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遵义食物特产 遵义的特产有哪些食物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遵义食物特产 遵义的特产有哪些食物更新时间:2022-11-22 13:22:49

一.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白果贡米

白果贡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遵义府志记载,宋元年间,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市南10公里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杨家从此成为播州的土皇帝,世代对白果大米情有独钟。后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贵叔侄献地归顺北宋,将白果大米作为贡品进奉朝廷,“白果贡米”由此而美名远扬。其24代玄孙杨辉为了发展更多的白果优质大米,把白果灯笼山一带划为杨家庄园,并在其上方专门修建雷水大堰以便种植优质水稻。

白果乡的大米有“贡米”之称。解放前,白果乡大米在周边市场比同类农产品高出10%的价格。白果贡米米粒呈长椭圆型,外表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稍褐而透明,富含淀粉、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等营养元素。吃起来松软有弹性,天然清香,口感绵软、粘性适中、适口性好,为米中精品。

贵州省遵义县团溪镇、三岔镇共2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遵义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白果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白果贡米》(草案)

二. 贵州省 遵义 桐梓县 桐梓腐乳

桐梓腐乳

桐梓腐乳,桐梓人俗称霉豆腐、红灰毛儿。原为农家以豆腐自然发酵成熟,拌以辣椒面,香椒粉,甜酒液腌制而成。霉豆腐为传统佐食佳品,贫富咸宜。经省有关部门鉴定,桐梓腐乳符合国家SB76—80质量标准,细菌检测达标。桐梓腐乳块形均匀,色泽光泽,味道芳香,咸淡适口,有“白方”、“辣方”两类品种。桐梓腐乳以优良的质量,精美的包装进入市场,行销全省。1989年被列入《遵义地区名产志》。

三. 贵州省 遵义 汇川区 豆花面

豆花面

遵义豆花面创制于本世纪初,迄今已近百年之久。今天的遵义市,豆花面馆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红,众多的豆花面馆以老城一带的最负盛名。1958年-等中央领导人视察遵义时,还特地到老城品尝了豆花面。外地到遵义来的旅客也总要寻找豆花面馆.

四. 贵州省 遵义 赤水市 猪儿粑

   赤水猪儿粑是用糯米面做皮儿,以猪肉、豆腐干、榨菜等剁碎作馅,经高温蒸熟即可食用。因其蒸熟后呈椭圆状,通体洁白晶莹,酷似一头头可爱的小猪而得名。吃上一口,先尝到的是糯米的绵软清香,继而感受到馅的混合美味,咀嚼起来绵软清脆,香气四溢。难怪有很多外地朋友到赤水旅游,走时都要带一大包,可谓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五.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茶叶

湄潭茶叶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湄潭县是贵州茶叶第一县,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贵州省最大的茶叶基地。

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对后来的湄潭茶业影响极大。

湄潭茶叶品质优良,品牌众多,有17个获省、部优以上产品,同时拥有遵义市名牌产品及其它优质绿茶。品牌多了,但品牌集中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每年大量江浙茶商入黔,将湄潭茶叶制成龙井、碧螺春,“茶农得小利,加工得大利,茶商得暴利”曾是湄潭茶叶的生存现状。

湄潭茶叶当然不甘于老做“他人替身”。2009年新增茶园7.5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2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2.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1万吨,产值达6.16亿元,茶业综合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62.1%、43.7%。在茶叶生产上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全力打造茶叶品牌。在“中茶杯”、“中绿杯”等系列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先后28次夺得金奖。在“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湄潭翠芽”荣登榜首。我县相继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称号,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

六. 贵州省 遵义 桐梓县 桐梓蜂蜜

桐梓蜂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贵州省桐梓县养蜂业得到快速发展;养蜂以不占耕地,不与农业争水争肥,不受地域影响,节省劳力和生产成本低为发展农村经济作出新贡献,已成为该县农村部分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方式。桐梓县植被覆盖广阔,蜜粉源植物丰富,一年四季均有花开,可充分利用这种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养蜂。桐梓现有蜜蜂12800箱(桶或群),其中中华蜜蜂8700箱,意大利蜜蜂4100箱,养蜂户1520余户,产值1.1亿元;据测算,该县养蜂生产年均增加量为13%,三年后(到2018年),蜜蜂发展可达16000余箱,其中中华蜜蜂可达11000箱。2014年12月,县政府出台了养蜂业的奖补政策,专门支持中华蜜蜂这一特色的我国自己的当家养蜂品种发展,对发展中华蜜蜂的养蜂户发展到一定数量的(户均20——50箱以上),年底验收合格的每箱给予100——200元的奖励性补助;同时桐梓县正积极申报桐梓中华蜜蜂产地认定和桐梓蜂蜜无公害产品认证,这些举措给该县养蜂产业特别是中华蜜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桐梓蜂蜜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现辖行政区域。

