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汉中当地特产 汉中特产送人上档次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汉中当地特产 汉中特产送人上档次更新时间:2022-11-12 08:52:51

一. 陕西省 汉中 留坝县 汉中米面皮子

汉中米面皮子是陕南的著名小吃。它不仅在陕南各县驰名,就是在关中地区的县市和繁华的西安古都,随处可见悬挂“汉中米面皮子”招牌的小吃摊。汉中米面皮子胜过户县秦渡镇面皮子。

汉中盆地气候湿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物产丰腴,盛产稻米,素有“鱼米之乡”称誉。汉中米面皮子就是以当地盛产的优质大米为原料,头天将大米淘净,浸泡磨成浆,浆不可过稠过稀,以薄糊状为宜,然后以特制的白铁皮平底圆锅盛浆,置滚水中,稍烫便熟。提出平底锅,凉水中略浸,以筷头顺锅沿一旋,反扣,一张雪白柔软的面皮子便成了。将面皮抹点熟油,叠折后用刀切成指头宽的面条。这面皮柔韧平常,入口绵软,光滑细腻,口感极佳。当然,面皮离不陪衬,一般加点黄瓜丝或滚水氽过的豆芽,豇豆,多为爽脆之物,彼此相得益彰。此外,绝少不了调料:酱油、醋、蒜泥、味精、辣椒、芥末、芝麻酱、香港、一一俱全。尤其辣椒。是最上味的调料,倘缺少了红油辣椒,便少了魂。

吃面皮不分节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均有做有卖,随时可得。米面皮子是汉中人待客的上等饭食。大小宾馆,上席便金樽美酒,山珍海味,决不可少一大盘面皮,而且这面皮准定最受欢迎,最先吃净的。即使那病得茶饭不思的人,也想吃碗米面皮子,开开口胃。现在,汉中米面皮子已遍布全省各地。

二.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蜜桔

城固蜜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固蜜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城固柑橘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城固柑橘甜中带酸,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深受以西北为主的北方消费者青睐。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有效的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形成城固柑橘(17张)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全县柑橘总面积达20多万亩,16个乡镇209个行政村、5.5万户14.9万农民从事柑橘种植,10万亩柑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0亩柑橘通过国家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培育出了泛亚、东升两个省市级柑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华源、郑家坡、三和等10多个柑橘专业合作社。柑橘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中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强势特色产业

城固柑橘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3毫克,城固柑橘抗坏血酸(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纤维0.2克,无机盐0.4克,钙26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热量221.9焦耳。橘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含量仅次于杏,比其他水果都高。柑橘还含多种维生素,此外,还含钾、镁、硫、钠、氯和硅等元素。

汉中城固县自古出“贡桔”,有“桔乡”的美称,是世界唯一的“酸甜型”柑橘优生地。其中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注册认证的有“张骞蜜柑”、“升仙蜜橘”、“汉江蜜橘”等品种。城固桔柑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利的独特风味,并且成熟期早。秋天是桔子成熟的季节,此时购买的桔子最为新鲜;还可以去城固的桔园摘桔子,即便宜又好吃。

特定品质

色泽鲜艳,果面光洁,风味浓郁,酸甜适中,肉质脆嫩,清香爽口,化渣性好

文化典故

柑桔是城固的传统特色产业,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年历史。城固柑桔以其成熟早、着色好、酸甜适口、果味浓郁等特点享誉北方各地。

地域范围

城固蜜桔产地范围为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境内桔园镇、原公镇、文川镇、老庄镇、宝山镇、五郎乡、龙头镇、崔家山镇、博望镇、沙河营镇、柳林镇、三合乡、董家营乡、上元观镇等十四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总生产面积1.67万公顷,年产量22万吨。该区域位于东经107°03′-107°30′,北纬32°45′-33°40′,平均海拔800米。县境东临洋县,西接汉台、留坝县,南接南郑、西乡县。县内柑桔主产区东起宝山镇、西至文川镇、北起桔园镇、南至董家营乡。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城固县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分南、中、北三大地质地貌区,南、北为秦巴山地和丘陵区,中为江河平坝区。可耕作土壤以壤质土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以上,富含磷、钾,pH值在5.5-7.2之间,地下水位较低,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中镉、砷等金属含量低于绿色柑桔生产指标要求。

