人陈景汗所著《群芳备祖》中也有开封城厢(郊区)种稻的记载。可见北宋时期开封已有水稻种植。

1956年,在城西北黑岗口(今南堤村)开五孔大闸(40个流量),引出黄河水。是年,首先在南、北堤村和北郊公社试种水稻。以后随着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到1978年郊区种稻面积达78000亩,总产稻谷1908.5万公斤。

"开封大米白似玉,籽粒饱满发光色,蒸饭香甜味道美,熬汤汁黏分外鲜。"60年代以来,开封大米的美名已蜚声远近,同汴梁西瓜齐名,为农业土特名产。

开封大米之所以独具特色,主要原因为开封周围的土地多次受黄水淤灌,土质沙松(俗称蒙金地),适宜稻谷生长。另外,开封农民习惯于种植生长期较长的春种稻,加之用肥沃的黄河水浇溉,以至品质优良。

十.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菜盒

传统风味小吃,由北宋时期的“菜饼”演革而来,民国初年相国寺内禹庆楼、禹春楼制作的以闻名于市。它是以菠菜、水粉、金针、木耳、韭黄等制馅,死面为皮,用平底銮子烙成,大小如碗口,馅丰满,皮筋香,建国以后厨师杜广亭制作的最著名,1958年、1965年曾两次被认定为“名产风味小吃”。王馒头拉面馆制作的小菜盒在第二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名小吃”称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