《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桐梓蜂蜜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桐府呈〔2016〕55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桐梓蜂蜜》(草案)

七. 贵州省 遵义 绥阳县 木姜子

木姜子

木姜子学名山苍子,又名山鸡椒,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味辛辣,有异香。常采集作调味品,有缓辣增香避异的作用。鲜木姜子花和干木姜子花宜拌入蘸水。鲜木姜子果直接拌入蘸水;干木姜子果常制成木姜子油备用,木姜子油拌入蘸水中,风味极好。木姜子粉(即木姜子的种子碾碎的粉末),在做蘸水时常用之。

八. 贵州省 遵义 余庆县 红油炸糕

主料:大米500克,黄豆100克,米饭75克

辅料:猪肉250克,菜籽油1千克(实耗75克),折耳根粒20克,食盐3克,姜末、葱花各10克,酱油10克,味精2克,红油100克(以上原料为10个量)

制作过程: 将大米、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5小时,发胀后加入米饭磨成浆;把猪肉剁成末,加姜末、葱花、盐、味精拌匀制成肉馅;净锅上火放油,烧至油温六成,把高4厘米、直径4厘米的专用6边形铁制模具放入油锅中浸烫至热,将米浆舀入模具,占内空的一半,放肉馅,再舀浆盖在肉馅上炸2分钟定型后,从模具内倒入锅中继续炸至金黄、酥脆即成。用酱油、红油、折耳根粒、姜末、葱花,加盐混合拌匀放入炸糕中佐食。(因形似鸡蛋糕,当地俗称“红油鸡蛋糕”)。

味型:咸鲜、微辣

特点:外酥内嫩

九. 贵州省 遵义 凤冈县 凤冈养生油茶

凤冈养生油茶是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油茶是凤冈人的一道美味佳肴,天天吃,天天喝,从不言腻,从不说伤,香飘村寨,沁人心脾。

凤冈县古有“夜郎古地”之称,追根溯源,凤冈养生油茶是传承了唐宋时代的煮茶遗风,风格独具,凤冈土家人至今仍有 “一日不喝油茶汤,干起事来心发慌”的传统,油茶是凤冈土家人世代传承的饮食习俗。

凤冈养生油茶的备料为:花生米、核桃仁、黄豆、芝麻、油渣、茶叶、菜籽油。

凤冈养生油茶的基本做法:一是将上述原料进行炒制或用油炸好后放入擂钵捣碎成沙粒或粉状,将荞皮、米花、黄饺等茶点用油炸脆备用。二是打茶糕,用菜籽油微火将茶叶炸黄,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再放入备好的黄豆、花生、核桃仁等配料,用长柄木瓢在铁锅内慢慢摁压,直至成为糊状的茶糕。三是熬油茶,将菜籽油放入锅内腊制,再放入制好后的茶糕,然后加水煮沸,放入适量的盐、花椒粉、猪油渣,撒上炒熟的芝麻,香喷喷的油茶就做好了。

凤冈养生油茶的特点是:一是、从用料上可以看出土家油茶是一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用料都是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叶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二是、其用油是有机食用菜籽油,有益于人体健康。三是、制作土家油茶的关键是要做好茶糕,掌握火侯,摁压恰到好处,古有“嘎油茶”之说。四是、吃油茶,我们叫她“茶香入心解醉人”,油茶已不只是随便喝的一种饮料更是一种食品,凤冈人民誉之为“干劲汤”。五是、吃油茶是一种生活享受,闻闻茶香、品品茶味、尝尝美食,酥脆的茶点爽口、清香的油茶爽心,既能果腹充饥、又能舒心畅神,是凤冈土家儿女不可缺少的生活食品。

十. 贵州省 遵义 绥阳县 绥阳土鸡

绥阳土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路槽乡位于绥阳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3公里,国土面积90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86个村民组,16780人,全乡森林面积6万多亩,森林覆盖率49%,山多地少,土多田少,是典型的山区“纯农业”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07年底,该乡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土鸡”养殖业,效益突出,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大特色产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