(2)水文情况:城固县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4%,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县境内有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横贯东西,水资源丰富,产地灌溉水源以湑水河为主,县内无大型工业企业,中小型工矿企业也较少,灌溉水水质良好,无污染,为城固蜜桔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3)气候情况:城固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15℃,≥10℃的有效积温4800以上,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相对湿度74%左右,年日照时数大于1500小时,无霜期218-238天,柑桔成熟季节(秋季)降温早且昼夜温差>12℃。

(4)人文历史情况:城固是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柑桔一直是城固县的传统特色产业,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蜀汉江陵千树桔,…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述。可见汉时,陕南的汉江流域一带已有柑桔栽培,而且已有被古人重视。又如宋代欧阳修所撰《新唐书•地理志》载:“兴元府出贡桔”。兴元府即包括城固及其以西,可见汉中城固等地柑桔质量当时之优。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城固县“柑桔较他邑颇胜”(康熙《城固志》、《重刻汉中府志》),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城固县“丹桔黄柑产于县北之升仙谷口近村,每年获数十万枚,行销汉中府全境及陆运行销本省”、“桔皮年1万斤”(《城固乡土志》)。以上种种记载,充分证明城固柑桔栽培历史久远,且品质优良。

2001年,城固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柑桔之乡”。2002年城固生产的“宫川”、“兴津”、“城蜜02号”被农业部柑桔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定为“优质果品”,并颁发了“优质果品证书”和“品种登记证书”。2005年在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城固柑桔被评为“最畅销产品奖”。2003-2007年,十万亩绿色柑桔基地顺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果品基地认定和产品A级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5g/kg以上,土层在80厘米以上,质地为壤土、沙壤土和轻粘土,土壤pH值为5.5-7.2,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地方建园。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种选择:特早熟品种:日南一号、大浦、山川、市文等。早熟品

种:兴津、宫川、山下红等。中晚熟品种:城固冰糖桔、朱红桔等。

(3)生产过程管理:城固蜜桔执行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NY/T5015-2002)的要求。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采收做到适期、分批分级按双剪法采收,避免果实损伤。

(5)生产记录要求:城固蜜桔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城固蜜桔果实扁圆型,果形端庄、果面光洁,果个中等偏小,色泽艳丽呈现鲜橙色或橙红色,果皮细薄易分离。

(2)内在品质指标:果实肉质细嫩多汁,易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总酸量0.62g/100ml,固酸比17.4,可食率达72%以上,Vc含量30.27mg/100ml,还原糖2.94g/100ml,转化糖9.5g/100ml,总糖9.17g/100ml。

(3)安全要求:城固蜜桔执行无公害食品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中的卫生要求。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果实严格按标准分级、质检合格后,统一使用城固蜜桔包装标志,实行信用卡制,即每箱内都印制产地(乡、村组、农户姓名)、品种、等级、数量等字样的产品信用卡,以确保果品质量。

(1)选果分级:按照国家标准《鲜柑桔》(GB/T12947-91),将城固蜜桔(城固柑桔)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个等级。

(2)包装:执行《苹果、柑桔包装》(GB/T13607-92)之规定。

(3)标识:同一批城固蜜桔的包装标识,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完全统一。标识内容包括“城固蜜桔”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及等级、产地、净重、发货人名称、包装日期、挑选人员代号。如产品有果数规定,应标明装果数量。

(4)贮藏与运输: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三.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红茶

南郑红茶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南郑县依托汉山茶业、绿娇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无公害红茶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红茶生产园和精深加工基地;与陕西理工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深化红茶新品开发与研制,推出了“汉山”、“汉缘”等红茶产品,创建注册了7枚红茶商标,扩大了“南郑红茶”知名度;积极引进先进红茶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红茶产量和品质,现有7家茶叶公司建成红茶生产线,其中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1条,预计全县今年可生产红茶35吨,实现产值3500万元。

四.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以洋县本土坡地洋芋为原料,1火蒸煮至烂熟,晾凉,放在枣木碓窝用木锤反复捣杵数时,至能拉成一条线后取出,佐以特制调味料食用。入口爽滑细腻,珍馐美味,别具风格。以洋县华阳镇洋芋糍粑最为地道。

留坝有“洋芋糍粑,胀死老汉”的民间戏语,一是指洋芋糍粑香味诱人,二是因洋芋糍粑老少皆宜。洋芋糍粑取材留坝闸口石,由于生长时间长,洋芋质地结构紧密、淀粉含量极高,粘性好,制作的洋芋糍粑色泽如玉,清香扑鼻,既美味营养,又具有美容瘦身作用。如用自制的酸菜水或泡菜盐水、葱花、精盐炒熟,配以姜末、蒜汁、花椒粉、红油辣子等佐料调好,就是名副其实价廉物美的待客佳肴。

信息来源: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五.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藤编

南郑藤编

南郑县黄官镇水井村具有悠久的藤编历史,全村家家户户都在发展藤编生产,把藤条加工成藤编桌、凳、茶几、沙发、躺椅等13个系列100多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达2600多万元、出0易额达580多万元,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

六.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菜豆腐

洋县菜豆腐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特色美食。菜豆腐稀饭是洋县地区一种民间家常饭,虽然做的方法不复杂,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较细,好吃且富有营养,所以已成了当地待客的佳肴了。

传说,康熙皇帝一日微服私访,到了洋州地面,看到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在食用一种稀粥。此粥白绿相间,清香袭人,赏心悦目,到了客栈,康熙皇帝便问店小二此为什么饮食,店小二笑着告诉他,此乃“青山飞雪”,本客栈有供应客人的。便随即舀出一碗。康熙皇帝狼吞虎咽,吃的两颊留香。后来他回京后令御厨烹饪“青山飞雪”,但非常遗憾,他杀掉了许多御厨,却怎么也做不出在扬州吃过的那种鲜嫩可口的味道了。

康熙皇帝在洋州客栈吃过的“青山飞雪”就是我们今日的“菜豆腐”。

菜豆腐烹饪时要放入菜,可谓名副其实。将黄豆用水泡涨、磨浆、过滤、烧开后,便将切碎的白菜(也可以是春不老、红薯叶、软菜、芥菜等)放入,然后徐徐加入酸菜水(也可以使泡菜水、食用醋、葡萄汁、葡萄糖内脂等酸性物或石膏),便点出了豆腐,而且,所点出的豆腐很快与菜裹在一起,形成“大雪弥漫,覆盖碧山”的情景;另一种烹饪方法是先点豆腐后放入菜,此种做法的结果是菜归菜,豆腐归豆腐,两不粘。现今洋县城东城南城北方向的群众爱吃菜与豆腐裹在一起的,而县西的群众则爱吃菜与豆腐分离的那一种。要注意的是,不论哪一种烹饪法,点豆腐时都要用文火,以锅内不要煮起水泡为宜;同时要注意点时慢慢来,千万不能着急;点豆腐时锅内不能点得太清;放入菜时,菜不要放得过多。做到以上几点,菜豆腐无酸味,点出的豆腐也多,而且特别嫩,口感最好。接下来的工序便是将淘干净的大米放入,也可以放入玉米珍子。

吃菜豆腐更有学问,根据个人口味,菜豆腐可喜可稠,米可软可硬。胃酸过多的人,有绝招,可在豆浆烧开后要出少许,待菜豆腐做成后掺入其中,菜豆腐则变得甜丝丝,特别养胃。菜豆腐要吃烫,不凉不热吃了胃胀;万一放凉了,也不要紧,可加入食盐、葱、韭、蒜苗和大肉勺子炒着吃。老百姓说,菜豆腐调盐,强过过年,就是对这种吃法的真切感受。吃菜豆腐是,人们还一定要配以辣子佐餐。佐餐的辣子也有讲究,往往是将新鲜的生葱、韭、蒜、芹菜等切成碎末,和入辣椒面之中还可以加入少许的香油或熟菜油。辣子里不要将食盐放得过多,放多了对胃有害处,对皮肤也不好,脸上会发青。有辣子佐餐,更能让你食欲倍增,稀稀溜溜的一气吃上几大碗。

人们爱吃菜豆腐,除了它清爽适口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很具有养生保健价值。众所周知,青菜,粗纤维多,而豆腐的来源之物——黄豆为植物肉之王,微量元素特别丰富,二者相配伍,营养结构上达到了优化组合,人体极易吸收。菜豆腐还具有利尿功能,能够有效地清除肠胃油腻秽物,常吃菜豆腐有利于协管和心脏的保健。

现在有人花样翻新,在烹饪时将菜切的极碎,待菜豆腐裹在一起时,将其压成块状,做成“菜豆腐火锅”。菜豆腐由寻常百姓家步入酒店大雅之堂。带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小吃——菜豆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的喜爱。

“青山飞雪”今天已成了洋县的一道风景,难怪当年的康熙皇帝对它念念不忘呢。

洋县菜豆腐2007年曾被央视二套为您服务栏目收录并做为陕南菜豆腐的代表拍摄播放。

信息来源: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七.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定军茗眉

定军茗眉

勉县是著名的古战场,也是著名的茶乡,以“定军茗眉”为代表的“定军牌”系列名茶,带着醉人的馨香,走出秦岭,扬名天下。成其是80年代以来,勉县历届县委政政府把茶叶产业化列为农业发展项目的重中之重,在汉江源头海拔800-1380米的古战场定军山域建立了无污染的良种生态茶园,茶区常年雾气潦绕,气候湿润,漫射光,短日照,土壤肥沃,微酸,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茶叶品质。

“定军茗眉”以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茶叶完整”曾多次获奖,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名优茶评比第一、“陆羽杯”奖、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陕西名优茶金奖、汉中市优质产品奖,96年被中央办公厅选为国宴用茶。

八.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香米

洋县香米,据说始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宋丞相寇准曾 从洋县取香稻种子到长安(今西安)城内试种,没过几年,香稻米的香味便没有了。 据传说,流传至今的“香米园”遗址,就是当年寇准试种香稻之地。

洋县香米,米粒色白,呈半透明体,形状稍扁,近似粳米;用此米做成米饭,白若 霜雪,浓香可口,久放不馊。洋县香米在米做成熟饭之前,香味就散发出来了,故称“香米”。

九.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假鱼

宁强县特色小吃“假鱼”相传是从当地素筵中分化出来的清香型冷盘。原料有:豆腐衣、黄豆芽、豆腐、竹笋;调料有:葱花、姜末、熟食油、食盐、花椒粉、胡椒粉、味精。先将黄豆芽、豆腐、竹笋等乱刀剁碎,并将葱花、姜末与之拌匀,再加入适量其他调味料,这便是馅。豆腐衣泡软,切成长宽各十公分作皮,包馅成为约一公分的鱼形饺,上笼蒸十分钟即好。食用时浇上自己喜爱的佐料。其形略似河鱼,色晶莹而斑斑斓斓,清香扑鼻爽口。

假鱼在宁强年代久远,早已深入千家万户,成为群众餐桌上经常可见的风味食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做馅时也有加入适量大肉的,还有的将瘦猪肉切成约七八公分的条形,用食盐、酱油、花椒粉、胡椒粉、味精、葱姜丝浸泡半小时后,裹上面糊,入油锅炸至金黄,再放进酸辣汤中,一碗酸、辣、香、鲜的汤汁假鱼便会捧上筵席,叫您馋涎欲滴。不过,最普遍也最爱欢迎的仍是豆腐衣制作的那种素味假鱼。

相传原先只一个老太婆卖,吆喝说:“假鱼!假鱼!”人们说:“如今假冒货甚多,都说自己是真的,唯独这老太婆肯讲真话,假的就是假的。”可这假鱼货真价实,人人都爱吃。

十.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蜜制天麻

别名明天麻等,入药已有1000多年历史。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降低血压、明目、增智等功效,也是食疗佳品。



推荐特产